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二章 使節入邯鄲

邯鄲城早已被修復,前段時間的大戰,雖然讓百姓人心惶惶。但隨著趙語的登基,民心瞬間安定。要不是城中時不時有發喪的隊伍走出,恐怕以爲那只是一場噩夢。

城外昔日的四公子府,薛謙騎著戰馬急匆匆奔馳而來。如今在這城中,單騎走馬漸漸變成了一種時尚,正在逐漸被趙國各階層接受。若不是沒有時間改革。趙語恐怕會搶了歷史上,他兒子趙雍所做的事情,號召全國胡服騎射。

門前親衛看著疾馳而來的薛謙也不阻攔,放任他直接往裡面走去。

趙無銘正在院中,捧著一卷竹簡細細品讀。

薛謙看著趙無銘突然一笑:“四公子……“。

“薛兄此時叫我四公子,豈非不妥?硬生生讓我降了一輩“。趙無銘聽著聲音,看向薛謙露出笑意。

薛謙反倒泛起爲難的神色,摸了摸後腦勺:“大王登基,此時在叫四公子確實不妥。可四公子又無封地,也不能稱之爲君。總不能叫先王四公子,亦或者是成王四公子吧“。

“薛兄若不嫌棄,就直接叫無銘如何“。趙無銘看著薛謙爲難的樣子,不由得一笑,對著他提議。

薛謙勉爲其難的點了點頭:“無銘爲何不接受大王的賞賜,若能得到一塊封地,也好讓人知道如何稱呼“。

“薛兄切莫在打趣無銘了,今日薛兄急匆匆而來,恐怕是有事情吧?“。趙無銘知道有薛謙在,估計這竹簡是看不好了,於是把竹簡緩緩收起。

薛謙搖了搖頭,走到一方石凳坐了下來:“還別說、坐在這石凳上面確實被席位上舒服多了“。

“薛兄若是喜歡,我就讓府中之人,去你那修建幾個“。趙無銘看著薛謙坐著的石凳對著他提議。

薛謙大喜過望連忙贊同:“如此自然是在好不過“。

“孫不二“。趙無銘對著旁邊大喊了一聲。

孫不二緩緩走來,恭恭敬敬一禮:“主公有何吩咐“。

“派遣府中工匠,前去薛兄府中修建一套石桌石凳“。趙無銘對著孫不二直接吩咐。

孫不二躬身領命:“諾“。

“範順和青雀他們去哪了“。眼見孫不二就要離去,趙無銘隨口一問。

孫不二不假思索的回覆:“應該在軍營之中,主公若是有事,屬下可前去召兩人前來“。

“不用“。趙無銘緩緩搖頭,孫不二見狀再次一禮,轉身離去。

薛謙看著孫不二離去,臉上的笑容更濃厚了幾分:“不錯、不錯,沒想到此來居然還得到了如此好處“。

“薛兄是否能說明下來意?“。趙無銘直接詢問意圖,如今邯鄲守軍和禁軍正在忙著整編,他壓根就不相信薛謙會有時間來找自己閒聊。

薛謙故意露出不悅的表情:“難道沒有來意就不能來了?“。

“若是侄兒過來,無銘絕對不會問。但薛兄前來……“。趙無銘說到這裡,只是上下打量著薛謙。

薛謙無奈的一笑,故意嘆了口氣:“今天好不容易休假,沒想到卻被說成了有事之徒,早知如此我就不應該來啊“。

“今日休假?“。趙無銘不由得一愣,完全沒想到休假這兩個字。

薛謙看著發愣的趙無銘,心中一陣暗爽:“今日我早早的來此,就是爲了找你一起到城中游玩。畢竟從先王駕崩一直到今日,我們都太過於忙碌與疲倦,趁著今日諸國使節入我邯鄲。不如我們也好好遊玩一番,放鬆放鬆。不知無銘,意下如何“。

“諸國使節今日入邯鄲?“。趙無銘完全沒有想到這件事情,不由得有些驚訝。

薛謙看著趙無銘的表情,雙目泛起疑惑的神色:“難道無銘不知此事?“。

“自從大哥登基那日之後,我便一直在府中,故此不知“。趙無銘對著薛謙解釋。這段時間一直在府中,通過遷城令,和漢城之間往返。每日也算過的充實,對外面的事情,關注也就少了點。

薛謙想到自己身上繁瑣的軍務,對著趙無銘遞過一個羨慕的眼神:“無銘倒是過的優哉遊哉,讓我羨慕不已“。

“你若羨慕也可以學我,辭去身上的事物,也不無不可“。趙無銘當即對著薛謙說了一個餿主意。

薛謙露出哭笑不得的搖了搖頭:“算了、我可不想被家父打斷腿“。

“既然害怕被國尉打斷腿,那你就好好忙你的軍務吧“。趙無銘順著薛謙的話出言。

薛謙往邯鄲城的方向指了指:“軍務是要忙的,但今日休假,無銘就不去逛逛?“。

“去,不過在去之前,你需要回答我一件事情“。趙無銘當即同意,不敢並沒有動。

薛謙不解的看著趙無銘:“問吧、早點問完,我們早點進城逛逛“。

“我很好奇,你剛剛說的諸國使節,具體都是那些國家的使節“。趙無銘對著薛謙詢問。

薛謙稍稍思索,對著趙無銘一一分析:“據我所知,秦、楚、韓、魏、齊、燕、還有林胡和婁煩都已遣使而來,相約今日一同入城“。

“這些使節一同入城,大哥是不是會去迎接?“。趙無銘不假思索的詢問。

薛謙微微搖頭,對著趙無銘解釋:“他們都是來恭賀大王登基的,大王又怎麼會在城外迎接他們,聽說此次迎接他們的是相國大戊午“。

“大戊午?“。趙無銘念著這個陌生的名字,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趙範那邊是什麼反應“。

“聽說代雲君趙緤派遣手下謀士沈川前來,看樣子一時半刻不會反“。薛謙稍稍思索,對著趙無銘回覆。

趙無銘感覺薛謙提到的這兩個人名都太過陌生,隨即不在關注:“只要趙範沒有立即起兵就好,時間拖的越長,對於大哥而言勝算也就越大“。

“話雖然如此,可就怕趙範坐不住。聽說此次前來,沈修是和中山國使節一同來的。大王懷疑中山國和趙範應該達成了某種協議,若這兩方聯手只怕局勢會更加惡劣“。想到即將入城的使節,想到中山國以及代郡,薛謙的眉頭漸漸鄒起。若非齊魏之戰舉世矚目,恐怕趙國將會面臨更大的挑戰。

趙無銘聽著這個消息並沒有多想:“估計是趙範正在修補兩者之間的關係,畢竟他想要起兵南下,那麼中山和婁煩就是他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可是以目前來看,趙範應該已經擺平了中山國。就是不知婁煩和他的關係,又到了什麼樣的程度“。薛謙下意識的把邯鄲城中的十萬將士和代郡的四十萬精銳做了一番比較,結果卻令人絕望。

趙無銘稍微思索,對著薛謙出言:“大哥爲王,手中握有大義。僅憑手中兵馬無法平定趙範,唯有用大義拉攏外援纔是上策“。

“外援?國內唯有公族纔有實力抗衡趙範,可公族以表明態度不參與此事。若是能拖延時間,待來年的賦稅收上,擴建軍隊或許纔有一線生機“。薛謙對著趙無銘解釋,語氣中很是無奈。

趙無銘下意識的詢問:“國內沒有外援,那麼國外呢?“。

“國外?先說和我國接壤的魏國,趙範之母本是魏王的親妹妹,若不是齊魏交戰,只怕以魏國的脾氣,此時已經出兵邯鄲和趙範一同夾擊大王,又怎麼可能出兵援助“。薛謙搖了搖頭,感覺並無援手之國。

趙無銘再次思索,對著薛謙一一詢問:“秦國呢?“。

“秦國幾乎殘破,雖說變法恢復了許些元氣,但和我國並不接壤所以可以排除“。

“楚國呢?“。

“楚國雖說實力雄厚,但同樣和我國不接壤,也能將其排除“。

“韓國和我國接壤,那麼韓國是否會出兵相救?“。

“韓國正在對鄭國發動滅國之戰,他們斷無理由出兵援助“。

“齊魏大戰,看來齊國也不會出手,那麼燕國呢?“。

“聽聞燕國正在和東胡交戰,又怎麼會趟這攤渾水“。

聽見東胡,趙無銘一愣,下意識的追問:“還在交戰?“。

“據在燕國的眼線彙報,燕國還在和東胡交戰,據說戰事很是激烈“。薛謙沒有多想,對著趙無銘解釋。

趙無銘突然來了興趣,對著薛謙再次追問:“爲何?“。

“據說當初燕國大軍雲聚漁陽一線,對東胡發動突襲,此戰大獲全勝。燕國大軍隨即返回,打算退回關隘,奈何東胡單于突然回軍,大破燕國之兵。至此雙方漸漸打出火氣,燕王聽聞此事迅速增兵。雙方戰事越演越烈,此時單憑一方,恐怕難以收手“。薛謙說完,忍不住一聲感慨:“如今看來,不管是國內的公族,還是他國勢力都無法指望。對戰趙範只能靠自己,只可惜趙緤落敗之時心狠手辣,要不然又何至於這麼被動“。

聽著薛謙這番話,心中憂喜參半。喜的是燕國和東胡正在死磕,憂的是趙範不好對付,正在思索的時候,又想起一事:“林胡和婁煩,怎麼也派遣使者來了?“。

“這是相國的建議,儘可能的拉攏兩族,給趙範施加壓力“。薛謙對著趙無銘解釋。

趙無銘漸漸疑惑:“施加壓力?如何施加?“。

“穩住林胡,說服婁煩。一旦趙範起兵,就想方設法讓婁煩南下“。薛謙不假思索的對著趙無銘,解釋相國大戊午的計策。

趙無銘想到聶仇說的那些話,突然站起來,看著薛謙:“荒唐、婁煩乃是異族,一旦南下又會給北方百姓帶來多少悽苦“。

“雖然我也反對,但這也是、不是辦法的辦法,要不然又如何抵擋趙範四十萬精銳“。趙無銘啞然。心中對相國大戊午的映像,成直線下降。

眼見氣氛漸漸壓抑,薛謙隨即出言:“我們在此談論這些事情,不管如何都無濟於事。不如一同去城中散心,不知你意下如何“。

“好“。趙無銘也感覺到了此時氣氛中壓抑,隨即點了點頭。

薛謙長舒一口氣,帶著趙無銘一同往府外走去。

第一百九十五章 聶仇負傷第十四章 漢軍之威(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趙雍的志向第一百一十三章 右賢王之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匈奴使節第一百八十二章 使節入邯鄲第二百四十三章 餘波(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沈川的推測第一章 初入戰國第一百九十章 戈都來訪第七十九章 削兵權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軍南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雲德(二)第二百零三章 薛謙負傷第一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九十八章 諸國使節入宮第一百八十八章 沈川覲見第二十九章 出征中型匈奴部落第一百三十七章 範順離去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國使節第二百二十四章 趙範即將起兵第二百一十二章 宮中宴會(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公族撤軍第二百六十七章 質問燕王第五十五章 收攏潰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五十四章 國難第一百二十七章 趙國局勢第五十九章 對戰魏昂第六十二章 奪取營地第二百零九章 還我金雕第六十二章 奪取營地第二百四十六章 坦言第一百五十章 宮中來使第十五章 僕從軍系統開啓第五章 青雀的驚訝第九十八章 奪取東胡大型部落第二百零七章 太子府三兩事第五十六章 潰軍歸心第二百四十三章 餘波(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沈川離去第九十四章 匈奴大都督兵敗第五十九章 對戰魏昂第二百三十九章 趙範約見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戊午第四十九章 邯鄲城破第一百三十四章 趙王的心結第九十一章 兵圍囤糧之地第一百八十二章 使節入邯鄲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方秘議第二章 太子來訪第二百五十三章 左志第一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五十五章 收攏潰軍第一百八十四章 再遇雲渺第一百五十九章 兩國會盟第二百三十八章 南下代郡第二百五十三章 左志第六十三章 魏昂兵敗第二百二十四章 趙範即將起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墨家守城第一百零三章 攻陷北部大型部落第六十二章 奪取營地第一百三十五章 魏國使節入宮第四十一章 小戰的買賣第一百七十四章 孤獨王者第三十五章 對戰千夫長第一百零五章 瘋狂升級第二百五十七章 姬浩之怒第二百一十四章 漢國究竟如何(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孤獨王者第一百九十一章 漢城小事第八十三章 東胡匈奴之戰第五十七章 魏王歸國第二百三十三章 墨家第二百三十九章 趙範約見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命信都第一百二十八章 打探婁煩情報第八十四章 系統之秘第二百五十六章 何爲負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猖狂申屠休第一百三十二章 太子府第一百七十八章 對戰趙緤第十四章 漢軍之威(下)第三十五章 對戰千夫長第一百三十九章 薛府赴宴第八十九章 陳平之計第一百四十九章 聶仇往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漢國究竟如何(一)第十章 生死大敵第二百章 提議比試第五十八章 魏昂來襲第八十八章 周亞夫之威第二百一十章 叔父是壞人第一百零一章 東胡兵敗第七十七章 信都援軍第一百五十章 宮中來使第三十三章 千夫長分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后相勸第八十四章 系統之秘
第一百九十五章 聶仇負傷第十四章 漢軍之威(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趙雍的志向第一百一十三章 右賢王之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匈奴使節第一百八十二章 使節入邯鄲第二百四十三章 餘波(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沈川的推測第一章 初入戰國第一百九十章 戈都來訪第七十九章 削兵權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軍南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雲德(二)第二百零三章 薛謙負傷第一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九十八章 諸國使節入宮第一百八十八章 沈川覲見第二十九章 出征中型匈奴部落第一百三十七章 範順離去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國使節第二百二十四章 趙範即將起兵第二百一十二章 宮中宴會(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公族撤軍第二百六十七章 質問燕王第五十五章 收攏潰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五十四章 國難第一百二十七章 趙國局勢第五十九章 對戰魏昂第六十二章 奪取營地第二百零九章 還我金雕第六十二章 奪取營地第二百四十六章 坦言第一百五十章 宮中來使第十五章 僕從軍系統開啓第五章 青雀的驚訝第九十八章 奪取東胡大型部落第二百零七章 太子府三兩事第五十六章 潰軍歸心第二百四十三章 餘波(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沈川離去第九十四章 匈奴大都督兵敗第五十九章 對戰魏昂第二百三十九章 趙範約見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戊午第四十九章 邯鄲城破第一百三十四章 趙王的心結第九十一章 兵圍囤糧之地第一百八十二章 使節入邯鄲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方秘議第二章 太子來訪第二百五十三章 左志第一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五十五章 收攏潰軍第一百八十四章 再遇雲渺第一百五十九章 兩國會盟第二百三十八章 南下代郡第二百五十三章 左志第六十三章 魏昂兵敗第二百二十四章 趙範即將起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墨家守城第一百零三章 攻陷北部大型部落第六十二章 奪取營地第一百三十五章 魏國使節入宮第四十一章 小戰的買賣第一百七十四章 孤獨王者第三十五章 對戰千夫長第一百零五章 瘋狂升級第二百五十七章 姬浩之怒第二百一十四章 漢國究竟如何(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孤獨王者第一百九十一章 漢城小事第八十三章 東胡匈奴之戰第五十七章 魏王歸國第二百三十三章 墨家第二百三十九章 趙範約見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命信都第一百二十八章 打探婁煩情報第八十四章 系統之秘第二百五十六章 何爲負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猖狂申屠休第一百三十二章 太子府第一百七十八章 對戰趙緤第十四章 漢軍之威(下)第三十五章 對戰千夫長第一百三十九章 薛府赴宴第八十九章 陳平之計第一百四十九章 聶仇往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漢國究竟如何(一)第十章 生死大敵第二百章 提議比試第五十八章 魏昂來襲第八十八章 周亞夫之威第二百一十章 叔父是壞人第一百零一章 東胡兵敗第七十七章 信都援軍第一百五十章 宮中來使第三十三章 千夫長分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后相勸第八十四章 系統之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阳县| 从江县| 博湖县| 北宁市| 达孜县| 梧州市| 大庆市| 新晃| 通州市| 汽车| 百色市| 遂溪县| 临泉县| 台东市| 长葛市| 霞浦县| 南乐县| 康保县| 怀集县| 海晏县| 当雄县| 安岳县| 定兴县| 准格尔旗| 沁水县| 定襄县| 清水河县| 班玛县| 泌阳县| 青浦区| 疏勒县| 罗定市| 沙雅县| 上犹县| 长治县| 宜良县| 交口县| 高雄县| 稻城县| 梅河口市| 叙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