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章 3.22

錦朝各代皇帝選秀並不頻繁,大多都只在年富力強時三年舉行一次,一般過了不惑之年,選秀就基本停了。

選秀主要服務(wù)對象是當(dāng)今聖上,其次是爲(wèi)宗室挑選佳媳。由此選秀直接分爲(wèi)兩批,而並非皇上挑剩了再指給宗室。

雖則如此,各家各戶卻並不能提前知道,報上去符合要求的人選究竟是挑給皇上還是挑給宗室,這些只有等到各地上報的名額齊全,聖上下發(fā)旨意之後才能知曉。

如此一來,命運好壞誰都不清楚。

文府已經(jīng)接到官差關(guān)於當(dāng)今明年選秀的通知,那麼一切都已成定局,但凡符合要求的人選都得如實上報??磥砦母诰┏堑膭萘€是不夠,不然的話,即使在當(dāng)今眼皮子底下,也該當(dāng)能提前知曉纔對。如今這樣,卻很是被動。

今上並不愛男色,之前的選秀就不曾出現(xiàn)秀男。至於有這方面需求的宗室,那就不在聖上的考慮範(fàn)圍之內(nèi),全讓他們自行解決。

這次選秀和以往幾次都不同,男子也包括在內(nèi),這也是導(dǎo)致文老太爺他們聞之一愣的原因之一。

男子嫁人不是錦朝才興起的,之前的朝代就有這樣的習(xí)俗。正所謂上行下效,只有上層人士都認(rèn)同,百姓們纔會欣然接受。

男子畢竟比女子地位要高,也是一個家庭的支柱,名額比女子要少上許多。姑娘們但凡符合要求的,沒有門路就得老實上報,至於能不能進入初選,那不是她們說了算的。而男子則不同,符合要求的每一戶人家,嫡長子不在此內(nèi),除此之外,一家最多出兩個男子。至於是嫡是庶,只要官差遞消息時,沒有特別要求的,那就任憑各家自己決定。

這個消息,對志向高遠(yuǎn)的少爺公子們來說不異於是個晴天霹靂,而對那些本就生活不如意之人,卻不失爲(wèi)一條好路子。

這次是大選,除了官宦富商之外,還包括平民百姓。選秀出身的,但凡被選中,再不濟也是個主子,這對於百姓們來說誘惑力不可爲(wèi)不大。錦朝幅員遼闊,自是不可能所有百姓都有這個機會,每個縣都有一定名額,這些名額就掌管在各縣知縣等一干官員手中。

當(dāng)明年大選的消息傳遍整個錦朝時,不少百姓們都爲(wèi)之而激動異常。選秀是三年一場,大選可就不一定了,一代皇上,最多也就辦個兩三次,有一些乾脆就登基之時纔有這種盛況。

對於百姓們來說,這樣的機會真的不多,家裡只要有人選上,就算只是個小小的侍妾,那也是宗室的良妾,地位比平民百姓不知要高出多少,對他們來說,可不就是一步登天?

百姓們是高興了,官宦們可未必。要是放在以往就算了,現(xiàn)在這種敏感時期,若家裡有人被選中,還進了皇子們的府上,對他們來說可未必就是好事。這就等於是變相的和皇子們綁定,此後他們做起事來不免有些束手束腳,支持不是,不支持也不好。

選秀這事,本身和季宣和夫夫沒什麼關(guān)係,只是季府和文府都在選秀範(fàn)圍之內(nèi),兩人也不能當(dāng)沒這回事。

各府小姐沒什麼好爭的,只要符合要求都需要上報??删退闳绱?,各府都不能平靜,看不入眼的,互相使絆子的不少,報名時間內(nèi)競爭者是能少一個就少一個。少爺們就更難說了,有的不想要這個名額,有的卻千方百計爭奪。府裡當(dāng)家人能耐不夠的,一時間被這些事弄得手忙腳亂,府裡被折騰的烏煙瘴氣的也不在少數(shù)。

大選人員衆(zhòng)多,第一步就是報名的同時捎帶上秀男秀女的家世畫像,經(jīng)過篩選之後,通過了這一關(guān),秀男秀女們才能進京參加初選。

季宣和也就剛聽到消息的時候怔愣了一會,過後就將之?dāng)R置一邊。他在錦朝待了七年,也知道錦朝男子能光明正大出嫁,但在聽到選秀還要選男子時,仍一時有些沒反應(yīng)過來。

呵呵,這和現(xiàn)代真是不一樣呢,季宣和不由笑出聲來。

季宣和的親姐季錦嫺符合選秀的要求,不知道她現(xiàn)在有沒有定親?若沒有定親的話,估計就要參選了。季宣和與她沒什麼感情,卻不能當(dāng)她不存在。不犯事還好,犯事可是有可能連累到季宣和的。

明知如此,季宣和卻也沒什麼好的辦法,季府和文府他都說不上話,他們的決策好壞與否卻能影響到他,季宣和頗爲(wèi)無奈。

事情已然如此,季宣和不是那等自尋煩惱之人,日子還得照常過。大選人員如此之多,能不能進初選都還是個未知數(shù),實在沒必要患得患失。

將京城鋪子的事情都處理完畢之後,季宣和夫夫同文府衆(zhòng)人告別,踏上了返家之旅。

季宣和在京城也就待了半個月左右,回程時正好處於秋收時節(jié)。官道兩邊田地上一片繁忙的景象,農(nóng)戶們揮灑著汗水,揮舞著鐮刀,辛勤收割著麥子。麥子一片片倒下,再被人一捆捆紮好,過不了幾天,就能變成黃燦燦的麥粒收進各家的糧倉。

京城到康平縣一路上都是如此,季宣和看著,心情也爲(wèi)之舒暢起來,收穫總能帶給人喜悅。

季家不算多富有,吃喝卻不差,季宣和之前被養(yǎng)得很好,只是走了一趟陝西之後,原本的嬰兒肥消下去,之後再沒能回覆原樣。季宣和自己很滿意現(xiàn)在的長相,段媽媽他們卻大嘆可惜。

邵雲(yún)辰比季宣和大三歲,如今正是抽條的時候,經(jīng)了那一回,現(xiàn)在是瘦高瘦高的,想要身上有肉就得等到他過了生長期。

季宣和放下車簾,將視線停留在邵雲(yún)辰身上。邵雲(yún)辰如今身形瘦削,個頭卻很高,長相英氣,一點也不會讓人覺得女氣,看著頗爲(wèi)賞心悅目。

人都有愛美之心,同樣條件下,沒人不喜歡相貌俊美之人,季宣和也是如此。無論是長相,還是個性,邵雲(yún)辰都符合季宣和的口味。如今想來,這也未嘗不是兩人的幸運。

季宣和光明正大地盯著邵雲(yún)辰看,邵雲(yún)辰豈能無所察覺?只是季宣和是邵雲(yún)辰的丈夫,他喜歡看就讓他看個夠,邵雲(yún)辰對此還樂見其成,被丈夫喜歡,總比遭人厭棄好。

近兩天的旅程很快就結(jié)束,季宣和又迴歸到了正常的生活之中。

今年楊家埠的收成依然不好不壞,季家兩個莊子也差不多。

錦朝各地仍舊大災(zāi)小災(zāi)不斷,連著四五年下來,有些地方已然出現(xiàn)食不果腹的跡象。朝廷不可能無止境的賑災(zāi),最終還是要靠各地自行解決,實在無法解決就只能將一部分百姓遷移到其他地方。

這些季宣和只瞭解個大概,具體情況如何,他是不清楚的。去了趟京城,季宣和或多或少知道一些皇室的情況,如今成年的皇子有不少,對皇位有一爭之力的也有好幾個。當(dāng)今聖上不是長壽之象,一旦皇上有個好歹,皇子們爲(wèi)了爭奪皇位,拉幫結(jié)派,腥風(fēng)血雨將難以避免。

再加上不少地方連年災(zāi)害,錦朝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樣歌舞昇平。

季宣和不得不爲(wèi)自家多作打算。他原先還在猶豫是否要用系統(tǒng)幣購買一些糧食,畢竟大宗糧食不好避人耳目拿出來讓季家人食用,如今卻不用考慮了,連續(xù)幾年,錦朝整體糧食收成都不好,國力在逐年下降,好在錦朝不重文抑武,武力並沒被削弱,外敵很難入侵。

季宣和在動用系統(tǒng)幣買過一枚試毒玉環(huán)之後,就再沒有大筆支出,到如今,他攢下的系統(tǒng)幣已爲(wèi)數(shù)不少。有了決定之後,季宣和便趁著當(dāng)下糧價不算高的時候,於當(dāng)晚用系統(tǒng)幣買下一批糧食。他沒有買太多,買下這些也就是爲(wèi)了以防萬一。

季宣和並不依賴寫手系統(tǒng),他如今生活很好,寫手系統(tǒng)對現(xiàn)下的季宣和而言,更多的是用來作保命之用,系統(tǒng)幣能不花就不花。

時光悠悠,轉(zhuǎn)眼就到了仁泰十八年。

這一年,季宣和總算是費了點心思在學(xué)業(yè)上,既然要參加今年的院試,他可不想連秀才都考不上。

五月照樣是府試,緊接著六月就是院試。季宣和同潘宏力不用參加府試,兩人等到五月底纔出發(fā)去雲(yún)州府城。

院試要考兩場,和之前的縣試府試不同,兩場必須都考,且以兩場的總成績來排名次。

參加院試的童生那是不分年齡段,下至小孩,上至白髮蒼蒼的老者,都能在考場中見到。季宣和有了上次的經(jīng)歷,對於眼下的情況已經(jīng)有了準(zhǔn)備,饒是如此,卻仍然不可避免地被震撼到。這是對科舉有多大執(zhí)念才能如此?反正季宣和做不到這樣。難道除了科舉就沒有第二條出路?估計在這些人心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這一趟院試,季府大少爺季宣輝也參加,季宣和同潘明傑父子三人就與他同行。

季宣輝作爲(wèi)季府大少爺,排場明顯比季宣和要大。虧得季宣和不在乎這些,換個心氣高的人來,估計就該有意見了。論起身份,季宣和纔是季府他這一輩中最高的,他如今這樣,季宣和母親的功勞最大。

辛苦捱過兩場考試,季宣和夫夫就窩在季府和園,靜靜等待院試成績。

秀才不是那麼容易考的,就算季宣和有把握,也難以完全靜下心來。不參加科舉也就罷了,他既然參加,那必然是希望一次就過。季宣和都如此了,潘明傑父子只會更加憂心。

季宣輝作爲(wèi)季府二房的嫡長子,承載了二老爺二夫人所有的希望。二房由於二老爺沒有作爲(wèi),在季府並沒有多少話語權(quán)。好在二老爺是嫡子,沒人會剋扣他們這一房,該有的份例都有,不然還指不定過得有多憋氣。

季宣輝在學(xué)業(yè)上也有天分,丈夫指望不上,二夫人就指望這個大兒子了。今年的院試,二夫人比季宣輝本人都還要上心。等待成績出來的日子,二夫人說是度日如年也不爲(wèi)過,幾天過去,人都瘦了一小圈。

很快就到了張榜的日子,考場外到處都是人,裡三圈外三圈,將偌大的地方圍了個水泄不通。

季府有派人去看成績,季宣和同潘明傑父子私下也派了人。季宣和這次派的是沈清,他作爲(wèi)護院,體格壯實,在這種場合下,不容易受傷。

中了童生,官差不會上門通報,考中秀才卻是有喜報上門。

這次是院試,季府不止季宣和一家親戚,還有別的一些遠(yuǎn)親族人寄住在季府。秀才不好考,那只是對底層學(xué)子而言,對於官宦之家,考中的機率要比他們大上許多。

季府算上投靠在府上的親戚族人,參考的童生不下於十人。一上午,官差接連上門好幾次,接到喜報的自是歡喜萬分,沒有接到的只能來年再戰(zhàn)。

季府上下最關(guān)心的自是大少爺季宣輝,至於二少爺季宣和,就只有季老太爺真正上心了,其他人嗎,也不乏有人關(guān)注季宣和,只是秉著什麼心思,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在這一刻,有無數(shù)人在祈盼能高中,只是現(xiàn)實極其殘酷,錄取名額就那麼一些,考中秀才的只佔很少一部分。

二夫人在家中坐立難安,翹首以盼,第一個得到喜報的卻是客居府上的族人,二夫人聽了好不失望,只是派出去的下人還未有消息傳來,二夫人尚能自持。望子成龍,在二夫人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季宣輝不負(fù)衆(zhòng)望,季府接到的第二份喜報就是他的。二夫人聽後愣了半晌才反應(yīng)過來,隨之真正是喜極而泣。兒子第一次參加院試,就中了秀才,她以後就有靠了。二夫人沉浸在喜悅之中,經(jīng)身邊心腹嬤嬤提醒,才醒過神來:“賞,都賞,院內(nèi)所有下人都賞一個月月錢?!?

下人們得了好處,自是讚美恭賀聲不斷,整個清苑一派喜氣洋洋。

這還沒算完,之後季府又接了幾回喜報,季宣和同潘宏力兩人都榜上有名,邵雲(yún)辰大舅潘明傑依然名落孫山。潘明傑並未在意,他考這麼一趟,也就是碰碰運氣,不中亦沒什麼,最讓他高興的莫過於兒子和外甥郎都中了。有了秀才功名,之後就算考不上舉人,也能在縣衙謀個差事了。有了官身,自家生意輕易就不會被人打壓,一家子人也算有了依靠。

這一點,季宣和很能理解,光有錢沒有權(quán),就如同娃娃抱著金磚行走在路上,太容易遭人覬覦。季宣和如今能如此安生,不乏背後有季府頂著,不然就算沒人故意打壓,同行競爭,官差偏著一些,商稅上多收一些就夠他喝一壺的。

對於季宣和有了秀才功名,季府大夫人聽了不僅沒有爲(wèi)他高興,反而生出絲絲惱意。季宣和過得越好,大夫人越是不待見。人心難測,就算是最親近之人,一旦想偏了,那是看他什麼都生厭,根本就沒有道理可言。

大夫人如此,其他幾房人雖不待見季宣和,卻沒大夫人那麼厭惡,不少人都在背後看笑話??刹痪褪菃??長房嫡長子被掃地出門,他們不喜聞樂見纔怪。以前病病歪歪,一副早夭相就算了,如今季宣和可是活蹦亂跳,當(dāng)初只分給他那點子可憐巴巴的家業(yè),衆(zhòng)人可高興壞了。

不說其他的,光季宣和成親的費用就省下不少,其他幾房能得到的家產(chǎn)自然就多了。再如何,大房少一個嫡子,就是少一份花費,特別當(dāng)這人還是長房嫡子的時候,能省下的費用就更多。

季宣輝是長孫,季宣和是長房嫡長子,季府孫子輩中最大的兩個孫子考中秀才,再如何也得慶賀一下。季府沒有大辦,只請了雲(yún)州府的近親吃席。季老太爺心情不錯,季宣和就算分家另過,那也是他的孫子,孫子有出息,他酒都多喝了兩杯。

熱鬧過後,季宣和就帶人回了康平縣城,那裡纔是他和邵雲(yún)辰的家。

在等待成績的這幾天,邱成即墨四處打探消息。季宣和的大姐季錦嫺還沒有定親,那明年的選秀她勢必要參加。季府除了季錦嫺之外,還有三個姑娘年齡剛剛達(dá)標(biāo),也要一併參選,其中二姑娘是二房嫡出,三姑娘是大房庶出,四姑娘爲(wèi)二房庶出。

季府沒有符合要求的適齡少爺,秀男倒是免了,這未嘗不是件好事。

回到家之後,季宣和埋頭學(xué)習(xí)。同年秋就是秋闈,他打算努力一把,爭取一擊即中。鄉(xiāng)試不比院試,分爲(wèi)三場,每場三天,身體稍微差些的,三場下來,估計就能去掉半條命。每次鄉(xiāng)試被擡出貢院的比比皆是,季宣和可不想一而再再而三遭這樣的罪。

至於之後的會試,季宣和沒打算考。他有自知之明,考個舉人都有些勉強,進士就算了吧,他不想打擊自己的自信心。

看到自己的弟子如此上進,甄老夫子不禁喜笑顏開,巴不得將他一身的本領(lǐng)悉數(shù)傳授給他。因著這個,潘宏力也沾了光。潘宏力跟著甄老夫子學(xué)了一年,在學(xué)業(yè)上進益許多。甄老夫子是大儒,多少人想請都請不到,潘宏力異常珍惜眼前這難得的機會,更是勤奮有加。

季家如今一切都圍繞著季宣和,也順帶著捎上潘宏力。

季宣和掌管的作坊和店鋪,也暫時交由邵雲(yún)辰負(fù)責(zé)。季宣和就連寫手系統(tǒng)都很少進了,更新完全由存稿支持。

連著幾個月閉門學(xué)習(xí)下來,季宣和能感覺到自己在學(xué)業(yè)上的進步,連甄老夫子都說了,只要他運氣不差,中舉人的機會很大。

一心在學(xué)習(xí)上,季宣和相當(dāng)於又重溫了一把當(dāng)年高考。那時季宣和可是埋頭題海之中,每天從早到晚,除了學(xué)習(xí)就是學(xué)習(xí)。他都多少年沒經(jīng)歷過了,如今又體會了一次。希望這次能過,他可不想再來一次,考試也就罷了,考前學(xué)習(xí)實在是太過痛苦。

季宣和一心學(xué)業(yè),邵雲(yún)辰外事家事一把抓,堅決不讓季宣和有後顧之憂。各種有營養(yǎng)的飯菜點心,更是每日不斷,補品也日日不輟。

季宣和不是死讀書之人,勞逸結(jié)合的道理他懂。除了學(xué)習(xí)之外,每天照舊抽出一點時間騎馬射箭,潘宏力也被拉著,兩人看著不壯,衣衫底下卻很有料。

第115章 3.22第105章 3.22第67章 3.22第92章 3.22第126章 3.22第88章 3.22第30章第11章第84章 3.22第112章 3.22第103章 3.22第102章 3.22第16章第79章 3.22第122章 3.22第26章第22章第86章 3.22第72章 3.22第16章第115章 3.22第10章第55章 3.22第69章 3.22第68章 3.22第22章第3章第3章第83章 3.22第50章 3.22第79章 3.22第124章 3.22第117章 3.22第17章第78章 3.22第10章第18章第22章第2章第21章第28章第59章 3.22第100章 3.22第54章 3.22第54章 3.22第119章 3.22第54章 3.22第70章 3.22第66章 3.22第100章 3.22第123章 3.22第89章 3.22第30章第23章第12章第79章 3.22第111章 3.22第67章 3.22第94章 3.22第102章 3.22第69章 3.22第113章 3.22第82章 3.22第47章 3.22第51章 3.22第6章第72章 3.22第17章第29章第105章 3.22第28章第93章 3.22第22章第22章第36章 3.22第70章 3.22第99章 3.22第75章 3.22第85章 3.22第120章 3.22第72章 3.22第59章 3.22第60章 3.22第8章第41章 3.22第10章第17章第126章 3.22第79章 3.22第120章 3.22第87章 3.22第123章 3.22第24章第25章第76章 3.22第125章 3.22第104章 3.22第124章 3.22第68章 3.22第115章 3.22
第115章 3.22第105章 3.22第67章 3.22第92章 3.22第126章 3.22第88章 3.22第30章第11章第84章 3.22第112章 3.22第103章 3.22第102章 3.22第16章第79章 3.22第122章 3.22第26章第22章第86章 3.22第72章 3.22第16章第115章 3.22第10章第55章 3.22第69章 3.22第68章 3.22第22章第3章第3章第83章 3.22第50章 3.22第79章 3.22第124章 3.22第117章 3.22第17章第78章 3.22第10章第18章第22章第2章第21章第28章第59章 3.22第100章 3.22第54章 3.22第54章 3.22第119章 3.22第54章 3.22第70章 3.22第66章 3.22第100章 3.22第123章 3.22第89章 3.22第30章第23章第12章第79章 3.22第111章 3.22第67章 3.22第94章 3.22第102章 3.22第69章 3.22第113章 3.22第82章 3.22第47章 3.22第51章 3.22第6章第72章 3.22第17章第29章第105章 3.22第28章第93章 3.22第22章第22章第36章 3.22第70章 3.22第99章 3.22第75章 3.22第85章 3.22第120章 3.22第72章 3.22第59章 3.22第60章 3.22第8章第41章 3.22第10章第17章第126章 3.22第79章 3.22第120章 3.22第87章 3.22第123章 3.22第24章第25章第76章 3.22第125章 3.22第104章 3.22第124章 3.22第68章 3.22第115章 3.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江市| 清丰县| 封开县| 辉县市| 新营市| 伊金霍洛旗| 凤翔县| 师宗县| 龙门县| 温宿县| 聂拉木县| 德安县| 隆回县| 呼玛县| 铜山县| 出国| 尚义县| 资中县| 化隆| 大城县| 大宁县| 汾阳市| 梁平县| 巴南区| 射洪县| 阜新市| 曲阳县| 阳春市| 遂平县| 高淳县| 县级市| 龙井市| 吉林市| 柯坪县| 白山市| 宁蒗| 科技| 江孜县| 巫溪县| 荣昌县| 宝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