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八章 又出變故

杜曉迪提供的信息,給了曹廣山以新的啓示。他重新開始研究鋼板撕裂的情況,同時還通過長途電話聯繫上了蔡興泉,向他請教了有關的技術。蔡興泉聽說李青山和杜曉迪他們在現場,連聲說這幾個人都是可以信任的,尤其是對杜曉迪,他一口一個“小丫頭”地叫得親熱,不知道的還以爲杜曉迪是他的什麼晚輩親戚呢。

王建國先前提出的建議被大家無情地忽略了,曹廣山結合蔡興泉的指點,又與李青山、杜曉迪等人再三商議,提出了一套可靠的焊接方案,包括用電動砂輪在焊縫附近開出兩道應力槽,再用乙炔焰對焊點進行預熱,然後趁熱進行焊接,在焊接結束之後還要用小錘敲擊鋼板以釋放應力等等。

這一套工藝馮嘯辰也弄不懂,不過他還是一直跟在衆人旁邊,給大家做一些拾遺補缺的工作。曹廣山的專業並不是焊接,他說的有些東西與李青山、杜曉迪他們對不上,此時便需要馮嘯辰在中間進行協調,用雙方都能夠理解的語言來幫助他們互相明白對方的意思。

方案商議妥當之後,李國興再次用電話向部裡進行了彙報。機械部和電力部組織的幾十名專家就守在機械部的會議室裡,接到電話之後,大家進行了緊急磋商,一致認爲這已經是現場能夠做到的最好方案了,於是由一名副部長向現場下達了開始修復的命令。

經過這一番周折,天色已經暗下來了,馮嘯辰他們原先乘坐的火車也已經照著調整後的運行圖繞過事故地點開走了。李青山帶著一干徒弟和另外幾名其他企業的電焊工開始挑燈夜戰,圍著鋼板斷裂點輪番上陣。不過,打主力的還是杜曉迪,她身材比較嬌小,能夠擠到工件中間去進行焊接,其他那些男工倒是能夠鑽進去,但再想施展手腳就很不方便了。此外,照李青山的說法,他的這三個得意高徒中間,還要數杜曉迪技術最爲精湛,換成其他人,他還不敢放心呢。

“你看這丫頭,天生就是一個燒電焊的。”

李青山站在車下,看著杜曉迪的焊槍下不時迸出的焊花,自豪地對馮嘯辰說道。

馮嘯辰笑道:“我看這小丫頭歲數不大嘛,有20沒有?”

“還不到呢,今年也就是剛滿18歲。”李青山道。

“才18歲?”馮嘯辰有些驚訝,這丫頭不會也是個穿越者吧,如果不是從前世帶來的技術,怎麼可能這麼年輕就練出了這樣的本事。

李青山道:“她爹就是我的徒弟,先前是電焊工,後來也幹了鉚工,那技術,在我們全廠也是數一數二的。可惜,一次事故,他的一隻手廢了,啥也幹不了啦。那時候這丫頭才14歲,就頂她爹的班進了廠,跟我學徒。人家都說是虎父無犬子,她這是虎父無犬女。甭管多難的技術,她一看就懂,試一次就會。

小高和小劉他們兩個,都是18歲進廠的,跟我也學了六七年,愣是被這小丫頭給比下去了。去年躍馬河特大橋搶險,我帶他們三個去的,蔡教授對她特別喜歡,非要認她做幹閨女。大橋鋼樑焊接,別人鑽不進去,就是她能鑽進去,所以最後主要是由她負責焊出來的。鐵道部的專家帶著探傷儀去測的,所有的焊縫全都是一級。”

“看來這個世界上的確是有天才的。”馮嘯辰喃喃地說道。

李青山笑道:“小馮處長,我覺得你也是天才啊,你今年有20幾了?”

“剛過20歲。”馮嘯辰說道。

“剛過20歲?真了不起。”李青山道,“剛過20歲就是處長了。林北重機我知道,技術也是頂呱呱的,沒兩下子的人,不可能在林北重機當上副處長。就說咱們剛纔討論焊接方案吧,我覺得你就挺專業的,雖然不是幹焊接這行的,可啥事情你一聽就明白,這可真不簡單呢。”

“李師傅過獎了,其實我跟你們學了很多。”馮嘯辰說道。

田興收到鐵道部的指示,得知部裡給了48小時的搶修時限,同時還給他下達了全力配合搶修工作的命令,他不敢怠慢,帶著幾個人忙前忙後地給大家找各種工具、耗材,還讓路過的火車在這裡臨時停車,送來了熱飯熱菜。

這一場搶修一直幹到了深夜。隨著最後一條焊縫完成,李國興宣佈,搶修工作圓滿結束,現場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李國興、商敬倫、田興、歐桂生等人與參加搶修工作的專家和工人們一一握手致謝,連鑽進臥鋪車廂裡睡了一大覺出來的張和平也享受到了被熱情感謝的待遇。不過,要說起來,張和平也的確功不可沒,不是他跑回去請來了包教授、曹廣山、李青山等人,光憑龍山電機廠的這一干人,恐怕是沒法完成這項工作的。

焊接工作完成了,但效果如何,還需要等待機械部的專家攜帶探傷儀過來檢測,只有在確保焊縫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才能發車啓運。然而,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專家們乘坐的飛機遇到惡劣天氣影響,無法在距離搶修現場最近的機場降落,而是備降到了700公里外的另外一個機場。從那個機場到搶修現場,沒有直達的列車,如果考慮換車等因素,專家們趕到起碼也是24小時之後的事情了。

“這真是什麼事都趕上了!”

田興聞聽這個消息,急得直跺腳。搶修工作到目前爲止也只花了12個小時,恰好在馮嘯辰向他承諾的時間範圍內,遠遠提前於鐵道部允許的時限。機械部的專家們如果能夠按預先說好的時間趕到,那麼這列鉗夾車就有希望在明天一早啓動,從而使道路阻塞的時間下降到24小時之內,這將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結果。

鐵道部說是允許有48小時的搶修時間,但這是建立在停運了一大批貨運列車的基礎上的。可以說,每耽誤1小時,就是數以十萬計的運輸損失。如果田興能夠在24小時之內恢復線路運行,無論是對於整個路網的暢通,還是田興本人的政績,都將有極大的裨益。可誰曾想,一場遠在數百里開外的惡劣天氣,就把田興的如意算盤給打亂了。

見此情形,馮嘯辰悄悄地把李青山拉到一邊,低聲問道:“李師傅,對於焊接的質量,你有沒有把握?”

李青山沉吟了片刻,答道:“我能有八成的把握。”

“如果是這樣,那麼咱們不做探傷檢測,直接開車,你覺得有問題嗎?”馮嘯辰又問道。

李青山這回不敢隨便吭聲了,他想了一會,才說道:“事關重大,這件事還是請領導們做主吧。”

馮嘯辰道:“現在的情況是,帶著探傷儀的專家至少要過一天一夜才能趕過來,萬一中間再出點什麼事情,沒準還要耽誤。京龍線的意義您也是清楚的,一條線堵上了,整個北方路網就完全亂套了,一個小時就是幾十萬甚至可能是上百萬的損失。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把握,再有一定的預案,能夠讓列車開走,就可以避免這些損失。”

“是這樣?”李青山又想了一下,鄭重地點點頭道:“我可以打這個包票,我們焊的焊縫,不會有大問題。如果要開車,我可以呆在那個支臂旁邊,隨時觀察焊點的情況。如果發現情況不對,就馬上停車,絕對不會出現什麼危險。”

“如果是這樣,那就太好了。”馮嘯辰道,“我們一塊去和李司長他們說說。”

李國興、商敬倫等人聽完馮嘯辰和李青山說的方案,都有些撓頭了。

不經過探傷檢測就開車,這是存在著一定風險的。萬一焊縫質量存在問題,支臂再次撕裂,導致定子滾落,壓壞了兩邊的花花草草,這個責任由誰來承擔呢?

可如果說爲了穩妥起見,大家就傻傻地在這裡再等上一天一夜,而探傷的結果可能不會有什麼問題,這未免也太不把鐵路的利益放在眼裡了。更何況,龍山電機廠這邊也希望早點開車,以便早日把定子運到和州電廠,減少後續安排時候的時間壓力。

“我覺得,我們不必等待探傷儀。李師傅是富有經驗的,現場其他的電焊工師傅也都有一定經驗,大家對於焊接質量的判斷應當是比較可靠的。此外,我們也可以做好一些應變手段,用枕木把定子固定好,這樣即使是支臂再次開裂,只要能夠及時停車,也能夠保證定子不會滾下車架。還有,李師傅說他可以隨車押送,隨時觀察焊縫的情況,在焊縫開裂之前就叫停列車,這樣一來,我們基本上是沒有風險的。”馮嘯辰向衆人說道。

“大家的意見呢?”李國興看著衆人問道。

“我原則上支持!”

“我覺得可以試試!”

“賭一下吧,我覺得靠譜……”

衆人紛紛表態。李國興聽完衆人的意見,想了一會,說道:

“好吧,我再向部裡請示一下,看看部裡的決心如何。”

第五百一十三章 這是一個無憂劫第五百六十七章 出了岔子第八百七十六章 請馮總幫忙第七百九十二章 一個承諾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劉處長有共同語言第五百四十七章 雪中送炭的好消息第四百二十九章 只要產品好就有人掏錢第六百五十一章 它們會變成一堆廢鐵第二十二章 工藝是重心第五十八章 剁手一族第七十六章 留學的問題第四百章 焊大梁的牛人又出現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最省事的辦法第四百零七章 給我一個面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找點活幹第一百零九章 菲洛公司的國際主義精神第三十章 我不太懂技術第一百五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八百八十一章 特大新聞第五十四章 要出國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先把工作開展起來第八百二十八章 北方某地鐵工程公司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代堆型第四百一十六章 所謂業務費第七百四十一章 又讓他說中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政策性虧損第一百八十六章 歡迎回孃家第八百八十五章 請多關照第一百零四章 小馮真是一員福將第五百八十章 難度大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捂不住了第九十六章 冷水礦的不安定因素第四百零五章 大城市來了個鄉下姑娘第三百四十六章 遇到了一些障礙第一百六十四章 那驚豔的一腳第七百八十三章 風風光光地做一番事業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郭是個能幹的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難度不小第四百二十三章 藍調咖啡學術沙龍第二百二十二章 借花獻佛第一百九十二章 摸著石頭過河第六百一十九章 找人買單第二十三章 我去買兩個饅頭第四百八十三章 馬爾多懂焊接嗎第四百二十章 影響問題第五百二十二章 關我們什麼事第八百九十六章 自相殘殺第三百二十四章 我是農民我怕誰第二百章 扯一塊虎皮第一百六十五章 需要有個名目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劉處長有共同語言第六百五十九章 捂不住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子孫後代第三百七十七章 機器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陳抒涵的個人問題第九百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七十七章 傳說中的條子第二百七十七章 您也賺過外快第三百五十二章 拿一個碩士學位第七百七十六章 新的合作模式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學生第一百七十章 開張大吉第三百一十章 一明一暗兩個原因第六百五十六章 知無不言第八百二十二章 雙贏的合作第二百七十章 這就是一個小滑頭第五百二十三章 怨聲載道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翔機械廠的危機第五百三十二章 你算哪根蔥第二百八十八章 民間聯盟第四百零五章 大城市來了個鄉下姑娘第八百八十三章 內田悠上門第三百八十三章 爲國家賺取外匯第八百五十五章 歐洲企業很機智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烘烘的平河電廠第五百九十一章 秦重的意見第五十七章 羅翔飛想一魚兩吃第七百三十七章 太有預見性了第八百八十八章 總工程師第七百二十九章 你就像一把錐子第八百八十八章 總工程師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們自己搞第四百六十一章 讓他們嚐到甜頭第九百零三章 需要一個理由第三十章 我不太懂技術第八百六十八章 我要對歐洲負責第五百四十九章 國產化戰略大討論第四百七十章 一切取決於時間第七百九十一章 馮嘯辰的底牌第五百五十八章 來個會第四百一十九章 交給企業去做第十六章 你打算怎麼解決第一百章 他說的話你們別信第二百三十六章 產業政策不可少第七百九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二百零二章 利潤的分配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提一個小目標第四百九十三章 還是武器利潤大第一百一十一章 辰宇公司第五百四十八章 軸向推力
第五百一十三章 這是一個無憂劫第五百六十七章 出了岔子第八百七十六章 請馮總幫忙第七百九十二章 一個承諾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劉處長有共同語言第五百四十七章 雪中送炭的好消息第四百二十九章 只要產品好就有人掏錢第六百五十一章 它們會變成一堆廢鐵第二十二章 工藝是重心第五十八章 剁手一族第七十六章 留學的問題第四百章 焊大梁的牛人又出現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最省事的辦法第四百零七章 給我一個面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找點活幹第一百零九章 菲洛公司的國際主義精神第三十章 我不太懂技術第一百五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八百八十一章 特大新聞第五十四章 要出國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先把工作開展起來第八百二十八章 北方某地鐵工程公司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代堆型第四百一十六章 所謂業務費第七百四十一章 又讓他說中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政策性虧損第一百八十六章 歡迎回孃家第八百八十五章 請多關照第一百零四章 小馮真是一員福將第五百八十章 難度大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捂不住了第九十六章 冷水礦的不安定因素第四百零五章 大城市來了個鄉下姑娘第三百四十六章 遇到了一些障礙第一百六十四章 那驚豔的一腳第七百八十三章 風風光光地做一番事業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郭是個能幹的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難度不小第四百二十三章 藍調咖啡學術沙龍第二百二十二章 借花獻佛第一百九十二章 摸著石頭過河第六百一十九章 找人買單第二十三章 我去買兩個饅頭第四百八十三章 馬爾多懂焊接嗎第四百二十章 影響問題第五百二十二章 關我們什麼事第八百九十六章 自相殘殺第三百二十四章 我是農民我怕誰第二百章 扯一塊虎皮第一百六十五章 需要有個名目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劉處長有共同語言第六百五十九章 捂不住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子孫後代第三百七十七章 機器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陳抒涵的個人問題第九百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七十七章 傳說中的條子第二百七十七章 您也賺過外快第三百五十二章 拿一個碩士學位第七百七十六章 新的合作模式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學生第一百七十章 開張大吉第三百一十章 一明一暗兩個原因第六百五十六章 知無不言第八百二十二章 雙贏的合作第二百七十章 這就是一個小滑頭第五百二十三章 怨聲載道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翔機械廠的危機第五百三十二章 你算哪根蔥第二百八十八章 民間聯盟第四百零五章 大城市來了個鄉下姑娘第八百八十三章 內田悠上門第三百八十三章 爲國家賺取外匯第八百五十五章 歐洲企業很機智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烘烘的平河電廠第五百九十一章 秦重的意見第五十七章 羅翔飛想一魚兩吃第七百三十七章 太有預見性了第八百八十八章 總工程師第七百二十九章 你就像一把錐子第八百八十八章 總工程師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們自己搞第四百六十一章 讓他們嚐到甜頭第九百零三章 需要一個理由第三十章 我不太懂技術第八百六十八章 我要對歐洲負責第五百四十九章 國產化戰略大討論第四百七十章 一切取決於時間第七百九十一章 馮嘯辰的底牌第五百五十八章 來個會第四百一十九章 交給企業去做第十六章 你打算怎麼解決第一百章 他說的話你們別信第二百三十六章 產業政策不可少第七百九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二百零二章 利潤的分配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提一個小目標第四百九十三章 還是武器利潤大第一百一十一章 辰宇公司第五百四十八章 軸向推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保县| 晋城| 永年县| 揭阳市| 霍城县| 彩票| 梅河口市| 荥经县| 普安县| 双鸭山市| 苍溪县| 轮台县| 申扎县| 麦盖提县| 麻江县| 如皋市| 额济纳旗| 佛坪县| 夏河县| 绥江县| 武城县| 仙桃市| 齐河县| 莱阳市| 射洪县| 满洲里市| 斗六市| 黎平县| 宁都县| 香港| 曲沃县| 濮阳市| 镇安县| 乐东| 运城市| 资中县| 达日县| 顺平县| 嘉善县| 凌源市| 连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