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八章 把事做絕

於秋之所以讓褚飛帶著少量的樣品去靈州那邊,就將西域胡商團隊帶到了洺州,是因爲他太瞭解商人了。

在那些西域胡人的眼中,並沒有太多國家的慨念,也不太會把別國統治者的臉面看的有多重要,他們只信奉個人利益,誰能給他們帶來利益,他們就跟誰貿易。

洺州各個研究作坊,最近又有許多研發成果,潔白如玉的瓷器,即便是沒有任何紋路,也十分的精美漂亮。

如果再在它的外表,弄一些彩色的繁花圖案或者草木景物,那在這個時代,它就絕對能稱的上是藝術品了。

光是這種有杯託和蓋子的白瓷繁花茶杯,就將好幾個西域國家的使官吸引住了,他們認爲,這麼精美的瓷器,只有國王才能享用,準備花大價錢去洺州採購,回去之後賣給王室和頂尖權貴。

再有洺州用羊毛紡織出來的毯子,居然比那些波斯商人用駱駝毛紡織的毯子還要柔軟蓬鬆舒適,這瞬間就讓所有波斯商人選擇了來洺州看看,他們很想知道,洺州的工坊,是怎麼讓粗糙的羊毛變的比駱駝毛更加柔軟舒適的。

至於其它如芙蓉香皂,水密精華洗髮水等等,識貨的商人只是試用了一次,就驚爲天人,西域盛產香料,但是,他們對香料的需求也是奇大無比,權貴羣體,必定使用最頂尖的香料來遮掩體味。

用芙蓉香皂和水密精華洗髮水洗過頭髮和身體之後,他們驚訝的發現,這種洗浴用品,居然能夠很大程度的驅除身上的體味,並且讓肌膚,頭髮,持久保持清爽,比他們現在搞的那些在後世看來還只能算是半成品的香水和洗浴用品要高級的多。

其實,西域胡商去了洺州的消息,並不是孫信派人打聽到的,而是李三娘正好派人將此事上報朝廷,被大家傳開了,他才知曉的。

葦澤關的位置,正好在河東與河北交界的地方,距離洺州不過幾百里,是從漠南草原進入關內道路最好走的地方,她放了上千駝的商隊和使節團進關,自然是要報備朝廷的,消息都從葦澤關傳回到長安了,那些使節和胡商,只怕都已經到了洺州地界了。

“才五千駝貨物麼?看來,這個時期西域與中土的通商規模,還不咋地啊!”於秋在洺州得到了褚飛的彙報之後,略微失望的道。

歷史上到了貞觀時期,光是在長安生活的西域胡人,就達到了十萬以上,每年通商的駱駝牛馬,都是以萬計數的,即便是李世民將商稅定到了三十稅一甚至免去了很多商品的稅收,比現在十稅一的標準低了三倍,貞觀朝每年還是能從進出口貿易方面,得到百萬貫以上的稅收,綜合算下來,至少是現在的六七倍以上的規模。

“其實,胡商從中原走貨,獲利是十分巨大的,西域的商人也都願意往中土走,只是,西邊道路上吐谷渾人和突厥人都喜歡搶劫他們,又有樑師都這個攔路虎在,讓大部分中小規模的商隊,都不敢往咱們這邊走,這次之所以能過來這些人,還是因爲其中有多國使節的衛隊聯合自保,讓吐谷渾人和突厥人不敢輕動。

而樑師都,則是直接以收稅的名義,扣下了他們兩成以上的貨物,想來,這些胡商回去的時候,還會被樑師都再扣兩成以上的貨物。每次不費吹灰之力,淨得價值近百萬貫的東西,比搶劫還賺錢啊。”褚飛向於秋彙報道。

李唐自貞觀以後,戰爭基本都圍繞河西走廊和安西四鎮進行,正是因爲這條商路對於李唐來說太過重要了,在海路不通的時候,它是唯一的出口渠道。

像樑師都這樣的軍閥,自己沒有什麼政治才能,治下也不怎麼耕種產出,卻活的有滋有味,正是因爲他在往來的商賈身上刮到了油水。

“樑師都這個攔路狗應該是活不長了的,倒是突厥人和吐谷渾人有些麻煩,聽說李唐最近在西北方向又跟他們打了一場,小勝一場。對了,西域胡商具體都帶了些什麼貨物過來?”董放在於秋進入思索狀態了之後,向褚飛問道。

“最多的當然是金幣和銀幣了,在西域,似乎金銀比銅錢還多,他們直接用來做貨幣,其次就是香料了,光是品種都有數十樣,至少有一千駝之多,然之後就是白疊子,胡瓜,葡萄乾以及葡萄酒這些。波斯人的駝毛地毯,和大食的馬最少。這是吐谷渾人和突厥人重點的搶劫目標。”

一隻駱駝的負重大概在四百斤左右,即便是一千駝香料,其實也不過四十萬斤,合計後世的兩百噸左右,就算他們五千頭駱駝全部是滿負重,也不過一千噸貨物,還沒有後世一艘小型貨輪的載貨量多,沒辦法,這就已經是這個時代最大的商貿規模了,不如後世隨便一個地級市的量級,在於秋看來,是沒什麼意思的。

“我原本還擔心半個月時間備貨會有點不夠,現在看來,卻是綽綽有餘了。”於秋懶洋洋的說了一句道。

洺州在進行重新規劃之後,只有六萬多戶城鎮居民選擇了務工,其中,真正在各個工坊幹活的人,其實只有十萬人左右,因爲大部分的老弱和小孩,全部都被剔除在外了,有一些青壯男女,還要負責照顧這些老人小孩,減員不少。

可即便只是十萬人,他們造的也是於秋設計的高端商品,半個月的存貨,價值至少有兩百萬貫,而且,這些商品賣給中原的百姓是兩百萬貫,賣給胡商就不一樣了。

比如白瓷,在西域胡商這邊,就可以賣出比在本土銷售時高幾倍的價格。

最關鍵的是,於秋想將手中囤積的絲綢出手。

這東西在大唐屬於貨幣,是西域胡人的最愛,他從盧氏接手,以及洺州出售的商品的收款中,得到了至少價值一千多萬貫的絲綢,他一匹也沒打算留。

因爲,從系統中學習了初級脂技術的於秋,準備推動一場紡織品的大變革。

他知道所有世家都囤積了大量的絲綢跟西域胡商易貨,而這個時候,新的可以堪比絲綢的織物面料誕生,這些絲綢將會出現巨大的貶值。

“公子想要將手中的貨物全部出手,恐怕得和之前售貨給那些長安來的權貴世家子一樣,將貨物借貸一部分給那些西域胡商了。”董放知道於秋心中所想,皺著眉頭道。

“有點擔心這些胡人的信用問題,萬一他們在路上被突厥人或者吐谷渾人搶了,咱們就血本無歸了,倒是幾個有國家背景的使節,可以借貸一些出去。

我現在考慮的,是要不要把所有的貨物都借貸給他們,然後出動鬼面騎士,護送他們回西域,順道摸一下西域那邊的商業情況,爲未來往西域通商打基礎。”於秋道。

“公子很看中與胡商的貿易?”董放問道。

於秋點頭道,“那是一個很廣闊的市場,不說數以百計的小國,天竺,波斯,拜占庭帝國,任一國家,現在的人口都比咱們中土多,尤其是絲綢之路的終點拜占庭帝國,人口可能是咱們中土的三四倍,咱們在大唐能賣出一千萬貫的貨,在西域,就能賣出一萬萬貫,甚至幾萬萬貫的貨。”

“難怪每年那些胡商過來,有多少錢就進多少貨,原來,他們將貨物拉回去之後,根本不愁賣。

如此的話,屬下建議公子,借貸給他們。

反正鬼面騎士也是要訓練,拉出去訓練,可比在慎州訓練的好,他們全員配備了好馬,即便是萬里之遙,三五個月,也足夠他們來回一趟了。

另外,有李世民嫡系的軍隊在河北邊境駐守,咱們也不用擔心來自高句麗和東北諸部的壓力。”董放抱拳道。

“那咱們就把事情做絕一點,讓長安方向,今年一石貨物也賣不出去,這事我交給你全權負責。”於秋最終同意道。

董放的建議很靠譜,而在這個建議的基礎上,他似乎又想到了一個收拾樑師都的辦法,看來回頭要給李世民寫一封信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世界之主第三百一十五章 穿衣革命第三百章 兌換槍械樣品第四百四十三章 夏國的工業第一百四十七章 長安來人了第八章 說詞第九十章 大變樣的寡婦村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列爲貢品第一百九十五章 到善陽第四百三四五章 夏國的農夫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第四百零八章 天災人禍第一百九十章 裁軍和選兵第兩百八十五章 試航第十五章 火爆銷售第一百零五章 領取牲畜養殖任務獎勵第四十二章 理智的思維第一百七十一章 投資回水第兩百六十九章 爭取立於不敗之地第兩百九十二章 所謂天雷第九十七章 釋義馬賊第三百九十章 採珠女第一百五十四章 拍賣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五十八章 賺到了?第兩百五十章 新的禮儀模式第兩百九十章 前進的動力第四百三十八章 夏國的政治第五十三章 大黑牛第四百七十四章 於秋的格局第六十四章 計策開始奏效第一百五十八章 把事做絕第三百一十章 照相合影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五十六章 會面第二十五章 寡婦村的秘密第五百二十章 被懷疑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夏國的立場第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八章 說詞第四百七十一章 都有好算計第四章 撒網打魚第四百七十一章 都有好算計第五十三章 大黑牛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境改造工程第兩百九十五章 借種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三百六十九章 搞推銷的李淵第三十六章 醋火第四百零五章 放電影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一百四十五章 曲線規第三百三十八章 掌控商業的步伐第九十七章 釋義馬賊第四百二十六章 長安和洺京的差別第三百三十九章 接待宴會第四百四十七章 貨比三家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始上課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山莊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軍演練展示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兩百三十五章 寧我負人,勿人負我第五十六章 會面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結局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第兩百六十四章 孩子們的成長環境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西域的商業佈局第一百二十六章 討債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三百五十八章 輸血(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三百九十章 採珠女第兩百五十章 新的禮儀模式第三百五十一章 閱兵儀式第三百八十三章 學習進步中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兩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兩百一十一章 新技術上線第四百八十二章 聯合軍演第五十六章 會面第五百二十九章 根植文化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帶優越感的微笑第四百四十六章 夏王有喜第五百二十四章 交給你了第十五章 火爆銷售第三百七十章 偷雞竊取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三娘坦白第一百四十六章 論錢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世界的呼籲第三百九十三章 沒有選擇的商量第三十五章 李三娘拉犁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結局第四百四十一章 夏國的教育第兩百六十六章 人口政策第三百二十三章 拿下田襄子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境改造工程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三百零八章 上臺講話第四十五章 活下去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世界之主第三百一十五章 穿衣革命第三百章 兌換槍械樣品第四百四十三章 夏國的工業第一百四十七章 長安來人了第八章 說詞第九十章 大變樣的寡婦村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列爲貢品第一百九十五章 到善陽第四百三四五章 夏國的農夫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第四百零八章 天災人禍第一百九十章 裁軍和選兵第兩百八十五章 試航第十五章 火爆銷售第一百零五章 領取牲畜養殖任務獎勵第四十二章 理智的思維第一百七十一章 投資回水第兩百六十九章 爭取立於不敗之地第兩百九十二章 所謂天雷第九十七章 釋義馬賊第三百九十章 採珠女第一百五十四章 拍賣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五十八章 賺到了?第兩百五十章 新的禮儀模式第兩百九十章 前進的動力第四百三十八章 夏國的政治第五十三章 大黑牛第四百七十四章 於秋的格局第六十四章 計策開始奏效第一百五十八章 把事做絕第三百一十章 照相合影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五十六章 會面第二十五章 寡婦村的秘密第五百二十章 被懷疑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夏國的立場第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八章 說詞第四百七十一章 都有好算計第四章 撒網打魚第四百七十一章 都有好算計第五十三章 大黑牛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境改造工程第兩百九十五章 借種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三百六十九章 搞推銷的李淵第三十六章 醋火第四百零五章 放電影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一百四十五章 曲線規第三百三十八章 掌控商業的步伐第九十七章 釋義馬賊第四百二十六章 長安和洺京的差別第三百三十九章 接待宴會第四百四十七章 貨比三家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始上課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山莊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軍演練展示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兩百三十五章 寧我負人,勿人負我第五十六章 會面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結局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第兩百六十四章 孩子們的成長環境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西域的商業佈局第一百二十六章 討債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三百五十八章 輸血(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三百九十章 採珠女第兩百五十章 新的禮儀模式第三百五十一章 閱兵儀式第三百八十三章 學習進步中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兩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兩百一十一章 新技術上線第四百八十二章 聯合軍演第五十六章 會面第五百二十九章 根植文化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帶優越感的微笑第四百四十六章 夏王有喜第五百二十四章 交給你了第十五章 火爆銷售第三百七十章 偷雞竊取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三娘坦白第一百四十六章 論錢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世界的呼籲第三百九十三章 沒有選擇的商量第三十五章 李三娘拉犁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結局第四百四十一章 夏國的教育第兩百六十六章 人口政策第三百二十三章 拿下田襄子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境改造工程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三百零八章 上臺講話第四十五章 活下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左贡县| 永定县| 绥宁县| 井研县| 巨野县| 通榆县| 贡觉县| 南丰县| 通道| 兴山县| 池州市| 古浪县| 大方县| 安吉县| 灵台县| 怀宁县| 青铜峡市| 锦屏县| 临泉县| 洪雅县| 辽宁省| 周口市| 临漳县| 鄂伦春自治旗| 上饶市| 张掖市| 平乡县| 靖宇县| 崇仁县| 大悟县| 上高县| 正阳县| 孟州市| 肥城市| 江西省| 高邑县| 报价| 博湖县| 尼勒克县| 溆浦县| 英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