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三五章 養馬奴衛青

霍棠雖然對此有些不解,但她也不是那種只知八卦的女人,而後向霍光詢問道另一件事:“咱們是直接返回長安還是去泰山郡?”

“去泰山郡吧,嬗兒還跟在陛下身邊。對了你說張韓也跟你來了?將他也帶上。”霍光沒有選擇回長安,而是選擇了去泰山郡,同時提到了霍嬗。

霍光早已融入了這個時代,甚至一些後世的記憶他幾乎都忘卻了。有時候他都會懷疑自己就是霍光,而那些光怪陸離的記憶,不過是自己的黃粱一夢。但是有一件事情他一直沒忘,那就是自己的侄兒大概就是在漢武帝封山泰山後暴斃的,所以他要去泰山郡,要將霍嬗帶在身邊。

“先休息幾日吧,你這樣可上不了路的。這犍爲郡雖然偏僻,倒是挺適合靜養的。”霍棠不放心的說道,去哪裡她倒無所謂,在她眼中只有霍光最爲重要。

“那就休息幾日吧,另外聯繫下李陵和東方朔,讓他們跟我在路上匯合吧。”霍光也自知自己身體需要休養,便同意了霍棠的意見。

這次轉戰萬里霍光深深的發現了自己體質的弊端。前面還好但是時間一久,他就不如上官桀和那些精銳士兵了。萬幸這次他還是隻是染了風寒而不是瘟疫,但是作爲一個領兵統帥,不求親自上陣殺敵衝鋒,必要的身體素質卻是必不可少的。

霍光開始有些懷念起來,自己初入長安時,霍去病每日督促著自己鍛鍊身體,練習騎射時的日子了。

當霍光還在犍爲郡休養著身體的時候,李陵已經啓程上路離開滇國,當他接到霍光的信使,便轉道向犍爲郡方向行軍。等到霍光休養的差不多準備起身之時,李陵也終於帶著五百餘人與霍光匯合了。

看著眼前僅剩的五百餘人,霍光眼眶也微微有些溼潤了。這次隨李陵深入羌人腹地尋找王城的五千人,可以說是目前大漢最爲精銳的五千騎兵了,同時也是霍光最忠誠的部下。最終只餘下了區區五百人,真的達到了十不存一。

“末將幸不辱命,此乃羌人首領倉央良原的首級,還有王冠金印以及權杖等物,末將向侯爺覆命。”李陵見到霍光先是極其鄭重的單膝跪地,將裝有倉央良原首級的木匣舉過頭頂,同時他身後僅剩的五百士兵也同時跪拜著喊道:“向侯爺覆命”

“諸位弟兄快快請起,本侯代大漢億萬黎民謝過諸位!”霍光對著跪拜在地的衆人施禮一拜,說實話最開始霍光也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派出李陵的,他甚至想過這五千人全部葬身雪域。

從犍爲郡到泰山郡,幾乎就是從大漢疆域的西南端到東北端,這次去泰山郡不是在草原千里奔襲,三千多人的隊伍一路走走停停,用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才走到樑國地界,而在這裡霍光也與東方朔的三千餘殘兵匯合了。

霍光統領的三萬騎兵本就是漢武帝北巡之軍,如今完成了他們的使命,與漢武帝匯合也是情理之中。

當霍光帶著不足七千人的軍隊途經樑都睢陽的時候,當代樑王劉襄更是乘坐御駕親自在睢陽城外恭候霍光。

劉襄的爺爺就是七國之亂時大名鼎鼎的樑王劉武,當年劉武憑一國之力抵禦吳楚聯軍於睢陽,讓吳楚聯軍數月不得前行。而劉武手下文臣武將更是無數,武有韓安國、張羽等人,文有枚乘、鄒陽、司馬相如等人。甚至劉武當年更是險些以皇太弟的身份繼承大統,樑國即便隨後經過數次分封,如今依舊是實力非常強大的諸侯國。

“下臣霍光見過樑王殿下。”霍光也沒想到劉襄會親自來見自己,以自己的身份和劉襄的身份,按理來說劉襄也應該避諱一下的。

“安陽侯免禮,安陽侯爲國征戰勞苦功高,如今帶領將士途經樑國,孤略備酒水請安陽侯與將士們休息片刻,以盡地主之宜。”劉襄說的話也是客氣異常,不乏對霍光的推崇之意。

“那本侯便代諸位將士多謝殿下美意。”霍光微微躬身說道,不過此刻霍光心中卻是叫苦不已。

這樑王一脈不僅歷代多有賢名,而且禮賢下士更是成爲樑王一脈的傳統。但正是歷代樑王如此作爲,不知道害了多少人。

當年李廣在七國之亂時,就是因爲接受了樑王劉武的將軍印,才使得一生難以封侯。司馬相如也因爲曾爲樑王座上賓,而不得漢武帝真正重用。這次劉襄出城勞軍,如果有心人以此彈劾霍光,真有可能滅羌人之功都化爲泡影!

“殿下美意下臣不敢不從。”霍光看了一眼劉襄,從他眼神和臉上都看不出任何陰謀的味道,甚至劉襄還給人一種坦坦蕩蕩的感覺。

霍光走上前去,端起拖盤中一樽酒來,對著蒼天就是一拜:“一杯敬陛下,陛下文成武德方有這大漢盛世。”

“一杯敬蒼生,願天下昇平。”霍光端起第二樽,對著天空又是一拜。

“最後敬死難的將士,願英魂永駐。”最後一杯霍光依然沒有喝,還是對著蒼天一拜而後將酒灑向地面。

“好......安陽侯三杯酒當真令人熱血澎湃,他年若有機會,孤一定到長安與安陽侯一醉方休!”霍光沒有喝一滴酒,而劉襄不僅沒有一點不高興,反而越發的激動,那情緒變化不似作僞。

“下臣期待之至,殿下告辭!”霍光恭手對著劉襄一拜,而後轉身上馬便告辭離開了。

看著霍光一騎在前,身後六千多騎兵隨行。劉襄一臉崇敬的自言自語道:“安陽侯真乃當世真豪傑也......可惜啊.....孤爲這王位所困,縱然有心馳騁天下,終究困在這一國之地.....”

西漢對於諸王的行動有嚴格限制,不僅不能隨便出自己的封地,就算要前往長安覲見皇帝,都必須先上表請示,得到允許才能前往長安。

“呵呵,這個樑王倒是個有趣的人。”遠離了睢陽城,霍棠打馬上前說道。

“他們這一家子可不是省油的燈,以後離他們遠點。陛下已經到泰山郡了是吧?”霍光對劉襄的印象還算不錯,但是對於這個動不動酒賞賜朝廷官員的樑王一脈,霍光也保持著敬而遠之的態度。

“已經到了,據說現在泰山一切已經準備妥當,就等侯爺了。”霍棠回答道。

“哪是等我啊!陛下等的是倉央良原的人頭。”霍光微微一笑的說道,胯下馬腹一夾,速度比先前又快了三分。

泰山之下,一座被命名封縣的全新城池聳立,這裡匯聚了大漢最頂級的權貴府邸,而如今更是駐紮了十五萬大軍,整個城池自一個月前起便熱鬧非凡,即便已經到了冬季,嚴寒似乎也無法降低這裡的熱情。

霍光的食邑也在封縣建造府邸之列,早在三個月前他的安陽侯府已經建好了,如今霍棠等人便也住了進去。至於霍光此刻正帶著上官桀、東方朔、李陵等諸將在泰山之下的明堂接受漢武帝的召見。

霍光等人屬於凱旋將士有功之臣,雖然不是在長安,但是一切禮儀卻做的一絲不茍。這一切不僅是因爲霍光所立的確實是不世之功,更重要的是值此封禪之際,霍光大敗羌人,帶來了羌王的頭顱金印等物,這更爲封禪錦上添花。

漢武帝明堂接見霍光等人,雖然恩榮無比,不過依舊沒有宣佈封賞事宜。當然如今漢武帝不在長安,如此大規模封賞暫時押後,等回長安再進行倒也說得過去,一切依舊風平浪靜。

接下來這幾十萬人齊聚泰山腳下,就只等著來年春季正式舉行封禪大典了。就在這種有些無聊又有些清閒的等待中,元鼎三年的歲末悄然而至。

泰山腳下一片熱火朝天,終日都有酒宴不停,處處歌舞不休。相比於泰山腳下的喧囂,長安城這個冬季就顯得格外冷清了。皇帝去了泰山,重臣勳貴也去了泰山,長安城中少了往日的喧囂,多了幾分清冷孤寂。

而這種清冷與孤寂,在平陽公主府又顯得尤爲突出。汝陰侯死了,連他的封國爵位都被撤消了,這些對於本已心灰意冷的平陽公主來說其實也不算什麼,只不過幾日前的另一個噩耗徹底將這個大漢最爲尊貴的女人擊垮了。

平陽公主的兒子,當代平陽侯曹襄在他最好的年紀時去死了。而他的突然離世代表作平陽公主的丈夫和兒子都不在了。

曹襄的離世,最爲悲痛的除了平陽公主,還有一人也同樣悲痛,那就是同樣身份尊貴,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當利公主。這兩個武帝一朝都擁有著長公主身份的女人,一個失去了兒子,一個失去了丈夫。

衛青一身常服,獨自一人走進了平陽公主府,這是一座既不屬於汝陰侯也不屬於平陽侯的府邸,而是隻屬於平陽公主劉媛一人所有的府邸。在古代女子是沒有私財的一切都歸夫家所有,但平陽公主卻是個例外,這是漢武帝對他特別的恩寵和榮耀。

“臣衛青拜見公主殿下。”衛青走到平陽公主房間外的屋檐下,以極其鄭重的跪拜之禮參拜著。以衛青今時今日的身份地位,即便在見漢武帝時也難得見到衛青如此莊重認真了。

當衛青到來的時候,公主府的侍衛婢女已經默默的退出了很遠,整個院落中都只有衛青和屋內的平陽公主了。

“阿青啊.....是你來了嗎?進來吧!”平陽公主的聲音顯得有氣無力,不過對衛青的稱呼亦如二十年前那般。

衛青微微起身,臉上露出一絲回憶的神色。他躬著身子,小步的走入平陽公主的屋內,這一刻他感覺自己似乎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自己又成了那個公主府的家奴,那個無知無畏的養馬少年。

而屋內所居的,依舊是那個風華正茂,集萬千寵愛與尊貴於一身的大漢公主。

今天會萬字更新,主要是爲了感謝最近幾天投月票的朋友,困困羊、louise14、雨中靜思、書友16120*****。另外國慶長假期間雖然要陪家人孩子,但是我會抽出兩天時間來專門碼字,到時候肯定會有一波爆發。祝各位中秋團圓,萬事如意!

第二四七章 來自條支的消息第一五七章 第一次聯手第一零八章 忠君?忠社稷?第二二三章 都鬆若贊第三二五章 突如其來的先帝遺詔第一五一章 霍去病的噩耗第二四四章 河西的未來第一五六章 卸職第一五八章 路博德入朝第三一五章 儀動渾天第一六五章 密談第三十八章 古琴綠綺第二十九章 帝都長安第六十一章 侍駕第一零四章 請開夜市第二十章 兵困狼居第一一五章 遠慮近憂第一二八章 接掌河內軍政第二八一章 公可爲姬旦第一六九章 霍光納妾第一六三章 君敢往否?第五十八章 狩獵第八十五章 報喜第二二八章 無計可施東方朔第二十九章 帝都長安第一四六章 引蛇出洞第一三三章 定計州縣第三二八章 胡人駐邊第二零四章 半年之期第四十四章 無奈的選擇第一九八章 霍光封侯第二三九章 大都督霍光第三三三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二章 冠軍侯第三一零章 天機院第二九零章 事關國運的三封信第一六三章 君敢往否?第三二七章 劇終(僞)第一五二章 不準死第三零九章 海得拉巴鐵錠第二五零章 故人相逢第二六六章 白政退守鬱成第二五二章 開城投降第二八六章 三院分立第一三一章 撲朔迷離第八十章 真正的優勢第十九章 狼居胥山第三十七章 佳人相伴第二三零章 血洗羌族王城第八十六章 她就是李妍第一八三章 提前千年的藥方第二四五章 此生執念唯有霍棠第二七三章 帝與後第八十九章 漢武帝的示威第三十三章 閒著也是閒著第三零三章 文君辭世第二四八章 兵出玉門劍指烏孫第四十六章 相如書簡第二八七章 大院君第三十三章 閒著也是閒著第九十四章 謠言第一九四章 錯亂的時間線第二十九章 帝都長安第二四二章 居延都尉第二六六章 白政退守鬱成第三二二章 士農工商第九十七章 諸子遺風第二五九章 帝國雙壁時代終結第一四零章 再次失守第五十八章 狩獵第十九章 狼居胥山第二三八章 平陽投桃報李第一七六章 雲涌第九十章 意外發現第七十八章 天子拜月第二零一章 再臨煙月樓第一七三章 立族學定三規第一一九章 高人破局第二一二章 張騫入關第一九五章 衆矢之的第二八六章 三院分立第三三二章 家事難過天下事第一三八章 請君入甕第二二七章 席捲草原的瘟疫第一九八章 霍光封侯第二五七章 聯絡蘇拉第七十一章 非正式的背後第二十九章 帝都長安第二章 冠軍侯第三零三章 文君辭世第一六七章 文君撫琴第二八五章 兵圍安陽侯府第一六八章 與君同遊第一五五章 遺產第二八五章 兵圍安陽侯府第一六七章 文君撫琴第六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二零五章 太學乾班第五十八章 狩獵第一九六章 不同尋常的殊榮
第二四七章 來自條支的消息第一五七章 第一次聯手第一零八章 忠君?忠社稷?第二二三章 都鬆若贊第三二五章 突如其來的先帝遺詔第一五一章 霍去病的噩耗第二四四章 河西的未來第一五六章 卸職第一五八章 路博德入朝第三一五章 儀動渾天第一六五章 密談第三十八章 古琴綠綺第二十九章 帝都長安第六十一章 侍駕第一零四章 請開夜市第二十章 兵困狼居第一一五章 遠慮近憂第一二八章 接掌河內軍政第二八一章 公可爲姬旦第一六九章 霍光納妾第一六三章 君敢往否?第五十八章 狩獵第八十五章 報喜第二二八章 無計可施東方朔第二十九章 帝都長安第一四六章 引蛇出洞第一三三章 定計州縣第三二八章 胡人駐邊第二零四章 半年之期第四十四章 無奈的選擇第一九八章 霍光封侯第二三九章 大都督霍光第三三三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二章 冠軍侯第三一零章 天機院第二九零章 事關國運的三封信第一六三章 君敢往否?第三二七章 劇終(僞)第一五二章 不準死第三零九章 海得拉巴鐵錠第二五零章 故人相逢第二六六章 白政退守鬱成第二五二章 開城投降第二八六章 三院分立第一三一章 撲朔迷離第八十章 真正的優勢第十九章 狼居胥山第三十七章 佳人相伴第二三零章 血洗羌族王城第八十六章 她就是李妍第一八三章 提前千年的藥方第二四五章 此生執念唯有霍棠第二七三章 帝與後第八十九章 漢武帝的示威第三十三章 閒著也是閒著第三零三章 文君辭世第二四八章 兵出玉門劍指烏孫第四十六章 相如書簡第二八七章 大院君第三十三章 閒著也是閒著第九十四章 謠言第一九四章 錯亂的時間線第二十九章 帝都長安第二四二章 居延都尉第二六六章 白政退守鬱成第三二二章 士農工商第九十七章 諸子遺風第二五九章 帝國雙壁時代終結第一四零章 再次失守第五十八章 狩獵第十九章 狼居胥山第二三八章 平陽投桃報李第一七六章 雲涌第九十章 意外發現第七十八章 天子拜月第二零一章 再臨煙月樓第一七三章 立族學定三規第一一九章 高人破局第二一二章 張騫入關第一九五章 衆矢之的第二八六章 三院分立第三三二章 家事難過天下事第一三八章 請君入甕第二二七章 席捲草原的瘟疫第一九八章 霍光封侯第二五七章 聯絡蘇拉第七十一章 非正式的背後第二十九章 帝都長安第二章 冠軍侯第三零三章 文君辭世第一六七章 文君撫琴第二八五章 兵圍安陽侯府第一六八章 與君同遊第一五五章 遺產第二八五章 兵圍安陽侯府第一六七章 文君撫琴第六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二零五章 太學乾班第五十八章 狩獵第一九六章 不同尋常的殊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港 | 石城县| 大兴区| 南溪县| 柳江县| 大同县| 格尔木市| 桑植县| 上林县| 凤翔县| 舒兰市| 武义县| 大港区| 临西县| 漯河市| 吉木萨尔县| 曲靖市| 晋江市| 行唐县| 政和县| 湘乡市| 华坪县| 萨迦县| 奎屯市| 香格里拉县| 芮城县| 于都县| 十堰市| 焦作市| 张家界市| 林口县| 芦山县| 文化| 富川| 濉溪县| 夹江县| 阿鲁科尔沁旗| 芜湖市| 西青区| 洞头县| 龙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