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8章 幸福的結局

出了二月,林小溪的兒子順哥兒已經兩個多月大了,在自己親孃和妹妹的悉心照料下,林小溪的身子也恢復的很快。

兩個月大的小寶寶,每天除了吃喝就是睡覺,眉眼也逐漸長開了,小順哥兒長得多半像林小溪,眉眼之間秀秀氣氣的,且性子也不鬧騰,平日裡除了餓了,尿了,纔會哼哼兩聲之外,其餘時候皆是安安靜靜的。

李氏常說,順哥兒性子像他親孃,據說林小溪小時候,就極是個安生的性子,特別的好帶,給她省了不少的麻煩。

而林小溪自有了順哥兒之後,似乎一下子就變得不一樣了,身上散發出了強烈的母性光輝,尤其是每每抱著順哥兒的時候,眼裡總是閃著一股濃濃的化不開的柔情!

初春時節,冬雪融化,李氏看著女兒這邊,一切已然迴歸正常,便開始牽掛起了家的那邊,打算帶著一雙兒女踏上回程的路途。

林小溪夫婦倆雖頗爲不捨,但也知道這是沒法避免的,何況,林小溪本就內疚,因爲她自己而將老爹一個人,留在家裡過年的事情,因此,便也沒有對李氏說什麼挽留的話語。

只打疊起精神來,替李氏裝點行李,小夫妻兩,一個匆忙安排護送丈母孃回鄉的隨行人員,一個忙著採買土產,替李氏打點行裝。

匆匆三日過去,一切安排妥當,李氏帶著一雙兒女告別了女兒女婿,登上馬車離開了寧遠縣城。

臨行前,林小橋特意將自己的姐姐拉到一邊,斟酌著開口說了句,“姐姐,你年紀還小,現下已經有了順哥兒,就別急著再生孩子了啊,畢竟這生孩子也是個受罪的活兒,最好等個三五年的再生也不遲。”

原本,林小橋作爲一個未曾及笄的姑娘家,她也不想說出這些話的,可無奈幾次聽到李氏說起,讓林小溪調養好身子,趁著年輕多生幾個孩子。

李氏固然是真心爲林小溪著想,可她一介鄉下村婦,畢竟見識有限,心裡光想著多子多福的傳統思想,卻想不到林小溪小小年紀,若頻繁生產,會傷了身子。

因此,林小橋便忍不住提醒了兩句,林小溪雖也覺著,這樣的話從年幼的小妹口中說出,是有些彆扭奇怪,但看著小妹眼裡,滿滿的關切之意,她也就沒做多想,點點頭應承了下來。

其實,就算林小橋不說這些話,林小溪也是有此打算的,究其原因,還是因爲陸浩傑,這次看著妻子生產,過程十分煎熬,況且,有了順哥兒這個兒子,他也不算是膝下無子,有心不想再讓妻子受這份痛苦,便時常在妻子耳邊唸叨,讓她緩緩再生,或者不生也行。

若林小橋知道這事的話,定是不會來當個多事兒的人的,此時看著林小溪面色認真的應下,她也就放心的走了。

來的時候,李氏一心牽掛懷孕的女兒,雖是盛夏季節,卻也是趕著行程,而這次回程,卻是一路春暖花開,到處景色宜人,李氏心中也少了那份急切的牽掛,雖依然有些掛念著家裡的林二牛,但也知道他一個大男人在家有吃有喝的,應該沒什麼大事,便帶著一雙兒女,看花賞景,慢慢悠悠的走著行程,直到三月中旬才走到了家。

彼時,安哥兒又年長了一歲,且出門一趟,一路上坐著馬車看山看水的,許是也開闊了眼界,陶冶了性情,性子較之以前,還更加活潑開朗了一些,話說得,也比之前利索多了,不再一個詞一個詞的往外蹦著。

離家大半年的時間,林二牛雖精神看上去不錯,但畢竟還是黑瘦了一些,李氏難免心疼起來,又深知他這個樣子,定是經常往田裡跑的緣故,便忍不住數落了幾句。

可不論李氏說什麼,林二牛隻憨憨的笑著,一雙眼睛也是不錯眼的在李氏身上盯著,且生平頭一回當著兒女的面,對李氏說了句甜言蜜語,“瘦了,是想媳婦想的。”

李氏沒防他素日裡悶不吭聲的,這回竟當著孩子的面,說出這樣的話來,立時便停了手上收拾的動作,面頰也不禁染紅,再一轉眼,看著女兒眼裡止不住的笑意,就連小小的安哥兒,都捂著嘴兒偷笑的樣子,更是覺得臉上燒的慌。

沒好氣的看了自己男人一眼,良久才憋了一句,“難不成你變黑了,也是想媳婦想的啊!”

林二牛方纔也是一時情不自禁,媳婦離家這麼長的時間,他是真的想了,尤其是年下的時候,看著旁人家熱熱鬧鬧的,更是想念媳婦和孩子,想的心裡發慌。

他一個大老粗,平時倒牀就睡,睡著了雷打不動的人,這回竟也嘗過了‘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的難受滋味。

此時,聽到媳婦發問,倒又恢復了往日的憨傻,搓了搓粗大的手掌,嘿嘿笑了一笑,“那是下田幹活曬的——”

林小橋實在忍不下去了,先是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隨後,便捧著肚子笑的停不下來,自己老爹真的是太逗了!

安哥兒雖有些懵懂,不知姐姐爲何如此狂笑,但也跟著在一旁‘咯咯’直笑,不大一會兒,姐弟兩便笑作一團。

隨後幾日,李氏和林小橋忙著,將帶回來的一些土產和衣料之物,分作幾份,派人送去給各個親友,順便去報個喜訊,連老宅那邊也未曾落下。

姥姥孫氏知道自己得了一個重外孫子,自是十分高興,忙忙的帶著兒媳和孫子過來,細細的問了問自己外孫女和重外孫的情況。

順便也將李氏數落了一頓,說她不知輕重,竟把小小的安哥兒,也帶著走了這麼長的行程,殊不知孩子年歲小,經不起顛簸……

接著,林小橋的小姨一家子也齊齊過來道賀,至於,小叔一家子,來的稍微晚了一些。

不過這也是情有可原,他們一家子最近實在是太忙了一些,林小牛要守著鋪子不得空閒,而趙氏近來剛剛替自己大女兒林小花,尋了一門親事,男方姓錢,名方正,家境殷實,是個小商戶,鋪子就開在小叔家鋪子的旁邊。

聽說,那錢方正在自家鋪子外,見過林小花幾回,便看上眼了,因此,親事是男方那邊主動提的,私下問過趙氏的意見之後,纔派了媒人上門提親。

其實,事實上,趙氏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就存了要替她尋個好親事的心思,可她一介婦道人家,不是在鋪子裡,就是在家裡,好親事也沒處可尋去。

但,因爲錢家鋪子就開在近旁,趙氏時常能夠看到相貌端正,又待人有禮的錢方正,也是頗有好感,幾下尋思了一番,便偶爾讓女兒過來鋪子送送飯什麼的,就爲了看看,這兩人到底能不能看對了眼去。

可是,許是女兒年歲不大,她又從沒在女兒面前,說道過這種事情,因此,林小花一直都不見開竅,看見了錢方正,就跟看著個稍微熟悉點的陌生人似的。

趙氏心裡便有些挫敗感,本想棄了那個念頭,恰在這時,錢家老母卻是主動登門,明裡暗裡的透露了那個意思。

這下子,兩家人自然是一拍即合,迅速的達成了共鳴,再過兩日恰是兩家人約定了,要過文定的日子。

趙氏自然忙的一刻都不得閒,直到夜色降臨,他們夫婦兩才帶了小兒子過來,而林小花因爲害羞,也怕長輩們拿她打趣,便躲在家裡沒有過來,她妹妹林小草便也留在家裡陪著姐姐。

而同樣得了消息的老宅那頭,卻是沒有一人過來,不過,李氏也並不計較這些,在她心裡,周氏等人不來纔是最好,只要平日裡他們能夠安安生生的,自己過自己的日子,不想著過來,找他們一家子的麻煩,便是最大的幸事。

至於林二牛,原本他是全家人裡面,最對老宅那邊抱有幻想的人,現在,經了這麼些年的屢屢失望,也已經開始變得麻木了,不再妄想著期盼那些不切實際的親情。

四月初時,鄭寡?婦從京城回來,得知林小溪生了個大胖小子,也是高興,親手做了幾套小衣服,跟著李氏爲順哥兒準備的一箱衣裳鞋襪和玩具,一塊兒捎了過去。

接著,便與李氏商議起了,陳學文與林小橋的婚期,兒子年紀漸長,身邊總沒個人操持內務也不行,恰好再過幾個月,林小橋就滿了十五週歲,因此,鄭寡?婦希望二人的婚期,能夠早早的定下,最好是林小橋及笄之後,便能大婚。

而李氏,前年剛嫁了一個閨女,今年要是再嫁出一個,自是心裡千般不捨,但是,她也知道學文那孩子,年紀不小,又等了女兒這麼多年,也沒有情理再讓人家等下去。

且,閨女所嫁之人,本就是千好萬好的,李氏也不覺著,閨女嫁人之後,會有什麼顧忌,左右思量之下,自己倒也想通了,與鄭寡?婦一塊,給這對小兒女,定下了九月二十五的婚期。

婚期敲定後,鄭寡?婦當即便去信,告知了自己的兒子,也好讓他有所準備。

而李氏,則開始張羅起了,爲閨女置辦嫁妝的差事,一應傢俱都是與大女兒林小溪一起打的,都鎖在了自家的後院裡面,因此,這傢俱是無需再置辦了。

至於其它,一樁樁一件件的,都可以照著大女兒那時候的例子來辦,但是,這嫁妝一事,又是閨女出門子的關鍵要事,李氏一人有時也拿不到決斷,想想上回大女兒嫁人之前,一應事務都有小女兒在一旁協助幫助,這回總不好再找她過來。

李氏想了想,還是去找了自己的好友鄭寡?婦,讓她幫著拿拿主意,鄭寡?婦自是不會拒絕,因此,林小橋的一應嫁妝,都是在自己親孃與未來婆婆的商議之下,定下來的。

七月底,陳學文來信告知,他已調任爲荊昌同知,府衙就在安平鎮所歸屬的省府下的荊昌縣,即日便動身前往在職任地。

另外,待他與現任同知完成交接之後,他便會向自己的上峰知府大人,提交婚假申請,想來應該會有一個月的假期。

得知這一消息,林小橋無疑是十分高興的,旁的不說,陳學文調任荊昌同知,至少可以讓她日後回孃家方便許多。

況且,她本就不喜京城那片繁華地界,原先她還只以爲,陳學文並未將這事放在心上,現在看來,他定是一早便已經在謀劃著了。林小橋想著他的一番用心,也是忍不住的心裡泛著甜蜜,連對於自己成婚後的,那最後一丁點兒的茫然,都消失了。

八月十五,林小橋在家裡度過了最後一箇中秋佳節,大郎二郎兩兄弟雖任地都不算太遠,若是成心想回來與家人一起過節,只需請上兩三日的假期便可,他們這種地方小官,原本一年就是有二十天左右的流動假期,扣除年假之外,平日裡也還是有十來天的休假。

但是,兄弟倆一心想著回來,參加小妹的婚禮,這回便沒有請假歸來,將假期攢著,待到九月份再回來。

果真日子進了九月,兄弟姐妹們便陸陸續續的趕了回來,第一個趕到的,便是林小橋的姐姐林小溪。

陸浩傑在寧遠任期滿了三年之後,又被調去了鄰省的茂定縣任縣令,雖只是平調,但茂定縣離著安平鎮的距離,卻著實是近了許多,原先林小溪回趟孃家,至少也要走個二十天的路程,現在卻只需要十天不到的時間。

對於林小橋來說,自己親姐姐的到來,不可謂不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自三個月前開始,李氏便開始拘著她不讓出去,日日將她關在屋裡‘繡嫁妝’。

哪怕林小橋再三自戳其短,聲明自己連個鴛鴦都繡不成,關在屋裡也是徒然,但李氏卻還是堅持不放她出來,“原本,姑娘家的嫁妝,都該是自己動手繡制的,但我也知道你女工拿不出手,雖說有綠竹給你繡了大半的嫁妝,但是,好歹那嫁衣,你總得自己個兒在上面動上幾針吧。”

“那娘就不怕我動了針,那嫁衣就毀了?”林小橋乾脆的回道。

李氏對於閨女這副態度,簡直氣到無言,良久才咬著牙說道,“那嫁衣,你就別繡了!就繡個蓋頭吧,不許旁人幫手,你要是一次繡不好,就重新再繡一個,反正咱家現在也不缺那點兒布——”

得了這話,林小橋也知,這回李氏不是與她說著玩的,便也只能認命的窩在房裡,繡起了蓋頭。

可這女工活計,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就而成的,林小橋雖十分虛心的,向綠竹求教過多次,但繡出來的圖案,還是不能見人。

不過,林小橋還是硬著頭皮,拿著一對野鴨子,向李氏交差,希望李氏睜隻眼閉隻眼的,放她過了。

可是,李氏這回卻是鐵了心的,要在出嫁之前,磨一磨女兒的性子,因此,這檢驗的要求也是相當的嚴格。

林小橋屢屢上交成果,卻都被打退回來,真是苦不堪言啊!

就她那跳脫的性子,卻要被日日拘在屋子裡面,除了吃飯之外,等閒不得出去,都快在屋裡悶得發瘋了!

但是,自從林小溪回來之後,雖然李氏依然不讓她出去,但是,有了親姐姐的陪伴,這日子自是好過了許多。

更何況,還有順哥兒這小傢伙在,林小橋時常逗著他玩樂,看著小娃娃可愛的笑臉,即使拘在屋裡,也並不嫌多悶了!

九月二十,陳學文也從荊昌回來了,與他一同帶回來的,還有幾大箱子的古董玩物,並一盒圓潤的珍珠,顆顆都有指甲蓋那麼大,這些皆是帶來給林小橋做嫁妝的。

李氏雖心裡高興,但還是嚴格按照習俗,新婚前一個月男女雙方不得見面的規矩執行,沒讓這一對小兒女,見上一面。

不過,私底下傳個信什麼的,卻沒管,因此,陳學文只能將滿腔的思念,寄託在紙上,每日裡都會與林小橋傳上數回的書信。

而兩人之間這般甜蜜的屢屢書信互動,自是避不了,時時陪在妹妹身邊的林小溪的耳目。

見他們小兩口如此甜蜜,林小溪自是也免不了,對著妹妹好生打趣一番。

每每這時,面對自己姐姐的打趣,林小橋雖口上不說什麼,但面頰上揮之不去的緋紅,卻依然說明了一切。

尤其是每每讀著信上,那些柔情蜜意的字句,她心裡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刺激和新鮮感覺。

從前,在林小橋的心目中,她的學文哥哥一向是溫雅而淡定的,她素來知道,陳學文寵她,幾乎對她無求不應,但卻從未像現在這般,如此大膽而又明瞭的告知,他對自己的思念和愛慕。

‘入骨相思知不知?’,‘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讀著這一句句露骨的情詩,林小橋只覺得,自己的心跳彷彿都不聽使喚了,噗通噗通的跳個不停,每回好不容易平穩下來之後,卻又會被引來一下撞擊。

二十三日,大郎二郎兄弟倆一路風塵的陸續趕到家,兄妹四人笑顏相聚。

二十四日,上午,大郎二郎兄弟倆,一路吹吹打打的,前去福民巷的宅子送嫁妝,下午,林小橋的小姨領著趙氏,林小溪等人前去‘鋪牀’。

這福民巷的宅子,是鄭寡?婦專爲了兒子成婚所用,早早的置辦起來的,數天前便開始由她親自帶領著,裡外灑掃乾淨,又親自佈置妥當了。

九月二十五日,林小橋終於迎來了她大婚的日子……

這一天,晴空萬里,林小橋一早的被拉拔起來,梳妝打扮,又由全福夫人開臉之後,穿上一身繁重的大紅嫁衣。

隨後,各個長輩依次過來與她說著體己的話語,近乎一些皆是按著林小溪那時成親的流程走著,只這一日的氛圍,沒有林小溪成親那日壓抑,似乎人人臉上都帶著十足的笑意。

就連李氏,面上都帶了笑容,今日嫁女的心境確是有所不同,上回大女兒出嫁時,她雖有喜悅,但更多的還是不捨和擔憂,總害怕女兒嫁人之後,日子過得不順。

但是,這回輪到小女兒出嫁之時,或許是因爲對女兒的夫家太過放心了,李氏心裡有著滿滿的踏實感覺。

何況,大喜的日子,落淚總不是什麼好事,因此,李氏這回便強壓了心裡的不捨,只想著歡歡喜喜的送閨女出嫁。

可那股被壓抑的淚意,在女兒臨上花轎之前,還是沒有忍住,李氏緊緊的拉著林小橋的雙手,又一次哭了個昏天暗地。

而安哥兒卻是比李氏哭得還是厲害,起先他並不大懂成親的概念,早上還爲著李氏給他換了一身新衣裳,感到高興呢,後來被領到姐姐房裡,看著自己本就漂亮的姐姐,被人梳妝打扮的更加漂亮,也很是歡喜。

但是,漸漸的看著自己姥姥,小姨等人,一個個的過來拉著姐姐的手,說著些莫名其妙的話,安哥兒慢慢的也似乎有點懂了。

因此,當衆人簇擁著林小橋往外走去的時候,小小的安哥兒一下子爆發出來了,只扯著自己姐姐的衣袖不肯撒手,一個勁兒的問著,“姐姐,你要去哪裡啊?”,“姐姐,你爲什麼要穿的這麼奇怪啊?”,“姐姐,你爲什麼不帶著安哥兒一起走啊?”

孫氏見此情形,趕緊上來把安哥兒拉走,可無論她怎麼哄勸,安哥兒就是扯著林小橋的袖子不肯撒手,也越發的認爲,姐姐不要他了,要一個人走了。

大紅蓋頭下,林小橋本是一臉的輕鬆,卻在聽到安哥兒那撕心裂肺的哭聲之後,也止不住的落下淚來。

見著旁人都沒法哄好安哥兒,林小橋只得蹲下身來,拉著安哥兒的小手,隔著蓋頭柔聲哄道,“安哥兒要乖,姐姐就是出去兩天,馬上就要回來了,到時候,可以給安哥兒帶好多好多糖果和好吃的。”

安哥兒仍然不依,“我不要糖果,不要好吃的,我就要姐姐。姐姐去哪兒,安哥兒也跟著去哪!”

面對弟弟對自己的依戀,林小橋此時又是心疼又是無奈,只能繼續與他商議道,“可是姐姐有事情一定要出去的啊,等姐姐回來,給安哥兒講故事好不好?”

安哥兒聽了這話,原本癟著的小嘴有些拉直了,糾結了半天之後,才說道,“要講十個故事,安哥兒要聽那個孫猴子打妖怪的故事,還有豬八戒——”

外面的鑼鼓聲已經又吹響了一遍,喜娘在一旁又催了一聲‘新娘子上花轎嘍’,可是安哥兒這小傢伙,卻還在掰著手指頭數著自己想聽的十個故事。

李氏抹了把眼淚,將安哥兒抱著拉開,林小橋還沒回過神來,就被大郎背了起來,塞到了轎子裡面。

花轎繞著安平鎮的大小街道走了一圈,一個時辰後,纔到了福民巷落下。

許是因爲天氣涼爽,轎伕們擡轎子又擡的極爲穩當,林小橋坐在花轎裡,一點兒也不覺得顛簸或是暈頭轉向,一路吃著綠竹給她準備的小點心,還有小果子,除了不能掀開轎簾,看看外面景色的遺憾之外,林小橋這趟花轎之行,似乎可以堪稱完美,一直到走出花轎的那一刻,她都覺著自己神清氣爽。

緊接著,被喜娘攙著跨過火盆,一路走到喜堂,又與陳學文一起拜了天地,便被送進了洞房……

黃昏時刻,夕陽的餘暉泄進了院裡,給整座宅子都染上了一層濃濃的喜色……

陳學文帶著一身的酒氣,進了房間,掀開亮眼的大紅蓋頭,眼前立時便出現了一張秀氣迷人的俏臉。

щшш⊕ тt kán⊕ ℃O

這就是自己已然守候了六年的幸福,陳學文腦中恍惚閃過,他們在一起的許多畫面,當年古怪精靈的小女孩,一轉眼就變成了如今清秀可人的亭亭少女。

一瞬間的晃神而過,陳學文溫柔的牽起佳人的一雙芊芊細手,注滿柔情的黑眸專注的望著眼前佳人,淺笑彎彎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林小橋望著那一雙含情脈脈的眼眸,裡面盪漾著的是,那樣可以迷死人的柔波,使得她原本還有些忐忑的心,無端的就瞬間平靜了下來,緊接著,便深深的沉溺於這汪柔水之中……

------題外話------

全文完!感謝一直以來,所有對文文不離不棄的親們!

cc第一次寫文,會有許多這樣那樣的缺點和問題,但是,有了你們的包容,cc還是堅持將文寫完了,謝謝你們一路的鼓勵和支持!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50章 李氏有喜第198章 相見第34章 舒心的一頓飯第58章 劉氏出場第104章 學文與小姨的碰面第121章 雲禪寺拜佛第70章 鄭寡婦第119章 鎮上買宅子第117章 熟人來訪第19章 林家晚餐第147章 平淡中的忙碌第34章 舒心的一頓飯第106章 痛打林苗第154章 省城置產第85章 小橋定親第19章 林家晚餐第2章 現實與矛盾第82章 替二虎解圍,學文中案首第103章 大部隊遷移第93章 除夕夜第38章 談成(下)第128章 小舅婚事定第64章 溫文爾雅的少年——陳學文第212章 文府第89章 事情後續第100章 小姨要來了第172章 出手第167章 小姨的打算第31章 進鎮賣福果兒第168章 解決麻煩第10章 一碗紅棗粥的承諾第143章 李家有喜第208章 敘舊第188章 美好的開端第53章 李氏出事兒第44章 歸家第66章 全家人的商議第56章 周氏的死不認賬第146章 買人第197章 初入京城第158章 陸浩傑第185章 挪月子第53章 李氏出事兒第107章 親人離別第171章 意料之中的出事第29章 水煮板栗第213章 各自態度第50章 李氏有喜第152章 後續第200章 初進鄭府第127章 出謀劃策爲生意第32章 收穫的喜悅第183章 安哥兒第97章 大年初一的刺激第113章 秦業幫忙第111章 再買地兒第51章 大伯母的嫉妒第116章 鋪子開張∥第105章 小姨威武第2章 現實與矛盾第177章 荷葉的委屈第216章 二郎親事第174章 歸來第191章 光耀門楣第110章 一家人的新年目標第182章 李氏生產第131章 成親趣事第165章 妯娌第126章 又是一年端午第90章 臘八節第174章 歸來第61章 林二牛說分家第122章 愉快的一天第179章 定親事第194章 添妝第31章 進鎮賣福果兒第29章 水煮板栗第203章 月下散步第39章 一大筆錢第186章 年關至第56章 周氏的死不認賬第146章 買人第206章 執念第55章 林老爺子的包庇第162章 中舉第181章 二人回京第87章 要債的來了(上)第14章 林嬌第169章 討嫁妝第34章 舒心的一頓飯第104章 學文與小姨的碰面第20章 二房夜話上第73章 登門道謝第194章 添妝第156章 各自忙活第18章 晚飯前奏第36章 雲來酒樓賣福果兒第131章 成親趣事第177章 荷葉的委屈
第50章 李氏有喜第198章 相見第34章 舒心的一頓飯第58章 劉氏出場第104章 學文與小姨的碰面第121章 雲禪寺拜佛第70章 鄭寡婦第119章 鎮上買宅子第117章 熟人來訪第19章 林家晚餐第147章 平淡中的忙碌第34章 舒心的一頓飯第106章 痛打林苗第154章 省城置產第85章 小橋定親第19章 林家晚餐第2章 現實與矛盾第82章 替二虎解圍,學文中案首第103章 大部隊遷移第93章 除夕夜第38章 談成(下)第128章 小舅婚事定第64章 溫文爾雅的少年——陳學文第212章 文府第89章 事情後續第100章 小姨要來了第172章 出手第167章 小姨的打算第31章 進鎮賣福果兒第168章 解決麻煩第10章 一碗紅棗粥的承諾第143章 李家有喜第208章 敘舊第188章 美好的開端第53章 李氏出事兒第44章 歸家第66章 全家人的商議第56章 周氏的死不認賬第146章 買人第197章 初入京城第158章 陸浩傑第185章 挪月子第53章 李氏出事兒第107章 親人離別第171章 意料之中的出事第29章 水煮板栗第213章 各自態度第50章 李氏有喜第152章 後續第200章 初進鄭府第127章 出謀劃策爲生意第32章 收穫的喜悅第183章 安哥兒第97章 大年初一的刺激第113章 秦業幫忙第111章 再買地兒第51章 大伯母的嫉妒第116章 鋪子開張∥第105章 小姨威武第2章 現實與矛盾第177章 荷葉的委屈第216章 二郎親事第174章 歸來第191章 光耀門楣第110章 一家人的新年目標第182章 李氏生產第131章 成親趣事第165章 妯娌第126章 又是一年端午第90章 臘八節第174章 歸來第61章 林二牛說分家第122章 愉快的一天第179章 定親事第194章 添妝第31章 進鎮賣福果兒第29章 水煮板栗第203章 月下散步第39章 一大筆錢第186章 年關至第56章 周氏的死不認賬第146章 買人第206章 執念第55章 林老爺子的包庇第162章 中舉第181章 二人回京第87章 要債的來了(上)第14章 林嬌第169章 討嫁妝第34章 舒心的一頓飯第104章 學文與小姨的碰面第20章 二房夜話上第73章 登門道謝第194章 添妝第156章 各自忙活第18章 晚飯前奏第36章 雲來酒樓賣福果兒第131章 成親趣事第177章 荷葉的委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川县| 比如县| 贡觉县| 长垣县| 长海县| 莱阳市| 九龙县| 德安县| 朝阳市| 吉木乃县| 邵武市| 长兴县| 岚皋县| 延庆县| 乐昌市| 芦山县| 德阳市| 奉新县| 布拖县| 滨海县| 文登市| 岑溪市| 镇雄县| 昭觉县| 西丰县| 安徽省| 蓝田县| 濉溪县| 五莲县| 临安市| 宜州市| 马公市| 什邡市| 台北市| 于田县| 延安市| 揭阳市| 阿鲁科尔沁旗| 清徐县| 阜宁县| 车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