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11章 不是一個體系的生命

在載人登火小隊研究觀察著這些來自火星上的小生命的時候。

與此同時,遙遠的另一邊,地球,金陵。

有資格瞭解這些火星微生物的科研人員也正在緊鑼密鼓的分析著登火小隊發送回來的觀測數據。

實驗室中,一名穿著白大褂的中年男子緊盯著面前的實驗分析數據,緊蹙著眉頭看了好一會後嘆了口氣。

“不行!”

“這些分析數據遠遠不夠!我建議啓動活體樣本培育觀察!”

話音未落,實驗室中就有人馬上反駁道。

“老劉你瘋了嗎?啓動活體樣本培育觀察,咱們的宇航員怎麼辦?那可是在火星,火星!”

“萬一這些火星微生物對人體有害,出現了感染等嚴重問題,你負責嗎?”

這名叫老劉的中年男子嘆了口氣,嘀咕了一句:“但是光憑藉這些,我們根本就沒法判斷這些微生物的危害性,更難以判斷它是否對人體有害。”

聽到這句話,一旁反駁他的另一位同樣穿著白大褂,頭髮已經灰白了的老人也嘆了口氣。

的確,光憑現在登火小隊發送回來的這些觀察數據,即便他們是專業的,也不敢做出判斷。

對於一種地球之外的生命,判斷方式和條件遠比地球上的生命要更加的複雜。

在地球上,他們要研究一種微生物都得通過顯微鏡觀察、分離提純、生理形態鑑定、活體培養特性觀察、代謝研究、遺傳研究等等等等各種方法,才能弄清楚一株微生物細菌的特性。

而在遙遠的火星上,這些主要方法中的絕大部分幾乎都不可行。

尤其是最爲重要之一的活體培養特性觀察實驗,目前來說是不允許的。

因爲登火小隊沒有這個條件去做。

爲了最大程度確保宇航員們的生命安全,所有需要冒風險進行處理的實驗是都不被允許的。

活體培養特性觀察實驗毫無疑問是危險係數較高的類型。

在進行登火工程的時候,誰都沒有將外星微生物感染這種事情過多的考慮在內。

畢竟此前無論是米國還是華國對火星的探測研究,甚至是他們自己發射上去的無人探測航天飛機,都未在火星上發現生命存在的跡象。

儘管水手號大峽谷底部藏有較爲豐富的水資源,但有水資源也不等同於有生命。

所以瀚海號載人登火小隊並未攜帶上去多少能夠進行生命實驗的儀器設備,就連顯微鏡觀察使用的都非專業的生物電鏡。

但如果是不進行活體觀察,光憑登火小隊觀察到的這些資料數據,他們根本就無法判斷這些火星微生物的活性狀態、代謝特徵、遺傳特性等等信息,無法判斷它是否對人體的影響,也無法確定使用哪種藥物來可能性的抑制感染蔓延或治療等等。

“要是那邊能做一個基礎的革蘭氏染色實驗就好了。”

實驗室中,一名穿著白大褂的中年醫生放下手中的數據報告,捏了捏有些酸澀的鼻樑後長嘆了口氣說道。

革蘭氏染色實驗,是通過一系列步驟(初染、媒染、脫色、復染)來區分細菌爲革蘭氏陽性或陰性的方法。

這是微生物學中最基礎也是最常用的一種染色技術。

簡單的來說,通過給細菌和微生物進行切片處理,

革蘭氏染色不僅能夠幫助我們識別細菌的類型,還能爲後續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如抗生素的選擇和疾病診斷等等。

但通常情況下,革蘭氏染色需用四種不同的溶液:鹼性染料初染液;媒染劑;脫色劑和復染液。

這種方法將細菌,至少是地球上的細菌分成了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

陽性菌和陰性菌都有不同的基礎性藥物和治療方法。

如果能夠針對性的判別出來,他們就能夠針對性的在下一次的物資補給中運送上去一些對應的藥物。

而不至於像現在這樣完全摸不著頭腦。

一旁,來自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臨牀分中心劉升榮教授輕輕的搖了搖頭,道:“革蘭氏染色並不一定對這些微生物有用。”

“嗯?”

聽到這話,實驗室中的幾名微生物和醫藥領域的專家都望了過來。

拉過一張報告圖,劉升榮教授指了指上面的微生物開口道:“革蘭氏染色法是針對地球上的碳基生命而言的,它建立在貯存蛋白質的鑑定基礎上。”

“火星上的這三種微生物,是否具備蛋白質結構都不一定。”

略微停頓了一下,他指向報告上的第一張顯微電鏡結構圖和匹配的元素分析實驗數據,繼續說道:

“至少這一種微生物很明顯和地球上的細菌有極大的差異,它的表面結構如果沒有判斷錯誤的話是以硅元素爲基礎的。”

“考慮到到火星的環境,再結合登火小隊那邊開採到這些微生物的位置與環境,它很有可能是一種前所未見的硅基生命。”

“此前我們在月球南極的溶洞中發現的那些微生物化石遺蹟不就初步的證明了這一點嗎?”

“如果它們是硅基生命的話,恐怕目前我們人類醫學科技中針對碳基細菌的治療方案以及藥物都將失去作用。”

一旁,華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章樺院士聞言後思索了一下,道:“如果它們是硅基生命的話,可能我們需要擔心的就不是那麼多了。”

“畢竟硅基生命和碳基生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類型,感染的概率還是相當小的。”

“就像是人和動物之間很多時候病毒與微生物都難以互相感染一樣,硅基生命與碳基生命兩者之間的隔閡肯定比這個大。”

“我擔心的是這些生命可能是介於碳基生命與硅基生命之間一種形態。”

聽到這話,實驗室中有人快速的問道:“類似於硅藻這種類型的?”

章驊院士點了點頭,臉上帶著一些擔憂:“既然它們作爲一種生命,那麼自然需要考慮進食、繁衍這兩種生命最基礎的條件。”

“繁衍暫且不提,如果進食,也就是‘活’下去,是目前我們最需要考慮的。”

“考慮到火星上的環境,以及挖掘到這些微生物的位置,站在我個人的角度上來說,這些微生物最有可能以二氧化碳、地底的水冰資源、以及黏土或黏土中的某類物質作爲食物。”

“畢竟它們要生存總是需要能量的,總不可能連能量都不需要就能夠繁衍開來,這不科學。”

“而考慮極樂平原與科林託隕石坑的環境,個人認爲最大的可能性是以二氧化碳作爲食物,通過特定的酶以及水冰資源將其分解和轉化成甲烷、氫酸等廢棄物。”

“如果是這種生命形式的話,可能人類對於它來說反而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寄生的地。”

“畢竟人類呼吸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與水蒸氣,如果溫度再適宜它們繁衍的話,這意味著”

他的話沒有說完,不過實驗室中的幾人都反應了過來。

熱鬧的氣氛瞬間安靜了下來,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在場的所有人都清楚,如果這套看起來合理的推論是真的,那麼人類的呼吸系統將是這些微生物繁衍壯大並傳染的最佳場所。

“好了好了,咱們先別自己嚇自己。”

沉寂了良久,實驗室中才有人打破了這份詭異的安靜,乾笑著開口道:“這些都是理論推測,實際情況如何我們目前還不得而知。”

“也有可能這套理論方向完全相反呢?”

“畢竟咱們現在登陸火星的幾名宇航員目前身體狀況還是挺健康的不是嗎?並沒有出現被感染的情況。”

“這說明至少短時間內這些來自火星的微生物並不大會感染人體,就算是感染了,發病時間肯定也會更加的漫長。”

“這中間的時間,相信我們足夠摸清楚它們的特徵與情況了。”

與此同時,另一邊。

下蜀航天基地,辦公室中,徐川也正在翻閱著這些登火小隊傳遞回來的最新實驗數據。

沙發對面,常華祥手中同樣捏著一份資料,皺著眉頭看了一會後開口詢問道:“你說這些會是什麼?”

盯著手中的資料,徐川頭也沒擡的回道:“不知道。”

“不知道?”

沙發對面,傳來了常華祥院士有些訝異的聲音。徐川嘆了口氣,擡起頭看了過去,搖著頭說道。

“我不是上帝,也不是造物主,對於目前火星那邊的情況,我瞭解的並不比你們多。”

站在這種全新的未知領域,即便是他是一名頂尖的學者,也和其他人一樣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上輩子的經驗和時光放到這會完全沒什麼用處,畢竟這是人類第一次接觸地球以外的活著的生物。

更何況,他並不是微生物學家或生物學家,能夠從這些實驗數據中推導出來的有用信息還比不上實驗室中的那些專業人士。

他們都沒法確定,他又怎麼敢說自己瞭解呢?

“那你覺得這些微生物是硅基生命還是和地球上一樣的碳基生命?”常華祥院士追問道。

思忖了一下,徐川開口道:“我覺得他們可能是更類似於地球上的硅藻一樣,介於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之間的存在?”

“爲什麼這麼說?”

徐川搖了搖頭,道:“可能是一種直覺吧。”

常華祥思索了一下,道:“如果是這樣的話,它們可能會對我們的宇航員造成感染或危害。”

“畢竟相對比純粹的硅基生命來說,碳基微生物或介於兩者中間的細菌對人類的感染性要更大。”

徐川:“那也沒有辦法,這種事情是我們所無法預料到。”

“雖然說此前推測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但那畢竟只是推測。無論是以前米國對火星的勘探還是咱們自己的無人探測,都沒有在上面發現任何生命存在的跡象。”

“我們不可能因爲一個幾乎沒有任何證據支持的猜想,就給我們的航天體系增加一套完整的防護系統。”

“那樣做並不科學。”

爲從未發現過只存在猜想中的火星生命增加一套防護系統,這對於需要嚴格計算髮射重量和物資數量的航天技術來說並不科學。

即便是他們目前擁有著航天飛機,在太空旅行時擁有更充足的空間也不是這樣使用的。

更何況,在來之前他們根本就不知道火星上的生命到底長什麼樣。

如果是那種肉眼可見的大型生命,比如火星人什麼的,宇航員攜帶的手槍也足夠造成一定的危害了。

實在不行,瀚海號航天飛機上還準備了電磁武器。

相信只要是肉體凡胎,哪怕是硅基生命,他們也能幹掉對方。

但面對這些火星上的微生物和細菌,在沒有足夠的瞭解前,他們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N99口罩?防毒面具?還是說青黴素、內酰胺?

這些東西在地球上的確很好使,但是到了火星上,面對火星上的細菌與微生物,可能就完全沒用了。

畢竟人家可能都不是和你一個體系的。

與此同時,另一邊。

瀚海號航天飛機這座臨時的火星基地中,在結束了兩天半時間的載人登火相關的科研活動後,登火的四名宇航員收拾好在火星上採集到的樣本,將其固定在航天艙內。

伴隨著登火返回艙的升空與對接,四名宇航員順利的踏上了返回地球的道路。

準確的來說,他們應該是返回月球。

畢竟火星上的微生物他們不可能直接帶回地球,而在沒有確認自己是否已經被外星生命感染的情況下,月球上的科研基地無疑是最合適的處理基地了。

一方面,他們可以快速的將各種物資與相關的研究設備通過航天飛機送往月華臺前哨科研站。

另一方面,如果真出現了意外被感染的情況,那麼月球距離地球也更近,能夠更及時的得到治療。

火星,距離地球無疑太遠了。

而且包隨著時間的推移,兩者之間的距離還會不斷的增加,即便是擁有著航天飛機,他們想要往返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考慮各方面的因素,月球上的前哨科研基地無疑是最合適的研究地點。

PS:修改一下前文的設定,將研究火星微生物的基地從火星遷移到月球基地,這樣更合理一點,前文我會盡快修改的。

帶來的一些閱讀體驗問題,八尾在這裡向大家道個歉了,sorry~抱歉了。

第284章 狂熱的外界(爲盟主高山流水加更7/第78章 十七歲的天才第745章 希格斯教授的遺信第150章 解決質子半徑之謎第51章 發現規律第477章 來自維度的碾壓第888章 碳基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產業發展討論會議第479章 南韓:這是剽竊我們的成果!第1055章 M87黑洞的時空波動漣漪效應第1002章 成功抵達!第102章 小學弟喜歡啥?(求首訂)第892章 空天戰機編隊第206章 等離子體湍流第1146章 量子霸權!第948章 阿米莉亞:還是導師好用!第857章 學術界的指鹿爲馬第129章 比肩教皇第1150章 強悍的法爾廷斯第384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168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591章 時代的侷限與發展第1037章 隱藏在火星細菌基因結構中的秘密第273章 突破性的成果!第3章 IMO與IPHO第1218章 驗證超光速航行技術可行的方案!第109章 上臺報告第317章 NS方程那一抹靈感的光第325章 如果我都能看懂的話,那應該不可能第110章 那一抹靈感白鴿(三更求訂閱月票)第992章 端上餐桌的‘食品’第190章 征服全世界數學家第917章 這是人能做到的事情嗎?第86章 忘記的事情(三更求追讀求月票)第616章 CERN的新聞發佈會第650章 深空中的遙望第405章 沒問題,國家將全力配合您的工作第280章 畢竟是我的學生(求月票)第325章 如果我都能看懂的話,那應該不可能第104章 前往普林斯頓第62章 省狀元第179章 唯一獲得菲爾茲獎的女性第475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130章 科研結束第977章 決定我們未來共同命運的時刻第855章 米國的小心思第280章 畢竟是我的學生(求月票)第545章 誰還沒有一個大國夢了?第305章 爆炸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第1138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365章 亦如愛因斯坦,或牛頓第1219章 熱鬧的報告會現場。第1130章 被撬動的世界第618章 徐川:不難的,也就和你師兄那個差第418章 其實也算不上很難第995章 航天領域的新秩序!第708章 徐川:我需要兩個幫手!第165章 擴大華國在CERN的影響力第991章 絕望的高通第1006章 火星作業。第1101章 只有他才能夠一如既往的‘快’!第1108章 我們需要多長的時間,纔有可能實現第233章 諾貝爾'數學'獎第413章 或許,科學需要的,就是你這樣的人第154章 打開地獄的工具第456章 遇事不決,量子化學!第608章 外骨骼與仿生學機器人第1107章 足夠讓整個人類文明蛻變的理論!第994章 九顆星的製造難度第659章 無法拒絕的陽謀第819章 一封信,六百億第278章 不愧是徐教授!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159章 泰晤士日報的專訪第187章 暗流涌動的數學界第1060章 你聽說過‘空天戰艦部隊’嗎?第237章 諾獎前的準備第606章 徐曉的忽悠第674章 PNP?第846章 學生打不過,導師亂殺?第314章 一項成果兩個諾獎第1203章 馭星工程第858章 徐川:那就給點錢吧。第532章 NPP猜想第727章 這也太快了吧第1205章 撞擊!撞擊!第393章 你們自己玩去吧第1063章 從天而降的軍團第843章 移民火星的基礎技術之一第470章 給南韓記一大功第920章 單兵作戰的極限第855章 米國的小心思第1214章 遠比統一強電理論還要更加的困難!第954章 不靠譜的想法?第489章 突如其來的靈感第1054章 國家不給你發老婆的話,你會單身一輩子的第1159章 堪比‘創世神’的存在第602章 招標大會第1079章 智能體II型AI第922章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第463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第284章 狂熱的外界(爲盟主高山流水加更7/第78章 十七歲的天才第745章 希格斯教授的遺信第150章 解決質子半徑之謎第51章 發現規律第477章 來自維度的碾壓第888章 碳基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產業發展討論會議第479章 南韓:這是剽竊我們的成果!第1055章 M87黑洞的時空波動漣漪效應第1002章 成功抵達!第102章 小學弟喜歡啥?(求首訂)第892章 空天戰機編隊第206章 等離子體湍流第1146章 量子霸權!第948章 阿米莉亞:還是導師好用!第857章 學術界的指鹿爲馬第129章 比肩教皇第1150章 強悍的法爾廷斯第384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168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591章 時代的侷限與發展第1037章 隱藏在火星細菌基因結構中的秘密第273章 突破性的成果!第3章 IMO與IPHO第1218章 驗證超光速航行技術可行的方案!第109章 上臺報告第317章 NS方程那一抹靈感的光第325章 如果我都能看懂的話,那應該不可能第110章 那一抹靈感白鴿(三更求訂閱月票)第992章 端上餐桌的‘食品’第190章 征服全世界數學家第917章 這是人能做到的事情嗎?第86章 忘記的事情(三更求追讀求月票)第616章 CERN的新聞發佈會第650章 深空中的遙望第405章 沒問題,國家將全力配合您的工作第280章 畢竟是我的學生(求月票)第325章 如果我都能看懂的話,那應該不可能第104章 前往普林斯頓第62章 省狀元第179章 唯一獲得菲爾茲獎的女性第475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130章 科研結束第977章 決定我們未來共同命運的時刻第855章 米國的小心思第280章 畢竟是我的學生(求月票)第545章 誰還沒有一個大國夢了?第305章 爆炸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第1138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365章 亦如愛因斯坦,或牛頓第1219章 熱鬧的報告會現場。第1130章 被撬動的世界第618章 徐川:不難的,也就和你師兄那個差第418章 其實也算不上很難第995章 航天領域的新秩序!第708章 徐川:我需要兩個幫手!第165章 擴大華國在CERN的影響力第991章 絕望的高通第1006章 火星作業。第1101章 只有他才能夠一如既往的‘快’!第1108章 我們需要多長的時間,纔有可能實現第233章 諾貝爾'數學'獎第413章 或許,科學需要的,就是你這樣的人第154章 打開地獄的工具第456章 遇事不決,量子化學!第608章 外骨骼與仿生學機器人第1107章 足夠讓整個人類文明蛻變的理論!第994章 九顆星的製造難度第659章 無法拒絕的陽謀第819章 一封信,六百億第278章 不愧是徐教授!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159章 泰晤士日報的專訪第187章 暗流涌動的數學界第1060章 你聽說過‘空天戰艦部隊’嗎?第237章 諾獎前的準備第606章 徐曉的忽悠第674章 PNP?第846章 學生打不過,導師亂殺?第314章 一項成果兩個諾獎第1203章 馭星工程第858章 徐川:那就給點錢吧。第532章 NPP猜想第727章 這也太快了吧第1205章 撞擊!撞擊!第393章 你們自己玩去吧第1063章 從天而降的軍團第843章 移民火星的基礎技術之一第470章 給南韓記一大功第920章 單兵作戰的極限第855章 米國的小心思第1214章 遠比統一強電理論還要更加的困難!第954章 不靠譜的想法?第489章 突如其來的靈感第1054章 國家不給你發老婆的話,你會單身一輩子的第1159章 堪比‘創世神’的存在第602章 招標大會第1079章 智能體II型AI第922章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第463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两当县| 瓦房店市| 宿迁市| 桐梓县| 治县。| 寻甸| 沾化县| 桑日县| 大庆市| 江安县| 岢岚县| 西充县| 故城县| 金沙县| 静乐县| 祁东县| 青龙| 昌吉市| 繁峙县| 昌平区| 静安区| 淅川县| 灵川县| 锦屏县| 垣曲县| 八宿县| 商南县| 新源县| 水富县| 武夷山市| 绥滨县| 宁陕县| 平度市| 高邑县| 普宁市| 太仓市| 榆林市| 孝感市| 宁海县| 来安县| 尖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