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五章 貨幣新論

朱允文一回到東宮,就一頭鑽進了書房,朱元璋交給他這麼一個重要的任務(wù),他想要在最短的時間裡面拿出一個最完美的方案來。

馬曉羽見朱允文一回來就要進書房去,急忙叫道:“長孫殿下,那個張小田說有事情找你,現(xiàn)在正在外面候著呢。”朱允文一聽,準(zhǔn)是張小田買房子的事情有眉目了,他說:“我知道了,謝謝娘子,來,親熱一個。”

見到張小田的時候,他手上正拿著一張地契,他見朱允文來了,趕緊將地契奉上。朱允文拿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秋水園,佔地三百六十九畝,位於城南八里處,坐北朝南,園中有秋水河流過,主人嚴冬,已轉(zhuǎn)讓。”

朱允文略被比劃了一下,三百多畝,應(yīng)該差不多了,最重要的是有河,他問道:“花了多少錢?”

“放心吧長孫殿下,我辦事您還不放心嗎?你給我的黃金我一共換了四百七十三兩銀子,買這地方總共用四百兩,還剩下七十三兩。”說著他拿出一個袋子,說:“都在這裡面了。”

朱允文接過來看了一樣,隨即又還給了張小田,笑道:“你爲(wèi)我辦了這麼多事情,這些就算是賞你的吧。”洪武年間,向太監(jiān)行賄的人可不多,錦衣衛(wèi)遍佈全皇宮,萬一送到了錦衣衛(wèi)手上,那不是等於找死嗎?所以,連帶著其他的太監(jiān),油水都不是很足。現(xiàn)在朱允文一出手就是七十三兩銀子,張小田哪有不喜出望外的道理?對於他們這種身體殘缺的人來說,生兒育女已經(jīng)沒有指望了,唯一的寄託就只剩下金銀財寶了。

“多謝長孫殿下。”張小田臉上都笑開了花,朱允文看在眼裡,也是很高興,無論什麼時候,太監(jiān)的作用都是巨大的,他們一聯(lián)合起來,甚至可以控制皇帝。所以,拉攏他們,對於現(xiàn)在的朱允文來說就是至關(guān)重要的事情了,儘管他的目的並不是要控制皇帝,因爲(wèi)沒那必要,朱元璋已經(jīng)沒幾年好活的了。

張小田走後,朱允文繼續(xù)到書房去,做他的那個回收貨幣的實施方案。其實這事情說起來也不復(fù)雜,就是設(shè)置一些機構(gòu),用來進行寶鈔和金銀之間的兌換而已。所以,在朱允文一天的努力之下,這個策劃案就已經(jīng)寫好了。由於用的是毛筆,寫的字比較大,所以儘管才幾千字,卻有十幾頁。

第二天早朝的時候,朱允文就當(dāng)著大家的面把這個策劃書交給了朱元璋,朱元璋看了一遍,向他點了點頭,朱允文知道他是同意了。果然,朱元璋把朱允文寫的策劃書交給身邊的太監(jiān),說:“你來念給大家聽。”

這些官員不像朱元璋那麼身居皇宮,所以對這種事情還是瞭解的,不對,豈止是瞭解,簡直就是深受其害。朱元璋發(fā)給他們的工資是寶鈔,或許發(fā)下來一百兩,到了宮外,就只能當(dāng)作幾兩銀子來用了。按照現(xiàn)在的說法,朱元璋是在變相地扣大家的工資。可是這有能這麼樣的?他是絕對的老大,誰也不敢提出這事情來。

那太監(jiān)花了好一段時間才把朱允文寫的東西讀完,累得他直喘氣,朱元璋瞇著眼睛問道:“你們覺得怎麼樣?可行嗎?”

大家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終於有人站出來了,說:“長孫殿下天縱之才,提出的方案堪稱完美,老臣覺得這個方案可行。“這倒不是他說的假話,朱允文雖然沒有把什麼準(zhǔn)備金率宏觀調(diào)控之類的東西寫進去,但是他寫的也是經(jīng)過了二十一世紀考驗的可行辦法,放眼整個大明,也只有他一個人能寫得出來了,要是還有人能寫得出,那人一定也是穿越的。

見了有人帶頭,其他的人也趕緊跟上,頓時大殿上響起了一片對朱允文的讚譽之聲。朱元璋嘆了口氣,看來這些人也都是深有體會啊。他取出印章來,在上面印了個章子,說:“好,這件事情就這麼辦吧,允炆,這個既然是你提出來的,就你負責(zé)實施吧。”

朱允文稽首道:“孫兒遵命。”什麼人最容易發(fā)財?對,就是管錢的人。比如現(xiàn)在的朱允文。他臉上那抖動的肌肉就很明顯的表達了他內(nèi)心的感受:“老子要發(fā)財了!”

回到東宮,朱允文就開始著手了,朱元璋已經(jīng)放權(quán)給他,叫他全權(quán)負責(zé)此事,他必須做出一個計劃來,一步一步地把這個事情辦好。可以這麼說,只要這件事情辦好了,他的皇帝位置已經(jīng)坐穩(wěn)了一半,剩下的那一半就是等著朱元璋歸天了。現(xiàn)在還是洪武二十五年,離朱元璋死還有六年的時間。朱允文今年十五歲,他等得起。

此後的幾天,朱允文忙得腳不沾地,馬曉羽看在眼裡,疼在心上,她不顧自己挺著個大肚子,堅持自己去御膳房做一些有營養(yǎng)的食物來給朱允文。別看她是大戶人家子女,不但吹拉彈唱,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就是這鍋碗瓢盆之間的事情也是輕車熟路,真可謂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不但如此,她還命令所有的女子,近期不得跟朱允文那個,以保持他的精力。弄得剛剛嚐到閨房之樂的朱允文差點就要去青樓。

工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大半個月的忙碌,朱允文終於把這從開始到結(jié)尾所有的步驟全部理順了,包括一些突發(fā)事件,他也有了應(yīng)對之策。這天早朝,當(dāng)朱允文把這個東西交給朱元璋的時候,朱元璋二話不說,蓋了大寶,頒行天下。

隨後,各個州縣都建立起了寶鈔兌換點,爲(wèi)了防止有人操縱價格,朱元璋特意派出了錦衣衛(wèi),直接聽從朱元璋的指揮,監(jiān)督著寶鈔的兌換。這樣一來,物價總算稍微穩(wěn)定了些,只不過不方便的地方也多了,在小農(nóng)經(jīng)濟體制下,能拿金銀出門的也都只是少數(shù),大多都是拿著銅錢。買小東西還好,萬一物件價格高了,動輒就要上貫的銅錢,用起來也不是很方便,要知道,一貫銅錢就是一千枚,重達二十斤。

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呢?擔(dān)子自然又落到了朱允文的身上。於是,朱允文又上奏朱元璋發(fā)行圓形的白銀鑄幣,上面標(biāo)明重量,面額從一錢到十兩不等,這樣,要是帶著銅錢也只需幾枚就行了。鑄幣體積都一樣大小,不同的只是裡面純銀的含量而已。除了白銀鑄幣,還有黃金鑄幣,體積也一樣,只不過更值錢而已。而兌換比率,則由皇帝下旨規(guī)定,任何人不得擅改。

從此以後,寶鈔就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要是不出遠門,只需要攜帶幾枚鑄幣就成了,重量也不是很大。畢竟黃金白銀的價值擺在那裡,通貨膨脹的問題完全不必擔(dān)心。就算是實在是需要很多錢的,也有辦法,因爲(wèi)這個大明的天才皇長孫,還發(fā)明瞭支票。

空白支票由皇帝蓋章方爲(wèi)有效,下發(fā)各地銀行,當(dāng)然,在朱允文的要求下,朱元璋把銀行的控制權(quán)首歸中央,說白了就是把六百年以後的現(xiàn)代銀行體系搬到了明朝。

由於這些事情可以說對百姓有利,也沒有觸犯誰的利益,所以實施起來沒有一點阻力,很快便完成了。

第六十三章 坦克(三)情節(jié)進展速度加快第一百四十二章 臺灣第四十章 歸程(最新修改)第一百七十章 斥候第一百八十八章 開會(二)第一百零三章 祝壽第十七章 投名狀第一百三十八章 國家科學(xué)院2第六十七章 燕雲(yún)戰(zhàn)事(二)第十五章 早朝第一百五十七章 條件第三十五章 第一場戰(zhàn)爭((四)第六十七章 燕雲(yún)戰(zhàn)事(二)第十九章 第一個女人第三十章 公主第一百五十章 戴綠帽的禹第七十九章 連升三級第十五章 早朝第十四章 屬國來人第六十五章 變故第一百五十三章 紅燈區(qū)第九十七章 半自動第一百三十三章 後院起火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放第九十三章 寡婦門事件(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李玉蘭第十三章 秦淮河第九十八章 病危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太子第一百零六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二十九章 涅爾琴斯克第七章 名聲第一百八十八章 開會(二)第九十三章 寡婦門事件(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上殺人了第一百零五章 駕崩第二十章 大婚前夜第三十九章 大功告成,親個嘴兒(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李玉蘭第一百五十章 戴綠帽的禹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還要第二十九章 涅爾琴斯克第五十六章 新年(一)第一百八十章 回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國家科學(xué)院2第二十五章 述職(上)第九十七章 半自動第一百六十八章 圖謀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農(nóng)問題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上殺人了第十七章 投名狀第五十六章 新年(一)第四十二章 烤鴨(下)第八十四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一百六十一章 投降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心【第一章,求首訂】第八十八章 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第十六章 王八看綠豆第十二章 做客第六十九章 洪武二十六年第一百零一章 張桓第一百六十八章 圖謀第九十章 在他鄉(xiāng)第七十一章 現(xiàn)代化軍隊的構(gòu)想(一)第六十六章 燕雲(yún)戰(zhàn)事(一)第六十章 科舉(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火車第一百七十六章 決勝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語的章節(jié)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明第一件專利產(chǎn)品(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蒙古軍營第一百六十一章 投降第一百三十一章 靖難(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明第一件專利產(chǎn)品(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女眷第六章 踢到鐵板了第一百六十章 高麗第一百八十章 回家第一百四十七章 打倭寇第二十七章 出發(fā)前最後一次溫存第八十六章 皇宮第一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一天第五十八章 科舉(一)第九十九章 朱元璋的兒子們第六十三章 坦克(三)情節(jié)進展速度加快第三十二章 第一場戰(zhàn)爭(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明第一件專利產(chǎn)品(上)第十一章 東宮來客第一百一十五章 流氓皇帝第五十七章 新年(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前後夾擊第二十八章 冰天雪地第三十章 公主第八十三章 月黑風(fēng)高殺人夜第一百六十一章 投降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心【第一章,求首訂】第七章 名聲第一百一十五章 流氓皇帝
第六十三章 坦克(三)情節(jié)進展速度加快第一百四十二章 臺灣第四十章 歸程(最新修改)第一百七十章 斥候第一百八十八章 開會(二)第一百零三章 祝壽第十七章 投名狀第一百三十八章 國家科學(xué)院2第六十七章 燕雲(yún)戰(zhàn)事(二)第十五章 早朝第一百五十七章 條件第三十五章 第一場戰(zhàn)爭((四)第六十七章 燕雲(yún)戰(zhàn)事(二)第十九章 第一個女人第三十章 公主第一百五十章 戴綠帽的禹第七十九章 連升三級第十五章 早朝第十四章 屬國來人第六十五章 變故第一百五十三章 紅燈區(qū)第九十七章 半自動第一百三十三章 後院起火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放第九十三章 寡婦門事件(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李玉蘭第十三章 秦淮河第九十八章 病危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太子第一百零六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二十九章 涅爾琴斯克第七章 名聲第一百八十八章 開會(二)第九十三章 寡婦門事件(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上殺人了第一百零五章 駕崩第二十章 大婚前夜第三十九章 大功告成,親個嘴兒(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李玉蘭第一百五十章 戴綠帽的禹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還要第二十九章 涅爾琴斯克第五十六章 新年(一)第一百八十章 回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國家科學(xué)院2第二十五章 述職(上)第九十七章 半自動第一百六十八章 圖謀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農(nóng)問題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上殺人了第十七章 投名狀第五十六章 新年(一)第四十二章 烤鴨(下)第八十四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一百六十一章 投降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心【第一章,求首訂】第八十八章 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第十六章 王八看綠豆第十二章 做客第六十九章 洪武二十六年第一百零一章 張桓第一百六十八章 圖謀第九十章 在他鄉(xiāng)第七十一章 現(xiàn)代化軍隊的構(gòu)想(一)第六十六章 燕雲(yún)戰(zhàn)事(一)第六十章 科舉(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火車第一百七十六章 決勝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語的章節(jié)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明第一件專利產(chǎn)品(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蒙古軍營第一百六十一章 投降第一百三十一章 靖難(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明第一件專利產(chǎn)品(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女眷第六章 踢到鐵板了第一百六十章 高麗第一百八十章 回家第一百四十七章 打倭寇第二十七章 出發(fā)前最後一次溫存第八十六章 皇宮第一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一天第五十八章 科舉(一)第九十九章 朱元璋的兒子們第六十三章 坦克(三)情節(jié)進展速度加快第三十二章 第一場戰(zhàn)爭(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明第一件專利產(chǎn)品(上)第十一章 東宮來客第一百一十五章 流氓皇帝第五十七章 新年(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前後夾擊第二十八章 冰天雪地第三十章 公主第八十三章 月黑風(fēng)高殺人夜第一百六十一章 投降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心【第一章,求首訂】第七章 名聲第一百一十五章 流氓皇帝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革吉县| 伊宁县| 陇西县| 宜昌市| 丰镇市| 天柱县| 东乌| 宁蒗| 右玉县| 巢湖市| 漯河市| 沙坪坝区| 镇安县| 乐东| 辽中县| 霍林郭勒市| 来宾市| 潢川县| 曲阜市| 白玉县| 内江市| 龙江县| 安多县| 北碚区| 北安市| 顺义区| 策勒县| 阳江市| 抚松县| 库车县| 佛山市| 北辰区| 平度市| 原平市| 普安县| 兰溪市| 武宁县| 永兴县| 林芝县| 牟定县| 兴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