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傑推脫道:“你也看見了,李欣這人嘴緊得很,你問他那麼多,他說過什麼沒有?他要是開倉買賣,哪裡會讓我知道啊。”
侯貴說:“他們公司要是下了單,你們期貨公司電腦裡應該能看到他們的持倉數據吧?到時候給我透露一點,我只要知道他們公司買賣的方向就可以了,呵呵。”
從侯貴開始打這個主意以來,袁傑就一直在躲閃、推脫,她是希望侯貴能聽出自己的弦外之音,知難而退,可她怎麼也想不到侯貴如此執著,爲了打聽別人的信息不僅自己這麼沒有底線,還要把她也捎帶進去。
話說到這種地步,她實在是抹不開了,只好直說:“侯廠長,你這就有點爲難我了,這樣的信息,不經他們公司同意,期貨公司的任何人都無權對外人透露的,不然我們就惹麻煩了。”
侯貴聽了咧開嘴,有些尷尬地笑笑,直到這時,他才死了這條心。
說來也怪,李欣從袁傑辦公室出來後,就一直想著剛纔袁傑提到的那幾篇分析報告。其實類似的分析報告,證券公司幾乎每天都會發一些到李欣的郵箱裡,無外乎就是推薦股票,預測走勢之類的文章。
因爲這些文章很少有預測準確的時候,所以李欣現在都很少拿它們當回事,大多草草地看一眼,然後就刪掉了。也許是他對銅價的走勢一直找不著北,看不明白,所以對袁傑提到的這幾篇文章很是期待,一回到辦公室,就打開電腦登錄郵箱,下載下來認真看了起來。
看著看著,李欣漸漸被其中的一篇文章吸引住了。
消費是影響銅價最直接的因素,從供求關係來看,供大於求則價格下跌,反之則價格上漲。銅是重要的工業原材料,需求量與經濟形勢有緊密的聯繫。經濟增長時,銅的需求會增加,由此拉動其價格上漲。一般的文章都會從這個角度入手。
可這篇文章的立意很獨特,它沒有籠統地拿GDP的增長來作爲價格上漲的依據,而是用詳實的數據爲依據,指出在銅的消費領域裡,所佔比重最大的的行業居然是建築行業,幾乎佔了銅消費量的四成左右,而在一般人看來用銅量較大的電子產品行業,其實只是第二位,所佔比重遠不及建築行業。
另外,文中還用銅價走勢和建築行業的數據和圖形對比指出,大約九年前,發達國家的住房改善導致建築行業有過一段高速發展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就曾出現過用銅量大增導致銅價快速上漲的例子。
所以文中提出了一種看法,推測近三年來國際國內銅價的持續上漲,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國內快速發展的房地產業。
李欣看到這,心裡一激靈,彷彿是在眼前打開了一扇窗!
要知道,文中提到的發達國家的住房改善,是在原來住房條件就不錯的基礎上實行的,涉及到的人數不過一兩億,就能造成九年前銅價翻番的漲幅。
而目前國內正如火如荼發展中的房地產業,可是在國內居民住房條件比較薄弱的基礎上進行的,要論住房改善的目標,其增量要比發達國家住房改善的增量大得多,要論涉及到的人數,至少有三四億,也遠遠超過發達國家那一輪住房改善涉及到的人數。
這麼大的需求,會對銅價的走勢有多大的推動作用!這種量級的消費增長,在世界經濟過去的發展進程中是從未有過的,這一點,纔是導致此次銅價暴漲的真正原因。
花了這麼長的時間,費盡心機才參透了銅價走勢,李欣情不自禁地用手一拍桌子,說:“我靠!原來秘密在這裡啊!”
他現在總算是搞明白了,正因爲國際市場上老道的投資基金在九年前就有過類似的經歷,所以他們對國內經濟基本面上發生的這一根本性變化理解深刻且先知先覺,從而事先潛伏在國際期貨市場中,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對銅價的上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於是,在市場上各方力量的作用下,纔在三年的時間內,使得銅價從量變到質變,最終到達了現在這樣的高位。
這樣分析下來,雖然現在滬銅期貨主力合約的價格即將突破四萬元,這固然有炒作的因素,但是從長遠來看,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增長,銅的需求量還會繼續增加。銅價與三年前相比,雖然已經高高在上了,但今後長期處於這樣的高位也許會是一種常態。
想到這,李欣腦海裡飄過了一片陰雲:要是真的如此的話,劉中舟打算在目前的價位上做空下半年的滬銅期貨,似乎就有些不合時宜了。
正在這時,敞開著的門“咚咚咚”響了三下,打斷了他的思緒,李欣擡頭一看,是烏雲玉。
烏雲玉站在門口對李欣說:“董事長讓我通知你一下,明早九點在小會議室開會,務必準時出席。”
李欣原本想邀請她進來坐坐,可是見她板著臉,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讓她進來也是尷尬,於是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回答說:“好的,謝謝,我知道了。”
聽到李欣的答覆後,烏雲玉就轉身走了。
李欣就任董事長助理後,倆人的辦公室相距不遠,每天進進出出的在樓道上擡頭不見低頭見,很是彆扭。李欣的想法比較簡單,他總覺得倆人之間那段持續時間並不長的戀情既然已經結束了,那就不該放在心裡,彼此坦蕩一點,大家做同事也不錯。
可是烏雲玉卻不這麼想,那可是她第一次主動追求一個人,李欣的拋棄對她來說是刻骨銘心的。在這種情況下,要心高氣傲的她忘記那種心痛的感覺,再若無其事的和李欣和平共處,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以往李欣在樓下銷售公司辦公室的時候,倆人碰面的機會還相對少一點,無非就是上下班有時會在樓道上不期而遇,大概一星期會碰見一兩次,倆人都是低頭擦肩而過,形同陌路。
現在倆人同在一層樓,每天都要碰見好幾次。這個在烏雲玉心裡揮之不去,既想見,又恨之入骨的人每天在她眼前晃來晃去,讓她原本已經漸漸平靜的心緒,又再一次的波動起來。感到難以面對這一切的她,甚至想過離開此地,到別的部門去。
可是認真地比較一番後,愛慕虛榮的烏雲玉又有些猶豫了。
除了目前這個專職的秘書職位以外,因爲不懂財務,所以財務部的工作她肯定是勝任不了的。行政辦普通的文員倒是合適她,可是那工作瑣碎不說,工資待遇也比不上現在。
再有就是銷售部門了,那裡的工資待遇還行,可是每個人頭上的銷售任務很明確,壓力很大,嬌生慣養的她完全沒有信心像別的業務員那樣風裡來雨裡去的做那種辛苦的工作。
剛纔在李欣辦公室的門口,看著李欣志得意滿地坐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裡,烏雲玉的心裡更不是滋味。
現在在烏雲玉的眼裡,李欣完全是走狗屎運,根本看不出來他有什麼明顯的業績,平白無故地就從一個小職員被董事長提拔到了這樣的位置上。因爲她自認爲是最清楚李欣被提拔前前後後經過的人,以李欣這樣的經歷,根本就不配這樣的職位。
更重要的是,自己在這裡度日如年,李欣卻逍遙自在,自己目前的不開心,全都是因爲認識了他才造成的。如果沒有他,自己是不會這樣的。
想到這,烏雲玉暗暗在心裡說:“憑什麼是我走?要走也該是他走纔對,誰怕誰啊!”
看著銅價一步步往上走,現在已經用逆向思維來看銅價走勢的劉中舟心裡萬分著急,除了要下面的銷售渠道盡快出貨外,他心裡那個在高位把下半年產量賣掉的念頭越來越讓他坐立不安,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要是錯過了,下半年的利潤會大幅縮水的。
可是這個事情非同小可,劉中舟也不敢貿然做決定。且不說類似的事情以前從來沒有做過,還有很多技術性的問題需要搞明白,就說副董事長薛晨志之前那種模棱兩可的態度,就讓劉中舟有些頭痛。他不知道集團裡其他的高管對此事會是怎樣的態度,所以藉著今天薛晨志來總部的機會,劉中舟臨時決定明早召開高層會議,他要把自己的這個計劃提出來在會上供大家討論,徵求大家的意見,看看其他人的想法。要是沒有衆人的支持,孤家寡人的劉中舟縱然自己信心滿滿,他也還是沒有勇氣冒進。
經過一晚上的深思熟慮,劉中舟自信已經有足夠的理由在會上說服衆人。第二天一早,爲了準備會議,他比平時更早趕到公司。這對他來說是罕見的,以往這樣的高層經營分析會議,安排佈置好以後,他都是最晚一個到達,往往等衆人都到齊後,他才進會場,然後坐在主席的位置上,擺出一副聆聽彙報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