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出現的時候就已經是中年了,看起來是一個很正常的藏地僧侶,不一樣的是晚年。
藏地的動亂影響到了佛門,很多地方的佛寺都是由本地人掌控的,和尚所在的佛寺,也是一樣的。
領主大了敗仗,佛寺因此被其他的佛寺擠兌,和尚不得不在幾乎晚年的時候,離開自己的家鄉。
流浪到中原,中原的語言文字,和尚都必須重新開始學,但是和尚似乎真的是有智慧的人,很快就學會了語言,文字沒有學會。
但是語言是最直觀的的可以在那個時候,講道論經的工具,以前有名的大和尚,心中有了頓悟,不識字也能講出佛法。
這個和尚因爲精通佛法,收了許多中原弟子,其中最喜歡的就是大弟子。
大弟子做人做事都很妥帖,難得的是有慧根,這樣的人,修佛的話一定會有成就的,但是也容易走上邪路。
和尚有些不放心,在大弟子的身上投注的心血是最多的。
那時候,中原有人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取出來了燭陰眼,李用燭陰眼中的力量,爲非作歹,人間很快就變成了羣魔亂舞的樣子。
心懷慈悲的和尚,幾乎是立刻決定要去度化這魔頭,那魔頭本來就是一個心智正常的普通人,一時之間有了巨大的力量,有些控制不住的想要去做壞事。
和尚爲魔頭唸了幾日幾夜的經文,那魔頭似乎終於被感化了,終於不再爲禍人間了。
但是因爲巨大的力量存在,燭陰眼成爲了衆人爭奪的對象,那魔頭雖然已經不再爲禍人間了,但是面對一波又一波的挑釁,絲毫不會手軟。
江湖上瀰漫正腥風血雨,天空都有些昏暗了。
和尚再一次出山,將那燭陰眼取回來,和尚的名號並不算是響亮,所以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燭陰眼被一個人拿走了,但是不知那個人是誰,也算是一種平靜了。
事情到這裡,本來就可以結束了,和尚試圖銷燬
燭陰眼,在寺廟的後面專心鑽研佈陣,陣法一日比一日成熟。
絲毫不知道人心浮動的和尚,將自己要做的事情告訴了自己的大弟子,佈陣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和尚需要人護法。
陣法成功之際,和尚心力交瘁,迫不及待的想要試一試自己的陣法威力,讓自己的大弟子將燭陰眼放了進去。
大弟子有些心浮氣躁,因爲出門的時候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正在糾結要不要跟自己的師父說要還俗,一時之間有些猶豫。
前進一步,可能會跟自己喜歡的姑娘白頭到來,但是師父很傷心,後退一步,師父開心,但是一對有情人就此分離,似乎是一個很困難的抉擇呢!
心不在焉的大徒弟,聽到師父的吩咐之後,就將手裡拿著燭陰眼扔了出去,沒有看到自己剛纔因爲不小心捏傷的手心。
燭陰眼本來就是有些妖異的紅色,吸收了佛門中人的鮮血之後,那紅色似乎更加耀眼了,兩個和尚是看不出來兩種紅色的區別的,因此並麼有放在心上。
吸過血的燭陰眼與正常狀態下的燭陰眼很不一樣,更加的邪惡,也更加有誘惑力。
大弟子好像看見跟自己兩心相繫的女子,滿身鮮血的站在陣法裡面,悲悲慼慼的責問這大弟子,爲什麼要放棄自己?爲什麼要傷害自己?
眼睛漸漸的變成了紅色,等到和尚發現的時候,他的大弟子已經走火入魔了,抱著地上的一塊石頭,嗚嗚咽咽的哭得很傷心。
他心上的女子從來都不存在,燭陰眼擁有的能力很多,其中有一項就是控制人心,這個方面,每一條擁有上古血脈的蛇都能夠做到。
燭陰眼是上古大蛇的眼睛,自然還存留者血脈的能力。
和尚一直忙於佈陣,燭陰眼是交給大弟子保管的,佈陣的這段時間,大弟子跟燭陰眼談了一場戀愛,少年人的愛戀總是刻骨銘心的,尤其是一個聰明的少年人。
燭陰眼並沒有靈
識,所有的一切都是來自人心,世人心中的惡都可以在這裡,是人心中的善,也可以出現。
一個幻象毀了一個人,和尚很震驚,法陣因爲大弟子的原因,已經被破壞了,和尚不能再一次佈陣了,臨走的時候,將燭陰眼揣在了懷裡。
和尚門下的弟子,從此之後就一直謹記著祖師爺的傳承,燭陰眼是極爲惡的東西,像是地獄裡的修羅,若是能夠遇見,一定要毀掉。
了得和尚這一脈,若是沒什麼事情的時候,一般都會在外行走,意圖找到燭陰眼並毀掉。
老和尚懷裡抱著燭陰眼,靜靜的圓寂在了一座木塔上,最初的木塔都是老和尚圓寂之後,用來燒肉身的。
老和尚自幼就被佛門中人養大,長大後成爲了和尚,再老一些,因爲各種變故,背井離鄉到了中原,傳承佛法,可以說是爲了佛法貢獻出了自己的一生。
一生茹素的和尚,是最能夠燒出來舍利子的,老和尚的舍利子一共有三顆,一顆被放在坐化的地方了,一顆留在佛門中,還有一顆做成了一個羅漢,擺在了佛堂裡面。
這一顆,就是當處被放在坐化的地方的那一顆,也是將軍有緣,多年沒有人看到過,就被將軍撿起來了。
就是這一刻裡面,包著燭陰眼。
是的,老和尚無法毀壞燭陰眼,又害怕以後會有人心懷不軌,所以乾脆就帶著燭陰眼一起上路了。
燭陰眼是不是會被火燒燬,這件事情並麼有定論,但是老和尚用自己的骨和肉包裹住了燭陰眼,就算不會被火燒燬,也一定會被舍利子包裹起來的。
舍利子沒什麼實質的用處,會收藏舍利子的一般都是善男信女,或者是佛寺,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吧!
老和尚想的很知道,只是沒有想到自己坐化的地方,會變成戰場,所以說這也是命啊!
看完之後,我們三個人都有點沉默,這顆舍利子裡面包裹著燭陰眼,這是毋庸置疑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