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界,崑崙山,碧落道。
碧落道爲(wèi)崑崙四道之一,其道主九宓天尊,是爲(wèi)靈界四天尊之一,高高在上俯視整個靈界。
九宓天尊並不直接教導(dǎo)弟子,偶爾興之所至,講道一次,就是整個靈界的盛事。
不止碧落道的門徒,凡是聽說天尊講道的修道者,無一不趨之若鶩。
只要是能夠在講道期間趕到崑崙山的修道者,就算傾家蕩產(chǎn)也要趕來。
可惜的是,整個靈界太大,天尊講道也不固定在某一個時段或是某一個位置。
興之所至,在任何一個地方都可能坐地講道,甚至在無人之處,也可能席地而坐抒發(fā)自己對於大道的見解。
四天尊講道並不限制其他道場的修道者前來聽講,甚至就連與四大道場有所間隙的修道者,四天尊也不會拒之門外。
所以四天尊在整個靈界頗受尊崇。
就算某些門派與四大道場有著深仇大恨,也絕對不會敵視四大天尊。
四天尊追尋大道,很少管理道場的事務(wù)。
碧落道九宓尊者之下,便是九宮之主。
九宮雖說屬於碧落道門下,但是卻相當(dāng)於九個獨立的門派,每一位宮主之間互不干預(yù)。
實際上,就連九宮之主,也如同九宓尊者一樣,極少現(xiàn)世。
修道者分爲(wèi)五個境界:築基,悟道,金丹,元神,飛仙。
飛仙者,便是紅塵仙人。
但仙人顯然也是有高低之分的。
靈界的任何一個道場,哪怕是破落到快要倒閉的道場,都有仙人存在。
因爲(wèi)只有飛仙的修道者,纔有資格開闢道場。
靈界道場不可計數(shù),爲(wèi)何卻有大小之分?
除了是否善於經(jīng)營之外,更多的還是取決於道主的實力。
比如四大天尊,就算他們從來都不與自家道場有所聯(lián)繫,自家道場也依然是靈界最強盛的四大道場。
飛仙境界的修道者,又被分爲(wèi)三個境界。
剛剛元神昇華,問道成仙的修道者,被稱爲(wèi)散仙。能夠自我凝聚道韻,自給自足,感悟大道有所成就的,被稱天仙。天仙之上,便是靈界的頂點——真仙。
真仙,意味真正的仙人,是有資格進入仙界的存在。
只是因爲(wèi)飛昇通道被封閉,無法接引飛昇之人,才滯留在下界。
真仙與天仙已然是兩個不同的檔次,有了生命本質(zhì)的變化。
用風(fēng)魑的境界劃分,便是九道限制盡數(shù)解開,褪去凡軀鑄就仙體。
碧落道的九大宮主,與九宓尊者一樣,都是真仙。
九宓天尊只是先行一步,達到了這個世界所能容納的定點進無可進。
而九大宮主則是在向著九宓尊者境界不斷邁進。
九宮事務(wù),多半由九宮長老把持。
造化宮,乃是碧落道第一宮,門人弟子衆(zhòng)多。
時難踏上通往造化宮的臺階,心中感慨不已。
她與時苦不一樣,時苦入世修行只是少數(shù),而她則已經(jīng)在人間浪蕩了幾百年。
“你是……時難師祖?!”
臺階上,一名看門的小道童看到時難,有些不敢相信揉了揉眼睛,然後驚聲叫道。
“你怎麼會知道我?”時難淡然說道。
“是,是時難師祖詛咒所致——”小道童有些難爲(wèi)情的說道,“七長老已經(jīng)吩咐所有門童,如果時難師祖迴歸,不得爲(wèi)難。”
造化宮的七長老,便是時難的師父,也是當(dāng)初發(fā)現(xiàn)時難身上詛咒的人。
七長老乃是天仙巔峰的修爲(wèi),距離真仙僅僅一步之遙,已然明心見性,道心潔淨(jìng),方能壓制時難身上詛咒造成的厭惡效果。
“呵呵,倒還真是爲(wèi)難你了。”時難自嘲的一笑。
她知道自己受人厭惡。
面前的這個小道童沒有面露異樣,已然是在極力剋制了。
時難越過小道童,有些陌生的踏上了造化宮山前的臺階。
她下山的時候不足三十歲,而再次上山,已然年逾三百。
雖然造化宮的格局並沒有發(fā)生改變,但是多年以來時難的記憶已然有些難辨。一座座陣法禁制,原本就不怎麼熟悉,現(xiàn)在更是一片茫然。
好在有幾名門人弟子的指引,才順利的找到回家的道路。
時難找上的幾名門人弟子,都沒有拒絕時難的請求,甚至沒有面露異色。
時難知道,這一定是她的師父事先安排好的。
在世俗受盡白眼的時難,感受到難得的溫暖,不由得眼眶溼潤。
一片精細雅緻的閣樓羣落中,景色如春,絲毫沒有受到崑崙山終年風(fēng)雪的影響。
時難走進正中央的一間閣樓,輕輕撫摸著那散發(fā)著優(yōu)雅清香的門柱,腦海之中幾百年前的回憶不斷浮現(xiàn)。
“難兒,你回來了。”
突然時難的身後傳來一個溫柔的女聲,如同春風(fēng)拂面一般令人心頭舒暢。
“師父!”
時難轉(zhuǎn)過身,看見一名面罩輕紗的宮裝女子站在她的身後,不由得眼眶溼潤。
“回來了就好!”
宮裝女子輕輕將時難攬在懷中,如同小時候一樣,輕輕拍打著時難的後背。
“師父,徒兒不孝——讓您失望了!”
時難猛然跪倒在地。
時難剛剛出生,便被人遺棄,是面前這個宮裝女子,重新給與了她生命,也是她給與時難最初的溫暖。
“傻孩子——”
宮裝女子微笑著,將時難扶起來,抱在懷中。
“幾百年來,徒兒讓您顏面無光,求您懲罰徒兒吧!”
“難兒莫要如此。”宮裝女子笑道,“世間一飲一啄皆有定數(shù),你命中註定有此一劫,卻也不必妄自菲薄。”
“咦?”宮裝女子突然驚訝的看著時難,“難兒你突破了?!”
“是的!”時難點了點頭,唏噓的說道,“徒兒經(jīng)歷紅塵數(shù)百年,總算是買過了心中的那一道坎。”
“呵呵,我還不是知道你?”宮裝女子笑了笑,搖頭說道,“爲(wèi)師曾在你下山之後,爲(wèi)你算過一卦。若你命中有劫,非遇貴人不可破之。難兒,你此番,是有貴人相助吧。”
“什麼都瞞不過師父。”時難傻笑著低下了頭,臉上閃過一抹紅暈。
“喲,難兒害羞了呢。”宮裝女子輕聲嬌笑,“難兒此番所遇到的貴人,可真是非同凡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