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9章 原罪

上京城,北城,皇宮,還是武大上次與遼國皇帝飲宴的那個偏殿,今夜再也不復(fù)當(dāng)日的觥籌交錯,整個大殿之內(nèi),鴉雀無聲,死一般沉寂。

遼國皇帝已經(jīng)知曉武大成功突圍的消息,但他沒有發(fā)怒,只是面無表情的,沉默的坐在那裡。

但越是如此,緊急趕來的遼國大臣們,反而越是小心翼翼,不敢流露出一絲異色,眼觀鼻,鼻觀心,微微弓著身子,不置一語。

有句老話說的好,上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

這句話的所體現(xiàn)出來的最直接的意思便是說,越是有本事的人,往往便越是喜怒不形於色,絕對不會動不動就發(fā)脾氣。

而作爲(wèi)一國之君,堂堂遼國九五之尊,遼國皇帝已經(jīng)超越了上等人的範(fàn)疇,他大概屬於站在金字塔尖的“頭等人”。

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是每一位皇帝陛下的必修課,一般情況下,無論皇帝的內(nèi)心是如何的惱火,他都絕對不會像普通人那般,破口大罵。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心裡的怒火比普通人要弱,恰恰相反,身爲(wèi)九五之尊,一旦出現(xiàn)脫離他們掌控的事情,他們便會感覺到自己皇帝的威壓受到了挑釁,會愈發(fā)的震怒,宋徽宗如此,遼國皇帝陛下也是如此。

就像現(xiàn)在,遼國皇帝自以爲(wèi)他給武大挖好了大坑,請君入甕,就等武大自己跳進(jìn)去,然後他便可以收穫滿盆薪,一切盡在掌握,成竹在胸。

可如今擺在眼前的現(xiàn)實是,武大的確是跳進(jìn)去了,卻出乎所有人的預(yù)料,以三千餘草莽之輩,大破遼國一萬精騎,這讓遼國皇帝陛下情何以堪?

只要不是傻子,都曉得如今皇帝陛下已經(jīng)瀕臨爆發(fā)的邊緣,誰都不想觸這個黴頭,所以遼國的諸位大臣……只能保持沉默。

然而,如今武大已經(jīng)成功突圍,總要有人主動跳出來請旨,問問皇帝陛下該如何處置,如何調(diào)動人馬進(jìn)行圍追堵截。

遼國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北面官員主要是管理契丹和其他遊牧民族的事務(wù),南面官主要是管理漢人、渤海人的事務(wù)。

北面官員的最高機(jī)構(gòu)是北樞密院,北面官員的最大官員也並不是武俠小說裡的北院大王,而是北樞密院使。

如今,在這種萬不得已的情況之下,唯有北樞密院使方敢站出來,施禮請旨道:“陛下……”

遼國皇帝陛下?lián)]手打斷了他,冷冷說道:

“傳旨南北兩院大王,不惜一切代價,務(wù)必要將武植攔住,若事有不協(xié),殺無赦!”

北樞密院使以及殿內(nèi)諸位大臣,同時心頭微寒,俯首稱是。

他們已然明白,武大已經(jīng)嚴(yán)重超出了皇帝陛下的掌控,皇帝陛下終於絕了惜才之心,動了殺心。

這是必然的,還是那句話,無論他武大有何等本事,都必須能“爲(wèi)我所用”才行,如若不然,便要儘快剷除,宋徽宗是如此想的,遼國皇帝自然也是這般想的。

諸位大臣退下後,遼國皇帝陛下沉默了許久,喃喃自語:

“落入了朕的陷阱中後,居然還能順利逃脫,這武植果然厲害。只是……可惜了。”

更加可惜的是,這句話只是飄散在夜風(fēng)裡,並沒有傳入武大的耳中,如若不然,以武大“作死”的性子,即使身在險地,能得到遼國皇帝陛下的如此讚譽,早就美的沒邊咯。

……

數(shù)日後,武大一行人來到遼國東京道遼陽府之下。

不錯,武大並沒有直接南下回到燕雲(yún)十六州,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擺脫追兵後,立刻掉頭,一路往東北方向而去,輾轉(zhuǎn)來到遼陽府。

想必,遼國朝廷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武大居然沒有急著南下,反而繞遠(yuǎn)路了吧?

但是,武大心裡頭門兒清,他逃出了上京城不假,可真正的大戰(zhàn),纔剛剛開始,在返回燕雲(yún)之前,勢必還有一場真正的死戰(zhàn)!

東京遼陽府,是遼國的五京之一,地處後世遼寧省境內(nèi),下轄十幾個州。

武大如今所在的位置,正處於“定州”境內(nèi)。

這一路走來,武大也總算對遼國的風(fēng)土人情有了大體的瞭解,確切的說,是對遼國境內(nèi)的漢人百姓的生活狀況,有了詳細(xì)的瞭解。

其實,遼國所實行的政策,是“一國兩制”制度。

不錯,的確是一國兩制,但不是後世的那個一國兩制。

契丹族的人數(shù)畢竟有限,整個遼國境內(nèi),漢人依舊是極多的,當(dāng)初遼太祖爲(wèi)了統(tǒng)治漢人,採取“因俗而治”的統(tǒng)治方式,實行分治漢人和契丹人、南北兩面官的兩院制。

這一點,從遼國五大京師的佈局,便可以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五大京師的城池,全部都是分南北兩城的,北城契丹族,南城大多數(shù)便都是漢人。

這,正是嚴(yán)格執(zhí)行了一國兩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的方針。

甚至包括遼國的律法,也是因俗而治,各地使用的律法都是不同的。

早期有民族歧視,契丹族經(jīng)常隨意打壓漢人,一直到遼聖宗時(公元972-1031年),契丹人也可開使用漢律,這反映出了漢人地位開始逐漸提升。

事實上的確如此,這一路走來,武大察覺到,雖然總體來說遼國境內(nèi)漢人的地位,依舊遠(yuǎn)遜於契丹族,但也不是像傳言之中的那般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只有一個地方是另外,那就是燕雲(yún)十六州。

燕雲(yún)十六州與大宋接壤,遼國要隨時提防那裡的漢人隨時都有可能反水,起兵造反,所以對燕雲(yún)的漢人掌控的極爲(wèi)嚴(yán)格。

如今,正是因爲(wèi)遼宋開戰(zhàn),那些從前線退下來的遼兵,路過燕雲(yún)時,纔會大肆屠戮欺辱燕雲(yún)的漢人百姓。

由此可見,戰(zhàn)爭,無休止的戰(zhàn)爭,永遠(yuǎn)都是原罪,如若不是戰(zhàn)事再起,那些無辜的百姓本不應(yīng)該受此災(zāi)難的。

武大幾人在官道一側(cè)停下來休息時,突然碰到一起廝殺,是漢人與漢人之間正在廝殺,而且觀其武功與穿著,以及下手的狠厲,一看就是過慣了刀口上舔血生活的江湖人士。

這,就有點意思了。

第469章 野心!第284章 山一樣的疑惑第247章 造反?第466章 敢叫日月?lián)Q新天!第16章 遭遇官僚第223章 朝堂果然是個大糞坑!第287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三)第133章 鬥智(二)第436章 強(qiáng)勢登場第405章 兩道聖旨第120章 疾風(fēng)驟雨(四)第268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三)第385章 墨家男女第436章 強(qiáng)勢登場第617章 不識擡舉第476章 暗流涌動第699章 何謂兄弟!第541章 屠盡天下不平事!第110章 四海鏢局第370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317章 絕世名醫(yī)?第52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281章 她與他的孩子第460章 有間客棧第701章 老將齊聚!第503章 抽天下人之臉第487章 名震天下第233章 解圍第424章 秘密會晤第478章 自天堂到地獄第301章 強(qiáng)盜?土匪?(三)第450章 波瀾壯闊下的……宏偉第480章 多事之秋第327章 烽火連天第499章 天下大亂!(一)第30章 意外驚喜第324章 鐵血十三鷹(三)第249章 萬事俱備第635章 倭國末日!第506章 飛起來第259章 人心如狗(一)第524章 好,戲,登,臺!第622章 到底是誰在找死第588章 肝腦塗地!第37章 西門慶之殤(一)第627章 後繼有人!第678章 風(fēng)起雲(yún)涌第643章 太小氣了一些第402章 殺雞儆猴第90章 丁卯第17章 馬踏中門第381章 雪中炭第166章 打虎英雄?第296章 天塌地陷(四)第695章 骯髒!第557章 一支穿雲(yún)箭……第676章 故人重逢第198章 聯(lián)手打壓第298章 風(fēng)雲(yún)變幻第338章 途中第215章 大戲開幕第149章 全面反擊(四)第390章 殺無赦第452章 都是好姑娘啊……第178章 暗流第634章 最後一戰(zhàn)!第341章 妙不可言第103章 上梁山(三)第75章 警兆第381章 雪中炭第48章 智珠在握(三)第546章 牡丹花下死第224章 世上安得兩全法第541章 屠盡天下不平事!第574章 梅園有客(二)第172章 不速之客第72章 開骨第702章 殺無赦!第284章 山一樣的疑惑第364章 落子第563章 災(zāi)難第559章 就憑你也配?第66章 小手段第13章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第388章 一戰(zhàn)定乾坤(二)第632章 強(qiáng)強(qiáng)對撞!第308章 時刻準(zhǔn)備著(三)第533章 狐假虎威第491章 幾人不思“植”第552章 霸其妻妾視作牛馬……第286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二)第451章 意外之喜第16章 遭遇官僚第688章 壺蓋與壺身,暗中交鋒!第129章 馬踏江湖(三)第638章 戰(zhàn)後商議第597章 血滿地!第338章 途中第190章 混世魔王的調(diào)調(diào)
第469章 野心!第284章 山一樣的疑惑第247章 造反?第466章 敢叫日月?lián)Q新天!第16章 遭遇官僚第223章 朝堂果然是個大糞坑!第287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三)第133章 鬥智(二)第436章 強(qiáng)勢登場第405章 兩道聖旨第120章 疾風(fēng)驟雨(四)第268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三)第385章 墨家男女第436章 強(qiáng)勢登場第617章 不識擡舉第476章 暗流涌動第699章 何謂兄弟!第541章 屠盡天下不平事!第110章 四海鏢局第370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317章 絕世名醫(yī)?第52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281章 她與他的孩子第460章 有間客棧第701章 老將齊聚!第503章 抽天下人之臉第487章 名震天下第233章 解圍第424章 秘密會晤第478章 自天堂到地獄第301章 強(qiáng)盜?土匪?(三)第450章 波瀾壯闊下的……宏偉第480章 多事之秋第327章 烽火連天第499章 天下大亂!(一)第30章 意外驚喜第324章 鐵血十三鷹(三)第249章 萬事俱備第635章 倭國末日!第506章 飛起來第259章 人心如狗(一)第524章 好,戲,登,臺!第622章 到底是誰在找死第588章 肝腦塗地!第37章 西門慶之殤(一)第627章 後繼有人!第678章 風(fēng)起雲(yún)涌第643章 太小氣了一些第402章 殺雞儆猴第90章 丁卯第17章 馬踏中門第381章 雪中炭第166章 打虎英雄?第296章 天塌地陷(四)第695章 骯髒!第557章 一支穿雲(yún)箭……第676章 故人重逢第198章 聯(lián)手打壓第298章 風(fēng)雲(yún)變幻第338章 途中第215章 大戲開幕第149章 全面反擊(四)第390章 殺無赦第452章 都是好姑娘啊……第178章 暗流第634章 最後一戰(zhàn)!第341章 妙不可言第103章 上梁山(三)第75章 警兆第381章 雪中炭第48章 智珠在握(三)第546章 牡丹花下死第224章 世上安得兩全法第541章 屠盡天下不平事!第574章 梅園有客(二)第172章 不速之客第72章 開骨第702章 殺無赦!第284章 山一樣的疑惑第364章 落子第563章 災(zāi)難第559章 就憑你也配?第66章 小手段第13章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第388章 一戰(zhàn)定乾坤(二)第632章 強(qiáng)強(qiáng)對撞!第308章 時刻準(zhǔn)備著(三)第533章 狐假虎威第491章 幾人不思“植”第552章 霸其妻妾視作牛馬……第286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二)第451章 意外之喜第16章 遭遇官僚第688章 壺蓋與壺身,暗中交鋒!第129章 馬踏江湖(三)第638章 戰(zhàn)後商議第597章 血滿地!第338章 途中第190章 混世魔王的調(diào)調(dià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丰县| 桃园市| 庄浪县| 化州市| 普安县| 绥芬河市| 克山县| 永胜县| 西宁市| 乌海市| 综艺| 湘西| 荔波县| 竹山县| 简阳市| 寿宁县| 保亭| 金川县| 桐城市| 邮箱| 泸州市| 城步| 定兴县| 德昌县| 镇江市| 偃师市| 连云港市| 阳西县| 嘉荫县| 六枝特区| 德惠市| 城固县| 仙游县| 织金县| 禹州市| 南郑县| 西宁市| 加查县| 保定市| 五原县| 板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