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4章 3.22

“啊嫺,你遷往錦城,娘不在身邊,你自己注意著點。咱們郡是如此,想來其他郡也不會差太多。到時候錦城必將是五王齊聚,達官貴人遍地,你從高高在上的妃子淪落到要和其他各郡王妃們平分秋色,心態放平點,這樣自己也能好過一些。”季大夫人知道這種落差不好受,卻也沒什麼解決的辦法,事情已定,不是她一個婦道人家能隨意改變的,不說是她,就算是大老爺,在這上面也沒有置喙的餘地。

“娘,這點女兒心中有數。當初在潛邸時,女兒不過是個小小的侍妾,那時都熬過來了,現在也受得住。”季錦嫺自己不擔心,該擔心的是其他那些一進王府就高高在上,或者直接是在王爺登上寶座時才進的新人,她們那樣才叫心高氣傲,和她們一比,季錦嫺的那點傲氣就算不得什麼了。

如今靖王爺不再稱帝,對她們這些後宮家眷管束就沒那麼嚴。住在京城皇宮時還好,規矩在那擺著,想要進宮探望兒女,都得要先遞牌子,經後宮之主同意才行。到了錦城後,規矩自是沒有在京城時那樣嚴格,和各郡王爺家眷往來也會逐漸頻繁,往日的尊榮不在,勢必有段時間會心緒不平。

季錦嫺看著自個母親擔憂的神色,想了想,說道:“娘,等女兒在錦城站穩腳跟後,咱們府上也可以過去啊。按現在的局勢來看,錦城早晚會成爲錦朝最繁榮的地方,到時候京城沒落不可避免,雲州府城同樣會受影響,還不如早早就在錦城佈置一手,也好與時俱進,不然就得被別人甩在背後了?!?

“嗯,你說的有道理。只是這是大事,需要老太爺點頭才行,娘基本沒有多少話語權?!奔敬蠓蛉穗m掌著家,到底只是個女人,有長輩在時,哪裡輪得到她說話。這事牽扯甚大,不止要老太爺同意,還得說服族中元老才行。

“不一定現在就搬遷,如今宮裡管束比早前要鬆不少,女兒也能得些外面的消息,其他大戶人家都是派遣家族子弟先行在錦城落戶安家,等到合適的時機,再將重心放在錦城。咱們也可以學學這些人家,先派旁支子弟探探情況再說?!奔惧\嫺不是無的放矢,對於自己所說相當確信。她說話細聲慢語,很有條理,雖說都快而立之年,容色依然鮮豔,怪不得能長期得寵。

“娘知道了,回頭就跟你父親說去。”季大夫人欣然接受了女兒的提議,她住在京城,爲的還不就是京城的繁華?如今王城轉移,可以想象,錦城即將成爲錦朝以後的中心城,她哪裡捨得下眼下的富貴榮華。

“娘,爹沒收到消息嗎?”季錦嫺有些納悶,她爹雖然官職在京中不上不下,好歹也捱上了高官的邊緣,怎麼就沒在此行隨官名單上?

從去年確定錦城爲新的王城之後,被抽調爲中央官員的人早就當即上任,隨後,陸陸續續有部分單管錦文郡的官員也赴任,到現在爲止,跟隨靖王爺一起動身的官員家眷是最大的一批,過了這趟,還留在京城的官員就不多了,這些人要等靖王爺他們在錦城完全安頓好後才能出發。這時間就不好說了,快則幾個月半年,慢則拖個幾年都是有的。

先不說別的,季錦嫺是靖王爺的側妃,后妃中品級在她之上的就王妃一個,其他側妃最多就和她平起平坐,沒道理會將她父親留在京城。

“這個啊,啊嫺不是也不能確定什麼時候走,有沒有在這批隨行名單中嗎?你也清楚,你父親不是個輕狂的人,在還沒有塵埃落定之前,就算你父親知曉可能隨行,他也不會跟我說的。”季大夫人對於自己的丈夫還算了解,不過就算明知如此,她還是有些不渝,老爺太迂腐謹慎了,這樣的大事,跟自己妻子透露點風聲又影響不到哪去,她在外面也聽到了點風聲,只是都影影綽綽的,她就沒往這上面想,要不是女兒提起,她還不知道有這回事。

照理遷都是大事件,奈何這回跟遷都還不一樣,比遷都動靜上小了許多,只有政治嗅覺比較敏銳的人才早早安排妥當,不少人家等到收到靖王爺將常居錦城的消息時,纔開始手忙腳亂的準備。

文家也是有不少子弟當官的,只文卓成對走仕途不感興趣,有了他做榜樣,即使有文二夫人在邊上催促,兒子們身上的壓力也比別家要小,大多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事業,走上仕途的就沒幾個。不管是放外任,還是留守京中,不過都是微末小官罷了,跟這次官員家眷大遷移扯不上多少關係。

雖則如此,影響還是有的。這回是官員,同行的家眷只是極少一部分,稍後纔是大部隊,等各家大族嫡支主脈都遷走了,京城繁華不再,文家無論是在人際往來還是生意上,都會受到衝擊。

文家這樣還算好的,家中生意多數都在外面,在京城中所佔份額很小,那些真正的富商纔是最先感受到這種令人窒息的氣氛,好在他們人脈廣,朝廷剛有動靜時,他們就開始行動,京城的各種鋪子一日日在減少,往日隨處可見的王公貴族,現下也是蹤跡難覓。

他們忙啊,忙著去靖王爺那打探消息,看他如何安排他們這些宗親。說來也就靖王爺的負擔最重,至今尚留存的宗室,多半都在他轄下,每年光花在宗室上的費用就不少,虧得錦文郡疆域最大,又最富饒,不然,他還不一定養得起他們。

靖王爺也光棍,每年給宗室那麼多錢,可不是讓他們花天酒地的,這次京城官府全體遷往錦城,他們願走就走,不願意就還待在京城,他不會少他們一個子兒,想讓他出錢安置他們,那是門都沒有,最多也就提供他們一塊地皮,想要豪屋華舍就自己建去。

遷居錦城這樣的大事,靖王爺所費不貲,沒那麼多錢搭理他們。知道靖王爺撒手不管,各個宗室反應不一,有的安於現狀,在京城呆慣了,不想動彈,有的則習慣了光鮮的生活,讓他們安安靜靜待著,顯然不大可能。宗室間走動開始頻繁起來,有相同目的的相約一起行動,路上也能照應一二。

文卓成家,正房大堂,文家衆人剛用過晚膳,文二夫人讓媳婦孫輩都下去,只留下她所出的幾個兒子。

“俊浩,你爹怎麼還不回,這都多久了,他要待到幾時?”文二夫人很是不滿,文二老爺作爲一家之主,又不是在外行商,哪裡能這樣一走半年的,這個家還要不要了。

“娘,你就當爹外出做生意,爹哪次出去不要花上幾個月的,爹不在,還有兒子們那?!蔽目『菩闹虚T清,他們這些作爲兒子的還好,他那幾個妹妹可得了母親的真傳,除了外家,父親這邊的親戚,包括叔伯在內,都不怎麼親近,更不用說關係更遠一些的姑表親。

每回送禮,作爲兒子的他們都要特意查看一番,不然,按照母親那樣做,厚此薄彼,失禮不說,還會遭父親厭棄。畢竟是生養自己的母親,待他們也不錯,有什麼地方不周到的,作爲兒子的只能盡力掩飾。

想起這些,文俊浩兄弟都很傷腦筋,小時候他們不懂事,父親又常出門在外,自是母親說什麼就是什麼,後來稍微長大一些,知曉了其中的利害關係,努力說服母親,忙著收拾善後,好懸在父親忍耐力告罄前,將事情的危害性降到最低,不然,母親還在不在文家都兩說。

文俊浩尤還記得,那時文府還沒分家,各種節禮都統一由大伯母做主收發。這些都是明面上的,各房還會根據親疏,私下裡再備一份,就像各房親戚送禮時那樣,給自家親戚那房的禮總會重一些。

自家母親倒好,給孃家親戚的禮那叫一個重,反正他們這房在文俊浩記憶中,就從來沒缺過錢,送重點也無所謂,問題就出在厚此薄彼上。母親要是拿自己的嫁妝備禮,那誰都無話可說,她拿的卻是二房公產,這就不妥了。

換成個有成算的夫人,給孃家多少,也會給夫家這邊的大小姑子送多少,那樣誰都不會多言,偏偏文二夫人就有這份能耐,孃家這邊包上厚禮,送給大小姑子的,看著很多,實際上攏共花不了幾個錢。

到底能成爲文卓成妻子的文二夫人也不是個蠢人,面子上還算過得去,只要不同時將兩份禮放在一起比較,誰都沒法指摘。要是一直這樣,也就相安無事了,壞就壞在這樣的情形維持了幾年之後,被文卓成發現了。

夫妻夫妻,在沒有出現信任危機時,很少有人會去防備自己的枕邊人。緣於此,文二夫人的做法一直沒漏破綻。常言說得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道理,夜路走多了,總有一天會出狀況。

等文卓成意識到後,他將後宅費用徹底翻查了個遍,文二夫人的好日子算是到頭了,家用被限制,她再也不能隨意在二房帳房上掛賬。

若只是節禮問題的話,文卓成還不至於如此做,文二夫人對孃家貼心貼肺,那可是涉及到方方面面,他都不知道這些年中,文二夫人往孃家貼了多少,總之數目不會小到哪去。

當初可是差點鬧到休妻的地步,要不是看在兒女的份上,兼且撇開文二夫人太顧孃家人這點外,其他方面都還不錯,估計這個家早散了。

自此後,文二夫人行事有所收斂,只是一個人的性子定格後,很難全盤推翻後重新塑造。文二夫人是變著法兒折騰,虧得那時她的兒子們也不小了,知道母親再這樣下去,父親真要不能忍,他們就該沒母親了,這哪行?所以纔有後來插手母親行事的做法,直到他們成親娶妻,家事由大少奶奶接管,才終於消停。

聽著母親的抱怨,文俊浩頗爲無奈。舅家也是官家,奈何經營不善,手頭上總不大鬆快,也怪不得母親總想往孃家送錢,只是做法有些過了,連他這個作爲兒子作爲外甥的人看了,都覺得有些肉痛,更不用說他父親了。幸虧文家富裕,換成普通的官宦人家,估計早晚有一天會被拖垮,不怨父親剛知曉情況時出離憤怒。

...??

第81章 3.22第102章 3.22第15章第29章第95章 3.22第50章 3.22第58章 3.22第36章 3.22第107章 3.22第26章第4章第72章 3.22第54章 3.22第16章第50章 3.22第79章 3.22第4章第2章第116章 3.22第12章第14章第124章 3.22第91章 3.22第36章 3.22第100章 3.22第124章 3.22第7章第76章 3.22第90章 3.22第93章 3.22第51章 3.22第54章 3.22第23章第101章 3.22第23章第12章第66章 3.22第82章 3.22第13章第59章 3.22第76章 3.22第18章第9章第77章 3.22第21章第27章第101章 3.22第74章 3.22第116章 3.22第70章 3.22第76章 3.22第59章 3.22第104章 3.22第116章 3.22第109章 3.22第120章 3.22第126章 3.22第92章 3.22第90章 3.22第69章 3.22第78章 3.22第106章 3.22第74章 3.22第84章 3.22第55章 3.22第57章 3.22第92章 3.22第106章 3.22第83章 3.22第110章 3.22第29章第22章第59章 3.22第110章 3.22第101章 3.22第125章 3.22第126章 3.22第103章 3.22第69章 3.22第122章 3.22第80章 3.22第81章 3.22第119章 3.22第101章 3.22第97章 3.22第13章第82章 3.22第117章 3.22第98章 3.22第24章第106章 3.22第83章 3.22第30章第16章第114章 3.22第84章 3.22第20章第58章 3.22第66章 3.22第114章 3.22
第81章 3.22第102章 3.22第15章第29章第95章 3.22第50章 3.22第58章 3.22第36章 3.22第107章 3.22第26章第4章第72章 3.22第54章 3.22第16章第50章 3.22第79章 3.22第4章第2章第116章 3.22第12章第14章第124章 3.22第91章 3.22第36章 3.22第100章 3.22第124章 3.22第7章第76章 3.22第90章 3.22第93章 3.22第51章 3.22第54章 3.22第23章第101章 3.22第23章第12章第66章 3.22第82章 3.22第13章第59章 3.22第76章 3.22第18章第9章第77章 3.22第21章第27章第101章 3.22第74章 3.22第116章 3.22第70章 3.22第76章 3.22第59章 3.22第104章 3.22第116章 3.22第109章 3.22第120章 3.22第126章 3.22第92章 3.22第90章 3.22第69章 3.22第78章 3.22第106章 3.22第74章 3.22第84章 3.22第55章 3.22第57章 3.22第92章 3.22第106章 3.22第83章 3.22第110章 3.22第29章第22章第59章 3.22第110章 3.22第101章 3.22第125章 3.22第126章 3.22第103章 3.22第69章 3.22第122章 3.22第80章 3.22第81章 3.22第119章 3.22第101章 3.22第97章 3.22第13章第82章 3.22第117章 3.22第98章 3.22第24章第106章 3.22第83章 3.22第30章第16章第114章 3.22第84章 3.22第20章第58章 3.22第66章 3.22第114章 3.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顺县| 共和县| 苍梧县| 阿鲁科尔沁旗| 华安县| 永春县| 米脂县| 酒泉市| 浮山县| 新乡市| 黄大仙区| 临沭县| 城市| 浑源县| 辽阳市| 鄂托克前旗| 弋阳县| 静乐县| 江源县| 凤山县| 南澳县| 南投市| 清流县| 鹤山市| 西盟| 长乐市| 福清市| 老河口市| 诸城市| 江都市| 呼玛县| 孝感市| 东乌珠穆沁旗| 安塞县| 浑源县| 交城县| 萨嘎县| 手游| 剑阁县| 临颍县| 景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