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同光又看了看天花板,天花板上一盞黃雕花形狀的吊燈,非常古典,很有點北歐的那種風格。以吊燈爲原點,向窗戶方向延伸約半米處,是一道頂樑,橫樑下邊就是沙發。窗沿上積灰有些模糊,朱教授按過的痕跡還在上面,想必是一隻手按著窗沿,一隻手去關窗戶。
吳同光走到屍身上細細檢查了起來,朱教授身上並沒有任何外傷,也沒有任何掙扎的痕跡,他手中還放握著一小卷細麻繩。
“這條麻繩是哪裡來的?”吳同光問王念如。
王念如道:“是朱教授講課時用的,他今天講的是力學,吩咐我把這個繩子備著,他要向學生做演示。”
“哦?這個繩子能做什麼演示?”李梧桐問道。
“我也不知道,我等一下問學生應該可以知道是幹什麼用的。”王念如答道。
吳同光道:“你說你剛纔看到有學生看到朱教授進了休息室?”
“是的,朱教授講課幽默風趣,向來頗受學生歡迎,他每次下課,都會有學生追著提問。”
吳同光看了看錶,下一節上課的時間快要過去了,他吩咐道:“趕快讓那幾位追著提問題的學生過來,記住,一定要悄悄地叫過來,不可走漏風聲。”
保衛小聲道:“會不會是教授心臟病發作?”
“朱教授有心臟病?”
“長官,學校裡很多人都知道他有心臟病,有一次他從校門進來,突然心臟病發,我還幫忙送過一次醫院,當時醫院的醫生說了,他的病,容易引發心臟猝停。”
“哦......是這樣。你先去找一間空的教室,我要問問剛纔見過朱教授的學生。”吳同光似乎對朱教授心臟病的事並沒有做任何的理會,繼續查看朱教授的屍體。
保衛聽了後,就出去找空教室去了。
吳同光和李梧桐站在休息室,整個休息室裡沒有任何多餘的東西。吳同光又在休息室走了一圈,這個休息室太正常了,正常得找不出任何一絲不對勁的地方。
可是,這種正常偏偏就透出不尋常的意味,讓吳同光感覺又有些不正常......
李梧桐忽然有所發現,叫道:“吳同光,你看!”
吳同光俯下身子,看見朱教授頭頂中心,有一個細小的針孔。
“這是什麼?”
吳同光道:“我也不知道,好像是什麼針頭在頭上紮了一下。”
“這個位置是百會穴附近吧?”李梧桐問道。
“嗯,是的。”
李梧桐道:“這麼正中的位置,如果是要扎到人的百會穴的話,那就是說要比被扎的這個人的身高高一些,是不是?”
“那倒不完全是,如果被扎的人蹲下來,或者趴著,也一樣可以輕易扎到的。”
李梧桐道:“可是,這個孔並不深,百會穴下面是頭顱骨,從孔的大小來分析,如果是一根銳器,那麼也一定是一根很細的,應該一碰就會斷,它是不會造成致命的,這個小孔是不是自己撓頭撓傷的,我們自己平時有時候也會撓頭,說不定真的只是心臟病發作而導致的猝死呢?”
吳同光道:“現在根本沒有辦法確定什麼原因造成的死亡,但是我們可以肯定一點,這個現場絕對有問題。”
“你怎麼看出來的?”
“我的直覺告訴我的。”
李梧桐道:“門、窗都關上的,沒有明顯致命傷,如果是他殺,兇手怎麼下的了手?”
吳同光道:“我們的時間並不多,如果那保衛和王秘書唬不住,出去叫上警察局的人,那麼肖國棟他們就會很快追上來。我們現在要做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朱教授的死因。”
李梧桐道:“你覺得朱教授的死因和‘雷音’的情報有關?”
吳同光道:“對。”
“同光,你要搞清狀況,我們現在還肩負使命,如果判斷失誤,被人圍在大學裡,到時可就麻煩了。”
“肖國棟他們要追上我們,趕到這裡的話,最快也要一個小時,我們在這裡一個小時,已經足夠搞清楚朱教授的死因了,他一定和‘雷音’有關。”
“這會不會,也僅僅憑你的直覺呢?”李梧桐怯怯地問。
要知道,他們多逗留一會兒,就多一分被抓捕的危險。吳同光要在這一個小時內,扮作國民黨的要員,來偵破朱教授死因,要是查清楚了,他是自殺或突發心臟病,那就等於白白浪費了一個小時追查雷音的時間。
當然,要是查清了是他殺,這殺人動機和雷音的情報到底有沒有關係,那還不一定呢,這種冒險可真的不敢賭。
吳同光道:“不,這個不是直覺,梧桐你想想,我們費盡力推的那《歸燕》簡譜是密碼,可是卓少卿卻捷足先登,先我們一步錄了去,要知道,那首詩可是通過隱形墨水寫在‘雷音’的記事書冊上的,而這個記事書冊被我和鄭碧婉搶成了兩截,卓少卿不可能知道書冊內容,他既然能未卜先知,那麼就只有一種可能性。”
“是什麼可能?”
“那就是卓少卿先知道《歸燕》這首歌。”
李梧桐很好奇地問道:“他怎麼會事先知道呢?”
“從法師的故居那裡找到的手抄詩集,筆跡和半截書冊上的字跡一模一樣,那就是‘雷音’抄寫的,這說明‘雷音’之前就到過南京,還到那裡抄錄過詩集。”
李梧桐道:“這麼說,卓少卿通過‘雷音’來南京時,就知道了《歸燕》是一首歌曲。”
“對!所以問題現在很明顯,卓少卿和朱教授甚好,‘雷音’既然和卓少卿有交集,那麼很有可能‘雷音’也見過朱教授。你知道我們現在缺少是什麼嗎?”
李梧桐搖搖頭,不作答。
吳同光緩緩道:“那首簡譜是錄好了,音符應該就是數字,數字要翻譯成漢字,我們還需要一本特定的母本!”
“你是說這個母本很有可能就在朱教授這裡?”
吳同光道:“鹿若無茸,羚若無角,也不會遭獵人捕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