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遼後遭誣篇

遼後遭誣篇

宋神宗鬱悶:我是仁君耶!我不同意人民的觀點,可我誓死捍衛人民說話的權力!根據這條真理,他反駁“不能讓老百姓連祁寒暑雨的抱怨都沒吧”

王安石二話都沒:我病了,我請假!宋神宗立即軟了,愛卿別生氣,更別生病,只有你纔是帝國的救星…這時,王安石已開始往外走,這時他聽到後邊宋神宗聲音變得冷淡平靜“愛卿,回來看看這是什麼”

王安石回頭,看見宋神宗遞給他一份文件。上面寫著呂惠卿的一長串罪名,王安石不解:爲什麼給他看這個?宋神宗笑而不答,又遞給他另一份文件,這一份上寫著王安石“違命矯令,罔上欺君”王安石頭一下就大了,這8個字是致命罪名!前一份文件上呂惠卿的只是些貪財的小錯,這8個字卻是做臣子的最大罪名!恍惚間他看了下文件署名,赫然寫著呂惠卿!

他實在搞不懂,呂惠卿怎麼突然間這麼瘋狂?這不是跟他分大小,這是要爭個你死我活!正思量間,又聽見宋神宗慢悠悠問了句“愛卿,這是怎麼回事,你知道嗎”“不知道”王安石老實回答。他真的什麼也不知道!宋神宗沒再追問他,只是意味深長地說“那就回家仔細想想吧”

一路上,王安石想了很多。事情肯定不是片面的,呂惠卿被彈劾、呂惠卿彈劾自己,這兩件事同時發生,必定有內在聯繫!

回到家後,真相大白。長子王雱把經過都告訴了他。王安石越聽身上越冷,他生平第一次感到了無力和失敗,真真切切知道。終於衆叛親離、無力迴天了。這和他第一次罷相時不同,那時他和皇帝有默契,與親信們同心同德,有“護法善神”“傳法沙門”現在?什麼都沒了!

王雱不解,他不懂爲什麼父親變得這樣低沉?王安石一一給他解釋,他才知道自己錯到了什麼地步!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變法派中堅人物只剩下了呂惠卿,這就是王安石一直容忍他的原因。爲了大局。領導有時也得遷就下屬!與整個天下大事相比,王雱龍圖閣學士的虛名,甚至王安石本人的尊嚴,能算什麼呢?

可惜年輕的王雱只遺傳了王安石的聰明和脾氣,卻沒父親的博大胸懷,被一時的憤怒遮住了眼睛。他以爲支使鄧綰搞小動作很隱蔽。殊不知呂惠卿也黨羽滿朝,彈劾奏章剛遞上去,馬上就被他知道了。他選擇第一時間反擊!

於是新政集團徹底內訌。老大、老二兩敗俱傷!

一片死寂,父子兩人都陷入了沉默。失望痛苦中的王安石沒意識到他正犯著一更慘痛的錯誤。他沒料到兒子會揹著他做出上面的事,更沒料到兒子在知道底蘊後會變得怎樣?

王雱是個走極端的人,他不原諒別人的錯誤,更不原諒自己的錯誤。傷心慘於傷身,這世上有種人會被心情殺死,王雱就是其中一個!

當他知道壞了父親的大事,甚至讓國家命運都改變後,他病了,急火攻心得了背疽。這在當時是絕癥。很快就病危了。在病中他知道了自己鬥爭的結果:他贏了?10月1日,崇政殿說書呂升卿被罷。2日。參知政事呂惠卿被貶出開封,到陳州去當地方官。此後,新舊兩黨都視其爲眼中釘,再也沒能重回權力高層…目的達到了,卻沒半點興奮之情…

王安石獨立朝臣之巔,他仍是大宋首相。大權在握,可縱目四望,再沒一個並肩同行的人!這樣的徹底,還得感謝鄧綰。他把王安石可能存在的幫手都剷除了。呂惠卿貪污奪田案被上綱上線,一大批改革派中上層幹部被牽連進去,一起趕出京城…

12日,三司使章惇被以呂惠卿同黨的罪名罷官。之後,在鄧綰的彈劾下,由呂惠卿提出的新法手實法被罷。做完這些,鄧綰仍意猶未盡,他清醒意識到一總原則——有王安石纔有一切,纔有他鄧綰!爲保住官位,他向皇帝建議:爲王安石及其家屬在京城修建大宅第,好在京城永久定居。之後爲王雱請命,這傑出的年輕人應破格提拔,爲國效力!

神宗看著這報告,心裡不由自主對王安石產生了反感:安石,這是你授意鄧綰做的嗎?如是,你怎會是這種人品?如不是,你所選的人怎會這樣自私狹隘!

11月3日,大遼國發生大慘案:皇后蕭觀音被誣,賜死…

要怎樣毀掉一個孩子呢?最好的一招,就是先毀掉他的媽媽!耶律浚,他是皇后蕭觀音的兒子,而這位皇后有很多破綻是可利用的…耶律浚是大遼國有史以來最英武不凡的太子、而他的母親蕭觀音則是大遼國有史以來最傑出的才女!她不像是個契丹姑娘,不愛好馬上運動和軍事生活,喜歡的是清淡雅緻的詩詞歌賦。她造詣有多高,由於資料缺失,現在都找不到了,只是幾百年後大清第一才子納蘭容若對她非常推崇,對她一生遭遇之慘痛,更是念念不忘…

成也詩詞,敗也詩詞。蕭觀音的文采讓她的公公、丈夫都非常欣賞,尤其是丈夫遼道宗耶律洪基。這樣獨特的老婆,放眼整個全球,連號稱最最風雅的宋朝皇帝都沒!這極大滿足了他虛榮心。只不過男人心理是非常古怪的,越是珍惜的東西,越是讓他驕傲的東西,一旦出了什麼錯,就越會讓他憤怒抓狂…

那麼怎樣毀掉這樣獨特的一個女人呢?第一奸臣耶律乙辛苦思冥想,一堪稱天衣無縫的計劃漸漸生成…

這時條件成熟了,耶律洪基和蕭觀音正好不在一起。契丹人的習慣,耶律洪基在打獵。說到打獵,真是讓現代都市人很不理解:這種遊戲真的很好玩嗎?契丹人是這樣的熱愛它,以至於後來眼看就要國破家亡時,天祚帝耶律延禧都要抽空去打獵?我們不理解不要緊,要命的是蕭觀音她也不理解。她很不喜歡丈夫成天舞刀弄槍。搞得雙手血淋淋的,坐在一起吟風詠月秀恩愛不是更好嗎?於是她總是勸,勸來勸去,就把丈夫給勸煩了,把她留在皇宮裡,自己跑到野外去露營…

掙脫了女人束縛,耶律洪基奔跑在白山黑水間,快樂地當上了狩獵終結者??蓻]多久。他突然間收到封緊急公文。這份文件很有名,叫《懿德皇后私伶官疏》。相信這題目映入眼簾一瞬間,耶律洪基頭上青筋就會暴跳起來,懿德皇后便是蕭觀音,伶官是皇宮裡的御用樂手,私?好像只有一個解釋:私通?

公文詳細記錄了蕭觀音和伶官趙惟一的私通全過程。起因是皇帝陛下讓皇后娘娘寂寞了。多才多藝的蕭觀音很悲傷,她像漢武帝的陳皇后那樣,想寫些詩詞感化丈夫那顆疏遠的心。於是她寫了《迴心院詞》10首。因是寫給丈夫的。可想而知非常的香豔私密,如其中有“鋪繡被,羞殺鴛鴦對。猶憶當時叫合歡,而今獨覆相思魂。鋪翠被,待君睡”“展瑤席,花笑三韓碧。笑妾新鋪玉牀,從來婦歡不終夕。展瑤席,待君息”

10首詞,詞牌規格都是一樣的,節省篇幅不贅述。要說明的是寫詩不要緊。香豔也沒問題,怪就怪在追求完美。蕭觀音想給這10首詞配上曲子。親自唱給丈夫聽。那就要找專門人才給配曲?伶官趙惟一隆重出場!好戲也就此開場!

在這份公文裡,皇后和伶官兩人見面、調琴、互唱,進而飲酒、入帳,甚至牀上談話內容都一一記錄在案,其香豔程度比那10首《迴心院詞》強太多了。大家如有興趣,可去翻閱如《金瓶梅》之類明清香豔小說??傊痪湓挘菏窍喈數叵拗萍壈。?

看到這。應知道遼道宗耶律洪基的感受了。這是他老婆在懷念他,居然和別的男人懷念得上了牀!可別忙,文章還沒結束。也許是趙惟一給她的快樂太大了?蕭觀音在牀上又有了新靈感,她即席寫了10首《十香詞》,分別描述了她的髮香、乳香、腮香、頸香、吐氣香、口脂香、玉手香、金蓮香、裙內香、渾事香…寫過這些仍不過癮,又寫了首《懷古詩》——宮中只數趙家妝,敗雨殘雲誤漢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窺飛燕入昭陽(看出來沒?第1句和第3句裡暗藏著趙惟一的名字)再拿寫給皇上您的《迴心院詞》跟這些寫給趙惟一的來比,那可真是太老土了!

事情本來很隱密,可惜皇宮裡人多,宮娥婢女遍地都是,一叫單登的婢女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而趙惟一也是個地道的下半身動物。和皇后如此這般一番,聰明人只會守口如瓶,他卻覺得中了大獎,如不向別的男人吹噓一番,怎對得起這種程度的奇遇?他拿著蕭觀音親筆寫的《十香詞》原稿向另一個伶官朱頂鶴炫耀,朱頂鶴二話沒說,劈手就搶了過來,聯合宮婢單登,向上級部門報告!

上級部門就是魏王耶律乙辛。除了總兼南北樞密院的皇太子耶律浚外,他掌管著大遼國當時的軍政大權??勺约河H媽這種事也不好去污染皇太子他純潔幼小的心靈吧?

問題關鍵是耶律洪基皇帝陛下的心靈,他太受傷了!之前有多自豪這時就多自卑、之前有多恩愛這時就有多恥辱!他派去的調查官員就是大遼第一奸臣耶律乙辛和第二奸臣張孝傑。如此兩人的聯手審訊,結果不問可知!雖有樞密副使蕭惟信的嚴正警告,太子、公主皆披髮流涕,乞代母死。最後結局仍是遼道宗給他的皇后蕭觀音送去了條白綾,供她上吊專用。趙惟一那小白臉則全族抄斬!

蕭觀音就這樣死了,臨死前想親眼見次丈夫,兩人直接交談一次都沒得到恩準。千百年來,很多人都認爲她是冤枉的,所謂姦情根本不存在。不僅趙惟一入帳的事純屬誣陷,就連《十香詞》也是耶律乙辛的陰謀,他拿著寫好的10首《十香詞》獻給蕭觀音。說這是宋朝皇后寫的,如您重抄一遍,可稱二絕。蕭觀音大喜,立即照辦。寫完後意猶未盡,加上了那首《懷古詞》。結果她的親筆手跡就此變成了罪證…而《十香詞》的真正作者就是那位大遼第二奸臣、漢人狀元張孝傑!

種種猜想,沒確鑿資料可證實。拜金兵毀滅所有遼國印跡,包括修在深山老林裡的遼國古墓都不放過的功勞,我們是沒法驗證這事的真假了。要注意的是結果:耶律乙辛以告密方式搞垮了皇后,他也就此站上了懸崖!

皇后蕭觀音是有兒子的,且是那位大遼國有史以來最英武不凡的太子耶律浚,他早晚有一天會給母親報仇!

11月,王安石病了。病得很重,宋神宗派太監去探望,一天從早到晚來回跑了17次。等他好了,給10天假。沒夠,又補了3天…心灰意懶,卻不能歸去田園。宋朝南方突然間有外敵入侵。王安石就算再煩再病,也得先把帝國宰相的職責盡到!

南方這次問題不再是叛亂,而是地地道道的被入侵。敵人是之前的附屬國交趾,即今越南北部。

往遠裡說,五代十國之前,這裡一直是我們國家的領土。往近裡看,直到這時,它仍是宋朝的臣子。宋神宗賜封它的首領李乾德(交趾李朝仁宗皇帝)爲交趾郡王、同府儀同三司。這樣的對待,換來的是李乾德一份報表。說他身爲臣子,爲宋朝辦了件好事。占城國一直沒向宋朝進貢,他實在看不過眼,一生氣就把占城滅了!

這次入侵在交趾方面有個說法,不叫侵略,而是預先防禦。在這基礎上還有個非常感人的口號,他們是爲宋朝人民謀富利來了!

五路伐夏篇大遼內鬥篇首輪北伐篇狄青罷官篇柴榮託孤篇張浚亂搞篇崖山海戰篇孟珙之死篇寇準砸人篇平夏大捷篇蒙哥之死篇狄青罷官篇楚州變亂篇皇帝反覆篇侂胄登場篇釣魚之戰篇雍熙北伐篇局勢急轉篇趙昀登場篇狄青平叛篇崖山海戰篇度宗駕崩篇李邵矛盾篇岳飛北伐篇封賞天下篇宋遼初戰篇秦檜罷相篇南宋紛紛篇世忠北伐篇大遼內鬥篇皇統和議篇宋夏開戰篇宋金轉型篇哲宗駕崩篇平夏築城篇皇帝昏倒篇北漢立國篇宗弼崩潰篇雍熙慘敗篇宋金議和篇禪位前奏篇北伐前奏篇元佑黨人篇聖宗駕崩篇韓琦上書篇李綱登場篇雍熙慘敗篇吳曦被誅篇朱熹被罷篇理宗登基篇鳳娘出場篇擅移皇陵篇金國遷都篇元佑更化篇司馬復出篇哲宗成長篇貴妃薨逝篇太后撤簾篇幽州收復篇秋後算賬篇李邵矛盾篇向氏登場篇太子冊立篇寇準之死篇李全反叛篇世宗自立篇丁謂霸道篇大遼內鬥篇狄青平叛篇吳曦自立篇烏臺詩案篇秦檜暴走篇太祖流浪篇局勢急轉篇西遼西夏篇允文罷相篇北伐開始篇二次南征篇轉移視線篇太子冊立篇首輪北伐篇元僖之死篇宗弼逃生篇西軍勤王篇局勢動盪篇開封之戰篇開封之戰篇秦檜之死篇餘玠治蜀篇元僖之死篇皇帝家事篇趙盧鬥法篇三國換天篇三將入朝篇新政解析篇三國換天篇川陝再戰篇還地西夏篇國之少年篇確立國本篇
五路伐夏篇大遼內鬥篇首輪北伐篇狄青罷官篇柴榮託孤篇張浚亂搞篇崖山海戰篇孟珙之死篇寇準砸人篇平夏大捷篇蒙哥之死篇狄青罷官篇楚州變亂篇皇帝反覆篇侂胄登場篇釣魚之戰篇雍熙北伐篇局勢急轉篇趙昀登場篇狄青平叛篇崖山海戰篇度宗駕崩篇李邵矛盾篇岳飛北伐篇封賞天下篇宋遼初戰篇秦檜罷相篇南宋紛紛篇世忠北伐篇大遼內鬥篇皇統和議篇宋夏開戰篇宋金轉型篇哲宗駕崩篇平夏築城篇皇帝昏倒篇北漢立國篇宗弼崩潰篇雍熙慘敗篇宋金議和篇禪位前奏篇北伐前奏篇元佑黨人篇聖宗駕崩篇韓琦上書篇李綱登場篇雍熙慘敗篇吳曦被誅篇朱熹被罷篇理宗登基篇鳳娘出場篇擅移皇陵篇金國遷都篇元佑更化篇司馬復出篇哲宗成長篇貴妃薨逝篇太后撤簾篇幽州收復篇秋後算賬篇李邵矛盾篇向氏登場篇太子冊立篇寇準之死篇李全反叛篇世宗自立篇丁謂霸道篇大遼內鬥篇狄青平叛篇吳曦自立篇烏臺詩案篇秦檜暴走篇太祖流浪篇局勢急轉篇西遼西夏篇允文罷相篇北伐開始篇二次南征篇轉移視線篇太子冊立篇首輪北伐篇元僖之死篇宗弼逃生篇西軍勤王篇局勢動盪篇開封之戰篇開封之戰篇秦檜之死篇餘玠治蜀篇元僖之死篇皇帝家事篇趙盧鬥法篇三國換天篇三將入朝篇新政解析篇三國換天篇川陝再戰篇還地西夏篇國之少年篇確立國本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阳县| 咸阳市| 万载县| 富裕县| 德清县| 南城县| 永泰县| 衡东县| 修水县| 秭归县| 黄龙县| 达日县| 高碑店市| 贵溪市| 安远县| 宁国市| 固镇县| 齐齐哈尔市| 衡东县| 湟源县| 龙陵县| 大关县| 新建县| 两当县| 怀集县| 鄂托克旗| 潼南县| 凤阳县| 容城县| 城口县| 内丘县| 牡丹江市| 两当县| 宁国市| 嵊泗县| 平昌县| 张家口市| 廉江市| 玉门市| 陇西县| 新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