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正走出來便看見段慕天等在院子裡,於是說道:“二師兄,我都弄好了。”
段慕天見他一身凌雲(yún)派服飾倒也有那麼般俊朗,便笑道:“真是‘人靠衣裝’,沒想到林師弟你穿上我派的衣裳也有幾分俠氣了。”
“唔,二師兄開玩笑了。”他到有些不好意思,“我們走吧。”
“好。”
“等等,我還忘了鎖門。”他突然想起。
“不必了,趙師弟馬上就要回來了。”
於是二人便走了出去。這時小徑上又走來兩人,一人看上去三十多歲,較爲(wèi)矮胖,另一人二十來歲,一身道袍,長得卻很消瘦。“林師弟,那是大師兄石破天,那是你四師兄虛無,他們二人同住在一起,都專修先天卦象,關(guān)係很好,經(jīng)常在形影不離。”段慕天便介紹道。
來的二人此刻已經(jīng)走到段慕天林峰正面前。矮胖的那個俗家弟子便笑道:“段師弟,好久不見了。咦,這是師尊新收的徒弟嗎?哈哈,我是你大師兄石破天,這是虛無師弟。”
“大師兄好,四師兄好。”林峰正便向二人問好,“我叫林峰正,剛纔入門。”
石破天虛無聽此便都點了點頭。石破天又說道:“你們都是要去吃飯吧,我們正好順路,一起走吧。”
“如此甚好。”段慕天點頭道。
幾人來到食堂,正好也遇上了沈夙然,一同吃罷飯,石破天虛無二人便回屋打坐去了,而段慕天卻帶著林峰正沈夙然二人徑直來到後山的舞劍坪,爲(wèi)二人傳授功法。
待二人坐定,段慕天便向二人講述凌雲(yún)派的功法:“我派建派一千八百餘年,當(dāng)年玄修祖師建派之時以《道德經(jīng)》爲(wèi)基,創(chuàng)立我派至高修煉真訣《凌雲(yún)萬象》,也就是如今的《凌雲(yún)萬象》的最初版本。這真訣經(jīng)後世各代真人修改,就成了如今的《凌雲(yún)萬象》。不過你們須知《凌雲(yún)萬象》雖然叫作真訣,實際上並非一般意義上的真訣,而是對我派修煉體系的概括性說法,但習(xí)慣上仍然稱其爲(wèi)真訣。真訣分太清、上清、玉清三大境界,每個境界又分三小境界,分別是太清初悟境、識道境、觀天境,上清徹悟境、歸道境、行天境,玉清空悟境、仙道境、昇天境。”
“那二師兄現(xiàn)在是什麼境界?”林峰正問道。
“我現(xiàn)在還是上清徹悟境。”段慕天說道。
“一般人修煉到徹悟境大概要多久?”林峰正又問。
“這個確實不好說。”段慕天便道,“我派《凌雲(yún)萬象》真訣以大道爲(wèi)基,由道生靈力,於是不截取天地靈氣,境界的突破也非是由靈氣的積累造成的,而是憑你的道心的領(lǐng)悟。能有足夠的領(lǐng)悟,便能突破一個境界,所以修行的快慢不能統(tǒng)而概之。七百年前華一真人用了近百年才突入玉清空悟境,卻在一年後就飛昇,便是這個理。不過一般人除非資質(zhì)特好,對大道的領(lǐng)悟速度都差不多,我九歲時開始修行,修行半年進入初悟境,一年後入識道境,過兩年入觀天境然後一直沒能有太大的進步直到四年前才入了上清徹悟境。我資質(zhì)不算很好,和你們也就差不多,所以我想你們的速度應(yīng)該不比我差。”
於是林峰正心裡便有了底,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
“由於我派修道最看重對大道的領(lǐng)悟,所以一直以來門下弟子都是通過研讀《道德經(jīng)》及玄修祖師等前代真人對《道德經(jīng)》的註釋來修煉,不過七百年前華一真人飛昇前有感初入門的弟子直接靠對《道德經(jīng)》的領(lǐng)悟來修煉精進實在是太困難了,於是將自己修煉的心得寫成三篇短文,即《初悟篇》《識道篇》《觀天篇》,分別對應(yīng)太清三境,合稱《萬象三法》或《太清三法》。現(xiàn)在江湖上說的《凌雲(yún)萬象》真訣一定意義上也指的這三法。今天我要傳授給你們的就是《初悟篇》”
於是林峰正沈夙然都點頭。“不過要是上了上清境界,是不是還是要回去領(lǐng)悟《道德經(jīng)》?”林峰正問道。
“林師弟你錯了,《萬象三法》本身也是由《道德經(jīng)》衍生而來的,修習(xí)《萬象三法》也是對道德經(jīng)的領(lǐng)悟,只不過比直接研讀《道德經(jīng)》要容易一些。”段慕天笑道,“只是到了上清境界,的確只有研讀《道德經(jīng)》這一條修行的道路了。對了,雖然你們現(xiàn)在有《萬象三法》來修煉,但對《道德經(jīng)》的研讀也是不可放鬆的。師尊向來的規(guī)矩是弟子剛?cè)腴T的前三月,每日需抄寫《道德經(jīng)》一遍。”
“啊?”林峰正沒想到還要這樣,“這麼說我要辛苦三個月了。”
“過了三月後一年內(nèi)每日抄寫《道德經(jīng)》兩遍。”段慕天接著說道。
“不會吧!”林峰正苦著臉。
“峰正,”沈夙然側(cè)臉看著他,“大道本就艱難。抄寫《道德經(jīng)》雖然枯燥了一點,但與日後的艱險相比卻算不了什麼的。”
“然妹說得在理。”段慕天點頭說道。
聽到沈夙然這麼說,林峰正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他道:“其實我也是說著玩的,我不會被這點困難難住的。”
“好。”段慕天看著他,笑了下,“現(xiàn)在我就將《初悟篇》傳給你們,你們可聽好了,一定要爭取記住:‘天地萬物,皆以道始。夫道者,萬物本也。道生一,一生……’”
這《初悟篇》主要論述《道德經(jīng)》中關(guān)於大道的思想,附帶著介紹了凌雲(yún)派的基本修煉方法,較《道德經(jīng)》原文簡單明瞭許多,但對於林峰正沈夙然來說依然有些晦澀難懂。段慕天見二人一臉茫然,微微笑了下,道:“沒事,日子還長,你們現(xiàn)在只要把《初悟篇》記住就好,等會兒我再教你們一些打坐的方法和修煉的訣竅,然後你們就可以正式修習(xí)這《初悟篇》了,至於修行時有什麼疑惑的,要先想三遍,實在想不出再來問我。對了,方纔我還忘了對你們交待一件極重要的事。”
“二師兄請講。”沈夙然笑道。
“也許你們以前在山下聽那些說書的講過仙俠誌異裡的故事,什麼墜崖不死撿到靈丹妙藥吃了後修行一日千里,什麼走進山洞撿到前代飛昇仙人留下的秘籍,修煉了一下道行猛進之類的。我不知道世上是不是真的有這樣的好事,不過我們凌雲(yún)派的修煉法門你們都知道了,吃再好的靈丹妙藥,體力積累了再多的靈氣,對大道的體悟也沒有任何幫助。至於秘籍這類的東西,我看就真的是那些人胡謅的,我派歷史上飛昇真人多達十三位,《凌雲(yún)萬象》經(jīng)他們手修改增補也不能讓弟子修爲(wèi)一日千里,一般的飛昇仙人留下的東西能有多少奧妙可想而知。”段慕天說著越來越激憤,卻好似變了個人。
“二師兄是想告訴我們不要幻想有什麼奇遇,修道之路是自己走的,一切都靠自己的勤奮,對吧?”沈夙然笑問道。
“對,”段慕天點頭,“以前有好多師兄弟一天幻想著得到奇遇,結(jié)果道心不穩(wěn),修爲(wèi)停滯不前的例子,我就怕你們也走他們的老路,才提醒你們的。”
“夙然自然不會去想這些不切實際的東西。”沈夙然道。
“嗯,大道本是自己探求的,就算得到這些東西,我也不要。”林峰正也道。
“好。我看見你們這樣就放心了。”段慕天笑道,“我現(xiàn)在再將《初悟篇》念給你們聽,你們要記住了。”
“是。”
入夜,林峰正回到聽星院,就見自己牀上已擺好了被褥,桌上也放上了一疊書。他走到桌前,只見文房四寶俱全,都是上好的事物:筆是大漠狼毫的湘妃筆,墨是徽州的貢墨,紙是陳年的蔡倫紙,硯是新制的端硯。林峰正一時興起,便磨了墨,用筆輕輕蘸了下,在紙上寫下:
但借胸中滄海意,送餘直上彩雲(yún)顛!
這幾個字蒼勁有力,自然是季先生教導(dǎo)得當(dāng)?shù)慕Y(jié)果。他看著自己的字,笑了下,又翻了翻一旁的那疊書,見這幾本分別是《道德經(jīng)》《南華經(jīng)》《太平散仙記》《凌雲(yún)列仙傳》《凌雲(yún)派史》《廣成仙人志》《清虛道論》《花木枯榮說》,不由一笑。“唔,看來這些書都是三師兄給我準(zhǔn)備的,幸好剛纔忘了向二師兄要《道德經(jīng)》,不然三師兄的好意沒有就白費了。”他自言自語道。
“這幾本書是我找藏經(jīng)閣天華師叔要的。”趙鵬翱走了進來,冷冷道,“那幾本經(jīng)書和道論對你修行有幫助,神仙傳記中和我派史書可以幫你瞭解我派的歷史淵源。”
“謝謝三師兄。”林峰正謝道。
“不用謝。”趙鵬翱看著他,隨口說道,“我去打坐去了,待會別來打擾我。等會兒你抄完了《道德經(jīng)》就自行修煉,我會來替師尊檢查你抄寫情況的。對了,別光顧著抄寫,《道德經(jīng)上》前輩真人的註釋還是要看。”
“是。”林峰正點頭,就見趙鵬翱轉(zhuǎn)身走了。於是他也坐下,開始抄寫《道德經(jīng)》。
大約過了一個多時辰,總算把《道德經(jīng)》抄完了。他便坐在牀上打坐修煉起來。
太清初悟境講求初悟大道,以一顆道心引出最初一絲靈氣,沉積丹田。這一境界最難的便是要悟出大道中道生一這步,並運用到自身上,以自身爲(wèi)大道,生出靈氣。想那大道如此縹緲,雖說修道中人也是大道中的一份,然而仿照大道生靈氣,也是難上加難,若非沒有對大道足夠的領(lǐng)悟以及對大道更深層次不懈的探索,可說是寸步難行。這時,林峰正閉著雙目,按照《初悟篇》的引導(dǎo),慢慢地體悟大道。他雖出身鄉(xiāng)野,不通世事,然而好在季先生指點有方,他對文字的理解可說是勝於常人,一篇《初悟篇》最表面層次的理解已經(jīng)有了,因此雖然之前對大道沒什麼瞭解,但現(xiàn)在有《初悟篇》的幫助,他亦能體悟出大道中的一絲玄奧。他又不通世事,心中少了許多雜念,不會去想那些所謂的捷徑,反而對他修行大有益處。此時他沉浸在對大道的體悟中,如行走在雲(yún)霧繚繞的仙山中,仙音嫋嫋,仙氣濛濛,伸手可觸彩雲(yún),行步可沐仙風(fēng),直要脫去這副肉身,以一身至純靈魂,登仙而去,化爲(wèi)大道洪流中的一縷!
他徐徐張開雙目,只覺現(xiàn)在雖是黑夜,自己卻精神倍爽,毫無平日裡的疲倦乏困,看來是修習(xí)了《初悟篇》的結(jié)果。他未曾想過修行第一天就會有這樣的效果,自是興奮,差點就吼出聲來了。
“你打坐完了?”他這才發(fā)現(xiàn)趙鵬翱站在自己牀前。
“唔,是的。”他點頭,“現(xiàn)在感覺精神好了很多。”
“這是當(dāng)然,你身心沉醉在大道中,一身血氣也會順應(yīng)大道流轉(zhuǎn),自然會消乏解困,讓你精神恢復(fù)不少。”趙鵬翱臉上沒有一絲變化,依然冷冷道。
“那我可以一直打坐不睡?”林峰正問道。
“看你自己了。”趙鵬翱說道,“打坐畢竟不同於睡覺,你不習(xí)慣要睡覺也正常。”
“那我還是打坐吧。”林峰正邊點頭邊說道,“白天師父說過,天道酬勤,我要抓緊一切時間勤奮用功,才能早日領(lǐng)悟大道根本。”
“很好。”趙鵬翱這時對這個看上去老實的師弟有些讚賞了,面色也和緩了些許,“不過一切要鬆弛有度,不然道心偏了,得不償失。”
“是。”
“對了,我剛纔看了你抄寫的《道德經(jīng)》,字寫得很好,但錯別字太多,你快改了,以後不許錯這麼多。”趙鵬翱又沉下臉,將幾張紙遞給林峰正。
林峰正連忙接過來看去,只見這些紙上正是自己抄寫的《道德經(jīng)》,統(tǒng)共五千多文,卻有百多個字被人畫上了紅圈,自然是趙鵬翱給他圈的錯別字。林峰正見此臉頰不由紅了,忙下牀走到桌前,坐下改正。片刻後他再將那些紙交給趙鵬翱。
趙鵬翱看了改過後的《道德經(jīng)》,點了下頭,道:“大道艱澀,修行需認真踏實。我看你什麼都好,就是粗心,以後要注意,不要讓粗心影響你修行。”
“是。”林峰正連連點頭。
“好了,你繼續(xù)打坐吧,我走了。”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