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二章 送佛

孔啓,風燭殘年的老人一位,卻沒有任何人敢輕看與他。對與他,大唐上下更多的是欽佩。也包括李修在內,對這位衰老的老人,都是敬佩萬分。

敬佩的不是他三朝首輔的資歷,而是他的人品才華。狀元出身,經學大師,如今的大唐在學問一途上,沒有人敢於自稱和這位孔夫子的後人比肩。更別說他的人品,敢於指著弘泰皇帝鼻子大罵謀朝篡位二十多年,全大唐也只有這麼一位老人了。

李修雖然因爲揭發科舉舞弊,又爭取到朝廷重開恩科,爲天下士子謀取一條晉身之階,目前在大唐讀書人心中風頭正盛,但面對這位老人,李修心裡卻清楚的知道,真若是兩人觀念不合,大唐天下的讀書人一定會站在老人身後,而不會支持他李修。

這是孔啓近百年言行合一的結果,不是他一個毛頭小子所能抗衡的。

士林聲望不如眼前的耄耋老人,比拼勢力,李修就更加不如了。

長安城內李修最大的依仗,是現今的當朝首輔,他的老師柳夫子。而恰恰李修的這位恩師,卻是孔啓老人口中不肯承認的逆徒。更別說老人的另一位學生,就是當今天子九五之尊。

無論從那個方面來說,面對孔啓親自現身爲他人說清,都不是李修這個羽翼未豐的暗察司主官所能拒絕的。

當眼前老人自稱是爲人講情來的,李修第一反應就是他是來爲韋瑾蒼講情的。暗察司詔獄天牢裡關押的幾位,大概只有韋瑾蒼勉強能夠有資格讓這位在野賢良爲之出頭。

李修不是那種能夠憑藉一個名頭就震懾得他忘乎所以的人。韋瑾蒼可以走出暗察司的詔獄天牢,但不應該是由李修做主。李修心中甚至想好了應對之法,只要從孔啓口中聽到韋瑾蒼的名字,他就將放人一說推脫到弘泰皇帝頭上。孔啓敢於怒罵弘泰皇帝,而又不受到任何懲處,憑藉這份面子去皇帝面前討要一道聖旨,應當是再簡單不過的了。

可是孔啓乾癟的嘴脣中吐露出來的名字卻讓李修大吃一驚,滿肚子準備好的說辭都毫無用武之地。

崔曉鬆!崔曉鬆這個紈絝子弟,值得孔啓這位大唐有實無名的帝師親自上門討要人情嗎?

爲了一個一文不名的紈絝子弟和孔啓作對,讓這位老人掃興而歸?

傻子才這麼幹呢。

李修連連點頭,同意放人的話已經到了舌尖,心中一顫卻沒能說出口。

沒有理由,沒有線索,只是李修憑空忽然想到了安寧公主帶給他的話。弘泰皇帝讓他小心崔曉鬆。

本來是無頭無腦的話,似乎在孔啓身上找到了註腳。

莫非弘泰皇帝已經料到了孔啓的到來,所以才事先讓安寧公主警告他一番?

那麼,弘泰皇帝心中究竟是如何決斷的,這是放呢?還是不放呢?

李修在心中琢磨著弘泰皇帝的心思,爲了給他留下足夠的思索時間,狀似無意的笑道:“孔公,小子還以爲您是爲了韋相爺而來,原來是爲了那個不成器的崔曉鬆啊。”

“老頭子活的年紀是不小了

,但還沒糊塗呢。”孔啓輕撫頜下稀疏的羊角鬍鬚,笑道:“韋瑾蒼這個亂臣賊子私藏八牛弩,這等謀逆大罪別說老頭子的面子不夠,就是你認得老頭子的這張臉,老頭子也沒臉因此來和你說情。難爲後輩的事,老頭子還不屑去做。”

“孔公體諒提拔後生晚輩,在大唐是出了名的。孔公的高風亮節,一直是讓小子欽佩不已。”

“少拍老頭子的馬屁。活了九十多年,這樣不疼不癢的馬屁聽多了。已經不新鮮了。”孔啓指著李修笑罵,道:“本來老頭子在家讀書,根本不想管朝堂裡亂七八糟的倒竈事,可是今日裡一個昔日後輩求到老頭子身上,老頭子一想,又不是什麼大事,也就找到你頭上來了。你可不要讓老頭子丟了這張老臉啊!”

“小子怎麼敢呢!”李修心中還是沒做下決定,這崔曉是那個究竟是該放不該放,順口問道:“只是不知道,是誰這麼大的面子,竟然能請動您老親自出馬?”

“還能有誰?”孔啓一臉追憶往昔的淡淡笑意,道:“除了那個混帳的親孃,安陵公主,還能有誰?當年安陵公主還是一個小娃娃的時候,就跟在老頭子身後蹦躂,一口一個伯伯叫得親熱。如今求到老頭子身上了,老頭子怎麼也不能讓娃娃傷心不是。”

開始聽著老人的話,李修還沒注意到什麼。當他聽到請求孔啓前來要人的是安寧公主時,心中忽然感覺不對。

這份不對的感覺是弘泰皇帝警告的延伸。

孔啓給弘泰皇帝當了多年的帝師,安陵公主能夠認識孔啓,並且相處很好,這點李修十分相信。可憐天下父母心,當父母的爲兒女四處請託也能夠理解。

只是李修忽然間在心中升起一個疑問,爲何他已經答應了安陵公主很快就要放崔曉鬆出去,安陵公主還要多此一舉的請動孔啓這尊大佛前來說情。這未免有些以勢壓人的感覺。

李修心中升起淡淡的不愉,剛要將他和安陵公主的承諾說出來。轉念一想,似乎時間上有些對不上。

安陵公主剛剛離開暗察司不久,按說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請動孔啓這尊大佛。按照時間推算,安陵公主應當是先去請孔啓,然後才和崔駙馬一同來到的暗察司。

這又有些不對了。明明知道孔啓這尊大佛所到之處,羣邪退避。即便是和孔啓不是一個陣營的人,都不得不給這位老人面子。安陵公主請動孔啓之後,再親自來到暗察司和李修免談,似乎多此一舉了。

怎麼想,怎麼感覺這裡面有些蹊蹺之處。只是找不到關鍵的一點,無法理清其中的頭緒。

本來對崔曉鬆這個紈絝放與不放都是無關緊要的,但是有著弘泰皇帝警告在先,有著安陵公主和帝師孔啓先後來訪在後,放與不放崔曉鬆,就比較讓人難以定奪了。

孔啓一直笑瞇瞇的看著李修,等著李修的回答。

這位老人無論如何,都不是李修能夠得罪的。仔細斟酌一下詞語,生怕那句話惹起孔啓的反感,李修想了許久,才輕聲開口說話。

“別提您老親自前來,給小子這

等榮耀。只是您老的一張白紙,小子也一定會乖乖的聽令從事。只是剛剛安陵公主和崔少監來訪,小子和他們說得很明白。崔曉鬆是一定會放的。只是暗察司復立,爲了暗察司的顏面著想,對與這位毆打暗察司主官的狂徒,總要有些懲處。小懲大誡而已,不會令他傷筋動骨,更不會讓他一命嗚呼。這是爲了暗察司以後不爲宵小看輕,纔在大牢裡關押崔曉鬆一段時間而已。”

至始至終,李修面對孔啓都是謙遜的自稱小子。一邊注意觀察孔啓的表情,一邊小心翼翼的試探著道:“崔曉鬆是一定要放的。本來您來親自登門,給小子這麼大的臉面,小子應當二話不說,立刻放人。可是有著安陵公主在前,小子咬牙沒同意當場放人。如今您親自前來,小子就爲難了。不是小子狗膽包天,敢駁了您的面子,實在是小子有些擔心給安陵公主留下一個欺軟怕硬的印象。”

一番牽強的理由說完,李修仔細看著孔啓的老臉,還是那副笑瞇瞇的樣子。他心中並不安穩,生怕這位帝師心中有別的想法。頓了一頓,又補充道:“您老也清楚小子和安寧的事。而安陵公主又是安寧的姑姑,小子心中很是不安啊!”

孔啓臉上笑意不變,等李修再不言語之後,才笑道:“說完了?”

“說完了。”李修有些擔心孔啓對他不滿,規規矩矩的起身,垂手站立在老人身邊。

“你剛剛說安陵公主來過暗察司了?”

“是的。”李修用力的點點頭,生怕孔啓不信,畫蛇添足的道:“小子已經答應他們,過上幾天,等事情平靜了些,就放崔曉鬆回家。”

“哦……”孔啓點點頭,笑道:“本來挺乾脆的孩子,怎麼今天就囉嗦了起來。你就直接告訴老頭子,崔曉鬆的父母來過了,你也同意放人,不就完了?轉這些圈子讓老頭子頭暈。”

李修訕笑道:“小子這不是怕您老誤會嗎?”

“心底無私天地寬,你小子秉公執法,老頭子只能高興,怎麼會誤會?”孔啓抓過李修的手,言語中帶著說不出來的親切,嘆息著道:“雖然您不是老頭子看著長大的,但這些年來,老頭子可從未斷了你的消息。你是一個好孩子。現在的好孩子應當有個好前途。以後有什麼話就直說,用不著和老頭子藏著掖著的。”

孔啓的話中似乎有話,李修卻想不明白,這看似普通的話中究竟有什麼深意。只能當人老了,說話辦事有些迷糊了。

又寒暄了幾句,老人鬆開了李修的手,看看已經漸漸西沉的太陽,笑道:“不囉嗦了,時間也不早了。老頭子該回去了。”

送走了這位大唐有實無名的帝師,李修目送著老人的馬車消失在街角,暗暗鬆了一口氣。這位老人看透世事的雙目,給他的壓力實在太大了。

日漸西沉,已經到了皇城散衙時分。李修卻沒有著急回家,而是悄悄的抹去額頭上的冷汗,加快了向著詔獄天牢行走的步伐。

這次去暗察司的詔獄天牢不僅是和韋瑾蒼證實心中的猜測,孔啓的到來,讓他心中有了更多的疑惑。

(本章完)

第十二章 誰家的狗在吠第六章 看上去是桌好菜第二章 又見軍弩第七十九章 大唐養老院第十六章 來日方長第二十八章 打賭第四十四章 我要叩金鑾第四章 我要找到你第十五章 蹉跎了歲月第七十八掌 和買第六十二章 酒不醉人第十章 記憶中的那些第十六章 來日方長第十六章 交鋒第四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七十九章 大唐養老院第七十章 大唐的刀第三章 大開的正門第一百零八章 奇聞第三十四章 這個王爺不尋常第十章 記憶中的那些第八十章 背後的眼睛第十四章 人欺天不欺第七十章 殿試第五十三章 幕後主使第一百零八章 信與不信第五十六章 安寧公主第三章 奇人第二十三章 關於道理的解釋第八十二章第三章 大開的正門第十三章 關於道理第一章 國公府前的小第十九章 變化第三十三章 誰家的王爺?第一百二十四章 無血緣,有親緣。第十二章 誰是誰的唯一第六十六章 掙命第二十一章 天地玄黃喊一年第六十章 野杜鵑第五十六章 道義的堅持第二十章 學童三五並排坐第二十章 學童三五並排坐第五章 他鄉遇故知第五十五章 昏君明君第五十二章 勝負看蒼天第三十五章 思第五章 故人來第十一章 試探是一種技巧第七十九章 大唐養老院第二十二章 後事難料第五十三章 幕後主使第五十三章 幕後主使第六十九章 作弊第八十二章第七十四章 小人物翻不了天第九章 借刀斬狗第十七章 再遇故人第三十一章 紅脣軟語細細吟第一百零九章第十章 下馬威第三十一章 觸目皆敵第八章 攔路未必是虎第四十一章 怎麼打,是個問題。第五十七章 滾上來第一百一十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二十四章 故人來第九十九章 聖旨內的書信第一百二十七章 渾人第九十章 高克爽第八十五章 天上掉餡餅第六十二章 酒不醉人第四十三章 禍事大了第六十四章 古怪的鎮國公第二十章 學童三五並排坐第七十六章 上窮碧落下黃泉第四十一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在淺水第九十五章 黑鍋第六十三章 吶喊第六十七章 明證第六十八章 開恩科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送佛第五十五章 昏君明君第五章 那些年,那些事。第七十九章 再進飄香閣第十四章 恩重情深第一百零五章 相謝第九十章 陰差陽錯第八章 今日陳家,明日李家。第十七章 再遇故人第四十一章 怎麼打,是個問題。第七十九章 大唐養老院第三十三章 兩條狗第十八章 小院子與大院子第八十六章 算後賬第五十章 人身爲槌第八十四章 跳樑小醜第五章 他鄉遇故知第十二章 佳人如春
第十二章 誰家的狗在吠第六章 看上去是桌好菜第二章 又見軍弩第七十九章 大唐養老院第十六章 來日方長第二十八章 打賭第四十四章 我要叩金鑾第四章 我要找到你第十五章 蹉跎了歲月第七十八掌 和買第六十二章 酒不醉人第十章 記憶中的那些第十六章 來日方長第十六章 交鋒第四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七十九章 大唐養老院第七十章 大唐的刀第三章 大開的正門第一百零八章 奇聞第三十四章 這個王爺不尋常第十章 記憶中的那些第八十章 背後的眼睛第十四章 人欺天不欺第七十章 殿試第五十三章 幕後主使第一百零八章 信與不信第五十六章 安寧公主第三章 奇人第二十三章 關於道理的解釋第八十二章第三章 大開的正門第十三章 關於道理第一章 國公府前的小第十九章 變化第三十三章 誰家的王爺?第一百二十四章 無血緣,有親緣。第十二章 誰是誰的唯一第六十六章 掙命第二十一章 天地玄黃喊一年第六十章 野杜鵑第五十六章 道義的堅持第二十章 學童三五並排坐第二十章 學童三五並排坐第五章 他鄉遇故知第五十五章 昏君明君第五十二章 勝負看蒼天第三十五章 思第五章 故人來第十一章 試探是一種技巧第七十九章 大唐養老院第二十二章 後事難料第五十三章 幕後主使第五十三章 幕後主使第六十九章 作弊第八十二章第七十四章 小人物翻不了天第九章 借刀斬狗第十七章 再遇故人第三十一章 紅脣軟語細細吟第一百零九章第十章 下馬威第三十一章 觸目皆敵第八章 攔路未必是虎第四十一章 怎麼打,是個問題。第五十七章 滾上來第一百一十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二十四章 故人來第九十九章 聖旨內的書信第一百二十七章 渾人第九十章 高克爽第八十五章 天上掉餡餅第六十二章 酒不醉人第四十三章 禍事大了第六十四章 古怪的鎮國公第二十章 學童三五並排坐第七十六章 上窮碧落下黃泉第四十一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在淺水第九十五章 黑鍋第六十三章 吶喊第六十七章 明證第六十八章 開恩科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送佛第五十五章 昏君明君第五章 那些年,那些事。第七十九章 再進飄香閣第十四章 恩重情深第一百零五章 相謝第九十章 陰差陽錯第八章 今日陳家,明日李家。第十七章 再遇故人第四十一章 怎麼打,是個問題。第七十九章 大唐養老院第三十三章 兩條狗第十八章 小院子與大院子第八十六章 算後賬第五十章 人身爲槌第八十四章 跳樑小醜第五章 他鄉遇故知第十二章 佳人如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威市| 遂平县| 桃源县| 伽师县| 海口市| 郁南县| 乳山市| 昆山市| 大宁县| 紫金县| 青海省| 剑河县| 紫金县| 永胜县| 白水县| 乐东| 石屏县| 玛曲县| 泌阳县| 萨迦县| 亳州市| 滨海县| 鞍山市| 黔西县| 隆回县| 杂多县| 嘉善县| 汽车| 藁城市| 娱乐| 广丰县| 临夏县| 灵石县| 衡阳市| 湘潭县| 德保县| 天门市| 什邡市| 天台县| 通道| 民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