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兩百章 確定細則(騎豬虎爺萬賞加更)

上位者的顏面和威嚴很重要,尤其是像突厥這樣的崇尚實力爲尊的遊牧民族,頡利出了這樣的醜,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威嚴喪盡,他屬下各個部落的酋長以後將不會再那麼聽他的話了。

而少了他在場,會盟的細則問題,就好確定的多了,越冬場的建設問題,主要是各部派多少人手在哪個場幫忙幹活,攤牌多少牛羊食物提供給幹活的人食用的問題。

在於秋承諾,出了人手和牛羊牲畜的部落,可以在越冬場修建好之後,將所其折算成費用,抵扣各部牛羊在越冬場所越冬產生的費用之後,大家對此就不抗拒了。

一百隻羊,在每年第一場雪下來到次年冰雪融化的五六個時間裡,存放在越冬場的羊圈裡,由越冬場提供草料吃食,只需要繳納十頭羊作爲費用,這個價格在突厥各部的酋長看來是很公道的。

畢竟,一百隻羊如果安全的過冬,次年至少能夠繁殖出好幾十頭羊出來。

而在越冬場修建過程中,任何提供了一個青壯男丁,幫忙幹了半年活的部落,都能在之後的過冬費用結算中,減少兩百頭羊,等於是這個青壯在這裡幹半年活,就掙到了二十頭羊,這讓各部酋長也覺得比較劃算。

畢竟,青壯男丁在部落裡是會消耗食物的,而在這裡幹半年活,不僅不消耗食物,還純賺二十頭羊,一年的話就是四十頭羊,至於放牧這樣的活計,現在本來就是那些婦孺在幹,這也是突厥人爲什麼要在打草谷的時候消耗掉一些男丁的原因。

依此類推,突厥各部的酋長認爲,牛馬等其它牲畜也應是按照這樣的比例收費,他們知道牛馬的食量比羊大兩三倍,但卻忽略了,牛馬的價格,比羊貴幾倍,甚至十幾倍。

至於提供吃食方面,也很簡單,各部提供多少,到時候抵扣回去多少,於秋這麼給這些酋長們說完之後,所有酋長都以爲自己並沒有因此遭受損失,畢竟,會補回來的嘛!

而實際上,修建越冬場的大部分人手,和所有伙食的消耗,都是突厥人自己提供的,於秋只是出了技術,派一些人過來組織一下,就能得到四個每年至少都會爲自己創造超過數十萬頭牛羊收入的產業。

修建方面的和主營業務方面敲定了之後,就是其它貿易方面的問題了。

這裡,李世民有不少話說,朝廷可以允許大部分物資在這裡交易,但是有些物品必須管制,限量銷售,尤其是鐵器,只允許售賣少量生活工具方面的,兵器鎧甲嚴格禁止買賣交易。

而且,越冬場必須要允許大唐所有的商賈來此貿易,洺州方面負責越冬場所的管理,可以在越冬場所內修建鋪面,租售給這些商賈,平常可以管理他們的經商行爲,但也必須保障他們的安全。

這一點,於秋只是在限量方面跟李世民有交涉,武器兵器確實應該禁止交易,但糧食和鹽,他覺得未來要逐步解除限制,價格也交給市場供需來決定。

李世民想到了那些高產糧種未來幾年可能種的到處都是,而且洺州似乎完全不擔心鹽礦石會開採完的樣子,便也退了一步,同意了於秋的要求。

越冬場只是會盟的基礎,藉助它,達到兩族人民和平共處的目的,纔是大家想要完成的共同目標,而想要和平,首先就是領土界限的劃分,這方面就是值得詳細商討的問題了。

一張標註了李唐北方所有州縣以及突厥幾乎全部草場的地圖被於秋拿了上來。

然之後,大家開始吃著烤駱駝肉,商討邊境的界限問題,由於科技水平的原因,這個時期沒有什麼很準確的定位,於秋設置四大越冬場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在設置一個緩衝區域了,即,出了李唐邊鎮關口,向草原深入三百里的範圍。

經過反覆很多輪的討論之後,四方最終同意,將這三百里寬度範圍的地區,設爲軍事緩衝區,屬於雙方共有,只允許四方平民和千帳以下小部落在這片區域放牧或者耕種狩獵,超過千人以上配備武器的軍隊穿過片區域,必須提前跟對方協商,獲得允許,否則被視爲入侵。

一旦有一方出現背盟入侵的情況,越冬場就將會對其進行制裁。

比如李唐方面背盟,越冬場就將對李唐過來貿易的商賈進行懲罰性徵稅,補足突厥被入侵方所受的損失。

突厥哪個部落若有入侵李唐的行爲,便根據其造成的損失,增加其在越冬場的費用,將其用於補足給被入侵遭受損失的李唐百姓,嚴重的,甚至可以禁止其牛羊和百姓在越冬場越冬,並且起聯軍強制性的制裁這個部落。

於秋故意以部落爲單位,來施行獎懲制度,就是想弱化可汗對於各個部落的控制,讓他們更多的爲自己的利益考慮,不敢輕易犯禁。

而且,這個盟約達成,洺州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獲得了制裁處罰李唐或者突厥的權力,這是於秋在爲將來成爲世界之主,打造聯合國政權做預熱。

而有了這個基礎框架在,再之後的一些問題上就好談了,於秋讓各個部落酋長將各自的問題提出來,他們主要是擔心一些漢商偷奸耍滑,坑蒙突厥百姓的問題,於秋彙總了情況之後,做了一個大家都能整體接受的規定,基本就算是談妥了。

今後洺州會在越冬場設置公秤,設置各種商品的保護價,設置錢幣,貨物成色堅定處等等,儘可能保證公平的交易。

而且,還會派不屬於交易雙方的市場公證員,幫忙跟進大宗交易的成交,貨物的質量檢測等。

細節敲定的當夜,執失思力在頡利的帳篷裡和他談了一夜,突利則是在散會之後,很快就跑到於秋這邊來求見他了。

一進門,他就將一份十分厚重的禮單交到了於秋的手中,對他的來意心知肚明的於秋笑著接過禮單了之後道,“看來,對於大勢的判斷,你要比頡利強的多,洺州現在處於關鍵的發展階段,確實需要許多財貨來解決自身的問題,就不跟你客氣了。

不過,我也不會白收你的好處,你知道我爲什麼將幾大越冬場設置在現在的位置麼?”

突利將自己之前的猜測說出來道,“同心越冬場與洺州最近,團結越冬場,與東部各方勢力的距離都不遠,於都督是想更加緊密的與在這兩處越冬場附近活動的我合作,並且讓我吸納活動在東部的幾大部落,壯大自身。”

於秋笑點了點頭道,“可不僅僅是如此,最東邊團結越冬場輻射的範圍,大部分都不與李唐直接接壤,從這些範圍進入團結越冬場的貨物,可以不走李唐的關口,所以,其成本價格,會比其它三處越冬場低很多,這意味著,你在這裡採購任何需要的物資,都比其它三處越冬場便宜很多。”

聞言,突利眼睛一亮,頓時知道了於秋要說的是什麼。

他只需要將部落的重心向東移,那麼,就能比頡利佔到更多的實惠。

畢竟,東勝越冬場和共榮越冬場那邊距離洺州的距離超過兩千裡甚至達到了三千多裡,洺州的貨物過去,會有至少兩三成的運輸成本,還要交一成左右的關稅。

即便是關中的其它商賈去到那邊去貿易,也必定要走勝州,河曲,偏關,路程超過兩千裡,加上過關需要繳納的稅收,其出售的商品最終在這兩大越冬場的售價,至少會上浮五成到一倍以上。

反觀同心越冬場和團結越冬場則不同,從洺州到同心越冬場,距離在一千里以內,而且都是開闊好走的平原和草原,到團結越冬場的距離,也不過是一千三百多裡,這會讓洺州與他們往來的貨物的成本降低很多。

如果走水路,將一些商品運到契丹和奚人部落活動的沿海區域上岸,再運送到團結越冬場,不僅能將運輸的費用降低,還能避免掉很多關市稅,這就會讓突利獲得所需物資的成本比頡利低很多,出售商品的利潤,又比頡利高很多。

這還是他不知道,未來於秋會把製鹽的場所直接放在東部沿海,將在其它地方貿易獲得的物資直接走海路運送到這裡的原因,到時候,他獲得這些生活必須物資的價格,會比他想象中的還低。

這樣的差距,會很快讓他旗下的部落比在頡利旗下的部落富裕,從而,讓很多原本效忠頡利的部落轉投到他旗下。

“於都督你一定是長生天派過來幫助我的天神,今後,只要我突利在草原上一天,都將與你精誠合作。”突利很是狗腿的撫胸向於秋施禮道。

於秋覺得自己抱拳彎腰給他回禮的話,似乎有些不妥當,開口道,“要不,咱們推動一種兩族人們都適用的新的禮儀吧!就在明天的會盟儀式上。”

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編闞棱第兩百八十五章 試航第四百五十一章 成長中的下一代第三百五十二章 夏國天兵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系統任務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四百六十三章 談判的進展第七十八章 大將之才蘇定方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島消息第兩百五十八章 山莊來客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裡的比較第四十七章 小樹林會談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島消息第四十一章 蓄水養魚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征第兩百一十七章 於秋施行的是聖人之道?第兩百零五章 回山莊過年第一百零三章 瘟疫阻路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結局第四百一十五章 系統全面升級第一百三十章 傳說到長安第一百三十五章 先震驚一撥第四百八十三章 給世界制定新秩序第兩百八十八章 九成宮的烏龍第三十八章 收入夾袋第五百零八章 真正的人才第四百七十九章 抵達高昌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兩百五十七章 洺州的招工計劃第兩百四十章 建設規劃第兩百六十九章 爭取立於不敗之地第兩百二十七章 海戰進行時第兩百三十四章 組建商業同盟第八章 說詞第五百一十六章 最大的改變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問題第四百五十三章 又長知識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請自治第十九章 兌換第一百三十一章 系統初步升級第三百八十九章 金氏父女的套路第五百零三章 滅教運動第三百二十一章 誘擊第二十六章 英雄和梟雄的區別第四百六十三章 談判的進展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第十九章 兌換第一百四十六章 論錢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十六章 吃貨兵痞蘇定方第兩百八十章 抓細作第三百七十三章 揚州士族的禮物第一百四十章 迂迴的方式拉盟友第二十四章 把話說透第三十章 第一個女工第六十七章 不好賣的豆腐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東瘟疫第三十五章 李三娘拉犁第二章 系統獎勵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三百一十八章 準備發動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編高雅賢第五百二十三章 去吐蕃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第三百四十一章 亮艦第兩百零五章 回山莊過年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三百八十三章 學習進步中第五百一十二章 衛星發射試驗第兩百六十七章 馮氏兄弟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第兩百五十一章 銀行開業第五百二十章 被懷疑了第三章 借糧種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裡的比較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第三百九十一章 扎扎針第七十九章 經驗獎勵任務線第一百二十一章 伸過來的黑手第三百六十章 倭島問題第三百八十三章 學習進步中第四百零六章 執政聯盟成立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嚐提子第六十二章 於秋的忽悠技能第兩百九十二章 所謂天雷第兩百五十四章 外來人口的問題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聲的問題第一百五十六章 洺州規劃第一百七十章 提煉第四十八章 參觀作坊第三百三十八章 掌控商業的步伐第八十四章 孩子們的變化第三百四十四章 又用忽悠技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兩百二十五章 去沙門島第八十四章 孩子們的變化
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編闞棱第兩百八十五章 試航第四百五十一章 成長中的下一代第三百五十二章 夏國天兵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系統任務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四百六十三章 談判的進展第七十八章 大將之才蘇定方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島消息第兩百五十八章 山莊來客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裡的比較第四十七章 小樹林會談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島消息第四十一章 蓄水養魚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征第兩百一十七章 於秋施行的是聖人之道?第兩百零五章 回山莊過年第一百零三章 瘟疫阻路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結局第四百一十五章 系統全面升級第一百三十章 傳說到長安第一百三十五章 先震驚一撥第四百八十三章 給世界制定新秩序第兩百八十八章 九成宮的烏龍第三十八章 收入夾袋第五百零八章 真正的人才第四百七十九章 抵達高昌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兩百五十七章 洺州的招工計劃第兩百四十章 建設規劃第兩百六十九章 爭取立於不敗之地第兩百二十七章 海戰進行時第兩百三十四章 組建商業同盟第八章 說詞第五百一十六章 最大的改變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問題第四百五十三章 又長知識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請自治第十九章 兌換第一百三十一章 系統初步升級第三百八十九章 金氏父女的套路第五百零三章 滅教運動第三百二十一章 誘擊第二十六章 英雄和梟雄的區別第四百六十三章 談判的進展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第十九章 兌換第一百四十六章 論錢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十六章 吃貨兵痞蘇定方第兩百八十章 抓細作第三百七十三章 揚州士族的禮物第一百四十章 迂迴的方式拉盟友第二十四章 把話說透第三十章 第一個女工第六十七章 不好賣的豆腐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東瘟疫第三十五章 李三娘拉犁第二章 系統獎勵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三百一十八章 準備發動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編高雅賢第五百二十三章 去吐蕃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第三百四十一章 亮艦第兩百零五章 回山莊過年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三百八十三章 學習進步中第五百一十二章 衛星發射試驗第兩百六十七章 馮氏兄弟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第兩百五十一章 銀行開業第五百二十章 被懷疑了第三章 借糧種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裡的比較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第三百九十一章 扎扎針第七十九章 經驗獎勵任務線第一百二十一章 伸過來的黑手第三百六十章 倭島問題第三百八十三章 學習進步中第四百零六章 執政聯盟成立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嚐提子第六十二章 於秋的忽悠技能第兩百九十二章 所謂天雷第兩百五十四章 外來人口的問題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聲的問題第一百五十六章 洺州規劃第一百七十章 提煉第四十八章 參觀作坊第三百三十八章 掌控商業的步伐第八十四章 孩子們的變化第三百四十四章 又用忽悠技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兩百二十五章 去沙門島第八十四章 孩子們的變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义县| 土默特右旗| 云霄县| 滕州市| 延寿县| 阜平县| 阿瓦提县| 开远市| 济源市| 平遥县| 松溪县| 陆川县| 定襄县| 泸定县| 油尖旺区| 邓州市| 比如县| 清苑县| 丰台区| 井陉县| 淳化县| 赣榆县| 广丰县| 揭阳市| 白河县| 通榆县| 东宁县| 仙桃市| 濮阳县| 加查县| 江达县| 怀远县| 界首市| 奈曼旗| 桑日县| 泽库县| 水城县| 嘉禾县| 新沂市| 新平| 若尔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