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軍派出機動防禦分隊襲擾,不管從哪個方面去分析,看起來只是爲了策應掩護前線部隊後側。
沒有任何的破綻!
並且爲了進一步加強襲擾力度,配合機動防禦分隊的掩護行動,藍軍再次出動了兩架武裝直升機。
而爲了保護武裝直升機不被打,藍軍的重炮第一次展示強大武力。
不僅對紅軍的進攻部隊進行打擊,還對紅軍防空部隊可能所在的區域,同樣進行了地毯式的轟炸。
強行壓制紅軍的防空火力,保證己方武裝直升機的安全。
在這一系列的兵種搭配戰術下,藍軍第一防線後側的藍軍主力部隊,並沒有被紅軍一路追打,安全的退到了第二防線。
而當成掩護任務的機動防禦分隊,這時候也開始向第二防線撤退。
紅軍的追擊行動被破壞,錯失了痛打藍軍落水狗的機會,讓藍軍一個半坦克連返回了第二方防線。
沒人趁這個機會消滅掉它們,接下來想打掉將更加困難。
高城實在氣不過!
“追,給我追上去,藍軍這支部隊屬泥鰍的,滑不溜秋的到處跑,不把這支部隊打掉我寢食難安,必須追上去幹掉他。
傳我命令,步兵三連全速追擊,重炮進行遠程掩護,務必將其攔截在藍軍第二道防線之前。
裝甲一連以最快速度衝擊,與三連前後夾擊將它吞下。”
高城不想後續的進攻中,還被藍軍的機動分隊騷擾噁心,決定趁著他們落單,一舉將威脅永久解除。
陳軍感覺到其中有點不對。
按照前線的這個戰鬥情況,藍軍機動防禦分隊早就可以走了,根本不需要留到現在孤軍落後。
且藍軍機動防禦分隊都是輕裝甲,在草原上的機動速度非常快。
真要是想快速脫離戰鬥,很快就能夠甩開紅軍,不會像現在這樣,變成一副被咬住甩不掉的架式。
事出反常必有妖。
只不過藍軍就一隻孤軍部隊,對藍軍大部隊根本造不成威脅,他們故意吊著紅軍大部隊意欲何爲?
陳軍暫時還想不到!
加上高城下達的命令很合理,以步兵連裝甲車更快的機動速度追上去,將藍軍機動防禦分隊拖住甚至攔截下來。
再加上有遠程重炮的支援打擊,逼迫藍軍機動防禦分隊不得不規避行軍。
無法直線行軍,速度會降下來。
紅軍的坦克就能夠追上他們,只要坦克連能夠追上藍軍的機動防禦分隊,正面戰鬥必然能夠生吃它。
主力坦克連的正面衝擊作戰能力,在地面作戰中絕對是最強王者。
藍軍機動分隊不可能打得贏!
所以陳軍此時並沒有多說什麼,更沒有阻止高層下達的這一系列命令,決定等看一下情況再說。
高城好歹是鋼七營的營長,陳軍還是得給他留一定權威和臉面。
要是高城難得的主動下達指令,也是開戰以來第一次正式下達指令,陳軍卻立刻對其進行否決。
哪怕高城不會因此記恨陳軍,對整個營的發展也是不利的。
陳軍作爲幾世爲兵的老資格,對於怎樣維繫好部隊內部的人際關係,他有著一套成熟的理念。
不可能仗著自己是最高指揮,就把高城這個營長完全不放在眼裡。
驕兵必敗,猖狂必死。
這可不是瞎說!
在前線作戰的紅軍各連隊,對於藍軍這支總是盤旋在附近,卻又拿它無可奈何的機動防禦分隊也很惱火。
如今接到了高城下達的命令,一個個就像打了興奮劑似的。
步兵三連所有步戰車馬力加滿,屁股後面冒著濃濃的黑煙轟隆作響,如餓狼一般衝向逃跑的藍軍機防分隊。
和高城屬於一路人的黃洋,爲了拿下這一份功勞,也是下了死命令。
讓旗下的坦克全部調轉方向,鎖定藍軍的機防分隊快速追擊,不管任何代價,以最快速度追上去。
重炮連接受前線傳回的座標,開始給藍軍機防分隊上壓力。
“砰砰砰……”
一枚枚大炮穿空而出。
有著信息化演習系統的導演部,立馬就把相關的剖析數據轉爲殺傷,幾乎是實時的傳給了藍軍機防分隊。
意識到被紅軍炮襲的機防分隊,不得不進行戰術性的規避。
從直線變成了不規律的S移動。
爲了規避炮彈機動的路線更長,給了裝甲步兵三連的步戰車很多機會,讓彼此之間距離不斷的拉近。
不過。
畢竟雙方都是笨重的裝甲車,本身速度哪怕拉滿了也就四五十公里,想要追上去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更何況藍軍還是在有意幹什麼,並沒有把速度拉到最快。
而是保持著一個馬上就要咬住,卻又剛好還差那麼一點點的距離,引得追擊的紅軍抓耳撓腮。
就是在這麼的一追一逃之下,很快便過去了十來分鐘。
就在這時。
陳軍整理前線傳回來的情報發現,有關藍軍機防分隊的撤離路線時,突然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
那就是藍軍機防分隊移動的方向,竟然是昨晚尖刀班發現的那個雷區。
當時營部所有人都還在好奇,藍軍爲什麼在明顯不是進攻的路徑上,佈置這麼大一個雷場。
紅軍打過來都不用走那裡,佈置一個雷場豈不是純白乾?
當時所有人都沒想清楚藍軍爲何,現在陳軍結合機防分隊的撤離路線,一個大大的猜想躍上心頭。
“難道說,藍軍早就有預謀,等紅軍突破第一道防線,然後假裝不敵撤退,把我們的裝甲部隊引到雷區裡面,一舉吃下我們一整個裝甲連?”
陳軍腦海中思緒快速閃動,越想越覺得這可能性高。
紅軍本來就只有兩個裝甲連,要是其中一個被困在了藍軍雷區,那再想啃下藍軍主陣地,難度無異於大海撈針。
要知道藍軍有三個裝甲連,以及一個完整的裝甲步兵連。
還佔著防守方的絕對優勢。
只剩一個裝甲連和兩個步兵連,還有一堆後勤部隊的紅軍,從字面上怎麼都沒有贏的可能性。
“這孫東平還是老樣子,喜歡用這種陰人的把戲,一個雷區就想坑我一個坦克連,好大的野心,也就他敢想。”
陳軍基本已確認藍軍的把戲,眼看追擊部隊距離雷區不到一公里,立馬把這件事告訴了高城等人,
得知藍軍意圖的營部衆人,都被藍軍的把毒計嚇出一身冷汗。
第一想法就是趕緊停止追擊!
這要是中了藍軍的計,坦克連在後面距離還遠,倒是能夠保下來,可裝甲步兵三連大概率要GG。一羣裝甲車被困在藍軍陣地,那不就成了炮兵的活靶子。
分分鐘就會被團滅。
“停止追擊那是肯定的,我們可不能傻乎乎的衝上去,不過,我們可不能就這麼白讓藍軍擺一道,藍軍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世上有那麼好的事嗎?”
陳軍嘴角揚起了高高的幅度,帶著幾分讓人頭皮發麻的殺意。
玩髒套路陳軍可是高手。
孫東平在陳軍面前,就是個小弟弟。
藍軍敢用機防分隊來做誘餌,企圖吞掉紅軍的一個連隊,那陳軍必須給他送上一份大禮帶回去。
“傳我命令……”
陳軍決心狠狠教訓藍軍機防分隊,卻僅僅只下達了三道指令。
第一道命令是讓追擊的部隊,繼續保持追擊之勢,等聽到前方爆炸後,停止追擊原地駐防。
“前方爆炸?”
追擊的紅軍部隊都聽不懂,陳軍這究竟玩的是哪一齣。
第二道命令是給尖刀班監控點,等藍軍部隊進入雷區準備跨越過去時,立刻把情況反饋給營部。
第三道命令發給了重炮連。
讓重炮連所有火炮全部上膛待發,瞄準陳軍給他們的座標點,也就是雷區所在的精確位置,等待陳軍的後續命令。
陳軍的三道命令下達之後,紅軍大半個營都開始圍繞其運轉。
幾分鐘後。
藍軍機防分隊完全不知道,他們的計謀已經被陳軍提前識破,反而進入到了陳軍的計謀中。
還是按照孫東平預先部署的計劃,整個分隊有序駛入雷區。
因爲雷區部署是非常有規律的,提前預留出了安全通道,哪怕只有兩米多寬,也足夠藍軍車隊安全通過。
而紅軍不知道安全通道位置,追上來必然會陷入到雷區中。
計劃確實堪稱天衣無縫。
可惜有個前提是沒有被發現,他們提前在這個地方部署了雷區,一旦被發現計劃將會直接泡湯。
原本即便是計劃泡湯了,對藍軍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最多就是錯過了一個機會。
然而現在陳軍不僅識破了計謀,還充分開動他那妖孽般的智商,在此基礎上拿了個將計就計。
既然你們想避開地雷跑過去,那我就主動幫你們一把。
就在機防分隊全部進入雷場時,尖刀班第一小組就將這邊的情況,按照陳軍的命令傳了回去。
陳軍得知機防分隊已經入場,立刻給重炮連發送了簡短命令——
“開炮!!”
“嘭嘭嘭……”
重炮連的大炮一起轟鳴,炮彈帶著呼嘯聲直衝天際。
機防分隊這邊立馬遭了殃,雷區中大量的模擬地雷被觸發,冒出滾滾的白煙,範圍內的車輛也一併被觸發冒煙。
“什麼?機防分隊經過雷場時,突然遭到紅軍的猛烈炮火襲擊,大量地雷被爆炸觸發,導致分隊損失慘重?幾乎在裡面丟掉了半個兵力??”
孫東平接到導演部傳來的通知,氣血上涌腦袋嗡的一下就炸了。
又急又氣又無法接受。
差點把面前的桌子拍爛。
費了大力氣精心佈下的局,沒能達到目的讓紅軍造成巨大損失,反而讓自己沒了半個連兵力。
設想和現實的差距如此大,放到誰身上都接受不了。
對比孫東平這邊氣得面色鐵青,簡直比吃了一斤屎還要難看,紅軍那邊可是比過年還要高興。
“這狗日的藍軍,竟然設了陷阱,等著我們一頭鑽進去,還好副營長牛,識破了他們的軌跡,否則等我們追上去,那不得全都折在裡面。”
裝甲步兵三連連長看到前方白煙沖天,在興奮的同時也不免一陣後怕。
“老陳,還得是你啊,這一手將計就計簡直太絕了,一口吞下藍軍半個連,估計那姓孫的臉都要氣綠了,哈哈。”
高城可不是一個懂得收斂的人,得了便宜當場就要賣乖,笑聲響徹整個營部,
前面整個營全軍壓上去,打了半天也沒幹掉藍軍一個連,陳軍卻只用了幾句,一下子幹掉藍軍半個連。
如此神的操作和戰場掌控力,在座衆人著實是無人可以比擬。
讓衆人不得不服!
勤奮好學的滿廣志同學,更是立馬拿出了他的專屬小本本,筆桿子刷刷寫,把陳軍的神操作詳細記錄下來。
從這本兩公分厚的筆記本,現在已經寫完了一大半多。
就可以看出滿廣志在鋼七營裡,學習到了多少寶貴的知識和經驗,對他個人的提升有多麼巨大。
隨著“將計就計”大獲成功,代表藍軍的第一道防線,就此正式宣告全面失守。
戰鬥進入到了第二階段!
“各單位注意,我是陳軍,我宣佈,野狼二號行動,現在正式開始。”陳軍向全營下達了新的作戰命令。
“野狼二號行動”同樣是代稱,代表的是一整套的作戰方案。
專門爲拿下了藍軍第一防線後,在進攻藍軍第二道防線之前,紅軍所需要做出的一系列部署和安排。
其中包括但不限於:
工兵排全部進入到前線,對第一和第二防線之間做全面的排查,把所有的雷場找出來並且排除掉。
時間來不及排除的雷區,就在周邊做標記將它框出來。
後續紅軍部隊進攻的時候,看到標記就能夠提前進行規避,不進入到雷場中也就不存在危險。
供應排需要上來做保障,給進攻連隊補充彈藥和油料。
確保在接下來進攻南軍第二防線,以及向藍軍主陣地發起總攻時,有足夠的續航投入戰鬥中。
還包括營部總結前期戰鬥,調整接下來的戰鬥部署等等。
這一系列光是站在那裡說,交代給每個不同的連隊,起碼得十分鐘的事情,濃縮成了“野狼二號行動”六個字。
軍事代號在戰鬥中的優勢,在此刻體現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