天天看小說

第157章 腥羶之藪!戶部都察院集體出動!

第157章 腥羶之藪!戶部都察院集體出動!

皇帝陛下突然召開廷議。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一衆廷臣有些摸不著頭腦。

畢竟自這位正德皇帝即位以來,還是第一次主動召開廷議。

這也就意味著,肯定是出了什麼大事,否則正德皇帝絕不會如此大張旗鼓、興師動衆!

懷揣著不安,一衆廷臣大小九卿紛紛入宮,趕往了文華殿。

戶部尚書韓文現在很慌,因爲皇帝陛下直接下令,他戶部衙署五品以上的官員,全都得來參加這次廷議。

按照常理而言,廷議都是大小九卿執掌各部寺監的最高長官參加,共同商討國家大事,然後再推行下去。

“韓文!”

這密奏裡面的內容,足以讓整個大明鹽運司萬劫不復!

沒有什麼家國大義,也沒有什麼聖賢文章,有的只是一個鹽場竈戶平凡而又絕望的一天。

但是,現在這個膿瘡,直接被這中山侯湯昊給挑破了。

“大冢宰!”

“朕要一個解釋,如若不然,朕就會讓中山侯自行處理了!”

“大明士人有好名、重名的風氣,甚至於求名邀譽,於是運司成爲士人避之不及之地,出現了“自好者不樂居”的現象,甚至引嫌避謗,認爲運司官職“易爲污染”?!?

“你要不要聽聽你自己在說什麼?”

“朕在問你話!”

有些事情大家心知肚明瞭就好,你何必當衆說出來嘛!

你這個大明皇帝不要臉,俺們這些文臣士大夫還要臉呢!

事實上,弘治以後,士人全都視鹽運司爲畏途,究其原因,還是與這鹽運司名聲污穢、責重權輕有關。

“鹽運司已經爛透了,爛到骨子裡了,要是再繼續沿用舊制,再象徵性地抓幾個貪官污吏打殺就是了,那朝廷恢復納糧開中還有什麼意義?大明朝廷遲早因爲你們這些貪官污吏被踹了窩子,被異族蠻夷給竊取了江山!”

“說什麼鹽政敗壞,說什麼鹽場產力不足,睜開你們的狗眼看清楚,鹽場爲什麼生產不出食鹽!”

小皇帝冷笑道:“你們都沒有錯,錯的是中山侯,錯的是朕這個大明皇帝!”

馬文升還記得,他曾與自己看好的王鏊議論過此事,王鏊認爲其原因有二:其一,運司積弊多端,牽涉多方利益,“動則關格”;其二,運司官員,特別是運使品秩雖高,但權力有限,縱有善政,亦難以升遷。

他們也終於明白,小皇帝這一次,爲何會如此震怒了!

壓榨,剝削,吸血吃肉,敲骨吸髓!

如果,這這個竈戶鹽丁,真是個什麼阿貓阿狗,韓文絕對會質疑這內容的真實性!

可是,偏偏他不是什麼阿貓阿狗,而是大明中山侯啊!

中山侯自行處理?

那個天殺的莽夫還會怎麼處理?

“韓文,你這個戶部尚書真是好的很吶!”

而密奏裡面的內容,可謂是觸目驚心,讓人絕望!

韓文根本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所以他只能硬著頭皮撿起了密奏,急忙翻閱之後,一顆心也沉進了谷底。

此刻連朱厚照都覺得臉紅髮燙,於是將矛頭對準了弘治朝這些忠良賢臣們!

而且這大過年的,休沐都還沒結束呢,你們要不要這樣不當人???

“怎麼?一個個去了鹽場之後,全都被銀子堵住了罪,開不了口說不了話了什麼?”

不但現在這些運司官員、鹽道御史要查,而且還要開啓追責制,以往那些傢伙也別想安然脫身!

反正那中山侯湯昊都他娘地已經在長蘆鹽場了,要是還不出手還在這裡扯皮,那個莽夫只怕會屠了整個長蘆轉運司所有官員!

這個道理,劉健和張敷華也反應了過來,所以二人也立刻出言附和。

“總憲!”

太祖高皇帝在建立大明做吳王的時候,就於兩淮設都轉運鹽使司,大明立國之後運司之制被迅速推廣至兩浙、長蘆、山東、福建、河東六地,“都轉運使掌鹺事,以聽於戶部”,其衙門內部層級分明。

“朕這個皇帝,還有朕的中山侯,確實是“罪大惡極”啊!”

現在皇帝陛下點名要戶部官員集體參加,說得難聽一些,那這次廷議的對象,很有可能就是自己這戶部!

長蘆鹽場可就在渤海之濱,就在京師門口,就在大明皇帝的眼皮子底下,這些鹽場竈戶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偏偏這大明王朝的帝王將相、朝堂公卿還有臉面叫囂著什麼“弘治中興”,什麼“君聖臣賢”,什麼“百姓富?!薄?

大明鹽運司完了,而且他要是不及時想辦法解決,他這個戶部尚書也要完!

然而好景不長,因爲土木之後文臣縉紳把持朝政,時局敗壞吏治腐化,這鹽運司本身就是執掌鹽政的實權機構,貪腐受賄的現象更是層出不窮,以致於到了弘治年間,這運司官員成了“衆不欲爲者”,沒有人想去做這鹽運司官員。

第一個,鹽運司早就爛透了,伴隨著葉淇開中,鹽政迅速敗壞,朝廷都帶頭圈銀子了,運司官員那還怕什麼?

是以整個鹽運司都成了各方勢力參與其中謀取私利的爭鬥場,就算真有什麼清正廉潔之人去做這運司官員,他也不敢公事公辦,淪爲衆矢之的。

你們不是說什麼“百姓富?!眴??

“朝廷爲了保證鹽稅收入便設鹽法道,令御史等官員監管鹽務,運司衙門“奉巡鹽御史或鹽法道臣之政令”,這些鹽道御史又是幹什麼吃的?”

事實上,他現在都快要被氣瘋了。

所以,皇帝陛下不用急著生氣,咱們只要抓出那些“貪墨之徒”就行了,不必大張旗鼓,不必興師動衆,多大點事兒嘛!

然而朱厚照聽到這句話後,卻是第一次當衆對老首輔發了火!

只是,這越看到後面,三位大佬的臉色就越是難看。

但偏偏小皇帝對他這種處理方式極其不滿!

“別怪朕沒有提醒你,最好立刻動身,否則中山侯那邊把人殺光了,你這個戶部尚書也別做了,滾回家種地去吧!”

朱厚照第一次當衆發了真火,言語之中也全然沒有什麼禮法基準。

而且這位中山侯,還以一種極其噁心人的方式,狠狠將他們這些帝王將相的臉都給抽腫了!

“劉健!”

“韓文,朕給你最後一次機會!”

天官馬文升和總憲張敷華也急忙上前,三位朝堂真王一同觀看了起來。

“陛下慎言!”馬文升終究還是開口了,“運司一事,各部寺監都脫不了干係,我吏部負責天下官員詮選,同樣有失察之罪!”

朝廷在選拔運司官員之時,唯視賢能廉潔與否,不甚重品秩資序,“考最”“循良”“廉介”幾乎成爲官員得以出任運使等職位的固定標準,大明初年的運司也是賢臣、循吏輩出,風氣一片大好。

你們不是說什麼“君聖臣賢”嗎?

張敷華聞言暗自嘆了口氣,他這個總憲還沒做幾天,卻要爲前任背鍋,實在是讓人無奈。

“然而,鹽爲利藪,不乏有汲汲於鹽司官缺的貪墨之徒,派遣專人清查即可。”

辛辛苦苦,起早貪黑地煮一天鹽,還要飽受著煙熏火燎的摧殘,最終只能賺個十文錢,哪怕天天如此,也根本不夠交那鹽稅的!

其一,國賦莫重於鹽,朝廷極爲重視運司官員的選任,“必擇廉能練達”;其二,運司“去有司之紛擾”,鹽務事權非常專一;其三,時人對運司官員仕途前景的估計也較爲樂觀。

即便如此,小皇帝還在厲聲呵斥,甚至都動了念頭,準備將這韓文及他這些黨羽全部下獄!

沒辦法,太氣人了??!

那些鹽場竈戶再怎麼說,也是大明百姓,也是他朱厚照的子民啊!

作爲天下臣民的君父,朱厚照自問自己不是好皇帝,可即位至今也沒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吧?

現在好了,野人一封密奏,直接把他朱厚照這個大明皇帝的臉都抽腫了,甚至還帶上了他親爹弘治皇帝!

或者說,湯昊這個野人就是故意的,抽的就是弘治皇帝和滿朝縉紳的臉!

韓文身子一顫,立刻跪地請罪。

你們不是說什麼“弘治中興”嗎?

沒辦法,小皇帝的話,太過誅心了些。

韓文帶著一衆侍郎、郎中等戶部官員,膽戰心驚地走進了文華殿,緊接著等他行禮完畢,小皇帝就直接將湯昊的奏疏摔到了他臉上!

“好的很!”

“中山侯不去查,就不會知道運司糜爛至此,朕也不會著手清查此事,大家全都相安無事地,繼續勾結謀利對吧?”

殺人,是這個屠夫劊子手最在行的事情!

老首輔劉健深吸了一口氣,迅速上前從韓文手中奪過了密奏。

“這可是長蘆鹽場,它就在京師門口,就在朕的眼皮子底下,竟然都會出現如此喪心病狂的惡行,那其他鹽運司呢?山高皇帝遠地,他們還會做出什麼喪心病狂的事情來?”

“到時候,朕這個皇帝背黑鍋,你們這些貪官污吏也別想好到哪兒去,一個個全都準備遺臭萬年吧!”

“陛下,老臣有罪,請陛下責罰!”

這也就意味著,皇帝陛下與他這位內閣首輔之間的矛盾會越來越大!

理念不和,沒什麼緩和的餘地,一如眼下這運司的事情!

朱厚照揹著手踱步良久,隨後將目光投降了總憲張敷華。

這都轉運鹽使司,設都轉運使一人,從三品。同知一人,從四品。副使一人,從五品。判官無定員,從六品。其屬經歷司,經歷一人,從七品。知事一人,從八品。

此話一出,羣臣全都齊刷刷地跪倒在了地上,額頭上直冒冷汗。

他這一跪,戶部官員也紛紛跪倒在地上,連大氣都不敢出。

說得直白一點,大家都知道運司裡面那些官員,都是清一色的貪官污吏,這運司也成了藏污納垢之地,被視爲“腥羶之藪”,士大夫爲保官聲而避之唯恐不及。

真是好一個“弘治中興”?。?

此話一出,滿朝譁然。

老首輔劉健神情黯然,並不是因爲被小皇帝罵了,而是因爲他是個循吏,出了事情第一時間想的,不是革故鼎新,而是穩住朝局。

從天不亮就要起牀準備吃的開始,準備好了吃的然後急匆匆地趕到海邊煮鹽,這一天要煮兩鍋鹽,一鍋鹽要煮三個時辰,也就是這個竈戶得從天不亮幹到深夜!

六大鹽轉運司都是隸屬於中央戶部,但由於山河懸遠,戶部對運司無法形成長效的監督,甚至這長蘆鹽場就在京師眼皮子底下,都已經糜爛至此,可想而知其他五大鹽運司會是什麼德行了。

劉健深吸了一口氣,強行讓自己冷靜了下來,隨後沉聲開口解釋道:“陛下明鑑,正統以後吏治漸趨昏暗,利藪所在的鹽司變得“尤爲污濁之甚”,運司之長多以墨敗,“鹺之斂散紓急由其掌握,而商人奔走之故,不爲所動者鮮矣”?!?

“著你爲欽差,都察院全力配合,立刻趕赴長蘆鹽場,清查運司貪腐一案?!?

“你這個戶部大司農究竟是幹什麼吃的?”

大明立國初期,這鹽運司官員,那可是是人人競爭全都渴望的實權職位。

朱厚照聽到這話,臉色才稍微好看了些。

“責罰?張總憲有什麼罪過?你們又有什麼罪過?”

“伱們三位也都看看!”

鹽政敗壞,這是老生常談的事情。

韓文一聽長舒了口氣,當即跪地領命而後匆匆離去。

劉健先是解釋了一下,鹽運司爲何會成爲今天的樣子,百官避之不及,唯恐捲入這藏污納垢之地,最後他也留下了一句話,等同於是直接點明瞭,鹽場竈戶日子過得苦,就是這些“貪墨之徒”所爲。

所以沒什麼好說的,動刀子就是了。

“老臣懇請陛下降旨,召運司五品以上官員回京述職,另命都察院追查以往十年間的運司官員與鹽道御史,一應人員全部停職接受審查,肅清運司之弊!”

馬文升與劉健不同,他是個幹吏,自然明白小皇帝此刻心中所想。

這封密奏,自然來自於野人湯昊。

看著密奏的落款,中山侯湯昊,韓文就明白了一件事情。

“張總憲,真要說起來,戶部這邊的職責反倒事小,你都察院的失責纔是事大!”

“所以,運司纔會污濁不堪,加上考成畸重,運使等官內無權柄,外無官聲,又有重責在肩,其職位自然會被多數士人所厭棄?!?

運司衙門品秩較高、編制衆多,是因爲負責生產、囤積食鹽的運司成爲明廷榷鹽獲利體制的核心機構,鹽利可是大明財政的支柱之一,而鹽務又複雜異常,所以纔會出現這種局面。 各地的都轉運鹽使司衙門在品級上雖較三司稍低,但仍能與之分庭抗禮,形成了“四司”並立,各有專職的格局,運司的地位絲毫不在藩臬衙門之下。

然後,奏章裡面,又詳細計算了一下竈戶這辛勞一天的所得,煮三個時辰一鍋鹽可以得四斤鹽,賣出去最高卻只有二十文,除掉煮鹽所用的柴火錢五文,除掉官差衙役的抽成五文,他們還可以剩下十文錢,再除掉準備的吃食成本,一鍋鹽最多可以賺五文,兩鍋鹽就是十文錢……

不是,那中山侯湯昊都已經離京了,爲什麼還要搞事?。?

“元輔!”

“陛下息怒,老臣有罪!”

所以,也就是說,只要去了鹽運司,就肯定會與那些貪官污吏同流合污,不然將會寸步難行,而且第二點則是明確指出,極難升遷。

張敷華也向小皇帝行禮,隨後匆匆跟了上去。

這一次,皇帝陛下給了戶部和都察院一個機會,一個出手補救的機會。

但前提是,中山侯那個莽夫,還沒有動手血洗長蘆運司!

所以,現在他們是在跟湯昊搶時間??!

第193章 倭寇第292章 京都易主第145章 謝遷!給中山侯套上一層枷鎖!第427章 臣權與皇權第270章 宗室大會第297章 善後與歸國第238章 鋼鐵!第198章 琉球第277章 老好人生氣了第63章 中興之主!京營糜爛的真正原因!第273章 虛與委蛇第425章 戰爭並非只有武力第226章 弱小即原罪第11章 我成了湯和後人?第176章 打草驚蛇!地方三巨頭!第198章 琉球第429章 經濟戰爭第76章 血腥選鋒!戰兵哪有不見血的!第384章 商稅可是好東西!第104章 戍邊流放!老首輔的請求!第220章 御前對質第107章 規矩!科道言官的撈錢手段!第160章 落子佈局!掀翻整個運司!第32章 證據確鑿!閹人之罪當死!第145章 謝遷!給中山侯套上一層枷鎖!第278章 出兵倭國第165章 梟首示衆!剝皮實草!第339章 遼東女真發展史第76章 血腥選鋒!戰兵哪有不見血的!第337章 總憲巡邊第406章 撕碎他們!第406章 撕碎他們!第429章 經濟戰爭第168章 籌碼!學習做一名成熟的帝王!第392章 蒙古勇士的驕傲!第315章 東海貿易與刺殺第312章 天下震動第29章 大小攪屎棍!第138章 不徵之國?倭國正使的請求!第356章 恐怖的明軍第28章 張懋進場!第394章 江南士紳絕不低頭!第217章 湯家異動第30章 廷議第二事!請誅八虎!第299章 利益動人心第220章 御前對質第119章 攪弄風雲!你沒有那個膽子!第46章 調教張永!第170章 交易與威脅!士紳的底氣在哪裡?第181章 你們委屈什麼?一羣廢物垃圾!第279章 主動請纓第369章 火炮顯威第369章 火炮顯威第216章 可笑伎倆第269章 心比天高第308章 封賞變故第170章 交易與威脅!士紳的底氣在哪裡?第119章 攪弄風雲!你沒有那個膽子!第349章 中宮臨盆第215章 削髮明志第181章 你們委屈什麼?一羣廢物垃圾!第356章 恐怖的明軍第193章 倭寇第400章 戰局實力第230章 以德報怨第429章 經濟戰爭第154章 隨便折騰!等朝廷來人!第237章 鍊鋼第299章 利益動人心第277章 老好人生氣了第177章 興風作浪!好陰損的手段!第395章 大戰序幕起第420章 湯家祭祖!第202章 濟州牧胡!第173章 鈔關改制!錢正貴的命中貴人!第134章 爲什麼和有什麼!第75章 感謝元輔大人送來的大禮!第371章 傑出的子嗣第364章 戰爭販子大明朝第265章 宗藩新制第336章 基建神器!第124章 生個兒子!大明皇帝易溶於水!第53章 與內閣首輔的對話!第260章 恐懼第61章 太后召見!孰是孰非!第124章 生個兒子!大明皇帝易溶於水!第59章 驍狂中山侯!第34章 什麼叫做內廷大璫!第76章 血腥選鋒!戰兵哪有不見血的!第121章 海禁國策!鄭和下西洋的意義!第78章 天下大弊!所謂的弘治三君子!第307章 朝堂爭鬥第111章 當衆殺人!你能奈我何?第338章 堅固堡壘第271章 清理王莊第243章 響馬!第72章 反擊!你們想搞文武合流?第411章 達延汗投降第210章 硬闖宮禁第326章 囚車入京
第193章 倭寇第292章 京都易主第145章 謝遷!給中山侯套上一層枷鎖!第427章 臣權與皇權第270章 宗室大會第297章 善後與歸國第238章 鋼鐵!第198章 琉球第277章 老好人生氣了第63章 中興之主!京營糜爛的真正原因!第273章 虛與委蛇第425章 戰爭並非只有武力第226章 弱小即原罪第11章 我成了湯和後人?第176章 打草驚蛇!地方三巨頭!第198章 琉球第429章 經濟戰爭第76章 血腥選鋒!戰兵哪有不見血的!第384章 商稅可是好東西!第104章 戍邊流放!老首輔的請求!第220章 御前對質第107章 規矩!科道言官的撈錢手段!第160章 落子佈局!掀翻整個運司!第32章 證據確鑿!閹人之罪當死!第145章 謝遷!給中山侯套上一層枷鎖!第278章 出兵倭國第165章 梟首示衆!剝皮實草!第339章 遼東女真發展史第76章 血腥選鋒!戰兵哪有不見血的!第337章 總憲巡邊第406章 撕碎他們!第406章 撕碎他們!第429章 經濟戰爭第168章 籌碼!學習做一名成熟的帝王!第392章 蒙古勇士的驕傲!第315章 東海貿易與刺殺第312章 天下震動第29章 大小攪屎棍!第138章 不徵之國?倭國正使的請求!第356章 恐怖的明軍第28章 張懋進場!第394章 江南士紳絕不低頭!第217章 湯家異動第30章 廷議第二事!請誅八虎!第299章 利益動人心第220章 御前對質第119章 攪弄風雲!你沒有那個膽子!第46章 調教張永!第170章 交易與威脅!士紳的底氣在哪裡?第181章 你們委屈什麼?一羣廢物垃圾!第279章 主動請纓第369章 火炮顯威第369章 火炮顯威第216章 可笑伎倆第269章 心比天高第308章 封賞變故第170章 交易與威脅!士紳的底氣在哪裡?第119章 攪弄風雲!你沒有那個膽子!第349章 中宮臨盆第215章 削髮明志第181章 你們委屈什麼?一羣廢物垃圾!第356章 恐怖的明軍第193章 倭寇第400章 戰局實力第230章 以德報怨第429章 經濟戰爭第154章 隨便折騰!等朝廷來人!第237章 鍊鋼第299章 利益動人心第277章 老好人生氣了第177章 興風作浪!好陰損的手段!第395章 大戰序幕起第420章 湯家祭祖!第202章 濟州牧胡!第173章 鈔關改制!錢正貴的命中貴人!第134章 爲什麼和有什麼!第75章 感謝元輔大人送來的大禮!第371章 傑出的子嗣第364章 戰爭販子大明朝第265章 宗藩新制第336章 基建神器!第124章 生個兒子!大明皇帝易溶於水!第53章 與內閣首輔的對話!第260章 恐懼第61章 太后召見!孰是孰非!第124章 生個兒子!大明皇帝易溶於水!第59章 驍狂中山侯!第34章 什麼叫做內廷大璫!第76章 血腥選鋒!戰兵哪有不見血的!第121章 海禁國策!鄭和下西洋的意義!第78章 天下大弊!所謂的弘治三君子!第307章 朝堂爭鬥第111章 當衆殺人!你能奈我何?第338章 堅固堡壘第271章 清理王莊第243章 響馬!第72章 反擊!你們想搞文武合流?第411章 達延汗投降第210章 硬闖宮禁第326章 囚車入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安县| 扎兰屯市| 广安市| 遵义县| 临邑县| 平南县| 牟定县| 青河县| 龙胜| 阿巴嘎旗| 扬州市| 东明县| 黄大仙区| 甘泉县| 噶尔县| 新余市| 英山县| 南丰县| 南和县| 洛南县| 安龙县| 呼玛县| 渑池县| 太谷县| 北川| 团风县| 满城县| 柳江县| 大兴区| 海安县| 利川市| 新竹县| 繁昌县| 正阳县| 黔江区| 宣恩县| 额尔古纳市| 溆浦县| 上蔡县| 原平市| 墨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