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臨岸帶溫漪去看了幾處房產(chǎn),兩人看房子的照片被人傳到了網(wǎng)上,不知是幕後有人操作還是巧合,反正短短一個小時兩人婚期將近的消息已經(jīng)傳了個遍。
沈瓷午飯吃得不多,飯後回到辦公室,一眼便看到了桌上的蛋糕。
她突然覺得諷刺,將外面的紙盒打開,順著上面的巧克力和奶油挖了一大勺,整個送進(jìn)嘴裡。
周彥的電話適時而至。
“午飯吃了嗎?”
沈瓷逼著自己把嘴裡膩滑的奶油和巧克力吞下去,輕輕喘口氣。
“剛吃完。”
“心情怎麼樣?”
“不大好。”
“看了新聞?”
她撈過茶杯喝了兩口水,儘量把嘴裡的腥膩味壓掉。
“看了,他帶溫漪去挑婚房。”
“那你呢,你作何感想?”
沈瓷忍不住笑,突然有些後悔吃蛋糕。
“我怎麼想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最後還是在一起了。”
“那我是否該祝賀你終於如願以償?”
有時候想想周彥說話真的挺刮心,沈瓷不免有些氣餒:“隨你怎麼說吧,不過我剛吃了你早晨送的那塊蛋糕。”
“怎麼樣?”
“不怎麼樣,奶油太甜,巧克力太苦,我不該上你的當(dāng)。”她說完直接掛斷電話,把剩下的一大塊蛋糕連盒子一起丟進(jìn)旁邊的垃圾箱。
誰說吃甜的可以緩解心情?她覺得自己一口巧克力下去心口都被堵著了,胃裡有腥味翻出來。
楊蓓進(jìn)門的時候見沈瓷急急走出去。
“餵你去哪兒?”
可沈瓷似乎根本聽不見,只一個勁往前走,走到走廊盡頭處的時候開了安全門上樓,樓上是一片開闊的天臺,此時正值中午,風(fēng)和日麗。
沈瓷掏了煙出來點上,吸一口,撐住圍欄喘氣,憋了幾小時的窒息感像是瞬間通暢了。
“爲(wèi)網(wǎng)上的新聞難受?”身後突然傳來聲音。
沈瓷猛回頭,見楊蓓走過來,她立即收拾臉上略顯失態(tài)的情緒。
“沒有,有什麼可難受。”
“那你一個人大中午跑這來做什麼?”
“過來抽根菸。”
“騙鬼吧你。”楊蓓有時候說話也挺直,只是說完嘆口氣,過去拍了下沈瓷的肩膀,“行,你不想說就算了,反正我也知道你從不把我們這些同事當(dāng)朋友,不過這時候一個人呆一會兒也挺好,我先下樓了,要是郭副編回來我給你發(fā)信息。”
楊蓓走後沈瓷覺得有些無奈,但凡知道她和江臨岸關(guān)係的人此時大概都在等著看她的反應(yīng),正常而言她應(yīng)該傷心或者難過,可是又有幾個人知道里面的故事?
江臨岸和溫漪的事很快就傳來了,江家可謂雙喜臨門,兄弟兩都好事將近,網(wǎng)上風(fēng)頭特別勁,大衆(zhòng)的目光都被江家兄弟兩的事吸引住了,卻“冷落”了另一則新聞。
上月底李天賜因故意殺人罪而被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節(jié)後行刑,時間就定在第二天上午十點整。
整個李宅當(dāng)晚鴉雀無聲,傭人準(zhǔn)備好晚飯之後能躲的全部“躲”了起來,阿幸大概七點多進(jìn)了宅子,見餐廳桌上的飯菜一點都沒動。
“昌爺還沒出來吃晚飯?”他問守在餐桌旁邊的下人。
下人無奈嘆口氣:“沒有,已經(jīng)在佛堂裡呆了一下午了。”
阿幸眼色頓了頓:“我過去看看。”他轉(zhuǎn)身要出門,可剛轉(zhuǎn)身就聽到木門作響,有人從外頭走進(jìn)來,還帶著佛堂裡的煙燭香。
“昌爺!”下人先頷首鞠躬。
阿幸看過去,只見李大昌面無表情,目光在屋子裡掃了一圈,最終落到那桌菜上。
自李天賜出事以來已經(jīng)過去好多天了,特別是法院量刑之後這一週多時間,所有人都以爲(wèi)李大昌肯定要悲傷欲絕,畢竟那是他最疼的弟弟,可這段時間阿幸發(fā)現(xiàn)他還是跟往常一樣,早晚唸經(jīng),一日三餐,除卻臉色陰沉一點之外似乎和沒事人一樣,實在無法相信他能如此面對李天賜的死刑。
阿幸其實也有些摸不準(zhǔn),但心裡總覺得不太平。
他走過去,說:“時間不早了,您先吃點東西吧。”
李大昌卻站定不動,目光沉寂。
阿幸見他沒拒絕,往下人那邊投了個眼色:“去把菜端出去熱一熱。”
那人大概也早就在屋裡站不下去了,麻溜地端了兩盤菜就往外走,可還沒跨出門檻就被李大昌叫住:“不用這麼麻煩了,就這麼吃吧。”
下人一時愣住,怯生生地看著阿幸,阿幸只能稍稍點頭,那人又把菜端了回來。
“那昌爺您先吃吧,有事叫我!”阿幸打算先出去,他知道李大昌的脾氣,喜歡一個人吃飯,旁邊不能有人打擾,可剛轉(zhuǎn)身就聽到身後挪椅子的聲音。
“坐下吧,陪我再吃一點。”
“……”
下人麻利地又添了雙碗筷,阿幸就坐在李大昌對面,他留意對方的表情,可很奇怪,從李大昌臉上看不到絲毫傷心,有的只是落寞和疲憊感。
“好久沒有人這麼坐著和我面對面一起吃飯了。”這是李大昌在飯桌上說的第一句話,看似十分尋常,就連口吻也透著拉家常似的淺淡,可阿幸卻從中聽到了一些絕戾,這種絕戾不在於表情,不在於神態(tài),而是隱匿在他的心間,帶著一點豁出去之後的平靜和淡然。
道上都傳昌爺變了,已經(jīng)金盆洗手不再幹沾血的事,坊間傳聞中那個心狠手辣的李大昌已經(jīng)老去,這些年他開始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生意上面,雖然這些生意未必十分正當(dāng),可相較他年輕時候乾的那些實在是好了太多。
“先喝點湯吧。”李大昌主動給阿幸盛了一碗,親自送到他面前,手腕上纏的佛珠不小心敲在碗沿上,叮叮噹噹響了幾聲,阿幸擡起頭來。
“我自己來吧。”
李大昌也就不客氣了,把湯碗遞過去之後又重新坐到椅子上,隨後定愣愣地看著阿幸。
“喝啊!”
“……”
阿幸端著半碗涼掉的湯有些無奈,但見李大昌如此認(rèn)真也只能用湯勺舀著喝了兩口,是專門燉的豬骨湯,裡面加了淮山和蘿蔔,料並不算上乘,但貴就貴在火候,據(jù)說廚房那邊燉了一下午。
喝完李大昌臉上突然顯出一絲笑。
“味道怎麼樣?”
阿幸端著碗有些爲(wèi)難,說實話湯都已經(jīng)涼了,上面飄著一層油腥,味道肯定好不到哪裡去,但見李大昌略帶期盼的表情,阿幸只能硬著頭皮說:“味道不錯。”
李大昌似乎輕微鬆了一口氣。
“味道好就行,記得天賜小時候最喜歡喝骨頭湯,可那時候?qū)嵲谔F啊,飯都吃不上,爲(wèi)了讓他沾點葷腥,我就去菜場收剃掉肉的豬骨,回來多放些水在鍋裡燉,連著燉幾個小時,出來的湯味就是這樣。”
椅子上的男人似在回憶,眼底表情溫和又平順。
阿幸知道李大昌很疼這個弟弟,當(dāng)年他父母去世的時候李天賜還很小,幾乎是李大昌當(dāng)?shù)?dāng)媽似的把他帶大,後來兩兄弟從河南一路“闖”到甬州,沿途多少坎坷經(jīng)歷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或許正是那時候一無所有時的相依爲(wèi)命才奠定了這樣的感情基礎(chǔ),反正周圍人都知道李大昌心狠手辣,唯獨對這個弟弟千依百順恨不得把什麼都給他,而再過十幾個小時,這個他視如生命的弟弟就要被帶去執(zhí)行死刑了,阿幸卻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感覺李大昌的反應(yīng)太過平淡了,平淡之餘便是怪異,
如此不尋常,阿幸心裡越發(fā)不安,總覺得這是暴風(fēng)雨前的寧靜。
“昌爺,明天……”
“明天你早點過來接我,我?guī)б还逌ィ?dāng)是給天賜送行。”
據(jù)說那晚佛堂的燈亮了一晚上,李宅上下靜如死寂。阿幸也一夜沒睡好,天色剛消亮便開車來了。
院子裡沒有人,夜裡颳風(fēng)倒是把樹上的枯葉吹落了不少。
大約六點的時候木門“吱呀”一聲,李大昌穿了一身布衣布褲從裡面走出來。
“昌爺……”阿幸過去。
李大昌定定看了一眼,瞳孔中佈滿血絲和陰沉,大概昨晚一夜沒睡,到這年紀(jì)一點打擊都能讓人看上去老了十歲。
“走吧,陪我去送送天賜。”他從佛堂的臺階上下來,腳底踩過鋪滿地面的枯樹葉,布褂下襬被風(fēng)吹得輕輕晃動,留給阿幸一個蕭寒的身影。
死刑犯在臨刑之前可以與家屬見面,其實是做最後的訣別。
李天賜從小無父無母,唯一的親人便是李大昌,李大昌自然要作爲(wèi)家屬去送他最後一程。
見面的地方就在看守所的小房間裡,李大昌先到,坐在那裡等,幾分鐘之後法警帶著李天賜進(jìn)來。李天賜在看守所裡呆了一陣子已經(jīng)瘦得不成人形,見到李大昌便跌跌撞撞撲過去。
“大哥,你救救我,救救我……”
他一直撲到李大昌面前,雙腿發(fā)軟跪於地,旁邊法警也懶得扶了,只是交代:“八點半驗身,九點帶去刑場,家屬見完面之後還有一些程序需要走,所以抓緊時間,最後一面了,把想說的話都說完,別帶到棺材裡去。”
法警大概已經(jīng)對這樣的場面司空見慣,所以交代的口氣完全不含任何感情,說完便走了出去,把小房間的門關(guān)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