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05章 撞擊!撞擊!

京城。

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的總部大樓。

總指揮中心,此時此刻正黑壓壓的站著一大羣人。

這其中既有各國航天局的局長,也有航天領域、天體物理學、天文學、地質學、生物學等繁多領域的頂級專家學者,更有全世界各國的高官政要

以及前兩天才從金陵那邊趕過來的徐川,和那位特意從北海小島趕過來的老人。

在這個關乎全人類未來的重要時刻,幾乎所有火星地球化工程施工委員會的高層和各國代表都站在了這裡。

無他,今天即將展開的工程,毫不誇張的說是人類文明自打有歷史記錄以來進行過的最爲龐大宏偉的工程!

對一顆類地行星進行改造,投入超過百萬億的項目,預計持續時間超過50年,超過一百二十七個國家與地區共同參與

如果成功了的話,這將是人類文明有史以來收穫過的最大果實。

如果失敗了的話,這麼多的資金打水漂,涉及這麼多的國家,主導這個項目的人必然會承擔巨大的壓力。

想到這,總控制室中的老人看了一眼身旁的學者,開口道。

“如果今天的實驗失敗了,我們還可以再從小行星帶中採集幾顆隕石,重新進行。”

總控制的落地大屏幕前,聽到了身邊傳來的聲音,徐川笑了笑,開口道:“不會失敗的。”

今天的撞擊實驗,不僅僅是參與了火星地球化工程的國家在關注,更有全世界數十億人的都在等待著消息。

一期工程投入整整1.7萬億,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出現失敗的報道。

而且,他也從未想過會失敗。

畢竟這是成千上萬學者爲之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時間,無數人共同努力創造的條件,不會失敗,也不可能失敗!

聽到徐川自信的發言,老人笑了笑,輕輕的點了下頭。

“能成功自然是最好的,我也只是問問而已。”

略微停頓了一下,他接著道:“放心吧,就算是在接下來的實驗室中火星的測試數據並不那麼理想,我也可以在這裡給你做出保證,我們絕不會放棄對航天的發展與投入。”

“航天是一場百年,乃至千年發展的大業,它是我們未來前進的燈塔。只要朝著這條路發展,就不會輸,也不怕輸。”

老人笑著給徐川透了個底,以他的身份說這話,毫無疑問,航天發展已然是國家未來數十年乃至百年都不會變的戰略規劃。

這不僅僅是民族復興新徵程的宏偉藍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華夏文明展望未來,是關乎民族命運的長遠大計!

徐川點了點頭,他相信老人的話語,也相信腳下的這片土地能夠連續性和階段性將這份戰略規劃進行下去。

笑了笑,他開口說道:“放心吧,如果說火星的測試數據並不是那麼理想,並不符合地球化改造的要求的話,我也並不會強求進行這項工程。”

“如果說火星的內核完全冷卻了的話,就算是我將小行星帶中的所有小行星和隕石都搬過來砸到火星上,也不會重新激發出它磁場。”

停頓了一下,徐川的目光落在面前不遠處的落地大屏幕上,那上面是從遙遠的火星傳遞過來的實時畫面。

目光落在那一顆紅色的星球上,他繼續說道:“當然,火星磁場激發失敗也並不能完全否定地球化的失敗,我們還有其他的備用方案。”

“最終的結果,還是需要考察磁場、大氣、水資源、溫度等一系列的條件。”

“不過.”

說到這,他轉頭看向身旁的老人,笑了笑,開口道:“就算是出現最糟糕的情況,整個項目完全的失敗,不可爲。我們也還是可以繼續利用火星的。”

“比如在上面建造火星城市,同樣可以進行大規模的移民和開發。只不過這樣一來,在上面生活的人無論是出行還是工作,乃至我們對火星的開發利用,都會受到極大的惡劣條件限制。”

事實上,火星並不是一個完美的移民星球。

至少對於現階段的人類文明而言是的。

沒有大氣層和磁場的保護,地表沒有多少水源、僅有地球三分之一左右的重力、晝夜極大的溫差、火星上季節性的超級風暴

這些條件每一個對於人類文明來說都是極其惡劣,甚至是致命的。

儘管火星的條件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都不太適合人類文明的居住,但放到現階段的人類文明中,卻是最優的選擇。

畢竟以人類現在航天技術來說,所能做出的選擇也就只有屈指可數的那麼一兩個而已。

月球、火星、金星、木星的部分衛星

在這些寥寥無幾的可移民星球中,火星的各方面條件都是最優秀的。

哪怕對於現在的人類來說依舊足夠惡劣,但它至少是目前人類文明最有希望先達到,並且展開大規模移民建設以及開發上面資源的新大陸!

一旁,老人輕輕的點了點頭,笑著開口道:“有你在,我放心。”

“說起來,距離第一次的隕石撞擊實驗,還有多久開始?”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擡頭看了一眼落地大屏幕上的時間,回答道:“還有十分鐘!”

事實上,今天他站在這裡,只不過是等待火星那邊的撞擊實驗和結果而已。

真正指揮這場行動的人,並不是他。

畢竟火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即便是現在已經到了27年的三月份,但兩之間依舊有著一億多公里的遙遠距離。

如此遙遠的距離,即便是光也要飛行數分鐘才能抵達。

如此誇張的延遲,他不可能選擇在地球上進行指揮正常行動,除非是國家願意放他前往火星軌道。

但很顯然,目前來說這還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

在徐川和地球總指揮中心無數人共同等待著即將開展的馭星工程的時候。

另一邊。

遙遠在上億公里的火星外太空軌道上,火星地球化工程施工團隊已經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所有人都各司其職緊張有序的忙碌在現場。

充當現場指揮中心的瀚海號·二代航天飛機的機艙中,在經過改造後的指揮室內,來自華科院的張榮橋院士正有條不紊的指揮著現場的工作。

理論上來說,這份工作原本應該是由徐川親自指揮進行的。

但考慮到地球和火星之間的遙遠距離,以及航天過程中的不確定性與安全問題,最終由長期從事一線從事深空探測技術研究工作的張榮橋院士代替徐川在一線進行指揮工作。

作爲華國行星探測工程總設計師,這位張榮橋院士曾主持完成了華國行星探測工程的規劃和實施方案論證,主持完成華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的研製和實施。

並在國際上首次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使華國成爲世界第二個實現火星巡視的國家,一舉跨入國際先進行列。

不僅如此,他還曾擔任過探月中心總工程師和探月工程副總師,負責嫦娥一號、二號工程測控系統研製和建設等等工作。

毫無疑問,這是位成熟穩重且經驗豐富的航天老人,任命他代替自己在現場進行指揮,徐川也沒什麼意見。

浩瀚的深空中,隨著各小組完成了對設備的最後檢查,也隨著一切正常的應答從負責馭星一號隕石的航天飛機上傳來,站在瀚海號航天飛機指揮中心,一臉沉肅的張榮橋院士終於發出了‘馭星一號,啓動!’的指令。

隨著這聲指令的下達,遠在火星環繞軌道數千公里之外的馭星一號隕石背面的引擎陣列噴吐出藍白色的等離子流。

在精衛·隕石推進裝置與一系列的輔助推進設備齊心協力的控制下,這顆自小行星帶深處拖曳而來的隕石緩緩掙脫了它自身的軌道枷鎖,朝著下方那顆鐵鏽色星球不斷加速俯衝而去。

與此同時,遍佈在火星深空軌道上的繁多衛星也紛紛在智能系統的操控下全程跟蹤著馭星一號隕石的狀態與飛行軌跡。

這些數據將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實時傳遞到四周的航天飛機上,由上面搭載的分佈式超級計算機進行處理,實時調整安裝在隕石上的精衛推進裝置,以保證最終的撞擊座標、速度、角度等等一系列指標都符合預初的規劃。

而另一部分則會通過火星和地球之間的中繼衛星傳遞迴地球的總指揮中心,放映在那面足夠現場所有人都清晰看見的落地大屏幕上。

當張榮橋院士發出了‘馭星一號,啓動!’的指令後,在經歷了長達六分多鐘的等待後,那一道沉穩的聲音,終於伴隨著精衛引擎陣列噴吐出幽藍等離子流傳遞到了總指揮中心衆人的眼耳中。

那搖曳在馭星一號隕石尾部的藍白色狹長尾焰,就如同一柄熾熱的光劍刺破了深邃黑暗的宇宙,在遙遠的星空中中拖曳出長達數百米的等離子軌跡。

在這一刻,它已經不僅僅是燃燒產物,更成爲了人類工程學與宇宙物理共同譜寫的光之詩篇,在那顆鏽紅色的星球與漆黑深空的交界處,鐫刻下短暫而壯麗的航跡。

落地屏幕前,徐川下意識的屏住了呼吸,目光緊緊的鎖定在噴吐出幽藍的等離子流的馭星一號隕石上。

總控制室中,其他人的表現也幾乎一模一樣,生怕自己的呼吸乾擾到了這顆隕石的軌跡。

即便是站在門口的工作人員,也下意識的將自己的目光投遞了過來,眼神中寫滿了期待和希冀。

時間就這樣一點一滴的靜悄悄的流逝著。

終於,在精衛隕石推進裝置的推動下,已然加速到了數萬千米每小時的馭星一號接近了火星的外圈大氣層。

那稀薄的大氣,就如同白磷一般產生了若隱若現的烈焰,最終遍佈了整個隕石。

儘管沒有聲音,但所有人都可以清晰的看到,隕石高速摩擦稀薄大氣層而形成的等離子體激波正在它前方壓縮堆積。

摩擦生出的烈焰瞬間將它裹成一顆刺目的火流星,發出撕裂虛空的尖嘯彷彿在每一個人耳邊響起。

火星那稀薄的大氣在極致高溫下電離,拉出一條橫貫天際的灼熱電漿尾跡。

此刻,精衛推進裝置已然停機,但在它推動下的隕石已然在火星大氣中開始摩擦,開始熔融。

此刻,它不再是一塊冰冷的巖石,而是化作一顆熾熱的隕石炮彈,以雷霆萬鈞之勢逼近火星的北半球。

無數的烈焰從主體上分離,帶著一團團的炙熱如巖漿般的子體消散在火星的大氣層中。

下方,廣袤的紅色平原在視野中急速放大,那是火星北半球的烏托邦平原,也是火星上最大的平原,更是馭星一號隕石撞擊的目標點。

而按照地質學家對火星地質數據的分析,火星北半球相對比火星南半球來說,更容易通過隕石撞擊產生地震波牽引到火星的地幔與內核。

當馭星一號橫切入火星的大氣層,無論是總控制室中還是遙遠在火星軌道上的施工團隊,都在此刻屏住了呼吸。

那疾速俯衝而去的隕石,就如同攜帶著無數人希望的流星一般,驟然拔高了撕裂空氣的尖嘯。

撞擊前的一瞬,時間與空間彷彿在這一刻彷彿凝固。

緊接著,便是開天闢地般的大爆炸!

如同雷神之錘,馭星一號狠狠的撞擊上了烏托邦平原的中心,那紅褐色的土壤與巖層在絕對的力量面前脆弱如紙。

撞擊點在這一瞬間化爲一片白熱的煉獄,難以想象的能量在億萬分之一秒內釋放。

無數的物質被直接氣化、離子化,一個直徑數十公里的熔巖火球在平原上轟然膨脹、升起!

衝擊波化爲一圈肉眼可見的、由熾熱塵埃與蒸汽構成的紅色死亡之環,以遠超音速的恐怖速度貼著地表瘋狂擴散。

所過之處,紅色的大地如脆弱的玻璃般被碾爲齏粉,龜裂的紋路猶如地震一般瘋狂向四周蔓延。

無盡的塵埃與爆炸雲更是直接衝上了數百公里高空的火星軌道,甚至波及到了數顆正在近距離拍攝的低軌衛星。

世界,彷彿在這一刻毀滅了!

第708章 徐川:我需要兩個幫手!第901章 公開載人登火計劃!第821章 挖徐川不行,那就挖他妹妹第377章 這不可能!第268章 大計劃!第264章 對於你們來說,這還太早了第692章 來自父母的嘮叨第640章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你這樣的數學能力第943章 暗物質的組成!第742章 一篇論文掀起股市跳樓機第1205章 撞擊!撞擊!第653章 航天史上的新篇章!第1214章 遠比統一強電理論還要更加的困難!第87章 普林斯頓的邀請第499章 爲犯下的錯誤買單第534章 國際高能物理大會第324章 拿兩次菲爾茲獎?第557章 國士無雙!第439章 核聚變航母?第776章 極致的防禦第93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最後一個耦合常數第672章 獨一無二!第347章 壟斷高溫超導材料市場第144章 歐洲原子能實驗室的機遇第692章 來自父母的嘮叨第567章 愛因斯坦羅森橋第167章 就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第730章 消散的太空霸權第992章 端上餐桌的‘食品’第780章 你想嚴查誰?第59章 損失慘重的第一區第110章 那一抹靈感白鴿(三更求訂閱月票)第315章 佈局超導材料與碳納米材料第254章 輻射電能轉換第119章 晨星數學獎第314章 一項成果兩個諾獎第547章 二代可控核聚變技術第75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延伸第1159章 堪比‘創世神’的存在第601章 人工智能領域的部署第509章 這話說的還真是怪好聽的第417章 最後一道關卡第209章 即將到來的國際數學大會第724章 基於量子理論的模擬神經信號及電信第923章 NASA的籌碼第741章 怎麼爽怎麼來第1045章 制裁強生第180章 米爾扎哈尼教授遺留的信件第544章 重新定義航空與航天第845章 常溫超導材料的研究第468章 爲開發火星而準備的科技第895章 碟中諜第761章 老人:要錢嗎?我給你送過來!第92章 你怕是有個量子大腦吧?(三更求追讀第23章 國決落幕第257章 信中最重要的科技第914章 電磁軌道炮的突破!第738章 小島國的狼子野心第760章 比數學課更催眠的課程!第431章 讓人瘋狂的提議第1054章 國家不給你發老婆的話,你會單身一輩子的第607章 人機交互技術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512章 取名這種事,我最拿手了!第514章 一篇論文引起的轟動第881章 普通人的生活第919章 第九百二十二:沒有槍械感的槍械第49章 展開破譯工作第688章 人造重力第588章 阿爾忒彌斯計劃,米國的反擊!第169章 甩你臉上的證據第892章 空天戰機編隊第1105章 但論文的作者是徐川教授第805章 證據與公開控訴第229章 多線開工第509章 這話說的還真是怪好聽的第1183章 孕育新數學的思想第704章 特里薩阿奇爾:這不可能!第77章 悲劇的某研究生學長(求追讀求月票)第144章 歐洲原子能實驗室的機遇第336章 虛擬現實技術第239章 資本家的心,果然都是黑的第854章 爆炸性的消息第548章 解決真空散熱難題的方法第1159章 堪比‘創世神’的存在第415章 成爲規則的制定者第471章 威騰:這怎麼可能?!第1222章 遙遠的木星!第912章 複雜的腦電波難題第905章 震驚全世界的消息第871章 帶不動?銷量第一!第429章 破曉!第874章 碳基芯片突破的希望第887章 第三把開啓時代的鑰匙第30章 高難度的下半場(今天下午有事,提前第1043章 僅僅是有一些難度?第490章 爲量子芯片提供理論基礎第192章 徐-霍奇定理第665章 快速搭建月面基地的方法第797章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
第708章 徐川:我需要兩個幫手!第901章 公開載人登火計劃!第821章 挖徐川不行,那就挖他妹妹第377章 這不可能!第268章 大計劃!第264章 對於你們來說,這還太早了第692章 來自父母的嘮叨第640章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你這樣的數學能力第943章 暗物質的組成!第742章 一篇論文掀起股市跳樓機第1205章 撞擊!撞擊!第653章 航天史上的新篇章!第1214章 遠比統一強電理論還要更加的困難!第87章 普林斯頓的邀請第499章 爲犯下的錯誤買單第534章 國際高能物理大會第324章 拿兩次菲爾茲獎?第557章 國士無雙!第439章 核聚變航母?第776章 極致的防禦第93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最後一個耦合常數第672章 獨一無二!第347章 壟斷高溫超導材料市場第144章 歐洲原子能實驗室的機遇第692章 來自父母的嘮叨第567章 愛因斯坦羅森橋第167章 就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第730章 消散的太空霸權第992章 端上餐桌的‘食品’第780章 你想嚴查誰?第59章 損失慘重的第一區第110章 那一抹靈感白鴿(三更求訂閱月票)第315章 佈局超導材料與碳納米材料第254章 輻射電能轉換第119章 晨星數學獎第314章 一項成果兩個諾獎第547章 二代可控核聚變技術第75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延伸第1159章 堪比‘創世神’的存在第601章 人工智能領域的部署第509章 這話說的還真是怪好聽的第417章 最後一道關卡第209章 即將到來的國際數學大會第724章 基於量子理論的模擬神經信號及電信第923章 NASA的籌碼第741章 怎麼爽怎麼來第1045章 制裁強生第180章 米爾扎哈尼教授遺留的信件第544章 重新定義航空與航天第845章 常溫超導材料的研究第468章 爲開發火星而準備的科技第895章 碟中諜第761章 老人:要錢嗎?我給你送過來!第92章 你怕是有個量子大腦吧?(三更求追讀第23章 國決落幕第257章 信中最重要的科技第914章 電磁軌道炮的突破!第738章 小島國的狼子野心第760章 比數學課更催眠的課程!第431章 讓人瘋狂的提議第1054章 國家不給你發老婆的話,你會單身一輩子的第607章 人機交互技術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512章 取名這種事,我最拿手了!第514章 一篇論文引起的轟動第881章 普通人的生活第919章 第九百二十二:沒有槍械感的槍械第49章 展開破譯工作第688章 人造重力第588章 阿爾忒彌斯計劃,米國的反擊!第169章 甩你臉上的證據第892章 空天戰機編隊第1105章 但論文的作者是徐川教授第805章 證據與公開控訴第229章 多線開工第509章 這話說的還真是怪好聽的第1183章 孕育新數學的思想第704章 特里薩阿奇爾:這不可能!第77章 悲劇的某研究生學長(求追讀求月票)第144章 歐洲原子能實驗室的機遇第336章 虛擬現實技術第239章 資本家的心,果然都是黑的第854章 爆炸性的消息第548章 解決真空散熱難題的方法第1159章 堪比‘創世神’的存在第415章 成爲規則的制定者第471章 威騰:這怎麼可能?!第1222章 遙遠的木星!第912章 複雜的腦電波難題第905章 震驚全世界的消息第871章 帶不動?銷量第一!第429章 破曉!第874章 碳基芯片突破的希望第887章 第三把開啓時代的鑰匙第30章 高難度的下半場(今天下午有事,提前第1043章 僅僅是有一些難度?第490章 爲量子芯片提供理論基礎第192章 徐-霍奇定理第665章 快速搭建月面基地的方法第797章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绍兴县| 资兴市| 徐汇区| 公主岭市| 桑植县| 贺州市| 德江县| 旺苍县| 湘潭市| 罗定市| 大同市| 泽州县| 海宁市| 万安县| 桂阳县| 理塘县| 桑日县| 贵定县| 桂东县| 巴彦县| 房产| 乌苏市| 达州市| 平顶山市| 威远县| 黎川县| 象山县| 康马县| 桦甸市| 江永县| 彭阳县| 十堰市| 长葛市| 永兴县| 蒲城县| 洪泽县| 雷山县| 宁晋县| 五台县| 杨浦区| 扎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