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45章 進退兩難

諸葛亮想不明白魏霸的做法,不是因爲他不聰明,是因爲他的思維和魏霸南轅北轍,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治國方略。

諸葛亮沿襲的是管仲的制國方略。管仲在經濟上採用國有經濟主義,也就是所所有能掙錢、高利潤的行業都收歸國有,由政府來壟斷經營並獲取高額利潤。這種經濟政策有利於快速集中財富,壯大國家實力。在經濟總量並不大的情況下,能優先保證國家的經濟利益,確保政府擁有最大的財富,能夠削弱地方或貴族的力量,有助於社會的穩定。在對外戰爭時,也因爲政府擁有更多可調配的財力物力而處於有利地位。所以這種政策在春秋戰國那種環境中有明顯的優勢,並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最後的極端體現就是商鞅的法治。

這種政策的目的是國富民強,國家因爲佔據了大量的財富而富,民因爲窮而不得不跟著統治者的指揮棒走,被迫變得強,這就是商鞅說的,百姓只知耕戰,不問其餘。

這其實是一種戰時體制,在天下紛爭的時候,這種體制的優越性不言而喻。因此齊國用管仲而九合諸侯,秦國用商鞅而一統天下。在其後,這種經濟政策便沿襲下來,哪怕是儒家佔據了統治思想之後,這種政策依然是最有效的政策,也是絕大多數政治家心嚮往之的好政策。

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社會就是沿用這種政策,也就是耳熟能詳的國營經濟。管子可以說是國營經濟的鼻祖。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習慣於這種經濟政策思維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他治蜀所用的一切手段,大致都可以從管仲的思想中找到思想根源。事實上。後來的政治家,像王安石、張居正等人,都是採用近似的政策。

所以他不能理解魏霸的做法也就不奇怪了。

再聯想到魏霸一直不肯與他正面衝突,甚至連南陽戰功都不肯要的做法,諸葛亮以爲魏霸這次又是效仿黃老之道。施無爲之治,讓利於民,與民休息,進一步的韜光養晦,作壁上觀,便暫時把這件事放在一邊。轉而考慮李嚴要送女兒入宮的事來。

相比之下,這件事顯然更迫切,因爲李嚴這是在直接挑戰他的權威,如果張皇后因此被廢,那以後還有誰會相信諸葛亮可以保護他們?如果利益得不到保證,誰還會跟著你。官場上趨利避害是本能。沒有人會選擇軟弱無能的一方,而與強者對抗。

這個結果,連魏霸自己都沒有想到。

不僅諸葛亮一個人對此漠然,楊儀這個精於糧谷計算的金算盤,面對魏霸的這個政策時也沒有意識到其中的殺機。相反,他表示了極大程度的蔑視。在他看來,國之本在農。魏霸如今剛有點成就,不專心務農積穀,卻養了那麼多遊手好閒的人,現在居然還要讓利於民,把珍珠、礦山林澤等利潤豐厚的產業都讓給世家經營,不僅對積累實力不利,而且必然會造成世家實力強大後尾大難掉的局面。

總之一句話,魏霸現在的所作所爲都是自取滅亡之兆,丞相你大可以放心,這人成不了事。用不了幾年他就難以爲繼了。俗話說得好,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就是說的這一類人。還是專心對付李嚴和馬謖吧,他們來勢洶洶。如果不認真對付,後果不堪設想。

諸葛亮深以爲然。他本來就這麼想,楊儀的贊同讓他心裡更有底了。

然而在怎麼對付咄咄逼人的李嚴上,諸葛亮和楊儀卻有不同的看法。

“丞相……”楊儀的臉有些紅,聲音也有些衝,連手腳都有些不受控制的顫抖,嘴角積著一些白沫。“你還是回成都吧,公琰乃忠厚之人,忠心無可挑剔,可是他的性子也太慢了些,做什麼事都慢一步啊。張君嗣的性子倒是急,可是他舉止輕佻,無大臣之體,更不是馬謖的對手。要想安生,只有丞相回成都一途,別無他想。”

諸葛亮輕鎖眉頭。他知道楊儀說得有一定的道理。馬謖曾經是丞相府最傑出的俊才之一,蔣琬、張裔等人都不如他。如今馬謖轉而依附李嚴,反戈一擊,對丞相府來說壓力的確很大。馬謖給李嚴出的這幾個主意,就不是蔣琬等人能應付得了的。

可是,讓他現在回成都去,卻不是什麼好主意。回到成都就能解決問題了嗎?是的,他回到成都,不管是李嚴還是馬謖,都不可能像面對蔣琬、張裔這樣取得上風,可是朝堂上的鬥爭歸根到底還是看戰場上的表現。李嚴在南陽有孟達,背後還可能有魏霸的支持,他呢?姜維倒是個人才,資歷卻太淺,根本指揮不動那些老將,他現在還是一枝嫩竹竿,要想挑起千斤擔,還要他再教導一段時間。

像魏霸那樣早熟的年輕人畢竟是少數。姜維少年喪父,哪能和從小就由嚴父教導的魏霸相提並論。

一想到這件事,諸葛亮就覺得很遺憾。如果魏霸現在是支持他的,哪裡會有這麼多事。因爲魏霸的離心離德,以至於他現在連魏延都不敢大用。否則的話,魏延也足以挑起鎮守關中的重任。

吳懿倒是合適,可是吳懿守則有餘,攻則不足。更何況,他如果來了關中,那漢中怎麼辦?

諸葛亮只恨自己分身乏術,縱使他夜以繼日,廢寢忘食,他也無法兼顧朝堂和戰場。兩害相權取其輕,他只能暫時讓李嚴在朝堂上得意一時。

更何況,他對楊儀的心思非常清楚,只怕在顧全大局的話語下,楊儀還在想著鎮守關中的重任。

可是他根本不是合適的人選,別的不說,就他那睚眥必報的狹隘性格就擔不起這樣的重任。

諸葛亮沒有說什麼。他擺了擺手:“威公,沒有這麼嚴重,且不說李嚴能不能得逞,就算他將女兒送進宮,就一定能做皇后?他想得太簡單了。你不用理他,還是想想怎麼才能儘快做好攻擊河東、幷州的準備吧。”

楊儀有些失落。“丞相,逆魏正在往河東、幷州一帶調兵,我們軍力、糧賦都沒有足夠的優勢,倉促出兵,恐怕不美。依儀之見,至少還要等兩到三年,才能積足出兵的糧谷。”

諸葛亮眉頭微皺:“這因爲如此,纔要倚仗你這樣的人才精打細算,搶佔先機。若等魏國準備妥當,機會豈不是更小?”

楊儀怏怏的應了一聲,轉身出去了。諸葛亮沉思良久,坐回案前,磨墨濡筆,開始寫信。

……

晉陽。

秦朗、田豫、夏侯霸三人坐在堂上。夏侯霸一杯接一杯的喝著酒,田豫雙手扶著案,杯中酒蕩起一圈圈的波紋,閃著光。坐在正中的秦朗握著酒杯,卻一直沒有喝,只是將酒杯在手中打著轉。他盯著案上的一封文書,一對劍眉蹙著,眉心成了川字。

三個人已經這麼坐著已經很久了,都是因爲秦朗面前的這封文書。

這是天子曹睿寫給秦朗的私信,問題只有一個:重創柯比能,給草原上的胡人一個警告,爲接下來的幷州之戰清掃障礙。

秦朗等人很明白曹睿此刻的心情。他們已經知道了柯比能和諸葛亮之間的聯絡,若不是郝昭見機快,等柯比能率領一萬精騎突然出現在他們背後,他們能不能安全的回到幷州都是個問題。

得知柯比能叛魏附漢,田豫非常憤怒。他對柯比能一直就不滿,倒不僅僅是因爲柯比能把他困在馬城,而是因爲柯比能的野心。

他一直想做第二個檀石槐。

檀石槐統一草原的時候,給大漢造成多在的困辱,身爲漁陽人的田豫非常清楚。當年漢桓帝爲了邊疆安定,不惜自降身分,主動要和檀石槐和親,最後卻被檀石槐拒絕了。這簡直是莫大的污辱。如果柯比能壯大起來,曹魏難免會重現那屈辱的一幕。

作爲曾經的護烏桓校尉,田豫對此憂心忡忡。

然而,此時此刻,天子要他們重創柯比能,卻又是一個非常嚴峻的挑戰。誰都知道,南陽、隴右先後失守之後,不僅大魏的疆域只剩下一半,天子的權威也受到了嚴重的質疑,甚至有人開始懷疑大魏的國運。他們這些從隴右撤退回來的將領,無疑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可是天子沒有責怪他們,天子把所有的指責都壓了下來,沒有給他們任何處置,甚至沒有爲了緩和一下對抗情緒把秦朗調回洛陽。這份信任和理解足以讓他們感恩戴德,也足以讓他們對面柯比能的大軍毫無懼色,慷慨赴死。

可是他們卻不能死,甚至不能敗。如果沒有把握打一個暢快淋漓的大勝仗,他們就不能輕舉妄動。

大魏現在再也經不起一次慘敗,天子也承受不起一次用人失誤的指責。

他們偏偏沒有必勝的把握。哪怕是天子將殘存的三千多虎豹騎都調了過來,他們也沒有把握一戰而定。

因爲草原上的戰鬥與中原的戰鬥根本就是兩種模式,柯比能甚至不用打,他只要帶著部落退入草原深處,就能讓他們無功而返。

草原上的胡人一直就是這麼幹的。當年檀石槐曾經用這一計把三路出擊的漢軍打得一敗塗地。作爲檀石槐的崇拜者,柯比能對這樣的戰術再熟悉不過。

。。)

第608章 士氣可用第554章 話裡有話第627章 輕薄子第531章 圍魏救趙第980章 弄巧成拙第53章 定軍山往事第817章 根基第683章 勸降第481章 貪婪第81章 背道而馳第700章 突擊第521章 忽悠大名士第148章 一盤棋第49章 白卷第242章 憤怒的向朗第100章 忍氣吞聲第443章 在天之靈第449章 誘敵深入第481章 貪婪第310章 昔日重現第492章 一夫當關第3章 丞相要北伐第10章 咱們魏家有力量第11章 非常不靠譜第493章 萬夫莫開第459章 傷離別第666章 毋丘儉第941章 光與影第330章 功成第350章 誤會第933章 薑是老的辣第105章 暗戰第570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923章 廉頗老矣第385章 肉搏第908章 弱國無外交第141章 誰信?第541章 進兵臨賀致歉第270章 鬼船第19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546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章 賤業第773章 坐收漁利第854章 任人宰割第856章 眼不盡爲淨第627章 輕薄子第369章 鬧市風波第379章 證據第46章 來者不善第659章 李嚴論兵第672章 重任第241章 自首第101章 似曾相識第447章 示弱第82章 丞相的期望第881章 杯弓蛇影第579章 意外之變第789章 內伐謀,外伐交第73章 婦人之見第194章 上駟對下駟第715章 棋逢對手第823章 不敢當第367章 薑是老的辣第421章 前景不妙第19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687章 重組騎兵第758章 討價還價第13章 惡奴第581章 一語穿心第628章 伏擊第256章 草木皆兵第968章 烈火焚城第795章 彷彿當年第63章 性格即宿命第965章 華麗的轉身第9章 記賬法與印刷術第862章 家國第203章 得與失第69章 考驗第925章 代價第9章 記賬法與印刷術第493章 萬夫莫開第107章 逃亡路上第746章 當年事第923章 廉頗老矣第563章 血戰第557章 仁政與霸道第226章 夢想與現實之間第517章 除夕夜,人未眠第680章 佈局第298章 伏虎和大泥鰍第679章 同盟第426章 辰水之戰(一)第279章 小將丁奉第104章 無以自明第515章 仁者無敵第723章 量變和質變第643章 各有心機第105章 暗戰
第608章 士氣可用第554章 話裡有話第627章 輕薄子第531章 圍魏救趙第980章 弄巧成拙第53章 定軍山往事第817章 根基第683章 勸降第481章 貪婪第81章 背道而馳第700章 突擊第521章 忽悠大名士第148章 一盤棋第49章 白卷第242章 憤怒的向朗第100章 忍氣吞聲第443章 在天之靈第449章 誘敵深入第481章 貪婪第310章 昔日重現第492章 一夫當關第3章 丞相要北伐第10章 咱們魏家有力量第11章 非常不靠譜第493章 萬夫莫開第459章 傷離別第666章 毋丘儉第941章 光與影第330章 功成第350章 誤會第933章 薑是老的辣第105章 暗戰第570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923章 廉頗老矣第385章 肉搏第908章 弱國無外交第141章 誰信?第541章 進兵臨賀致歉第270章 鬼船第19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546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章 賤業第773章 坐收漁利第854章 任人宰割第856章 眼不盡爲淨第627章 輕薄子第369章 鬧市風波第379章 證據第46章 來者不善第659章 李嚴論兵第672章 重任第241章 自首第101章 似曾相識第447章 示弱第82章 丞相的期望第881章 杯弓蛇影第579章 意外之變第789章 內伐謀,外伐交第73章 婦人之見第194章 上駟對下駟第715章 棋逢對手第823章 不敢當第367章 薑是老的辣第421章 前景不妙第19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687章 重組騎兵第758章 討價還價第13章 惡奴第581章 一語穿心第628章 伏擊第256章 草木皆兵第968章 烈火焚城第795章 彷彿當年第63章 性格即宿命第965章 華麗的轉身第9章 記賬法與印刷術第862章 家國第203章 得與失第69章 考驗第925章 代價第9章 記賬法與印刷術第493章 萬夫莫開第107章 逃亡路上第746章 當年事第923章 廉頗老矣第563章 血戰第557章 仁政與霸道第226章 夢想與現實之間第517章 除夕夜,人未眠第680章 佈局第298章 伏虎和大泥鰍第679章 同盟第426章 辰水之戰(一)第279章 小將丁奉第104章 無以自明第515章 仁者無敵第723章 量變和質變第643章 各有心機第105章 暗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璧县| 金沙县| 安宁市| 平陆县| 东方市| 西乌| 建平县| 固始县| 辽中县| 封开县| 九龙县| 博客| 江川县| 蓬莱市| 九台市| 胶州市| 墨玉县| 天长市| 阿合奇县| 汕头市| 分宜县| 曲松县| 南通市| 武鸣县| 察雅县| 科技| 蓝山县| 仁布县| 福贡县| 长顺县| 宝丰县| 沾化县| 姜堰市| 深泽县| 收藏| 台江县| 玉屏| 临江市| 麻江县| 襄垣县| 湘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