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章 金蟬脫殼

1949月1月9日晨,國民黨第八軍的第四十一師,即李彌原來任師長時親自領導指揮的、曾經在宜昌英勇抗日炸燬敵人機場的“榮譽第一師”向解放軍投誠。這件事對李彌的心理造成了沉重打擊,使李彌對自己的部隊大失所望。然而就在這時,李彌仍鎮靜地在陳官莊陣地前宣講說:“這最多是我個人命運不好,我不相信國家命運也不好。共軍有什麼了不起,美國開一個軍過來就能解決問題?!币源藖砉奈枋繗狻?

1月9日晚,解放軍向陳官莊總部發起總攻,國民黨軍隊全線崩潰,李彌的十三兵團也全軍覆沒。杜聿明、邱清泉、李彌等高級將領分頭突圍逃命。後杜隸明被俘,邱清泉被擊斃,唯有第十三兵團司令李彌戰後下落不明,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多次搜查均無結果,各種猜測紛紛流傳,李彌的下落成爲戰後一大謎團。直到後來蔣介石重新任命李彌爲第十三編練處司令時,人們方知李彌在淮海戰場上逃離的事實。

原來,陳官莊的國民黨軍總指揮部被解放軍突破以後,李彌在所屬第九軍第三師師長周藩等一百多人的護送下,於當日深夜慌慌張張逃到所屬第九團駐地碭山縣以南的周樓村。還未等李彌等人緩過神來,幾個小時後,也就是1月10日拂曉時分,解放軍對周樓村的國民黨九團駐地一陣炮轟後發起攻擊,國民黨軍傷亡慘重,九團團長被打死,夜間所有從陳官莊逃到周樓藏身的幾百名國民黨軍官兵,除打死打傷外,其餘都被打跑了,只剩下李彌所帶的幾十位貼身親信。

李彌焦急地說:“你們都當過參謀長,還想不出辦法嗎?”

第三師師長周藩大膽請示說:“如果再這樣打下去,大家都一齊完了,我想派人送個條子出去,請求投降,您看是否可以?”

李彌隨即答應說:“作爲緩兵之計,可以寫個條子送出去,並寫明條件:第一條,投降後保證官兵安全,不殺我們;第二條,投降後不論官兵,凡是不願意乾的不能強留,放他們回家;第三條,投降後所有傷員,必須護送醫院治療,重傷者應先派車急送後方治療。答應我們這三條就投降,若不答應,我們拖到晚上再說,天黑看不見,我們就能溜掉?!?

要求投降的條子送出去後,大約中午時分,解放軍九縱第二十七師政治部派人送來一封敦促投降書,大意是:限你們立即投降,領頭主官出來報到,部隊放下武器集合聽從點收,否則就立即攻擊,不得再延誤。

李彌爲難的說:“他們要主官出去報到,看你們哪個願意去?”看看沒人應聲,李彌隨後放聲大哭起來,邊哭邊說:“我不能死呀!我死不得呀!這次我若能活命逃出去了,對你們的家屬我一定會照顧好的,你們可以放心?!敝芊靼桌顝浀囊馑迹愦饝约喝ァ@顝涍@才放了心,並告訴周藩:先假裝答應投降,儘量拖著晚點兒再去談條件。隨後李彌讓親信找來士兵的裝束,爲自己換了裝,又化裝成傷兵,想等天一黑就混出去逃跑。

天黑後,還沒等去談投降條件的周藩等人回來,李彌便急不可耐地帶著一名隨身護衛,趁天陰夜黑,匆忙離開了周樓,向北直奔隴海鐵路而去。

已經解放了的豫、皖、蘇邊區到處設有關卡,李彌每逃過一關都是那樣的驚險。

1月11日早晨,經過戰爭洗禮過的淮北平原到處是一片殘垣斷壁,冷落荒涼。寒風中李彌和隨從頭頂冰霜,拖著疲憊的雙腿繼續向著徐州方向落荒而逃,準備從徐州再逃往南京。可是各村口都有民兵盤查,李彌和隨從只能走在不靠近村莊的荒野處,儘量避開人們的視線。好在寒冬季節,河水結冰,過河如履平地。他李彌怎麼也想不明白,號稱擁有八百萬人馬的國軍部隊,又憑藉著美式裝備,怎麼就戰不過共ch黨的這些土包子軍隊?失敗的原因到底在哪裡?國軍的戰鬥力都跑到哪兒去了?這些年來一直說共軍是“匪”,老百姓爲什麼都不怕“匪”?而且還著這些“匪”打得熱火?

李彌和隨從二人似驚弓之鳥一般,提心吊膽地來到徐州西面的蕭縣高莊村南邊。村民們都已經起牀,村莊附近的人越來越多,看來要想隱蔽逃跑也越來越困難。路邊有一位身著國民黨士兵軍服的青年引起了李彌的注意。此人面黃肌瘦,行走困難,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李彌故意上前與之搭訕,方知此青年士兵名叫汪新安,家住安徽碭山縣李莊車站東北十八里汪闞莊村。他也是剛被解放軍俘虜後發放了路費釋放回家的。

李彌便謊稱自己叫劉明順,家住上海,也是剛從陳官莊戰場上被釋放回家的,準備到李莊車站搭乘火車。因爲同路,李彌便邀汪新安一起上路。一路上,李彌對汪新安關懷備至,把身上僅有的餅乾和牛肉乾送給汪新安吃,汪新安甚爲感激。交談中,李彌瞭解到汪新安的堂兄汪濤當過國民黨營職軍官,他從心裡暗暗地盤算後,便提出先到汪家休息一天的要求。汪新安便點頭答應了。爲便於僞裝,李彌主動與隨身護衛分開,讓護衛一個人去了李莊車站去乘火車。他獨自和汪新安離開李莊車站後繼續向東北走去,於12日凌晨時分才摸到汪闞莊村。

第二天,李彌又流著眼淚告訴汪新安和汪濤自己的真實身份,並許諾逃過這次劫難後一定要好好報答汪家兄弟,又當即封官許願。

在汪新安家裡躲避了兩天後,1月16日下午4點鐘左右,李彌在汪新安和汪濤的幫助下化裝成老百姓、臉上塗抹著鍋灰,跟在裝面的車子後面躲過關卡盤查,來到李莊火車站,又借人證件從李莊火車站乘火車到達徐州。從徐州乘膠輪馬車再往南逃時,曾被解放軍攔截,只得又裝重病返回徐州。後跟隨著戲班化裝成戲子輾轉到達山東濰縣、青島,進入了國民黨留守團的防區。這個留守團也是從淮海戰場上剛剛聚集起來的國軍人馬,屬於李彌的第十三兵團第八軍,當時李國輝就是這個團的副團長。留守團的長官們聽說李彌總司令官到來,自是吃驚不小,連忙列隊迎接。李彌這才重見天日。後來,青島留守團又派人護送李彌乘海輪赴南京和上海。

暫且把李彌從淮海戰場上逃脫的這一段故事初步總結一下。如果用一首《減字木蘭花》填詞,那就是:

戰雲初散,肉跳心驚村野畔。夜霧茫茫,雪地冰天心意慌。

屢遭磨難,歷險闖關裝病患。千里踉蹌,輾轉梨幫見暖陽。

李彌在上海見到了總統府侍衛長柳元麟。李彌和柳元麟已經是老相識了。爲了尋找靠山,李彌曾多次拉攏這位總統府的侍衛長,而柳元麟爲了建功立業,也很想在李彌的庇護下親臨戰場。就在淮海大戰之前,李彌還向蔣總裁寫報告,稱“軍乏良佐”,要求“請放元麟爲外軍任”。蔣介石以“現職重要,緩議”不予批準。從淮海戰場上逃脫回來的李彌急於求見蔣介石,柳元麟帶李彌首先見到了參謀總長顧祝同,然後又一起到浙江奉化。下野的蔣介石在那裡召見了他們,並決定重建第十三兵團,叫十三編練處,仍任李彌爲十三編練處司令兼第八軍軍長,任命柳元麟爲第八軍副軍長。徐志摩爲第九軍軍長。

李彌兵團雖然恢復了原先建制,但實力大不如從前。所轄八、九兩個軍,每軍只有兩個師的編制,且武器破舊,人員不足。因此,李彌和柳元麟獲準在閩西、江西補充兵員,擴軍建制,然後開往湖南。在衡陽,李彌兵團改稱第六編練司令部,李彌爲兵團司令。

李彌因緊張而又慌亂的萬里大逃竄身染疾病,軍中事務大多交與柳元麟和徐志摩代管。

不久,李彌所部奉命直開雲南。1949年6月,李彌經廣州到達昆明,可是雲南地方政府和駐軍不歡迎李彌到來,李彌只好率部改移重慶。

蔣介石認爲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非自己的嫡系,不聽招呼。爲控制雲南,以便在大陸上作最後鬥爭,他又令李彌所屬第八軍開入雲南,監控並隨時準備取代盧漢。9月,李彌率部經瀘州移駐雲南的沾益、曲靖等地,蔣介石把原駐滇東南餘程萬的第二十六軍,撥歸第十三兵團指揮。李彌在雲南實力大增。

李彌在奉化被蔣介石召見時,曾得到明確密囑:“雲南政局不穩,盧漢不可靠。西南是國軍反攻的最後根據地。雲南地位很重要,要保住通往緬甸的路線。你到雲南任職後,把第八軍帶回昆明,時機成熟後就改組盧漢政府,給你當省主席?!?

第六編練司令部副司令袁鴻逵(袁恩錫之子、何應欽義子、李彌的乾哥)聽了李彌轉述蔣介石的這番密囑後,語重心長的勸告說:國軍敗局已定,士無鬥志。西南抵不住,小小的一個雲南也不堪一擊,短命的省主席有何干頭。又說:“在雲南只能同盧漢合作,開誠相見,不要動干戈,這是上策?!崩顝洺了坚狳c頭稱是,隨即中止了趕盧漢下臺的佈置,並安排盧漢的下屬爲第六編練司令部的副司令、參謀長、副軍長等職,依此辦法取悅盧漢。

對雲南省參議會的議長們,李彌也頻繁接觸,盡力遊說,力圖取得支持。爲了貫徹蔣介石控制滇緬通道的口諭,李彌作了不少逃往滇西的準備工作。他到處宣稱自己同共ch黨水火不相容,“就是打到野人山,也要與共ch黨周旋到底!”

黎明前的昆明雲遮霧障,但是將要升起的太陽已經把東方照亮。

霾霧悠悠繞樹梢,東昇日照照雲霄。

晨風浩浩搖千樹,陰瘴奄奄自散消。

不知李彌要採取什麼手段與共ch黨周旋到底,也不知道共ch黨會對李彌怎麼樣,

第77章 雷霆萬鈞第66章 虎去狼來第21章 飛機逞狂第93章 知青歷險第37章 黑石山寨第81章 軍令如戲第51章 渡口鏖戰第82章 風雨兼程第3章 野人鬼影第59章 三心二意第17章 望鄉傷懷第92章 巧舌如簧第36章 耀武揚威第65章 獵狗行動第15章 險象環生第9章 香消玉殞第56章 絕非失言第35章 佔領滄源第10章 李丹失陷第11章 英雄救美第48章 風雨欲來第53章 生死險關第82章 風雨兼程第96章 雪上加霜第13章 整肅軍紀第4章 靈魂出竅第24章 腥風血雨第90章 重見天日第32章 謀攻雲南第72章 明爭暗鬥第31章 金蟬脫殼第76章 大仙顯靈第4章 靈魂出竅第74章 風起雲涌第42章 臺島受訓第90章 重見天日第36章 耀武揚威第69章 多事之秋第63章 情斷義絕第84章 雞飛蛋打第74章 風起雲涌第67章 智取孟撒第84章 雞飛蛋打第8章 如影隨形第26章 慘烈奪城第51章 渡口鏖戰第51章 渡口鏖戰第56章 絕非失言第61章 長吁短嘆第34章 攻守酣戰第45章 殺機重重第33章 招降納叛第94章 血雨腥風第87章 龍爭虎鬥第39章 冥幣效應第95章 二虎爭鬥第14章 異域會師第72章 明爭暗鬥第48章 風雨欲來第74章 風起雲涌第66章 虎去狼來第14章 異域會師第62章 老驥伏櫪第5章 吸血螞蝗第25章 雨夜奔襲第32章 謀攻雲南第5章 吸血螞蝗第43章 棚戶棲身第20章 兵臨城下第94章 血雨腥風第17章 望鄉傷懷第87章 龍爭虎鬥第21章 飛機逞狂第92章 巧舌如簧第17章 望鄉傷懷第94章 血雨腥風第25章 雨夜奔襲第6章 吃人螞蟻第47章 煽風點火第38章 鎮遠兵變第21章 飛機逞狂第72章 明爭暗鬥第26章 慘烈奪城第52章 臨陣激將第83章 難兄難弟第48章 風雨欲來第63章 情斷義絕第12章 正法懲頑第39章 冥幣效應第43章 棚戶棲身第68章 斬首行動第39章 冥幣效應第43章 棚戶棲身第72章 明爭暗鬥第35章 佔領滄源第63章 情斷義絕第1章 殭屍陰魂第46章 撣邦風雲第44章 酒入愁腸
第77章 雷霆萬鈞第66章 虎去狼來第21章 飛機逞狂第93章 知青歷險第37章 黑石山寨第81章 軍令如戲第51章 渡口鏖戰第82章 風雨兼程第3章 野人鬼影第59章 三心二意第17章 望鄉傷懷第92章 巧舌如簧第36章 耀武揚威第65章 獵狗行動第15章 險象環生第9章 香消玉殞第56章 絕非失言第35章 佔領滄源第10章 李丹失陷第11章 英雄救美第48章 風雨欲來第53章 生死險關第82章 風雨兼程第96章 雪上加霜第13章 整肅軍紀第4章 靈魂出竅第24章 腥風血雨第90章 重見天日第32章 謀攻雲南第72章 明爭暗鬥第31章 金蟬脫殼第76章 大仙顯靈第4章 靈魂出竅第74章 風起雲涌第42章 臺島受訓第90章 重見天日第36章 耀武揚威第69章 多事之秋第63章 情斷義絕第84章 雞飛蛋打第74章 風起雲涌第67章 智取孟撒第84章 雞飛蛋打第8章 如影隨形第26章 慘烈奪城第51章 渡口鏖戰第51章 渡口鏖戰第56章 絕非失言第61章 長吁短嘆第34章 攻守酣戰第45章 殺機重重第33章 招降納叛第94章 血雨腥風第87章 龍爭虎鬥第39章 冥幣效應第95章 二虎爭鬥第14章 異域會師第72章 明爭暗鬥第48章 風雨欲來第74章 風起雲涌第66章 虎去狼來第14章 異域會師第62章 老驥伏櫪第5章 吸血螞蝗第25章 雨夜奔襲第32章 謀攻雲南第5章 吸血螞蝗第43章 棚戶棲身第20章 兵臨城下第94章 血雨腥風第17章 望鄉傷懷第87章 龍爭虎鬥第21章 飛機逞狂第92章 巧舌如簧第17章 望鄉傷懷第94章 血雨腥風第25章 雨夜奔襲第6章 吃人螞蟻第47章 煽風點火第38章 鎮遠兵變第21章 飛機逞狂第72章 明爭暗鬥第26章 慘烈奪城第52章 臨陣激將第83章 難兄難弟第48章 風雨欲來第63章 情斷義絕第12章 正法懲頑第39章 冥幣效應第43章 棚戶棲身第68章 斬首行動第39章 冥幣效應第43章 棚戶棲身第72章 明爭暗鬥第35章 佔領滄源第63章 情斷義絕第1章 殭屍陰魂第46章 撣邦風雲第44章 酒入愁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监利县| 田东县| 麻栗坡县| 武宣县| 深水埗区| 郧西县| 定南县| 汝州市| 惠东县| 株洲县| 屏山县| 沂南县| 阜南县| 鹤岗市| 烟台市| 金乡县| 蓬溪县| 进贤县| 桃江县| 全南县| 新竹县| 新田县| 静安区| 顺平县| 达州市| 石楼县| 宕昌县| 临泉县| 阳朔县| 乌拉特前旗| 白山市| 苗栗县| 阜康市| 五大连池市| 兴安县| 中江县| 临夏县| 新源县| 济宁市| 咸丰县| 察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