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姑娘,不要再爬了,摔下來會受傷的!”小依在底下急得團團轉,卻見關莞爬的越來越高,小依一著急,縱身一躍,輕巧落在關莞旁邊的樹枝上,不解地看著她:“關姑娘,你爬這麼高是要做什麼?”
關莞被驟然飛上來的小依嚇了一跳:“哇,我在齊國從來沒見過真的有輕功這種東西,沒想到大魏國竟然有,好厲害!”說完抹了把汗,接著往上爬。
小依怕關莞出什麼意外,也不敢跟的太近,只見關莞爬上去穩穩抱住樹幹之後,才嗖地往上飛到她身邊,只看她究竟要做什麼,直到兩人都穿過密雲的樹枝,眼前開始變得遼闊的時候,關莞終於停下來,怔怔地看著遠方。
“關姑娘,你想家了麼?”小依似乎有些明白了關莞爲什麼會爬的這麼高。
“嗯,想了,小依,齊國在什麼方向?”關莞緊緊抱著樹幹,慢慢地坐了下來,雖說這樣問著,卻分明是眼觀四路,耳聽八方。
“齊國的方向……我想想……在東?在西邊?唔一定是在南邊……或者在北邊……”小依嘟噥著手指,不知道該指向哪兒。
關莞卻迅速地在心裡默記目之所及的地形,這個院子外面有一條長長的通道,通道盡頭才能穿入另外一個院子,每次墨何來的方向反而和聯通這個院子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如果順著墨何來的反方向走的話,會通向哪裡呢?
那邊看起來建築很端莊,佈局顯然都是對稱佈局,中間有個主建築,不知道是不是類似紫禁城皇宮什麼的偉大建築,關莞將視線逡巡了整整一週,發現除了同樣的紅牆碧瓦,沒有任何不一樣的建築,關莞暗自有些驚訝,難道這麼大的面積裡,竟然全部都是魏國皇宮?要是這樣的話她要怎麼跑出去啊!
小依仍然在數著齊國應該在什麼方向,關莞轉頭:“小依,既然你不知道齊國在哪裡,那麼宮外呢,哪個地方纔是宮外?讓我想象一下大魏國的盛京是怎樣的樣子,也許我就能回憶起齊國的盛京,心裡也覺得好受一點。”關莞說到情深處,有些泫然欲泣。
“大魏的皇宮很大的,關姑娘你別哭呀!”小依又想回答問題,又生怕關莞難過,於是說起話來未免有些前後不搭,關莞纔不會爲了幾滴眼淚壞了大事,於是點頭,示意小依接著說:“大魏的皇宮不僅僅大,而且我們身處的後宮正好又是皇宮內的最深處,所以在這裡是看不到盛京的,不過我可以指給你看哦,關姑娘,你看到那邊的大樹沒有?”
關莞凝神細看:“看見了,巍然雄壯。”
“恩,那根大樹據說在魏國開國時候就已經有了,當初大魏先祖選址此處建造皇宮與這棵古樹有巨大的關係,所以那棵古樹,就是宮門要塞。文武百官出入要道。在那棵大樹旁邊有三個宮門,分別是三六九等的官員各自進宮的通道。”
“好遠啊……”關莞失落地感慨。
“另外一邊的門,是看都不能看到的,那個是側門,有偏房進門,啊不對,有妃嬪娘娘進宮或者回家省親就會走那個門,那裡也是有三個門的,分別是內眷,宮女和太監走的門,又很有講究,不過皇后或者正室夫人是不用走那個門的,她們可以跟著皇上或者相公走那邊古樹的門……”小依嚴謹負責的連宮規都講到了,生害怕以後關姑娘進門之後不懂規矩而被嫌棄。
而關莞則是一臉絕望地想,
要怎麼穿越這重重皇宮,回到齊國銘涇身邊去呢?
“上面的風景好麼……”就在兩人認真研究出宮大門在哪裡的時候,突然下面傳來了一聲醇厚的聲音。關莞一聽就知道是墨何,心裡一緊手上就鬆了,她受驚地往下看一眼,腳下猛地一滑,接著就是一陣失重:“啊……救命啊……”
“關姑娘……”關莞還看到小依伸出了一隻手,滿臉驚恐……
關莞想這下完了,不死也是個半殘了……意識還沒完,有人長臂一攬,將她帶入懷中,而後蹭蹭蹭地在樹枝上借力幾腳,落地的時候關莞一陣暈眩,猛地將頭埋在那人懷裡。
那人正是墨何,見到關莞爬那麼高他第一反應就是要奚落她幾句,誰知道銘涇公子身邊的人那麼不經嚇,竟然一失足掉了下來,這才差點讓墨何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兒,他生怕這個歷盡千辛萬苦得到的人,就這麼一下子沒了,於是硬生生地拔地三尺將她接了下來。
入懷的是一手柔軟的身軀,那小身體似乎還因爲害怕緊緊繃著,一感覺到有可依賴的東西便八爪魚似的將他牢牢地抱在懷裡,甚至連頭也埋進他懷裡,就像他是一個值得全心信賴的人一樣,墨何心裡一緊,忍不住微微笑了起來。
關莞感覺到墨何胸腔的震動,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做了什麼蠢事,她猛地從墨何懷裡掙脫出來,見墨何笑得一臉愉悅,竟然有些礙眼,她急著撇清關係,生怕自己會讓墨何有什麼想法,於是慌忙掩飾剛剛的行爲:“我剛剛不小心……那個……算是你救了我一命,不過救我一命也……不能強迫我留在魏國的……那個……我會報答你的,不過不是現在……”
墨何見關莞支吾地說出這種話,慢慢地沉下了臉,露出一個陰冷的笑:“那如果我就要你現在報答我呢?”
瞥見墨何變了臉色,關莞有些畏懼,畢竟這個地方是他的地盤,他養著自己並且以禮相待,完全是因爲她有用處,可是如果觸到了他身爲太子的底線,自己會不會死得很慘,想到這裡關莞退了兩步。
小依卻在這個時候出來打圓場:“哎呀關姑娘,墨何公子要你報答,你就報答他呀,畢竟剛剛他救了你一命是不爭的事實呀!”
關莞斜眼瞥了一眼小依,精神一震,現在光天化日,而且還有小依這等愛管閒事的人在場,現在不報恩更待何時啊,於是關莞立馬點頭:“恩,有什麼可以報恩的,儘管說來,我關莞上刀山下火海不怎麼敢,兩肋插刀不太會,除此其他的倒是可以考慮……”
墨何冷笑一聲:“如此說來倒像是我求你報恩似的。”
“哈哈,好說好說。”關莞假笑道。
“小依,你去將顧先生叫進來吧。”墨何打量了關掛一眼,徑直走向小亭子,坐下自斟自飲著一杯茶。
關莞一愣,什麼還有個顧先生?那又是哪條道上的神仙?
不一會兒就見到小依領著一個人朝著他們走來,那人年過三十的樣子,頭髮隨意束起,有絲絲縷縷飄到臉上,讓人覺得此人並無威脅力,可那眼睛裡卻如刀鋒,關莞被看一眼,便覺得有些無所遁形。
不過從這個人的神態看來,必定是相當於銘涇府上的食客一樣的人物了,只是不知道墨何叫這樣的人來,是要她解決什麼問題麼,不過只要有事情要仰仗她,那麼第一就算是還了救命之恩吧,第二……還可以
找機會偷溜出宮去。一瞬間,關莞在心裡盤算了許多。
“顧先生,這位就是我之前和你提過的,府上的小丫頭。我知道先生你是想擇良木而棲,我也希望能夠找到真正對我大魏王朝有用的人,今日不妨就在這丫頭面前,我們談談最近事吧,關莞,你要是有什麼見解就大膽的說,顧先生不是個小氣的人。”說著,墨何抿了一口杯中的涼茶,笑意從嘴角展開。
關莞這個時候才暗歎,好小子,一直裝瘋賣傻原來只是爲了降低敵人防備,尼瑪能露出這種笑容的,根本就是個大腹黑好麼,剛剛還讓她有什麼一定要說,擺明了意思是一定要震懾住那個什麼顧先生。
“魏國地大物博,百姓地大田多,這本是好事,然而不幸的是本來應該安居樂業的他們卻因爲過重的賦稅而民怨四起,魏王也因爲這個採取了各種減稅的措施,所以要引得魏王更加信任公子,必定先要將這件事情放在首位。”顧先生一臉傲氣,說話的時候頗爲看不起魏國的措施,神色就顯得有些不敬了。
然而墨何卻也並不介意,他食指輕輕敲擊著桌面,微微笑著道:“顧先生說得對,那麼照你說怎樣才能治本呢?”
顧先生微一沉吟,“解決這個問題,必從魏王的心理下手,要讓魏王從心裡覺得公子是能解決這個問題的,那麼公子必然要以魏王之名做以下之事,發文減稅,從貪官污吏上下手時卻又要以公子的名義,探訪百姓必得到魏王首肯……”
“慢著,關莞,我看你似乎很不滿意的樣子,你想說點什麼?”墨何忽然打斷顧先生的話,他臉色一僵,也看向關莞,不太友善道:“關姑娘有何見教?”
關莞在心裡狠狠白了一眼墨何,掩嘴微微一笑:“關莞只是婦道人家,懂得不那麼多……”
“關莞,有什麼就說……”
關莞咬牙,這個意思就是沒的說你就死定了是吧?
“我只是覺得賦稅乃一國之本,國家之所以能夠維持,都是因爲納稅人與朝廷的相互依賴,相互合作,如果將這一切看做只是博得某人關注的籌碼,實在不是社稷之幸,若是這種情況還發生在未來掌權的太子身上,那麼這個體制,就是有問題的。其實賦稅雖然是問題,可是轉過來想也是維持國家的一種方式,並非沒有辦法解決的。”
顧先生臉色一白:“願聞其詳。”
“我所想到的只有兩個字--制衡。”關莞一說起這些來不自覺就流露出了一種現代女子的自信,她微微一笑道:“每種稅賦層層下去對百姓其實是一種很大的負擔,所以其實我們應該專門設立稅務局,系統的管制,這樣也制衡了官員,又制衡了百姓。國家建立了這個秩序,百姓自然願意跟著這個秩序走,秩序上對百姓交稅的時間數量確定,他們有一個規劃的過程,自然也願意上交的……”關莞將現代稅務局的功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說了一遍,眼見墨何與顧先生若有所思地看著她,這才覺得大概自己說得太過了。
墨何朝著關莞一拜:“聽姑娘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然後又朝著墨何一拜:“公子府上有如此高人,再不會有我的容身之所,在下這就告退了……”
墨何卻虛扶起了他:“顧先生何出此言,關姑娘的解決方式是爲百姓想,她的是固國之策,而先生的辦法是御人,這是治國之策,你們兩人都是我需要的人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