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五十六章 摧枯拉朽(一)

“諸公,朕以爲征伐草原諸部之時機已然成熟,帝國數十萬大軍也已基本就緒,箭已在弦上,朕打算親征……”

八月初一,各項準備工作都已差不多到位,是到了該昭告天下的時候了,爲此,張君武特意將朝中從三品以上的大員都召到了兩儀殿中,見禮一畢,也自無甚寒暄的廢話,開宗明義地便道出了主題。

“不可,陛下乃萬乘之軀,豈可親身犯險,且,陛下於南征之際,便已親口言明再不上陣,君言不可兒戲。”

張君武這纔剛說到打算親征呢,蕭瑀已然大步出了列,毫不客氣地便出言打斷了張君武的話語。

“陛下,臣以爲蕭大人所言甚是,還請陛下三思。”

“臣等叩請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明鑑,我朝將星雲集,出一上將,便足以破敵,實無需勞動陛下您之大駕。”

……

得,蕭瑀這一開了頭炮,蕭懷靜、魏徵等全都冒了出來,竟是無一人肯成全張君武的親征之願望,就連羅士信、秦瓊等武將們也是一致的反對。

Wωω?тт kдn?¢ ○

“罷了,朕也就只是一說而已,不去便不去好了。”

儘管早就料到會是這般局面,可真遭了羣臣們的羣起而攻,張君武還是不免有些個悻悻然,奈何他就孤家寡人一個,這會兒除了從善如流之外,還真就沒啥旁的法子好想了的。

“陛下聖明。”

羣臣們纔不管張君武悻悻然不悻悻然的,於他們而論,帝王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其它的都須得爲這一條讓路。

“朕意已決,明日一早於承天門前行閱兵式,八月十三日,著李靖率十萬精騎、八萬步軍出朔方;徐世勣率八萬精騎、十萬步軍出朔州;孟武所部兩萬騎軍、十二萬步軍出雲中,三路齊動,分進合擊,務求一戰蕩平草原諸寇!”

沒能撈到仗打,張君武雖是有些不開心,奈何事已至此,他也自沒得奈何,只能是強打起精神,慷慨激昂地宣佈了北伐之詔令。

“臣等遵旨!”

滿朝文武都知曉草原諸部自古以來便是中原政權之大患,歷朝歷代都飽受邊患之苦,而今,終於有了一舉解決邊患之機會,自是都爲之精神振奮不已,於應答之際,人人臉上都滿是激動之神色……

入秋之後,肆掠了近四個月的瘟疫總算是消停了下去,然則面對著愁雲慘淡的現狀,奉頡利可汗之令坐鎮五原郡的東突厥第一勇將阿史那博爾古卻是怎麼也高興不起來,沒旁的,瘟疫是沒了,可損失的牛羊馬匹卻是無從補充了去,若不能從劫掠中有所得,河套地區諸部落怕是很難熬過今冬,問題是他也不知該往哪劫掠去——往昔草原各部族若是遭了災,總是聚兵向中原打,可眼下中華帝國兵鋒鼎盛,根本不是東突厥所能撼動得了得,而往北去攻薛延陀麼,倒是個不錯的選擇,奈何這等好事顯然輪不到他阿史那博爾古,金帳那頭早有此意了的,換而言之,到目下爲止,阿史那博爾古對如何熬過今冬根本沒絲毫的頭緒可言。

“報,稟大俟斤,不好了,南蠻軍突然大舉從朔方城出擊,其前軍三萬皆騎乘,正急速向我牙帳趕來,距此只有百里不到了!”

正所謂屋漏偏遭連夜雨,就在阿史那博爾古爲如何越冬而犯愁之際,卻見一騎報馬連滾帶爬地闖進了牙帳,衝著阿史那博爾古便是一個單膝點地,連大氣都來不及喘上一口,便已是惶急不已地嚷嚷了一嗓子。

“什麼?是何人領的軍,後續還有多少兵馬?”

河套地區數年以來一直被薛延陀所佔,去歲頡利可汗親率大軍擊敗了薛延陀之後,收復了河套地區,爲防中華帝國從朔方郡出兵草原,頡利可汗特意著阿史那博爾古率兩萬五千突厥本族精銳騎軍駐防五原,並統領河套地區諸部族五萬五千餘控弦戰士,說起來可用之兵多達八萬之衆,問題是爲了救災,除了突厥本族騎兵在駐地附近之外,其餘各族控弦戰士皆分散在整個河套地區,短時間裡哪可能聚集得起來,正因爲此,這一聽華軍前鋒正自急衝而來,阿史那博爾古登時便被嚇出了一身的冷汗。

“回大俟斤的話,南蠻軍前軍大將是羅士信,後續跟進之兵馬不詳。”

聽得阿史那博爾古有問,前來稟事的報馬自是不敢有絲毫的遷延,緊著便給出了答覆。

“該死,竟是羅鼻子!快,傳令下去,各部即刻集結,著令各部族控弦戰士即刻向我牙帳聚攏,備戰,備戰!”

這一聽華軍前軍大將是羅士信,阿史那博爾古不由地便是一驚,沒旁的,當年河北一戰時,他可是曾慘敗在羅士信的槍下,自不會不知曉羅士信勇不可擋,然則終歸守土有責,縱使心悸不已,阿史那博爾古還是緊著便下了備戰之令,旋即便聽牙帳外號角聲連天震響中,正自分散在黃河岸邊遊牧的突厥本族騎兵立馬紛紛離妻別子地向牙帳處趕了去,與此同時,更有數十名傳令兵策馬衝出了營地,一路疾馳地趕往各部族所在地……

“報,稟大將軍,霫族阿瓦部落派人前來求見,請大將軍明示!”

天將午,就在阿史那博爾古忙著調兵遣將之際,羅士信已率部趕到了東突厥所屬之諸部落棲息地的外圍,但並未再向前狂衝,而是著令衆騎軍下馬休整,以養足馬力,正值衆將士們忙著用午膳之際,卻見一騎報馬急衝到了中軍處,緊著便是一個滾鞍下了馬背,單膝一點地,朗聲便稟報了一句道。

“去,將人帶了來。”

早在戰前,軍情局便已將草原各部族的情況打探得一清二楚了,也自早已整理成冊,分發到了各軍統領處,正因爲此,羅士信只略一思忖,便已想起了霫族阿瓦部落究竟是啥玩意兒,對這等小部落之來使,羅士信根本不在意,隨口便吩咐了一聲。

“諾!”

聽得羅士信有令,前來稟事的報馬自是不敢有絲毫的大意,恭謹地應了一聲之後,便急翻身上了馬背,緊著便往東面狂衝了去。

“小的阿瓦部落酋長斯麻乞吶叩見天朝大將軍。”

報馬去後不多久便即引著一名面色黝黑的中年漢子又轉了回來,這人正是阿瓦部落酋長斯麻乞吶。

“何事,說。”

聽完了通譯的轉述之後,羅士信一揮手,很是不耐地便喝問了一嗓子。

“大將軍明鑑,我阿瓦部落身在草原,心向天朝,願舉族內附天朝,還請大將軍可憐我一族老少,給我阿瓦部落一條生路,小的再此叩謝您的大恩大德了。”

阿瓦部落的棲息地就在華軍的正前方十里不到,面對著帝國已然高高舉起的屠刀,斯麻乞吶哪敢去計較羅士信的態度問題,滿臉諂笑地便道出了要投降的話語。

“哦?那好啊,爾回去後約束好部衆,交出兵刃、馬匹,等候我帝國大軍之收攏,羅某自不會犯爾阿瓦部落秋毫。”

聽得阿瓦部落願降,羅士信自是無任歡迎,當然了,必要的戒心還是不缺的,並未因斯麻乞吶的奴顏媚骨便放鬆了警惕。

“啊,這……大將軍,兵刃、馬匹皆是我部落之民謀生工具,若是交出,我阿瓦部落怕是活不下去了啊,還請大將軍垂憐則個。”

這一聽羅士信的要求,斯麻乞吶登時便傻愣住了,回過了神來之後,趕忙哀哀切切地求肯上一番。

“休要羅唣,陛下有令,抗拒我天朝大軍者,皆殺無赦,爾等若是不降,舉族皆滅!”

羅士信根本沒理會斯麻乞吶的苦求,一揮手,便已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了道死命令。

“啊,這、這……”

被羅士信這麼一訓斥,斯麻乞吶登時便嚇壞了,一時間都不知該說啥纔是了的。

“斯麻乞吶酋長還請放心,陛下還有交待,但凡願意歸附我天朝者,戰後不單能領回兵刃馬匹,更可領到過冬之糧,還請斯麻乞吶酋長莫要自誤的好。”

羅士信既是唱了黑臉,在一旁站著的副將蘇定方自是須得跟著唱了把紅臉。

“此話當真?”

斯麻乞吶之所以願降,一者固然是因棲息地就在華軍前進的路上,根本來不及舉族逃走之故,二來麼也是因著遭了災,今冬難越,爲保全部族老少,不得不前來請降,而今一聽有過冬之糧可領,斯麻乞吶的雙眼陡然便亮了起來。

“自然不假,斯麻乞吶酋長可先回去告知全部落,先交出武器,至於馬匹麼,可先集中起來,待得我軍主力趕到時,按人口給糧,戰後斯麻乞吶可憑我軍開出的憑條領回馬匹。”

在如何徹底征服草原一事上,朝廷早已綢繆了多年了,自有一套周詳之應對計劃,從此出發,蘇定方還真就不是在騙斯麻乞吶。

“那好,小的這就趕回去準備一二。”

經瘟疫之重創後,阿瓦部落的馬匹本來就沒剩下多少,若是能暫時交出馬匹換來過冬之糧,斯麻乞吶自是樂意得很,左右草原上又不缺馬,真不行,回頭再去套野馬羣也就是了,有鑑於此,斯麻乞吶並未再講價,磕頭謝了一聲之後,便即匆匆策馬離去了……

第599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死一人活一城第3章第三章 突出重圍(一)第7章第七章 虛實相間(二)第548章第五百四十八章 臨終贈言第559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孤注一擲(三)第571章第五百七十一章 樑師都的末日(二)第63章第六十三章 詐取鄭州(三)第388章第三百八十八章 兵進夷陵(四)第154章第一百五十四章 因變而變(三)第327章第三百二十七章 殲敵於野(二)第517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臨洮之戰(二)第391章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出函谷關(二)第432章第四百三十一章 落日餘暉(四)第177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過河擊賊(三)第453章第四百五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一)第31章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二)第320章第三百二十章 兵進介休第261章第二百六十一章 懲戒之戰(一)第六百八十一章 四面楚歌(一)第224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初戰不利(二)第447章第四百四十七章 困獸猶鬥(四)第257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鐵血南陽(一)第536章第五百三十六章 弄巧成拙(一)第437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襲敖倉(二)第500章第五百章 包圍與反包圍(一)第122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少艾之慕(二)第440章第四百四十章 圖窮匕見(三)第559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孤注一擲(三)第344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王敗寇(三)第456章第四百五十六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四)第351章第三百五十一章 李唐的覆滅(一)第六百五十三章 時機未至第350章第三百五十章 猛攻太原城(四)第88章第八十八章 大破無上軍(二)第275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中原大戰(二)第71章第七十一章 將計就計(二)第62章第六十二章 詐取鄭州(二)第626章第六百二十六章 勢如破竹(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委屈亦然無法求全(二)第176章第一百七十六章 過河擊賊(二)第424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真假劫營(四)第360章第三百六十章 雁門關阻擊戰(一)第477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反身一擊(四)第593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再戰夷陵(四)第126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陰謀進行時(三)第416章第四百一十六章 水淹滁州(二)第244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榆中之戰(二)第135章第一百三十五章 軟硬不吃(七)第65章第六十五章 詐取鄭州(五)第15章第十五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第138章第一百三十八章 急謀脫身(二)第160章第一百六十章 瞬息萬變(一)第631章第六百三十一章 橫掃舒州(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白道決戰(三)第88章第八十八章 大破無上軍(二)第148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洛河之戰(一)第六百四十七章 警示天下第375章第三百七十五章 城下之盟(一)第364章第三百六十四章 雁門關阻擊戰(五)第七百零二章 會攻伏俟城(三)第94章第九十四章 戰略轉進(二)第112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好消息壞消息(二)第586章第五百八十六章 勇取九宮山(一)第360章第三百六十章 雁門關阻擊戰(一)第450章第四百五十章 決戰桑園(二)第182章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城大捷第209章第二百零九章 安定關中(三)第14章第十四章 畫餅充飢(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脣亡齒必寒(二)第464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高家軍的瘋狂(二)第七百零八章 不對稱戰爭(一)第513章第五百一十三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四)第508章第五百零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18章第十八章 堂堂之陣(一)第241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末路梟雄(二)第346章第三百四十六章 隴右鐵騎揚威(二)第466章第四百六十六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一)第339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喋血宛洛大道(七)第442章第四百四十二章 圖窮匕見(五)第481章第四百八十一章 突襲安次城(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再戰曼頭山(三)第251章第二百五十一章 強權就是真理(二)第284章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略構思第163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拖待變(二)第531章第五百三十一章 巧取居庸關(三)第226章第二百二十六章 扳回一局(一)第306章第三百零六章 忠臣之死第533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開門見紅(一)第七百一十七章 遼東戰役(五)第292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引蛇出洞(二)第169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遍地烽火(二)第490章第四百九十章 衆叛親離(四)第123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少艾之慕(三)第489章第四百八十九章 衆叛親離(三)第117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曲徑通幽(二)第411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喋血張八嶺(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直搗黃龍(一)第44章第四十四章 順水人情第552章第五百五十二章 強渡平水(一)
第599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死一人活一城第3章第三章 突出重圍(一)第7章第七章 虛實相間(二)第548章第五百四十八章 臨終贈言第559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孤注一擲(三)第571章第五百七十一章 樑師都的末日(二)第63章第六十三章 詐取鄭州(三)第388章第三百八十八章 兵進夷陵(四)第154章第一百五十四章 因變而變(三)第327章第三百二十七章 殲敵於野(二)第517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臨洮之戰(二)第391章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出函谷關(二)第432章第四百三十一章 落日餘暉(四)第177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過河擊賊(三)第453章第四百五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一)第31章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二)第320章第三百二十章 兵進介休第261章第二百六十一章 懲戒之戰(一)第六百八十一章 四面楚歌(一)第224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初戰不利(二)第447章第四百四十七章 困獸猶鬥(四)第257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鐵血南陽(一)第536章第五百三十六章 弄巧成拙(一)第437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襲敖倉(二)第500章第五百章 包圍與反包圍(一)第122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少艾之慕(二)第440章第四百四十章 圖窮匕見(三)第559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孤注一擲(三)第344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王敗寇(三)第456章第四百五十六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四)第351章第三百五十一章 李唐的覆滅(一)第六百五十三章 時機未至第350章第三百五十章 猛攻太原城(四)第88章第八十八章 大破無上軍(二)第275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中原大戰(二)第71章第七十一章 將計就計(二)第62章第六十二章 詐取鄭州(二)第626章第六百二十六章 勢如破竹(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委屈亦然無法求全(二)第176章第一百七十六章 過河擊賊(二)第424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真假劫營(四)第360章第三百六十章 雁門關阻擊戰(一)第477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反身一擊(四)第593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再戰夷陵(四)第126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陰謀進行時(三)第416章第四百一十六章 水淹滁州(二)第244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榆中之戰(二)第135章第一百三十五章 軟硬不吃(七)第65章第六十五章 詐取鄭州(五)第15章第十五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第138章第一百三十八章 急謀脫身(二)第160章第一百六十章 瞬息萬變(一)第631章第六百三十一章 橫掃舒州(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白道決戰(三)第88章第八十八章 大破無上軍(二)第148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洛河之戰(一)第六百四十七章 警示天下第375章第三百七十五章 城下之盟(一)第364章第三百六十四章 雁門關阻擊戰(五)第七百零二章 會攻伏俟城(三)第94章第九十四章 戰略轉進(二)第112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好消息壞消息(二)第586章第五百八十六章 勇取九宮山(一)第360章第三百六十章 雁門關阻擊戰(一)第450章第四百五十章 決戰桑園(二)第182章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城大捷第209章第二百零九章 安定關中(三)第14章第十四章 畫餅充飢(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脣亡齒必寒(二)第464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高家軍的瘋狂(二)第七百零八章 不對稱戰爭(一)第513章第五百一十三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四)第508章第五百零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18章第十八章 堂堂之陣(一)第241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末路梟雄(二)第346章第三百四十六章 隴右鐵騎揚威(二)第466章第四百六十六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一)第339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喋血宛洛大道(七)第442章第四百四十二章 圖窮匕見(五)第481章第四百八十一章 突襲安次城(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再戰曼頭山(三)第251章第二百五十一章 強權就是真理(二)第284章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略構思第163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拖待變(二)第531章第五百三十一章 巧取居庸關(三)第226章第二百二十六章 扳回一局(一)第306章第三百零六章 忠臣之死第533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開門見紅(一)第七百一十七章 遼東戰役(五)第292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引蛇出洞(二)第169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遍地烽火(二)第490章第四百九十章 衆叛親離(四)第123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少艾之慕(三)第489章第四百八十九章 衆叛親離(三)第117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曲徑通幽(二)第411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喋血張八嶺(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直搗黃龍(一)第44章第四十四章 順水人情第552章第五百五十二章 強渡平水(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溪县| 日喀则市| 虞城县| 鞍山市| 辽中县| 公安县| 宜君县| 杭锦后旗| 巴彦县| 安多县| 江都市| 吉林省| 沧州市| 静海县| 广元市| 海城市| 乌兰察布市| 南汇区| 资源县| 辽宁省| 巴青县| 凌海市| 泸溪县| 东港市| 宿迁市| 长岛县| 辽阳县| 舞阳县| 商南县| 绥滨县| 凌源市| 丰镇市| 荥阳市| 宜城市| 射洪县| 浦江县| 六枝特区| 安乡县| 双江| 绥滨县| 万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