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8章 不低頭(求月票)

ps:新的一個月來了,求保底月票!二月不堪回首,但願三月能有個好成績,求各位兄弟姐妹把保底月票,投下來支持一下吧,這幾個月走得很艱難,辛酸不忍言,一日三餐,全靠微薄的訂閱收入支撐。除了努力堅持,只能期望大家的支持了。

求訂閱,求月票!

**********************************************

當天傍晚,李昂去找行軍司馬崔乾佑,撲了個空。其府上的隨從告訴李昂,崔乾佑出門赴宴去了,至於去赴誰的宴,那下人根本就懶得和李昂說。

好吧,李昂決定誰也不找了,愛咋咋嘀吧。

如果在使衙前李昂老老實實低下頭,把自己的坐騎獻上,就不會有這場風波。

現實中,很多下屬跑去向上司送禮,以求得上司的提拔或照顧,這是司空見慣的事。

李昂也給人送過禮,比如給上溪村的高里正,給益州錄事參軍周亮等人都送過。那爲什麼現在他不願把馬送給節度副使董延光呢?

很簡單,以前送禮,是他情願的。現在董延光見面就索要他的馬,態度強硬,李昂就不樂意了。

憑什麼呀?

老子的東西,我殺了掛臘肉是我自己的事,憑什麼你叫送就送給你呀?

這天晚上,李昂沒有再看書,一個人在琢磨著。伍軒以爲他在想對策,殊不知,李昂其實是在琢磨一首詩。

這世上的事,總是有其兩面性,有利就有弊,有弊也就會有利,關鍵就看你能不能看清利弊,並從中獲得什麼。

李昂已經想好了,如果董延光真的給自己穿小鞋,他就利用這個機會,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拒絕行賄,不畏強權,拒絕同流合污、阿諛奉承的大唐新一代五好青年。

第二天,李昂一早來到使衙,進進出出的官吏都是悄悄瞄他一眼,便把臉撇開,生怕跟他扯上什麼關係似的。

直到行軍司馬崔乾佑到來,纔跟他說了句:“李兵曹,你先等一下。”

就這麼一句,接下來,也沒人叫他去參加議事廳的例會,李昂就這樣被徹底冷落了。

李昂在使衙的走廊上等待,直到過午,餓得他肚子咕咕叫,纔有一個三十多歲的官員走過來,對李昂說道:“李兵曹,本官是使衙掌書記嚴凌,董副使方纔接報,近月吐蕃不時入犯,西海沿線烽火臺多有毀壞,董副使命你前往監督修繕,同時偵察吐蕃敵情,回報使衙。”

李昂這個兵曹參軍的職責,通常是掌軍防、門禁、田獵、烽候、驛傳等,但實際並不一定,一般是上官安排你幹什麼,你就得幹什麼。

修繕烽火臺這樣的事,分到李昂頭上也不奇怪,李昂沒什麼好說的,便應了下來。

嚴凌沉吟了一下,才接著說道:“修繕烽火臺之事,董副使限你二十日內完成,以防吐蕃趁機大舉入犯,若二十日不能完工,則以貽誤軍機處治。”

李昂暗暗皺了皺眉,詢問道:“敢請問嚴掌書,共有多少座烽火臺毀壞?又給下官多少人力用於修繕?”

嚴凌似乎早料到他有些一問,當即答道:“具體情況軍報上沒有詳細說明,需要李兵曹前往實地勘察;至於修繕所需人手以及材料,李兵曹到了安人軍後,可向韋耀武韋將軍請調。”

李昂淡淡一笑道:“若是韋將軍不予配合,下官是不是隻能提著腦袋回來見董副使啊?”

嚴凌左右看了一眼,小聲對李昂說道:“李兵曹,本官只能提醒你,你若是違抗軍令,董副使現在就能以軍法處置你。你依命前往,二十天之後,王大使若是能趕到鄯州上任,你或許還有一線生機,本官能說的就這麼多,李兵曹珍重。”

嚴凌說完,將一張文書往李昂手裡一塞,然後抱抱拳轉身離開。

李昂看了看那文書,內容就是命他去監督修繕烽火臺,偵察敵情,上面蓋有使衙大印,這就是李昂唯一得到的東西。

安人軍位於鄯州西去二百三十里左右的星宿川一帶,中間隔著鄯城(西寧),駐軍一萬,是防禦吐蕃入犯隴右的橋頭堡之一。

二百多里路,按正常情況光是路上就要花掉幾天時間。現在董延光只給他二十天時間,除了一紙空泛的文書,什麼也沒給,故意刁難他的意圖再明顯不過。

李昂出了使衙,帶著伍軒和小叮噹,就這樣踏上了這段兇險的旅程。

鄯州西門外,人來人往,很是熱鬧。離城門不遠處的路邊,有一方大石頗爲顯眼,李昂勒停馬匹,對伍軒說道:“南門,快磨墨,本官詩興大發,要在此提詩一首。”

“郎君,都什麼時候了,你還有興致題詩?”事情這麼棘手,伍軒心裡正愁著呢。

李昂不慌不忙地笑道:“少廢話,快磨墨,本官滿腔詩情快要抑制不住迸發出來了!”

伍軒無語了,拿出小硯,再從水壺裡倒了點水,磨起墨來。

李昂拿出大筆,醮飽了濃墨,然後在大石上揮毫寫下四行詩句:

昨日京中探花郎,

今朝輕騎渡河湟。

莫笑書生多意氣,

踏破長雲青海間。

當然,最後他是不忘落款留字的。路上往來的行人圍觀過來,紛紛叫好。李探花之名很快就在人羣中傳開。

李昂暗暗一笑,既然要玩,那咱們就好好玩玩,眼看過來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他重新醮飽濃墨,再次揮筆題下一首詩:

使君索馬笑書生,

牙兵謾辱吾不驚。

此心好似崑崙雪,

寧向疆場取功名。

這首詩顯淺易懂,雖然沒有說明使君是誰,但卻把“使君索馬,牙兵謾罵”,而自己不願阿諛奉承,寧願到疆場上去真刀真槍地奪取功名的意志寫了出來。

李昂題完詩,縱身上馬,帶著朗聲大笑向西飛馳而去。

他這兩首詩因爲有針對性,很快就在鄯州傳開,人們議論紛紛,猜測著是哪個“使君”在向李探花索賄。

這種時候,總免不了有所謂的“知道內幕”的人出來炫耀,把董延光在使衙前向李探花索賄的經過添油加醋地說了出來。

事情很快傳到了使衙裡,除了董延光之外,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了,只不過大家都不願觸那黴頭去告訴董延光本人。

對於李昂來說,事情既然已經不可挽回,那就先賺個好名聲再說,眼下這對他派不上用場,但今後一定有用。

當然,前提是得有今後。

李昂帶著伍軒一路向西,過鄯城,經臨蕃城,再行六十里到達綏戎城(湟源縣)。

綏戎城這裡是一個三岔路口,從這裡往南六十里,有定戎城,定戎城那邊,就是著名的戰備要隘石堡城了。石堡城是青海湖東側進入吐蕃的必經之地,吐蕃稱之爲鐵仞城。

開元十七年三月,信安王李禕採取遠距離奔襲戰術,在吐蕃沒有防備的情況下,日夜兼程殺奔石堡。吐蕃守城官兵措手不及,石堡城落入唐軍之手。

可惜在開元二十九年,因爲防守不力,石堡城又丟了。這使得大唐的防禦變得很被動。

而從綏戎城向西六十里,就是安人軍,也就是李昂此行的目的地。

安人軍防禦的是從青海湖北面繞道來犯的吐蕃兵馬。

如果是冬天,青海湖結冰時,吐蕃人可以踏冰過湖,傾泄而下,因此安人軍的防禦任務很重,共駐守了一萬重兵。

這一路上,李昂並不太急,反而是伍軒不時催促道:“郎君,咱們還是快點吧,趕過去,把情況先了解清楚,也好尋個應對之策。”

李昂望著莽莽羣山,看著飄浮的白雲,淡然地說道:“還了解什麼,事情還不夠清楚嗎?董延光這次分明就是要把我往死裡整,咱們早一天到,晚一天到,有什麼差別呢?”

伍軒心急如焚地說道:“難道郎君就甘心這麼等死嗎?”

李昂笑道:“等死倒未必,南門你別忘了,除了修繕烽火臺,董延光還給了我一個任務,讓我去察看吐蕃敵情。”

伍軒心中一動,追問道:“郎君,你可是已經有腹案,快說來屬下聽聽,行嗎?”

“現在還談不上什麼腹案,等到了安人軍,看能不能從安人軍使手上騙些人馬再說吧。”

“郎君,這恐怕不容易啊。”

“那也未必,咱們走著瞧。”

爲了安伍軒的心,李昂加快了行程,六十里路用了半天時間,便來到安人軍中,此地位於湟水上游,星宿川西側。

從這裡西望,便可以望見土石皆赤,寸草不生的赤嶺,目前大唐與吐蕃之間便是以赤嶺爲界。赤嶺雖然沒有險峻的峭壁,崢嶸的奇峰,卻也有雄偉的風姿和磅礴的氣勢。

李昂顧不得多看,帶著伍軒直入安人軍,請見軍使馮守節。

馮守節已經接到節度副使董延光的急信,他在大帳擺滿兵馬,殺氣騰騰的。親兵將李昂引進大帳時,他毫不掩飾臉上嘲諷的冷笑。

李昂不卑不亢,在帳下對他拱拱手道:“總算見到馮軍使了,下官在長安時,有幸作爲左相的座上賓,曾聽皇甫大使提到馮軍使,說馮軍使坐鎮安人軍兩年,不教吐蕃一兵一卒過赤嶺,實在是一員難得的良將。下官看馮軍使帳外兵馬,個個訓練有素,殺氣騰騰,果然名不虛傳,下官佩服,佩服!”

扯虎皮充大旗,誰不會?憑幾句花言巧語,就想哄得殺伐多年的馮軍使團團轉?

馮守節冷笑道:“董副使派李兵曹來修繕烽火臺,本使好心提醒李兵曹一句,您的時間不多咯!”

ps:求保底月票!

第80章 羣蛇亂舞第300章 西臨石堡第341章 捷報入京第355章 步步爲營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359章 利益交換第127章 方濟的抉擇第219章 復國大業第208章 鉅額匯兌第28章 芳心一點第190章 走馬平康第330章 奪取石堡城第440章 轉移第312章 屍山第184章 綢繆第417章 冤家第268章 不低頭(求月票)第376章 疾風驟雨第133章 娘子幫幫我第148章 後園私語第241章 新茶第364章 羣狼戰術第140章 方容之怒第379章 再見麗人第171章 熱情似火第461章 要嘛不做,要嘛做絕。第332章 勇將哥舒翰第82章 滾蛋吧,廖御史第306章 追查第71章 求三江票,求推薦收藏第378章 驅逐吐蕃使節第437章 威望第297章 王忠嗣的猜疑第355章 步步爲營第156章 咱賣的不是書第313章 亂戰第232章 半路殺出個貴夫人第233章 專治不服第292章 歸來兮第14章 方趙世仇第81章 關門打狗第325章 外戰加內戰第336章 唐軍敗象第310章 兩面受敵第402章 天意難測第12章 免費保鏢第385章 棋逢對手第11章 路遇第31章 不死丹丘第365章 王忠嗣下獄第437章 威望第206章 看房第420章 倒黴的贊普第20章 靈堂衝突(二)第256章 那一瞬間的心動第260章 幕僚第4章 野戎城第442章 風風火火第172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400章 矛盾的心第314章 決戰第249章 命懸一線第291章 隔江相見第330章 奪取石堡城第127章 方濟的抉擇第211章 長安居,大不易第30章 一廂情願第389章 合謀第38章 混水摸魚&趁火打劫第173章 文人相輕第401章 趙山石第57章 禿雞方第50章 花廳門事件第172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117章 一對怨家第355章 步步爲營第125章 無間道第23章 八仙過海第418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392章 內訌第213章 貴族舞會第172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222章 逃離相府第353章 貴妃醉酒第327章 形勢逼人第457章 驚雷第171章 熱情似火第174章 不去慶父,魯難末已第385章 棋逢對手第122章 餡餅?陷井?第390章 李泌爲使第195章 算計宰相第371章 紐帶第131章 我是誰?第218章 波斯王子第368章 新貴第211章 長安居,大不易第167章 聲名鵲起第84章 快攻第460章 勸降
第80章 羣蛇亂舞第300章 西臨石堡第341章 捷報入京第355章 步步爲營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359章 利益交換第127章 方濟的抉擇第219章 復國大業第208章 鉅額匯兌第28章 芳心一點第190章 走馬平康第330章 奪取石堡城第440章 轉移第312章 屍山第184章 綢繆第417章 冤家第268章 不低頭(求月票)第376章 疾風驟雨第133章 娘子幫幫我第148章 後園私語第241章 新茶第364章 羣狼戰術第140章 方容之怒第379章 再見麗人第171章 熱情似火第461章 要嘛不做,要嘛做絕。第332章 勇將哥舒翰第82章 滾蛋吧,廖御史第306章 追查第71章 求三江票,求推薦收藏第378章 驅逐吐蕃使節第437章 威望第297章 王忠嗣的猜疑第355章 步步爲營第156章 咱賣的不是書第313章 亂戰第232章 半路殺出個貴夫人第233章 專治不服第292章 歸來兮第14章 方趙世仇第81章 關門打狗第325章 外戰加內戰第336章 唐軍敗象第310章 兩面受敵第402章 天意難測第12章 免費保鏢第385章 棋逢對手第11章 路遇第31章 不死丹丘第365章 王忠嗣下獄第437章 威望第206章 看房第420章 倒黴的贊普第20章 靈堂衝突(二)第256章 那一瞬間的心動第260章 幕僚第4章 野戎城第442章 風風火火第172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400章 矛盾的心第314章 決戰第249章 命懸一線第291章 隔江相見第330章 奪取石堡城第127章 方濟的抉擇第211章 長安居,大不易第30章 一廂情願第389章 合謀第38章 混水摸魚&趁火打劫第173章 文人相輕第401章 趙山石第57章 禿雞方第50章 花廳門事件第172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117章 一對怨家第355章 步步爲營第125章 無間道第23章 八仙過海第418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392章 內訌第213章 貴族舞會第172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222章 逃離相府第353章 貴妃醉酒第327章 形勢逼人第457章 驚雷第171章 熱情似火第174章 不去慶父,魯難末已第385章 棋逢對手第122章 餡餅?陷井?第390章 李泌爲使第195章 算計宰相第371章 紐帶第131章 我是誰?第218章 波斯王子第368章 新貴第211章 長安居,大不易第167章 聲名鵲起第84章 快攻第460章 勸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国市| 修文县| 郴州市| 大城县| 德兴市| 大竹县| 兴隆县| 桃源县| 醴陵市| 兰坪| 鄂伦春自治旗| 隆安县| 毕节市| 阿合奇县| 抚远县| 咸阳市| 宁阳县| 松溪县| 北票市| 礼泉县| 浦城县| 南华县| 长兴县| 威宁| 新兴县| 长沙县| 马山县| 古田县| 喀喇沁旗| 岗巴县| 错那县| 剑河县| 上犹县| 中宁县| 岱山县| 北流市| 崇礼县| 札达县| 紫金县| 腾冲县| 浏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