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兩百零九章 新年新開局

李世民和李建成最大的不同是,在李世民的眼裡,沒有誰是不能坑的,只要對自己有利,不管是誰,先坑了再說,這就有了他建議李淵用李秀寧跟於秋聯姻的事。

李建成的腦子則沒有他那麼活,或許是讀的書更多,年齡最大的原因,他在弟弟妹妹們面前,總是不能表現的太無恥,有那麼點以身作則,給弟弟妹妹豎立道德標桿的意思。

這就導致了,明明他只是要找李秀寧幫個私人的小忙,卻不得不扯一些爲了國家,爲了李唐未來等等的藉口,聽的李秀寧很煩。

甚至,讓她將於秋之前罵自己的一些話都想起來了。

自己真的是很愛往自己身上揹負一些自己不該揹負的東西麼?

原來,不是自己要往自己身上背,而是有人把它往自己身上壓,比如眼前的李建成,他把話說的一副大義凌然的樣子,就是想讓自己揹負一些東西。

不過,讓她感覺不爽的主要原因,卻不是這個,因爲,李建成進門之後,說了一句李秀寧很不愛聽的話。

“大哥,我希望你一輩子都不要用‘妹婿’這兩個字稱呼那個人。”

“怎麼?難道你們不是兩情相悅,才……”

“感謝大哥送過來的年禮,青鸞,你替我送送大哥,我有些困了,就不陪大哥閒聊了。”李秀寧板著臉打斷了李建成的話之後,就轉身往後堂走去,在一旁伺候的青鸞則是給有些發愣的李建成做了個請的手勢。

“怎麼,孤現在就這麼不受弟弟妹妹們的待見了麼?”李建成有些不解,又有些鬱悶的道。

剛纔他還只是敲了一下邊鼓,可還沒提讓李秀寧幫忙讓自己的長子李承宗去洺州就學的事呢,就直接被送客了,這還是親妹妹麼?

“不是太子殿下不受待見,而是您不應該稱呼那人爲‘妹婿’,公主殿下與那人可不是長安這邊傳言的那樣,您可不要聽信了謠言。”青鸞一邊領著李建成往大廳外面走,一邊道。

“可是,父皇不是已經賜婚了麼,而且,前段時間還讓王門傳了旨意過去,讓於秋儘快迎娶三娘。”李建成有些詫異的道。

“您太不瞭解於秋了,那就是沒有心肝且無法無天的人,陛下的旨意他未必就肯聽,之所以不明著反對,是怕朝廷找他的麻煩,這事他恐怕會一直拖著。”青鸞給李建成解釋道。

“於秋有造反自立的意思?”李建成挑起眉頭向青鸞問道。

青鸞搖頭道,“或許,他是個皇位都瞧不上的人。”

她這話就說的李建成更加不理解了,連皇位都瞧不上,他是想昇天做神仙?

還別說,真有這個可能,李建成當即就詫異道,“莫非他引天雷轟殺突厥人,真的是施展了仙法?他的目標是修仙做神仙?”

“這個世界上有沒有神仙不好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於秋現在還不是,他只是一個貪圖利益的俗人,做任何事情,都是爲了自己的利益考慮。”和李秀寧在一起對於秋做過深度分析的青鸞將最終得出來的結論說出來道。

“是這樣的麼?”

李建成若有所思的出了公主府,一回到東宮,就讓人準備了兩萬貫財貨給王珪送去,想來,有這兩萬貫開路,借馬和送李承宗去洺州讀書這事,他應該是能辦成的了。

不過他不知道的是,今夜得到和他同樣結論的人有很多,一早就準備好了錢財開路的人就更多了。

因爲於秋在賣菜的時候曾經對大家說過,洺州沒有不能對外出售的東西,只要他們給的價碼夠就行。

當然,他說這句話的目的,也是爲了利益考慮,只有推動整個世界發展,讓所有人都變成富人,於秋做富人的生意,才能獲得更大的利益。

不然,就是你的產品再好,別人買不起,也是枉然。

他搞出一項產業,總要有人去做,才能幫他賺錢,才能將發展的浪潮越推越高,越推越廣。

而這些去做事情的人,首先就必須得懂行。

就好像大棚菜,大家知道它好吃,拿出去賣能夠賺錢,纔會跑來洺州進貨,在於秋沒有拿王門打樣子之前,可沒有誰整天求著於秋買大棚菜。

而於秋最終的目的,是讓所有州縣都種上大棚蔬菜,吃上大棚蔬菜,自己好賣農藥化肥或種子賺錢。

大年初一的時候,於秋就收到了董放的信,他帶著薛延陀的夷男酋長穿過了突利的草場,正走慎州方向往洺州而來,最多五天就能抵達洺州。

於秋讓王猛在洺州準備了一些提供大家休息的營帳,並且讓張康領本部人馬去迎接,他這次回來,可是帶著從樑師都那裡得來的大部分繳獲,而且,這些繳獲,已經在漠北薛延陀各部的手中,換成了大量的牛羊和各種皮貨,價值至少五百萬貫以上。

當然,如果讓洺州的工匠將其加工成精美好看的皮衣皮靴再對外出售,那至少就是兩千萬貫以上的價值了。

山莊裡的孩子,有錢也沒有地方花,所以,於秋就不給大家發什麼紅包了,大年初一通常都不用出門,每人穿一身新衣,吃一頓好吃的,做完了日常工作之後,就開始跟著於秋學本事。

今天於秋給大家講的,是沼氣的建造和應用,山莊生活的人口不少,餵養的家禽牲畜也多,糞池更是大的不像話,倒是可以分修幾個沼氣池,於秋沒有自己親自在山莊修建這東西的時間精力,所以,理論技術,必須得先講給孩子們聽。

對於沼氣,即糞便腐爛產生的臭氣,能夠持續燃燒,甚至產生電這樣不可捉摸的東西,大部分孩子即便發揮了自己最不靠譜的想象力,也很難幻想出那樣的場景,但也有少數人,一點就通了。

比如沈青和幾個對於秋盲目迷信的孩子,基本上於秋講什麼,他就信什麼,他們平時看上去並沒有其它孩子那麼聰明靈活,但是對這些東西,他們接收的極快,這可能就是學霸型的科研人才了。

大量的銅錢在趙七娘在冶煉研究作坊裡融掉了,而在其它幾個焦煤熔煉爐裡,正融化著一水硬鋁石,鋅礦石,以及最早用於製作青銅合金的錫礦石等等,她需要通過不同的比例,製作出導電最好,強度最高,耐腐蝕,耐磨性以及看上去最光亮,最不容易生鏽的各種銅合金。

後世的各種電子精密元件,都是採用不同的銅合金製作的,比如軸承,齒輪,就是強度較高的錫青銅合金製作的,軸套,船用螺旋槳,則是用鋁青銅合金製作的。可以說,銅合金,就是工業的基礎。

負責機擴製作的張九娘,則是已經按照於秋的設計,開始製作一種新的衝壓機牀。

這次可不是手工按壓的簡單機牀了,而是通過活塞控制的水力衝壓牀,一旦在有活水的位置啓動了,就會如同水車翻水一般,不停的工作,只要有人不斷的安裝節奏,將原料填充,就能不斷的生產統一模具的東西,比如,錢幣。

褚飛在吃完早飯之後,就被於秋派往了營州,蘇州,幽州和滄州沿海收集信息,海產種植,海產養殖,海鹽生產,以及海洋貿易,在今年上半年就要做起來了。

而蘇定方等軍中將領,則再度開啓了武器裝備的研究設計工作,基本就是集合大家的智慧提要求,各個工坊,根據他們的要求製作出樣品試用,如果好用,之後於秋就會根據這樣的款式,製作模具,用新的冶煉技術,來冶煉鍛造更高質量的裝備。

可別以爲這個工作簡單,一套鎧甲,數十,甚至過百個部件,一處設計的不合理,都可能讓使用者不舒服,或者夾傷磨損皮膚,需要反覆研究試驗才能確定。

反正現在洺州大地到處都是厚厚的積雪,士兵們也都被放回去和家人團聚了,倒是有半個多月時間給他們慢慢研究。

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一百零二章 坑姑父第三百四十七章 聯合執政聯盟提議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六十九章 於秋所謀的出路第三百九十五章 進一步擴展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三娘坦白第兩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兩百一十七章 於秋施行的是聖人之道?第一百八十章 做駙馬?第三百零三章 離間計第四百五十六章 外交談判第兩百二十七章 海戰進行時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個銅錢買魔都第一百六十六章 孫思邈第三百六十九章 搞推銷的李淵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編闞棱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賞菊的重陽節第四百五十三章 又長知識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早有妙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論錢第一百三十八章 廁所裡的學習討論第二十八章 利益陷阱第四百七十四章 於秋的格局第兩百五十一章 銀行開業第五百二十九章 根植文化第四百五十章 抽絲剝繭第兩百三十六章 長安的迴應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兩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四百五十八章 還得談第四百九十九章 完美奪冠第二百零四章 套中有套第九十章 大變樣的寡婦村第三百三十六章 戲水遊樂場第五百一十五章 衛星升空第五十九章 寡婦村的軍議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一章 寡婦村的怪男人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心思第兩百一十六章 徹底籠絡住民心第兩百零二章 賣菜第兩百五十六章 樂業安居第八章 說詞第三百七十一章 到荊州第四百九十九章 完美奪冠第二十四章 把話說透第四百八十三章 給世界制定新秩序第一百二十二章 早有妙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三娘坦白第一百三十五章 先震驚一撥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是套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三百九十一章 扎扎針第兩百六十三章 於秋平時傳授的知識第一百八十七章 掐準心思第兩百五十六章 樂業安居第五百零八章 真正的人才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兵河東第八十六章 最好的自救第一百八十七章 掐準心思第四百七十五章 各方面準備第三百八十章 李唐有夏國第兩百二十二章 神仙下凡於都督第四百二十六章 長安和洺京的差別第四百四十章 夏國的村落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八十九章 正確的打開方式第一百七十章 提煉第八十章 褚飛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然發展的思潮第二十四章 把話說透第一百八十章 做駙馬?第一百二十四章 范陽城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孫思邈第一百零七章 訓犬第三十二章 寡婦村的種田計劃第三百四十七章 聯合執政聯盟提議第三百三十一章 發散思維第四百七十九章 抵達高昌第三百五十三章 夏王府的國宴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東瘟疫第五百一十四章 走在前進的道路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把事做絕第二十二章 十顆頭,一囊酒第兩百二十七章 海戰進行時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第四百二十六章 長安和洺京的差別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動對外僱工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四百七十章 李世民的深度解析第八十六章 最好的自救第四百七十三章 任命皇帝第五百一十章 不做蠢事情第四百五十五章 樹立形象和破滅信仰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聲的問題第兩百七十七章 震驚石化
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一百零二章 坑姑父第三百四十七章 聯合執政聯盟提議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六十九章 於秋所謀的出路第三百九十五章 進一步擴展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三娘坦白第兩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兩百一十七章 於秋施行的是聖人之道?第一百八十章 做駙馬?第三百零三章 離間計第四百五十六章 外交談判第兩百二十七章 海戰進行時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個銅錢買魔都第一百六十六章 孫思邈第三百六十九章 搞推銷的李淵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編闞棱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賞菊的重陽節第四百五十三章 又長知識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早有妙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論錢第一百三十八章 廁所裡的學習討論第二十八章 利益陷阱第四百七十四章 於秋的格局第兩百五十一章 銀行開業第五百二十九章 根植文化第四百五十章 抽絲剝繭第兩百三十六章 長安的迴應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兩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四百五十八章 還得談第四百九十九章 完美奪冠第二百零四章 套中有套第九十章 大變樣的寡婦村第三百三十六章 戲水遊樂場第五百一十五章 衛星升空第五十九章 寡婦村的軍議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一章 寡婦村的怪男人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心思第兩百一十六章 徹底籠絡住民心第兩百零二章 賣菜第兩百五十六章 樂業安居第八章 說詞第三百七十一章 到荊州第四百九十九章 完美奪冠第二十四章 把話說透第四百八十三章 給世界制定新秩序第一百二十二章 早有妙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三娘坦白第一百三十五章 先震驚一撥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是套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三百九十一章 扎扎針第兩百六十三章 於秋平時傳授的知識第一百八十七章 掐準心思第兩百五十六章 樂業安居第五百零八章 真正的人才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兵河東第八十六章 最好的自救第一百八十七章 掐準心思第四百七十五章 各方面準備第三百八十章 李唐有夏國第兩百二十二章 神仙下凡於都督第四百二十六章 長安和洺京的差別第四百四十章 夏國的村落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八十九章 正確的打開方式第一百七十章 提煉第八十章 褚飛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然發展的思潮第二十四章 把話說透第一百八十章 做駙馬?第一百二十四章 范陽城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孫思邈第一百零七章 訓犬第三十二章 寡婦村的種田計劃第三百四十七章 聯合執政聯盟提議第三百三十一章 發散思維第四百七十九章 抵達高昌第三百五十三章 夏王府的國宴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東瘟疫第五百一十四章 走在前進的道路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把事做絕第二十二章 十顆頭,一囊酒第兩百二十七章 海戰進行時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第四百二十六章 長安和洺京的差別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動對外僱工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四百七十章 李世民的深度解析第八十六章 最好的自救第四百七十三章 任命皇帝第五百一十章 不做蠢事情第四百五十五章 樹立形象和破滅信仰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聲的問題第兩百七十七章 震驚石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赣州市| 临沂市| 会东县| 柘荣县| 科尔| 镇平县| 新绛县| 丰顺县| 房山区| 漳浦县| 新竹县| 瑞金市| 曲阜市| 神农架林区| 涞水县| 怀来县| 扎囊县| 宝应县| 江阴市| 海城市| 达日县| 工布江达县| 疏勒县| 阳朔县| 蛟河市| 聂荣县| 嵊州市| 新兴县| 乌鲁木齐市| 荔波县| 黄骅市| 光泽县| 民县| 中卫市| 平泉县| 邢台县| 邯郸县| 鄂托克旗| 遂昌县| 海盐县| 山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