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3章 商議

下晌午的時候,牙婆帶著數十個人,浩浩蕩蕩的進了林府的大門。

現在的林府,那可是安平鎮上炙手可熱的門戶,誰人不想上來巴結一下呢,因此一得了主家的吩咐,黃牙婆就迫不及待的,將自己手頭上的人,挑出若干優質的,急巴巴的送到門上來,供林府的主子們挑選。

前院裡齊排排的站了四五排的人,八人爲一排,前面兩排站著的,皆是十來歲年紀的小丫頭,而後頭兩排站著的,都是一些年歲不大的小廝,個個低眉順眼的,身上也拾掇的很乾淨

李氏讓人去喚自己的大閨女過來,畢竟這回挑下人,也是爲她挑的,她合意纔是最重要的。

豈料,過了一會子,卻聽荷花前來回話說,大小姐不過來啦,至於選下人一事,全由夫人做主就行,李氏聽了,啞然失笑,以爲自己閨女,是在害羞了呢。

李氏看了看眼前,還是喚人過來,去把林小橋叫過來,這給閨女選陪嫁下人一事,還得慎重一些纔是,她自己平時就不怎麼管理這些庶務,還不如兩個閨女靈透呢。

而林小溪,此時正神思悵然的,坐在繡架前發著呆……

這些天,看著自己府裡上上下下,都在爲她成親一事籌備忙碌著,林小溪心內一片糾結,尤其是離著吉日越來越近,她心裡的悵然和迷茫更甚。

對於自己即將要成親的事實,林小溪心裡是不乏期待的,對於每一個閨閣少女來說,能夠找到一個好的歸宿,便是今生最大的夙願,且自己的未婚夫,還是真的一心屬意於她,兩人也算的上是彼此熟識,心意相通。

可即使如此,林小溪還是忍不住,從心底嘆一口氣,想到馬上就要離開這個家,離開這些與自己共同生活了十五年的親人,她心裡就不由自主的涌上一絲悵然和無措。

或許這是每一個面臨著出嫁的少女,都會有的情緒吧,女子一旦嫁人之後,就不再是孃家的人了,下一回再踏足孃家的地界,就是作爲客人的身份上門了。

林小溪想到這些,便止不住的茫然,難道自己真的是就這樣,要離開父母家人的羽翼保護之下,自己去面對剩下的人生了嗎?

諸多不明和複雜的情緒,攪得林小溪有些心緒難安,所以,方纔李氏讓人過來喚她前去挑人的時候,不知是出於想要逃避的心理,還是真的因爲即將嫁人的羞意,林小溪一口拒絕了,只想龜縮在自己的這一片天地裡,好好的平復一下自己的情緒。

愣愣的看著門外的光明,林小溪突然逼著自己,腦子放空,什麼都不願去想,眼角撇過桌上的那個錦盒。

不自覺的,臉頰有些微微的發燙,嘴角不由自主的,綻放出一抹甜蜜的笑意,林小溪自我安慰著,還好,那個人是個值得託付的良人,應該是可以相攜走完一生。

想到此,林小溪立時定了定心緒,接著埋首做起了繡活,她面前這個即將完成的活計,正是一件自己未來夫婿的外袍。

……

而此時的前院,林小橋正打起精神,替自己的姐姐挑選陪嫁的下人,方纔李氏喚人去叫她的時候,她還有些納悶呢,不是替姐姐挑下人的嗎,怎麼反而把自己叫過來了呢。

不過納悶歸納悶,林小橋也只是隨意的問了李氏一句,李氏給出的解釋,是說姐姐害羞了,她聽罷之後,也沒有多想,便撂下沒多問了,一心替林小溪挑起了人來。

一番打量和問話過後,林小橋又與李氏商議了一下,便拿了主意,替林小溪挑了四個丫鬟,其中兩個老實本分,另外兩個不失伶俐,還有還選了一房,瞧著忠厚老實的陪房,人數四個,一對中年夫婦,外加一個兒子和兒媳婦,以後可以幫著林小溪跑跑腿,打理打理產業什麼的

林小橋替自己姐姐挑人的同時,也替她自己個兒留了個心眼,再過兩年,估計她自己也是要出嫁的,而陳學文的身份,也並不輸於陸浩傑,所以,將來她出嫁之時,這陪嫁的丫鬟下人什麼的,也是無可避免的。

與其像林小溪這樣,臨時挑人,還不如現在趁早,挑幾個人留在自己身邊用著,觀察觀察也好,培養培養感情也好,總好過自己姐姐現在這樣臨時抓瞎。

林小橋打定了主意,便跟李氏提了一下,李氏當即就點頭贊成道,“還是我閨女想的周到,你姐姐這回也是怨我,娘不像那些大戶人家的夫人,懂得這些瑣碎的事情。娘就是個沒見識的,又沒什麼本事,所以,纔在你姐姐這件事情上,一時疏忽了!既然,你自己想到了,娘哪裡有不贊成的呢,正好就趁著現在把人挑了吧!”

於是,林小橋又替她自己,暫且先挑了兩個丫鬟出來,這兩個小丫頭,都是她方纔就看好了的,所以,只將她們單拎出來,又問了幾句,便拿定了主意。

選好了人,又將一直不忘奉承的黃牙婆,打發走人後,林小橋當即就領著,自己新挑的兩個丫鬟,一個綠菊,一個綠桃,回了自己的房間。

而李氏,則領著身後一干新挑的丫鬟奴僕,往林小溪的房間去了。

晚上,李氏又將一家人聚在一起,將林小溪的陪嫁田地和壓箱銀等問題,拿出來與大傢伙一塊商議。

林小溪一聽到李氏說起這個,便想躲回自己屋裡去,李氏卻是一把拉住了她,將她按在椅子上坐著,“咱家又不興那些什麼拘泥,這是事關你自己個兒的大事,就安心在這裡坐著,聽聽也好。”

而對於李氏所提的事情,大郎二郎兩兄弟卻是沒什麼主意,畢竟這些年來,他們倆只一心在讀書求學上,也不清楚家裡頭現在,到底有多少底子。

於是,便都一跌聲的推說,讓李氏和林二牛看著辦,自己決定就好,但是,能多給一些,就多給一些,畢竟這女兒家嫁出去,能夠多些銀錢和財產傍身,總是好的。

李氏夫婦倆,聽他們這樣說,便也沒有多做勉強,只欣慰的點了點頭,當哥哥的,就應該是要這個樣子。

林二牛和李氏都不希望,自己兩個兒子,讀書讀的萬事不管,最起碼的,總還是要知道護著自己妹妹纔是。

而林小橋,作爲林小溪最貼心的小妹,自是更加希望,自己的姐姐,以後日子能過得順當,雖說,這陸浩傑的脾氣秉性什麼的,大傢伙都清楚,不會因爲林小溪的嫁妝少,就看低了她或是怎麼的。

但,林小橋還是希望,爹孃能夠多給姐姐一些財產,其它的好處和實惠先不論,這嫁妝多的媳婦,至少面上有光,腰桿子也夠硬啊。

其實,私心來說,林小橋恨不得將自家現有的家底,至少掏出一大半來,給林小溪帶走,只要剩下一些,足夠李氏夫婦養老就可以了。

至於,大郎二郎兩兄弟,他們本就身爲男兒身,不該眷戀於家中的產業,而且現在又有功名在身,將來前途自是不會太差,身爲男兒,就該自己出去打拼纔是

而她自己,那就更不需發愁了,不說陳學文對她有多好,就說她自己,就不是一個真正,一無是處的深閨小姐,她若是缺了銀子,總還是可以自己想法子去掙的。

因此,當李氏把這個問題,擺到檯面上,來與大傢伙一塊商議的時候,林小橋也是舉雙手贊成,並建議爹孃,多給些田地和銀子,讓林小溪帶走。

而林小溪,卻是一味的推拒,不想要太多家裡的財產,她向來就對於錢財,就沒什麼概念和慾望,且又打心眼裡顧念著,自己的親人,所以,並不想佔據家裡的財產。

李氏夫妻,看著四個孩子相親相愛,彼此爲對方著想的樣子,皆是一臉的欣慰和驕傲。

最後,在大傢伙你推我往之間,定下了林小溪的陪嫁田地和壓箱銀的數目,田地是從自己的田產裡頭,劃撥了兩百畝上等水田出來,給林小溪當做嫁妝的。

而壓箱銀,商議來商議去的,最後定下了八千八百兩的數目,這數字聽著也不少了,且還比較吉利。

林小溪原本張口想拒絕的,但卻被一干人等,拿話擋了回去,於是,她也就只能心存感念的,承下自己親人的這份情誼。

商議妥了這檔子事,林小橋兄妹幾個原以爲就可以了,但李氏那頭卻還沒算完,又留下衆人,讓林小橋配合著,將家裡這幾年來的賬目,都報了一遍,說是要讓家裡頭的每一份子,心裡頭都有個數。

不知不覺間,林小橋一家,這幾年來從鋪子和田產上的收益,竟然也不少,家裡的財產進進出出的,不提那些鋪子和田地,光說現銀,就有了三萬多兩。

乍一聽到這樣的數目,除了林小橋和李氏兩個,不覺得驚訝之外,其餘幾個都覺著有些訝異。

尤其是大郎二郎兩個,這些年來可謂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對於家裡面尤其是這些事情,幾乎是不怎麼過問。

他們都沒有想到,這不聲不響的,家裡的產業竟然,添了這麼多,兄弟倆心裡都很清楚,他們一家能夠發家致富,還不都是靠著小妹的一心謀劃,否則,自家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富貴日子過呢。

若不是小妹一力攬下,家裡的營生,他們兄弟倆或許也沒有機會,不添任何負擔的去讀書求學,更別提今日的成就了。

想到此,兩兄弟皆是一臉感激的,看著自己小妹,林小橋突然被這樣的眼神瞧著,倒是覺得有些不自在的。

李氏坐在一旁,自也是看到了大傢伙的神色,於是,接下來,她的話也讓大家著實,有些出乎意料了一點。

李氏放話,家裡現有的兩個生錢的鋪子,都不算在自家的財產裡頭,以後都得歸與林小橋所有。

這話一出,且不論旁人作何想法,林小橋是第一個站出來拒絕,不管李氏今天到底是出於何種目的,她都不會答應。

對於林小橋的拒絕,也是在李氏的意料之中,但是,李氏心裡從來都很清楚,這幾年來家裡能夠發展到此地步,不說全是小閨女的功勞,但也至少有一大半,是出於她的付出,尤其是這兩個生錢的鋪子,那都是小女兒花了心血,慢慢開起來的,所以,將這兩個鋪子,劃歸到她的名下,那就是理所當然的

“這事娘已經跟爹商議過了,你就別管了,只管應下就是了。”李氏難得態度比較堅決的,對林小橋說道。

然後,又掃了一眼其他幾個孩子的神色,接著說道:“你們都應該清楚,咱家有今天這樣,能少得了你們小妹一份功勞嗎?兩個鋪子,都是她辛辛苦苦的捯飭起來的,給了她,你們也不算虧不是!”

大郎幾個,聽了這話,皆紛紛表態,支持贊成李氏的話。

林小橋見此,沉默了片刻,在自己腦中轉了幾轉,然後說道:“我也不是那等矯情的人,家裡能有如今這樣,確實我是出了大力的!但是,有一點,娘也不能否認,就是咱們家能有今天,也是全家人共同使了勁兒的!就說這開鋪子一事,哪回不是爹跟著跑前跑後的,娘跟姐姐在鋪子裡忙裡忙外的啊!還記得咱家開那竹筒飯的鋪子時候,大熱的天,娘在廚房上竈,熱得全身被汗溼的就跟淋了雨似的,還有,大冬天的,把手伸到冰凍冰凍的水裡,洗菜刷碗。難道這些就不辛苦了嗎?”

“再說,兩個哥哥,雖然他們並不怎麼過問,家裡的事情,但是,他們在讀書的時候,付出的努力和汗水,難道都是假的嗎?酷暑寒冬的,在學堂裡一坐就是幾個時辰,回來之後,還要挑燈夜讀,這份辛苦,又該當如何來算呢?兩個哥哥本來進學,就比一般的學子晚上兩年,且不說他們所付出的努力有多少,就說他們二人揹負的壓力,哪的有多重啊!若沒有兩個哥哥,一心向上,努力唸書,咱家能有現在的門楣嗎?”林小橋又接著說道。

如此情真意切的話語,屋裡的衆人聽著聽著,皆溼了眼眶,大郎二郎兩個,此時均有些複雜的看著自己的小妹,既感動於林小橋能夠懂得他們的心聲,又愧疚於他們作爲兄長,卻能力有限,不能給予兩個妹妹,更多的保護。

而李氏,此時早已泣不成聲,哭得跟個淚人似的,她雖早知道自己這個小女兒聰慧,但卻是沒有想到,她看人看事能夠如此的通透,心思又夠細膩體貼。

家裡面,誰人又不知她的付出呢,但是,此時她卻將家裡每個人的功勞和付出,都細數了出來,可謂是面面俱到。

李氏爲自己面前這幾個孩子感動,同時,也深深的覺得,孩子們都長大了!

待李氏情緒稍微平復一些後,林小橋便接著將她的想法,說了出來,“既然人人都有功勞,那娘就把你先前的話收回去吧!”

“不過,娘應該也能看得出來,家裡面除了安哥兒還小之外,我跟哥哥姐姐們都已經長大了。以後,哥哥們都要娶妻生子,而我跟姐姐也要嫁人在外。首先,我跟姐兩個人,要感謝一下爹孃,謝謝你們爲女兒找到了可以託付的歸宿。其次,我想說,以後不論我們走到哪裡,心裡總是會帶著對爹孃的一份牽掛,時時回來看看二老的”,林小橋一言一語的認真說道,林小溪聽了這話,也是面帶真誠和感激,連連點頭。

李氏方纔哭得有些激動,此時聽到林小橋這樣說,更是一陣難受涌上心頭,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林二牛在一旁細語安慰,也有些感傷的說道:“你這丫頭幹什麼說這些話來,讓你娘難受呢

!你們都是爹孃的孩子,不管是兒子,還是閨女,都是爹孃的心頭肉,就算是你們嫁出去了,爹孃還是會牽掛著你們的!”

林小橋自是明白爹孃的一片疼愛之心,她抿了抿嘴脣,還是接著說道:“我說這些話,並不是要讓娘傷心的。爹孃還是好好的聽完我的話,我只是想說,以後孩子大了,這家裡的人,也會增增減減的,這人也不會是原先的那些人了!哥哥們總是要娶妻生子的,但是,娶什麼樣的妻,又生什麼樣的孩子,咱們都是沒法預料的”,大郎二郎聽了這話,似乎有話要說。

但,林小橋並沒有停下來,等他們開口,而是繼續說道:“誰都不能保證,以後咱們家的人,還能這樣心齊,沒有矛盾和摩擦。安哥兒又還這麼小,所以,爲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我建議爹孃,等到哥哥們成家之後,就將他們分出去最好!另外,家產什麼的,也全部劃分爲六份,咱們兄妹四個,加上安哥兒,一人一份,還有一份,就歸爹孃所有!鋪子的盈利,也分爲六份,現在都歸爹孃管著,等到我們出嫁的出嫁,娶妻的娶妻,之後就各管各的!”

說完之後,林小橋便不出聲,看著李氏幾個,等待他們的迴應。

李氏認認真真的聽完這些話,不禁嘴脣蠕動了幾下,想開口說些什麼,但卻又不知該怎麼開口,但她心裡思量過後,卻是認同林小橋說的這些話的。

而林小溪則是,在自己小妹說了這麼多之後,還是沒有完全拎清這些話的意思,獨自在慢慢的咀嚼。

大郎二郎兩兄弟自是聽懂了的,且他們也知道,林小橋說的這些話裡頭,真正隱射的重點在哪裡,無非就是擔心他們兄弟倆,以後娶的妻子,不夠賢惠,有私心。

兄弟倆乍一聽到這樣的話,心裡確實是有些不是滋味,難道他們就連這些小事,都處理不好嗎?

但仔細琢磨琢磨,兩人也覺得林小橋這樣說,並非沒有道理,畢竟說句公道之言,媳婦不是生來就是林家的人,她們與自己的父母弟妹,也沒有多少感情,難保就不會生出什麼私心或心眼。

於是,兄弟倆想透之後,也沒說什麼,只大郎有些無奈又無力的嘆了聲“你啊——”。

林小橋面上無甚表情,她這樣說,也是由這次商議林小溪的嫁妝一事,而引發想到的。

林家的孩子們,確實是都長大了,眼看著兩個哥哥,都到了娶妻的年紀,現在是因爲要念書求功名,所以才一再的延遲。

但,最晚明年會試過後,李氏是肯定要張羅起,兩個兒子的婚事了。

不管,兩個未來的嫂嫂品性如何,她們總不能算是真正的林家人,或許她們能夠真心實意的,對兩個哥哥好,但是,誰又能保證,她們能夠真心對待李氏夫婦和她們這些弟弟妹妹呢。

與其以後大家難看,不如現在就劃分清楚,兩個哥哥成親之後,就分出去單過,也能減少摩擦和矛盾,林小橋並不指望,兩個未來嫂子,能夠孝順於李氏夫婦膝下,只求能讓自己爹孃,得個耳根清淨,免得年紀大了,還要爲一大把事情操心勞累。

屋裡各人皆有想法,一時間都沉默了下來,但大家心裡都已經不由自主的,認同了林小橋的意見……

第83章 陳文學婚事的選擇第111章 再買地兒第167章 小姨的打算第113章 秦業幫忙第211章 前程定,議親事第156章 各自忙活第183章 安哥兒第180章 內宅社交第1章 醒來第215章 歸家瑣事第73章 登門道謝第192章 成親前的籌備第207章 偶遇第116章 鋪子開張∥第130章 不速之客第71章 買田地第86章 學文母子的過去第103章 大部隊遷移第82章 替二虎解圍,學文中案首第50章 李氏有喜第159章 春閒第32章 收穫的喜悅第152章 後續第174章 歸來第38章 談成(下)第2章 現實與矛盾第83章 陳文學婚事的選擇第54章 鬧大發了第72章 搶收稻子第137章 去省城考察第132章 瑣事第25章 趕集第19章 林家晚餐第184章 洗三兒第170章 喜事連連第127章 出謀劃策爲生意第94章 過新年第148章 自尋樂趣第191章 光耀門楣第187章 歡喜過大年第36章 雲來酒樓賣福果兒第111章 再買地兒第209章 耍樂第194章 添妝第168章 解決麻煩第105章 小姨威武第184章 洗三兒第168章 解決麻煩第153章 李家喜得子第212章 文府第78章 惡霸事件真相第58章 劉氏出場第29章 水煮板栗第98章 小橋挨訓了第33章 全福菜第27章 上山第41章 酒樓離開之後續第174章 歸來第47章 周氏的驅逐(下)第141章 收芥菜第69章 端午節第124章 開塊菜地第137章 去省城考察第133章 夫妻小吵第95章 林嬌的變化第212章 文府第139章 無功而返第217章 奔赴寧遠第90章 臘八節第96章 老宅拜新年第169章 討嫁妝第198章 相見第79章 包子爹的崛起,林小橋的發飆第204章 武安侯夫人到第187章 歡喜過大年第136章 想把鋪子開到省城去第148章 自尋樂趣第36章 雲來酒樓賣福果兒第126章 又是一年端午第35章 改變銷售策略第181章 二人回京七十五章 劉氏上門下第41章 酒樓離開之後續第154章 省城置產第197章 初入京城第121章 雲禪寺拜佛第170章 喜事連連第45章 與李氏議分家第171章 意料之中的出事第87章 要債的來了(上)第111章 再買地兒第82章 替二虎解圍,學文中案首第135章 小橋病了第197章 初入京城第100章 小姨要來了第198章 相見第206章 執念第191章 光耀門楣第121章 雲禪寺拜佛
第83章 陳文學婚事的選擇第111章 再買地兒第167章 小姨的打算第113章 秦業幫忙第211章 前程定,議親事第156章 各自忙活第183章 安哥兒第180章 內宅社交第1章 醒來第215章 歸家瑣事第73章 登門道謝第192章 成親前的籌備第207章 偶遇第116章 鋪子開張∥第130章 不速之客第71章 買田地第86章 學文母子的過去第103章 大部隊遷移第82章 替二虎解圍,學文中案首第50章 李氏有喜第159章 春閒第32章 收穫的喜悅第152章 後續第174章 歸來第38章 談成(下)第2章 現實與矛盾第83章 陳文學婚事的選擇第54章 鬧大發了第72章 搶收稻子第137章 去省城考察第132章 瑣事第25章 趕集第19章 林家晚餐第184章 洗三兒第170章 喜事連連第127章 出謀劃策爲生意第94章 過新年第148章 自尋樂趣第191章 光耀門楣第187章 歡喜過大年第36章 雲來酒樓賣福果兒第111章 再買地兒第209章 耍樂第194章 添妝第168章 解決麻煩第105章 小姨威武第184章 洗三兒第168章 解決麻煩第153章 李家喜得子第212章 文府第78章 惡霸事件真相第58章 劉氏出場第29章 水煮板栗第98章 小橋挨訓了第33章 全福菜第27章 上山第41章 酒樓離開之後續第174章 歸來第47章 周氏的驅逐(下)第141章 收芥菜第69章 端午節第124章 開塊菜地第137章 去省城考察第133章 夫妻小吵第95章 林嬌的變化第212章 文府第139章 無功而返第217章 奔赴寧遠第90章 臘八節第96章 老宅拜新年第169章 討嫁妝第198章 相見第79章 包子爹的崛起,林小橋的發飆第204章 武安侯夫人到第187章 歡喜過大年第136章 想把鋪子開到省城去第148章 自尋樂趣第36章 雲來酒樓賣福果兒第126章 又是一年端午第35章 改變銷售策略第181章 二人回京七十五章 劉氏上門下第41章 酒樓離開之後續第154章 省城置產第197章 初入京城第121章 雲禪寺拜佛第170章 喜事連連第45章 與李氏議分家第171章 意料之中的出事第87章 要債的來了(上)第111章 再買地兒第82章 替二虎解圍,學文中案首第135章 小橋病了第197章 初入京城第100章 小姨要來了第198章 相見第206章 執念第191章 光耀門楣第121章 雲禪寺拜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县| 宝山区| 渭源县| 尤溪县| 武川县| 西宁市| 全州县| 伊金霍洛旗| 瑞昌市| 岗巴县| 江永县| 吉隆县| 应用必备| 东阿县| 永登县| 平邑县| 葫芦岛市| 舟曲县| 北票市| 古丈县| 翁源县| 黄梅县| 临沧市| 方山县| 大渡口区| 竹北市| 平谷区| 连平县| 新沂市| 黄山市| 张家港市| 徐汇区| 喀喇沁旗| 温宿县| 汉阴县| 益阳市| 五常市| 文成县| 德令哈市| 锦州市| 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