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舒此時也沒有辦法了,心中是越來越著急。
就這麼被金人推著屁股走,時間一長,馬力就會耗盡。
而金人的馬,卻是越追越多。
這一路上,發現了不少大大小小、星星點點的氈帳。
氈帳裡住的人,下馬可放牧,上馬可戰鬥,金人,天生就是騎兵。
越往西,金人越多!
完顏萍爲了抓住自己,動了真格的。
不知道她用什麼方法,通知了這沿路的金人。
這些金人像是準備好的,就等在了路邊。
完顏萍的隊伍,時不時也有掉隊的,那是因爲他們胯下之馬,不是馬力不斷,而是馬蹄磨損嚴重。
一路上不斷有金人加入,完顏萍的馬力根本不成問題。
這樣一來,原來認爲自己在馬力方面的優勢,在完顏萍面前成了劣勢。
完顏萍之所以不敢馬上收網,還是害怕自己手裡的“天雷地火”。
畢竟,這一路上加入的騎兵,都是純正的女真族,看族人被燒,也許完顏萍於心不忍。
而看那些掉隊的,大多是渤海騎兵。
經過一夜的追逐,加上東北草原本就溼潤,再加上下雪,馬蹄子容易發軟。
發軟的馬蹄子,角質層磨損得更快。
昨天夜裡,他帶著牛皋等人,跑跑停停,目的是要重複一下過去抓住耶律不才的戰術。
利用馬掌這一項獨特的技術,挑戰金人自以爲豪的騎術,而後在不知不覺中,讓完顏萍的士兵不斷掉隊。
最後,一舉抓住完顏萍。
有了完顏萍在手,就可以帶給遼國,交由蕭小小處理。
有了完顏萍,金人就會停止對大青山的攻擊,就會坐下來與遼人談判。
抓住完顏萍,大宋上下一定會產生極大震動。
蔡京、童貫及大多數臣工,他們也會思考一下“聯金滅遼”的策略。
這樣就可以逼迫大宋君臣,放棄“聯金滅遼”戰略,轉而採取“聯遼抗金”的方針。
纓絡殺掉了金國的王子,自己又抓住了金國的公主,而自己又不是一般的大宋人,而是大宋附馬。
就算是大宋想與金人和好,金人也不會同意。
當然,經過一夜的追逐,發現一切都變了。
完顏萍把他像攆小雞一樣,往一個大籠子裡邊趕。
經過一個上午的追逐,宗舒明顯感到胯下的馬,已經快跑不動了。
“宗師,我們的馬,恐怕支持不了多長時間了。”牛皋說道。
“宗師,金人這是不管不顧,非抓住我們不可,完顏萍是不是把所有的金人都調過來了?”
李少言的猜測讓宗舒心中一震,完顏萍的人馬越來越多,難不成,她真的要調集全境兵力,來抓住自己?
……
夾山,“兩山相夾,因名”。
夾山是大青山的東部門戶。
這裡是草原與山地的銜接之處。
大雪已下了半月,早已把山地與草原的界限給模糊了。
只有夾山的前方,有方圓幾十裡的扇面,露出了斑斑駁駁的黑色地面。
這一片區域,正是金、遼兩國廝殺的正面戰場。
夾山上的一處氈帳前,一個身披青羽氅、足蹬鹿皮靴的女子,站立在風雪中,滿臉愁容。
山下,剛剛經過一場血戰。
蕭銅、蕭鐵帶著遼軍,宗澤帶著“大宋自願軍”守在陣地上,剛剛打退了一波金人的進攻。
幾個月來,在“大宋自願軍”的幫助之下,遼國總算是在大青山立住了腳。
之所以立住了腳,主要還是因爲有了能源。
宗舒隨便指了一個地方,就能挖出石炭。
隨後,又在山谷裡挖到了石炭。
有了石炭,大家都能吃上熟食,夜晚也不至於受凍。
石炭的發現,一下子穩住了軍心。
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守住夾山、反攻金人的希望。
金人與遼人都是騎兵,最善於在野外衝殺。
遼人在夾山壘起了寨牆,立起了拒馬,挖起了壕溝,讓金人攻得很是難受。
其實,遼人守得也同樣難受。
金、遼都難受,而得心應手的反而是第三方:“大宋自願軍”。
宋人最善守,百年來,不管對遼還是對西夏,宋人打的基本都是防禦戰。
對於如何防守,宋人最有經驗。
有了大宋自願軍的幫助,金人進攻處處受挫。
遼人只起到了輔助作用。
如果不是“大宋自願軍”,遼國早就沒有了,契丹也早就滅亡了。
人家大老遠地從大宋跑到這裡做什麼?這是在幫助遼國。
每當吃著烤羊、晚上溫暖入睡之時,蕭小小更是會想到宗舒。
宗舒,這真的就叫雪中送炭。
耶律大石最後也放下了一切架子,在耶律不才的攙扶之下,親自向種師道下跪謝罪。
在宗澤的示意之下,種師道也選擇了原諒。
在與遼軍協同配合、共抗金人的過程中,種師道其實已經消除了芥蒂。
遼、金對峙,比拼的是耐心。
一個月前,蕭小小感到,形勢並非她想象的那麼樂觀。
最主要的是兩點:一是人。二是糧。
金人圍困夾山,散落在各種的遼軍潰兵想過來匯合也不可能。
幾個月來,也只有五十多名契丹勇士突破金人營帳,繞過河套沙漠,纔到達大青山,歸入大部隊。
儘管是一次次挫敗了金人的進攻,但第一次血戰都會損失不少契丹勇士和大宋自願軍。
金人損失人,可以從全國調集過來。
遼人的兵員損失,卻無法補充。
儘管大青山也適合放牧,遼人也有的是馬和羊,但畢竟沒有其他糧食。
如果沒有其他糧食,只吃肉,遼人的身體一定會生病。
過去,一到冬天,遼人就會到大宋邊境去搶糧。
現在,遼人根本出不去,金人在外邊虎視眈眈,一直盼著遼人出來。
其實,還有一個途徑,那就是從西夏人手中得到糧食。
西夏人佔領了一個好地方,那就是河套平原。
黃河之水在這裡形成了一個幾字形的拐彎,常年的沖積使得這裡土肥水美,最適合產糧。
蕭小小派耶律不才出使西夏,請西夏對大遼進行糧食支援。
西夏很是乾脆,乾脆利落地拒絕了。
蕭小小明白西夏人的心思,他們的策略就是遠交近攻。
西夏人暗地裡與金人也達成了協議,一旦把遼人滅掉,西夏人可以得到原來遼國的一片土地。
流落在外的族人補充不進來,糧食也運不進來。
蕭小小和他的遼國,遇到了空前的危機。
而且,這幾天,金人的增援源源不斷,金人的營帳綿延開去,幾乎看不到頭。
正在發愁時,蕭銅匆匆走過來說道:“陛下,金人要撤退!要不要追出去?”
蕭小小這才發現,遠處的金人開始收帳起營,一部分人向東疾馳而去。
“莫非是金人使詐?誘我追擊?”蕭小小問道。
“陛下,微臣以爲,他們不是在使詐。離開的那部分金人,還沒有參與攻擊,就走了?!?
蕭銅的分析讓蕭小小心中一喜,難不成,金人的後方出現了情況?
“陛下,宗少爺說過,他要去捅金人的屁股眼,”蕭銅又觀察了一下道:“一定是宗少爺,他把金人打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