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螺旋起飛的計算材料學
在牽引車的輔助下,二代航天飛機鯤鵬號正緩緩的從停機坪駛向跑道。
和普通的民航客機不同的是,航天飛機的引擎更像是運載火箭,它產生的極高溫度使得它在運行的時候周邊幾乎不能有任何的障礙物或工作人員。
畢竟被普通飛機的引擎吹一下還有生還的機率,但空天引擎噴射出來的超高溫等離子體流別說是人了,就是混凝土牆壁都會在短時間內熔化成巖漿。
這也意味著在出入停機坪的時候它需要牽引設備來輔助滑動,直到停留到寬敞的跑道上,確認尾部沒有任何的東西后才能正式啓動空天引擎。
也算是這種新型航天飛機的一個小小缺陷了。
站在跑道不遠處的廊橋上,參與了量子引力模擬激發/接收設備的的日耳曼普朗克物理研究所的特奧多爾·亨施教授眺望著跑道上正拖拽著紅紫色尾焰不斷滑行最終翱翔上天的航天飛機,臉上充滿了感興趣、好奇、驚歎等各種神色。
雖然說並不是第一次知道華國在航天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研發出了一種不同於蘇米兩國的航天飛機。
但當他真正第一次近距離觀察這種龐然大物的時候,仍然爲之發自內心的驚歎和震撼。
“不可思議,雖然早就聽說過你們研發出了一種像普通民航客機一樣發射的航天飛機,但這種飛行方式,真的能跨越大氣層飛上太空嗎?”
目送著最後一架航天飛機上天后,特奧多爾·亨施教授一臉感慨好奇的看向了站在身旁的徐川。
站在廊橋上,聽到這位特奧多爾·亨施教授的問題後,徐川輕輕的笑了笑,開口道:“能否跨越大氣層進入太空,你不是早就已經知道了嗎?”
特奧多爾·亨施聳了聳肩,開口道:“知道,但知道和親眼見證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
“你知道嗎?現在的我根本就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我心中的震撼,你們研發的這航天飛機已經徹底顛覆了我對於航天發射的瞭解。”
“要知道,在我的印象中,航天發射不應該是像沖天炮一樣,豎起一根超級大管子,然後它的尾部‘嗖’的一下噴出一大堆的火焰徑直飛上天嗎?”
“而你們這種發射方式如果不說的話,我只會以爲它是一架普通的飛機。”
“還有那種赤紫色的尾焰,到底是什麼?”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們使用的空天發動機好像是基於電磁推進的方式研發的,有什麼高效率的航天推進工質顏色是赤紫色的嗎?”
一口氣提了好幾個問題,特奧多爾·亨施教授的眼神中滿是好奇的神色。
廊橋上,徐川笑著開口道:“你說的那種是化學燃料運載火箭,是早已經過時了的航天發射技術,現在我們有更先進的!”
“至於尾焰,那隻不過是一種最普通的航天推進工質而已。”
並沒有正面回答這位特奧多爾·亨施教授的問題,徐川也只是簡單的說了兩句而已。
事實上,即便是航天飛機出現已經幾年了,外界對其的瞭解依然並不是很多。
當然,像小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空天發動機這種基礎信息各國肯定清楚。
一方面是航天飛機已經面世好幾年了,大家一直都在蒐集信息進行調查。另一方面早在前兩年的時候航天局那邊就通過新聞發佈會對外公開了一些基礎信息。
但空天發動機引擎使用的推進工質、結構這些細節,就不是所有人都清楚的了。
這方面至今都是嚴格保密的存在,或許已經有一些研究機構或國家猜測到了空天發動機在大氣層內航行時使用的工質就是空氣,亦或者是空氣中的氮氣等氣體。
但無論是華國也好,還是下蜀航天基地也罷,都從未正面迴應過。
即便是那些猜測到了部分細節的國家或研究機構也不會對外宣傳。
畢竟這可是航天領域的先進技術和經驗,自己偷偷研究都來不及,怎麼可能會對外分享。
在現場的,並不僅僅是參與了量子引力模擬激發/接受設備的物理學家和工程師,還有部分獲得了資質的媒體機構。
比如CTV央媒、在全世界有著廣泛影響力,且報道相對公正中立的路透社、華盛頓郵報等等媒體。
畢竟這次驗證超光速航行技術可行性的實驗對於華國來說是一個對外宣傳的好機會。
儘管如今他們在世界格局上的影響力已經遠超米國、歐盟等國家,但影響力這種東西,就像金錢一樣,又有誰會嫌多呢?
這些媒體記者在報道超光速航行技術驗證實驗的同時,也會在無形中將華國的強大和影響力對外擴展出去。
當然,這些媒體記者能夠拍攝和採訪的區域也僅限於航天飛機發射的時候。下蜀航天基地中的製造工廠和核心區域是不可能進入的。
站在指定的拍攝區域,來自華盛頓郵報的媒體記者在扛著碩大的攝像機將航天飛機升空的過程拍攝下來的同時對著鏡頭解說著。
“不可思議!”
“華國在航天領域的技術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就像是普通民航客機一樣的航天飛機在跑道上滑行了一段時間後直接就起飛了,整個過程絲滑的就像是你購買了一張機票從華盛頓飛往紐約一樣!”
“而正如我們所見,剛剛在這座航天基地中所發射的三架航天飛機,它們將攜帶五組量子引力模擬接收設備前往木星的近地軌道,以在今年的11月正式對由國際知名學者徐川教授提出的超光速航行技術進行可行性驗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航行任務不僅僅是爲了驗證超光速航行技術,同時也將創造人類文明載人航天最遠的航行記錄。”
“而據瞭解,本次由三架航天飛機組成的航天編隊將在兩個月後正式抵達木星的近地軌道附近。”
“僅僅是兩個月的時間,華國就有能力將宇航員從地球送往超過7億公里之外的木星!他們在航天領域的發展,簡直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華盛頓郵報爲您報道”
在媒體的報道下,攜帶著量子引力模擬接收設備的航天飛機正式朝著木星出發的消息很快就傳遍全世界。 幾乎所有關注到了這一消息的人都在期待著11月份的驗證實驗。
就在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超光速航行技術的驗證實驗上的時候。
另一邊,湘南,巴陵。
這座在五年前還是一個三線末尾的地級市,如今已經搖身一變成爲了國內二線城市城市中最頂尖的那一批,甚至隱隱有著朝一線城市發展的區域。
而原因也很簡單,因爲這座城市出了一位人類有史以來最‘牛逼’的學者。
在那個人的牽引下,鋰硫電池生產基地、超導材料生產廠、無極量子超算中心等衆多頂尖科技工業園區都先後落座於這座小小的三線城市。
衆多先進科研工業園區帶來的遠不止經濟發展這麼簡單。
規模經濟與集羣效應會直接重塑整座城市的區域競爭力,衆多高科技工業園區也能夠重構人產城關係,爲整座城市帶來大量的就業崗位的同時引入無數先進人才。
而這些東西又會給整座城市帶來醫療、教育、人文、交通、城市建設等等各領域的蓬勃的發展。
科技有著這樣的魅力,也有著這樣的能力!
而在巴陵這座小城市高速發展的時候,云溪區在靠近長江的高新開發區,寬敞的六車道公路旁邊,聳立著一座造型奇特的大廈。
這棟大廈的佔地面積並不是很大還不到一萬平米,但造型卻相當的獨特,宛如‘莫比烏斯環’與‘太極雙魚’的拓撲融合。
遠遠的望去,很難讓人想象讓人想象到它是一座量子超算中心,更像是歌劇院或博物館之類的旅遊景點。
這樣的一座超算中心,的確引起了不少人的興趣和好奇,以至於在修建的時候,就有不少本地的居民和媒體記者前來圍觀拍攝。
設計這座量子超算中心的是華國有名的建築大師,工程院的李興鋼院士,他最有名的代表作品便是“鳥巢”國家體育場。
而這棟造型宛如‘莫比烏斯環’與‘太極雙魚’的拓撲融合的超算中心,在設計中寓意著量子糾纏的不可分割性與陰陽平衡的東方哲學。
外牆覆蓋智能變色玻璃幕牆,通過納米電控技術模擬量子態躍遷的流光效果,白天可以呈現青黛色,象徵“青出於藍”的科技進取,夜間可以切換爲星空藍,隱喻人類對量子世界的探索。
而在量子超算中心的主入口,其外面的廣場則設計爲‘九章算陣’廣場,地面嵌銅質算珠,整體呈現出糾纏狀態,呼應《九章算術》的數學智慧與量子糾纏的特性。
從轎車上下來,站在無極量子超算中心的廣場門口,徐川仰望著面前這座可謂是代表了人類文明在計算機領域最先進成果的建築,眼眸中帶著一絲滿意的色彩。
不得不說,能夠設計出這種獨特造型的建築大師,還是有點本事的。
雖然說靈感是他自己提供的,但那位李興鋼院士能夠將他的靈感完美的復刻出來,還是挺厲害的。
“徐院士!歡迎,歡迎,歡迎您回家!”
就在徐川下車的那一刻,一名西裝革履的中年男子滿臉笑容的迎接了上來,熱情的伸出了雙手。
“周書記。”
看到走過來的領導,徐川伸出手笑著打了個招呼。
周向華,這一屆巴陵市的領導,也是極力爭取無極量子超算中心落座在巴陵的官員。
畢竟徐川一開始下意識想的是將這座超算中心修建在金陵的,沒有什麼其他的原因,純粹就是因爲近。
不過在後面這位周書記的爭取下,無極量子超算中心最終落戶在了他老家巴陵。
對於徐川來說這只是順手的事,不過對於巴陵和這屆市領導來說,世界上第一座量子超算中心落座在本市,那絕對是難以想象的助力。
“沒想到今天的剪綵和開機儀式您會親自過來,如果提前招呼一聲就好了,我應該去高鐵站親自接您的。”
握著徐川的手晃了晃,周向華滿臉笑容的寒暄著。
廣場上,徐川笑著搖搖頭,道:“沒這個必要,我又不是什麼大領導,只是個學者而已。”
周向華:“您這就太謙虛了,咱們巴陵的發展,還得多虧您的照顧和支持,纔有今日的繁華啊。就像無極量子超算中心,就爲云溪區帶來了超過五十家大型企業在這裡建設分公司,其中還包括了不少的國外企業,這些可都是您帶來的。”
“咱們爲人民服務工作的,代表咱們家鄉的老百姓歡迎一下您是應該的。”
徐川笑了笑,跳過了這些恭維奉承的話題,開口道:“無極超算中心的剪綵開機儀式準備好了嗎?”
他這次過來可不是來聽這些市領導拍馬屁的,而是有更重要的事情。
周向華笑著點點頭,迅速回道:“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開始,咱們進去吧。”
“行。”
徐川點點頭,朝著無極量子超算中心內部走去。
作爲全世界首座量子超算中心,無極量子超算中心代表的不僅僅是極致的計算能力,還有與計算領域相關的一切科學的發展與突破。
比如他最看重的‘計算材料學’!
如果說傳統超算中心的算力限制了這門科學的發展,那麼在無極量子超算中心建造完成後,計算材料學將猶如獲得了可控核聚變技術的能源一樣,直接螺旋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