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從商人身上收利,那尤其是簡單的事情?這可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啊?京城的那些官員不說,但是這一個個的王爺貝勒恐怕就不會同意。李塵能有這些想法許是好的...畢竟李塵這些年的舉動乾隆也是疫情而出...若不是李塵促進了青幫的改革?恐怕現(xiàn)在壓在乾隆頭上的確實漕運這件大事了?
現(xiàn)在的漕運隨著青幫變革的初步成功,朝廷對於漕運路段的壓力已經消了不少?漕運河段已經絕大部分交給青幫自己治理,自己運營,這整個漕運道幾乎已經交到了青幫的手中,又青幫自己打理,自己運營,這樣的話不僅朝廷投入漕運的銀子少了這青幫今年來每年還保持這一百萬兩的銀子往向國庫裡交,這讓乾隆又怎麼能不高興?
然而推動這次青幫變革和青幫商業(yè)化運輸的最終策劃者確實李塵?雖然李塵沒有直接參與其中,但是李塵給青幫宿慶祥提供的資料卻是被阿桂一點一滴的記錄了下來交給了乾隆。
而且作完這些事情的時候李塵才年僅十六,現(xiàn)在又是四年過去了,也許李塵再商人稅收方面真的有什麼良策呢?乾隆這個時候反而變得期待起來。
“啓稟皇上?李塵並沒有什麼太好的建議...只是李塵前段時間李塵見過一個有趣的事情,還請皇上允許容李塵爲皇上演示一次。”李塵道。
“哦?什麼有趣的事情?”乾隆道。
“李塵想借皇上池中的青蛙一用。”李塵道。
“你要多少?”乾隆問道。
“越多越好。”李塵答道。
“哦?宋世傑?去給李塵取一百隻青蛙過來?”乾隆道。
“奴才遵旨。”說罷一旁的宋世傑示意旁邊的幾個小太監(jiān)一起便下水了捉青蛙了,雖說宋世傑不明白李塵什麼意思?但是相比把李塵做的事情給和大人演示一遍,也能討得不少的賞吧?
見宋世傑走遠,李塵這才跪地道;“啓稟皇上,這什麼政策關鍵要的是一個保密,還請皇上恕李塵欺君之罪。”李塵跪道。
“好了...起老吧?我就知道你小子不安好心,現(xiàn)在沒有旁人了,你可說了吧?”乾隆看著李塵笑著道。
“其實微臣的辦法也不是什麼好辦法...皇上可知道滾水煮青蛙,青蛙是不會死的?”李塵問道。
“哦?這道不曾聽說過。”乾隆疑惑道。
“皇上可知...這青蛙見了滾水若是不蓋緊蓋得話,青蛙一下子遇到高溫,變回一躍而出,所以滾水煮青蛙是煮不死的?但是反而把青蛙放在溫水裡呢?青蛙適應了溫水,然後再緩緩的加速...這青蛙必死無疑。”李塵道。
“你的意思是?這商人收稅不能一蹴而就?欲速則不達?”乾隆反問道。
“正是。”李塵道。
“你可有系統(tǒng)的辦法?”乾隆問道。
“有,還請皇上支持才行。”李塵道。
“哦?給朕講講?”乾隆好奇心打來,這到忘了先前的不快。
李塵如此如此...的這般說下來直不覺間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時辰...等到李塵講完,宋世傑也帶著青蛙回來了。
乾隆看著宋世傑渾身溼漉漉的,不由得開懷大笑,宋世傑正弄不明白乾隆什麼意思,卻把青蛙堆在李塵面前道,“不知李公子要這些青蛙何用?”
“恩?你帶人把這些青洗剝乾淨了?順便去弄點作料過來。”李塵笑著道。
見李塵這樣,和孝已經明白李塵要做什麼了?在進京的這段時間李塵一路上沒少禍害那些小動物...然而每次禍害之後和孝便一陣感覺道肚子滿是幸福的笑。
“皇阿瑪?這次你又口福了?李塵在野外做的青蛙是極其好吃的?原本還以爲回道京城了便沒有這樣的口福了?誰知今天到拖了皇阿瑪的富了?”
一個時辰之後,乾隆撐著那美味可口的青蛙不由得會心一笑,道;“沒想到李塵你還有這般手藝?來宋世傑?把餘下的這些青蛙給格格嬪妃阿哥一人送點。”乾隆道。
“是?皇上?難道李公子說的方法就是這些嗎?”宋世傑好奇的問道。
“恩...宋世傑?你今天怎麼這麼多話?”乾隆不由得問道。
“恩...沒什麼?只是奴才好奇而已。”宋世傑道。
“什麼好奇?我看你是急著去你新主子哪裡討個彩頭吧?”乾隆面帶怒意道。
“皇上?奴才不敢?奴才這輩子就皇上一個主子。”宋世傑聽乾隆如是說,心裡不由得發(fā)慌道。
“好了?我也不是責怪你?只是以後該你問的話你在問,不該問的少問。”
“是,奴才記下了?”
“好了去吧?去吧這些給他們送去吧?朕今天吃的有些撐了,想去歇息了?和孝也回自己的住處吧?李塵退下吧?”
“是?和孝(奴才,李塵)告退”
乾隆等著衆(zhòng)人退下,心情這纔好了起來,今天乾隆才真正的見識了李塵的非常人之處...只是這李塵始終是個漢人啊?乾隆不由得感慨道。
接下里李塵除了皇宮,首先做的便是在京城裡邊找個安慰的住所,李塵可不想一直住在酒樓裡邊?這樣的話那可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在京城最好好事要有自己的房子,君不見二百年後京城的房價可是天價啊?能給後代留下這樣一份不動產或許也是一件好事。
整個京城之中最火爆的地方恐怕就是八大胡同了?可是李塵卻閒八大胡同太過吵鬧了?於是李塵便在紫禁城的北邊找了一個四出四合的北京四合院。這樣雖說進皇宮會有些麻煩,但是少卻勝在情景,這樣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面見過乾隆之後,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這轉眼間便到了三年一度的會試...會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中央考試。錄取者稱爲“貢士”,第一名稱爲“會元”。清各省鄉(xiāng)試中式的舉人,於次年三月入京參加由禮部主持的考試。以往各屆會試中未中的舉人與國子監(jiān)的監(jiān)生也可一同應試。因考試在春天,又稱春試或春闈。
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