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章 初會(下)

這澎湖島在宋時(shí)便是泉州漁民歇息修船的碼頭,至明未時(shí)已有數(shù)千島民常住於此,至李旦兄弟經(jīng)營此處,已做爲(wèi)海上貿(mào)易之基地,此地已有海船數(shù)十艘,漁船數(shù)百,此地海產(chǎn)殷富,又是通往臺灣與南洋各地的良港,鄭芝龍到並不在意得到李氏兄弟的這些海船,他早在1621年與福建大商人顏思齊前往臺灣北港時(shí)便擁有小船十三艘,這數(shù)年下來,又與李旦合作添了不少船,到是得到澎湖這地盤,更讓鄭芝龍興奮。

澎湖列島約有六十四個(gè)大小不一的列島組成,二十個(gè)島有人居住,其中以澎湖本島最大,(含馬公市及湖西鄉(xiāng)),其次爲(wèi)西嶼、白沙鄉(xiāng)。

李旦原本就是在澎湖本島安身,十餘年經(jīng)營下來,已經(jīng)儼然有了一個(gè)小城鎮(zhèn),數(shù)千人居於本島之上,有漁民、海盜、商人,分列於島上大佬李旦的府邸四周,三日前,鄭鴻逵帶著鄭芝龍的一幫手下,攻入李府,盡殺李氏家人與手下,已然完全控制了澎湖列島。

踩在被鮮血浸透的李府大廳的的青磚上,張偉心中暗罵:這些人當(dāng)真是全無人性,幹掉男人也就罷了,連婦人小孩也不放過,這到也罷了,居然不待鮮血乾透,屍體運(yùn)出,便這麼堂而皇之的住進(jìn)來了。

衆(zhòng)人剛在李府大廳坐定,寒喧未定,便有鄭芝龍的屬下進(jìn)來稟報(bào)道:“鄭老大,外面有一衆(zhòng)船商前來拜見。”

“這些傢伙,換了主子就急著來巴結(jié)。不見,告訴他們,一切依例如常,我鄭一不是殺雞取卵的人,讓他們儘管放心罷。”

那屬下抱拳諾了一聲,自去傳話去了。

張偉卻不顧及這些,從現(xiàn)代回到古代,進(jìn)入古人豪富之家還是初次,腳底是整齊劃一的青磚地面,進(jìn)門便是檀香木打造的長條貢桌,兩邊分列著八張黑色雕花太師椅,牆上懸掛著明朝的名字字畫,左右不過是唐寅、祝枝山,張偉到是不懂,只仰著頭如鄉(xiāng)巴佬一般亂看一通。

“兄弟,不要急著看這些,這裡的財(cái)物都是咱們自個(gè)兒的,你若想要,這房間內(nèi)所有的字畫,古董,一會兒叫兩個(gè)小廝給你搬去。”

何斌在一旁笑道:“鄭老大,張偉兄弟還沒有住處,咱們把他安排到哪兒?”

鄭芝龍拍拍身邊的座椅,令張偉坐上去,笑道:“好兄弟,你是搬來和我住,還是讓哥哥在鎮(zhèn)上給你尋一個(gè)宅院?”

張偉老實(shí)不客氣的坐下,端起精緻的蓋碗,打開蓋,吹上兩口,抿一下後方答道:“大哥,這裡實(shí)在是好,兄弟都捨不得離開,不過大哥你有家眷,兄弟住這兒實(shí)在不便,至於宅子,到也不必,隨便給兄弟找處居所便可。”

“做大哥的不會讓你受委屈,我鄭芝龍很少與人結(jié)拜,這次陰差陽錯(cuò)與你結(jié)拜了,也是咱倆之間的緣分,住所的事,讓何斌去安排,會讓兄弟你住的滿意。”

張偉到也不再客氣,知道鄭芝龍不喜客套,便諾了一聲,答應(yīng)下來。

“兄弟,今天大家都受累了,本來要讓大家先回去歇息著,不過,既然都到齊了,到是要趁著這熱乎勁,商量一下,咱們大家夥兒怎麼幹,把這基業(yè)好生做大。”

張偉一聽到要商量下一步的大計(jì),心裡立時(shí)盤算起來:算來鄭芝龍與顏思齊開發(fā)臺灣北港不過三年光景,雖然已有數(shù)千人定居臺灣,但其實(shí)只是一個(gè)海盜基地罷了。鄭芝龍與顏思齊對臺灣到也並不在意,鄭芝龍過不上數(shù)年就會放棄臺灣,以安海爲(wèi)基地,擴(kuò)大船隊(duì),現(xiàn)在他的心思也應(yīng)該是如此……不過,我卻不要早早兒說,且看其它人是如何進(jìn)言。

聽得有人乾咳一聲,張偉循聲看去,卻見一苦臉乾瘦的青年人向鄭芝龍一抱拳,說道:“鄭老大,我先說說看吧?”

“施瑯兄弟,想說啥就說,不要這些虛禮。”

施瑯……原來是他,張偉不禁仔細(xì)的觀察起來,正是此人,因家恨不顧國仇,執(zhí)意攻臺,斷絕了華夏衣冠,不過就統(tǒng)一大業(yè)來說,此人到算是功臣,張偉心內(nèi)暗歎一聲,施瑯此人一生的功過,到真是難說的很。

施瑯又幹咳一聲,說道:“鄭老大,我知道你想擴(kuò)大海上生意,不過依我看來,多從泉州招些流民,在臺灣島割據(jù)下來,纔是老大你一生的基業(yè)……”

張偉大驚,手中蓋碗“啪”一聲摔落在地……

第73章 南洋(一)第60章 鼎革(二十五)第47章 遼東(二)第43章 攻城(中)第47章 遼東(九)第24章 論兵(上)第60章 鼎革(十七)第55章 偷襲(十一)第72章 法度(二)第64章 關(guān)寧(九)第53章 造反(二)第36章 崇禎(上)第60章 鼎革(二十五)第70章 決戰(zhàn)(九)第73章 南洋(八)第58章 呂宋(一)第64章 關(guān)寧(八)第6章 結(jié)交(下)第60章 鼎革(二十)第55章 偷襲(四)第73章 南洋(十二)第67章 激戰(zhàn)(七)第70章 決戰(zhàn)(十六)第50章 和談(三)第18章 平亂(上)第59章 爪哇(二)第70章 決戰(zhàn)(八)第69章 相峙(四)第60章 鼎革(九)第28章 保甲(上)第40章 出兵(上)第70章 決戰(zhàn)(十)第49章 鎮(zhèn)倭(三)第47章 遼東(一)第48章 滅鄭(二)第59章 爪哇(二)第71章 定鼎(七)第65章 治平(六)第63章 倭亂(十二)第70章 決戰(zhàn)(一)第16章 綁架(上)第57章 試探(五)第43章 攻城(中)第57章 試探(七)第67章 激戰(zhàn)(三)第51章 騎射(三)第63章 倭亂(十)第49章 鎮(zhèn)倭(十)第71章 定鼎(七)第29章 官學(xué)(下)第50章 和談(三)第56章 返臺(一)第60章 鼎革(二十一)第8章 宴客(上)第60章 鼎革(二十八)第60章 鼎革(二十)第65章 治平(七)第55章 偷襲(一)第60章 鼎革一第36章 崇禎(下)第65章 治平(七)第63章 倭亂(一)第6章 結(jié)交(上)第70章 決戰(zhàn)(八)第65章 治平(八)第11章 北港(上)第20章 會議(上)第70章 決戰(zhàn)(十三)第47章 遼東(十一)第68章 滅明(五)第73章 南洋(十)第29章 官學(xué)(中)第67章 激戰(zhàn)(七)第60章 鼎革四第49章 鎮(zhèn)倭(五)第66章 北伐(一)第55章 偷襲(二)第35章 兵制(上)第61章 伐明(七)第67章 激戰(zhàn)(六)第58章 呂宋(二)第23章 閱兵(下)第67章 激戰(zhàn)(九)第47章 遼東(四)第73章 南洋(七)第58章 呂宋(四)第9章 爭拗(下)第47章 滅鄭(一)第61章 伐明(六)第71章 定鼎(三)第35章 兵制(中)第12章 安身(下)第60章 鼎革(十七)第61章 伐明(七)第61章 伐明(一)第60章 鼎革(十四)第61章 伐明(四)第56章 返臺(四)第5章 初會(下)第44章 定臺(上)
第73章 南洋(一)第60章 鼎革(二十五)第47章 遼東(二)第43章 攻城(中)第47章 遼東(九)第24章 論兵(上)第60章 鼎革(十七)第55章 偷襲(十一)第72章 法度(二)第64章 關(guān)寧(九)第53章 造反(二)第36章 崇禎(上)第60章 鼎革(二十五)第70章 決戰(zhàn)(九)第73章 南洋(八)第58章 呂宋(一)第64章 關(guān)寧(八)第6章 結(jié)交(下)第60章 鼎革(二十)第55章 偷襲(四)第73章 南洋(十二)第67章 激戰(zhàn)(七)第70章 決戰(zhàn)(十六)第50章 和談(三)第18章 平亂(上)第59章 爪哇(二)第70章 決戰(zhàn)(八)第69章 相峙(四)第60章 鼎革(九)第28章 保甲(上)第40章 出兵(上)第70章 決戰(zhàn)(十)第49章 鎮(zhèn)倭(三)第47章 遼東(一)第48章 滅鄭(二)第59章 爪哇(二)第71章 定鼎(七)第65章 治平(六)第63章 倭亂(十二)第70章 決戰(zhàn)(一)第16章 綁架(上)第57章 試探(五)第43章 攻城(中)第57章 試探(七)第67章 激戰(zhàn)(三)第51章 騎射(三)第63章 倭亂(十)第49章 鎮(zhèn)倭(十)第71章 定鼎(七)第29章 官學(xué)(下)第50章 和談(三)第56章 返臺(一)第60章 鼎革(二十一)第8章 宴客(上)第60章 鼎革(二十八)第60章 鼎革(二十)第65章 治平(七)第55章 偷襲(一)第60章 鼎革一第36章 崇禎(下)第65章 治平(七)第63章 倭亂(一)第6章 結(jié)交(上)第70章 決戰(zhàn)(八)第65章 治平(八)第11章 北港(上)第20章 會議(上)第70章 決戰(zhàn)(十三)第47章 遼東(十一)第68章 滅明(五)第73章 南洋(十)第29章 官學(xué)(中)第67章 激戰(zhàn)(七)第60章 鼎革四第49章 鎮(zhèn)倭(五)第66章 北伐(一)第55章 偷襲(二)第35章 兵制(上)第61章 伐明(七)第67章 激戰(zhàn)(六)第58章 呂宋(二)第23章 閱兵(下)第67章 激戰(zhàn)(九)第47章 遼東(四)第73章 南洋(七)第58章 呂宋(四)第9章 爭拗(下)第47章 滅鄭(一)第61章 伐明(六)第71章 定鼎(三)第35章 兵制(中)第12章 安身(下)第60章 鼎革(十七)第61章 伐明(七)第61章 伐明(一)第60章 鼎革(十四)第61章 伐明(四)第56章 返臺(四)第5章 初會(下)第44章 定臺(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阳县| 汉川市| 湖南省| 阿拉善右旗| 牟定县| 内丘县| 襄汾县| 建平县| 呼图壁县| 赤城县| 志丹县| 四川省| 深州市| 乳源| 赞皇县| 申扎县| 富川| 始兴县| 邵阳市| 杭锦后旗| 合阳县| 濮阳市| 秦皇岛市| 鸡泽县| 大英县| 高青县| 靖边县| 射阳县| 沙坪坝区| 芦山县| 霸州市| 凤冈县| 台东市| 涡阳县| 郸城县| 阿坝县| 三原县| 区。| 阿拉善盟| 嵊泗县| 溧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