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章 君命來遲

天子令下後,河東六藝學堂僅剩的幾個學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生怕這旦夕之間,便已經決定了皇甫岑的生死,鄭玄悄悄對著身旁的弟子說道:“快去聞喜縣,把這裡發生的事情告訴你師兄,就說陛下大怒,衆人蔘奏,讓仲嵐快些回來做主。”

“好。”那弟子點頭離去。

不過未走多遠,便被一個大太監攔住,陰聲道:“幹什麼去啊?”

“去……”那學子年紀尚小,還未成年,面對大太監有些恐懼,怯懦的說道:“去找太守大人。”

“找太守?”那大太監凝眉,臉色陰沉似水,道:“陛下已經派人去了,你還去幹嘛?難不成陛下的旨意比不上你的口訊嗎?”

“不是。不是。”那學子連忙搖頭。

“那就是你們有什麼陰謀。”大太監武斷的說道。

“公公,小人和大人都是清白的啊!”那學子連忙跪倒哭道。

“哭什麼哭,沒事,就回去給咱家老實的呆著,你們也不想想,陛下親臨河東,又兩傳聖諭,你們大人能不回來嗎?”那大太監擦拭著自己的手指甲,像是欣賞著什麼美麗的景物一般,說道:“回去吧,這事用不著你操心。如果不聽,嘿嘿……小心你路上遇見匪徒。”

“是。是。”那學子被嚇得連退兩步,急忙跑回書院。

人影剛剛消失,又有一個大太監走至近前,揮手斥退一旁的小太監,壓低聲音問道:“宋公公,有必要這麼做嗎?”來人正是張讓,他瞧見宋典阻攔,心中就是一動,故而問道。

“張公公,你說有沒有必要呢?”大太監宋典瞧見來人是張讓,嘴角猙獰的一笑道:“張公公,咱家這麼做全都是爲了咱們十常侍著想啊,你想他皇甫岑在河東一日,咱們在河東的鹽利、鐵礦、煤礦,等等這些利益都消失不見了,張公公你說,他皇甫岑該不該死?”

“他該死。”張讓略有擔憂的說道:“可是我始終覺得眼下並不是觸動皇甫岑根基的時候。”

“張公公勿憂,我觀陛下已經動怒了,既然是他們士人在找皇甫岑茬,我們何不默許,如果有可能咱們在幫襯一把,把他皇甫岑推下深淵。”宋典說道。

“可是我們也不至於要藉助這羣士人的手,陛下最討厭士人,你我還不知曉?”

“借刀殺人而已,張公公,他們這羣士人不過是跳樑小醜,你都說陛下信任咱們,又怎麼可能輕易讓他們上位。”

張讓搖搖頭,這宋典看的還是不透徹,這是帝王向來喜歡的權衡之術,這些士人屢次打擊都不能滅,那是因爲他天子劉宏在平衡權利,陽球上臺、皇甫岑等人出任各地,就是很有效的證實,如果因爲眼前之事便匆匆表露自己的立場,恐怕會暫時失去天子劉宏的支持,開口道:“此事我們還是置身事外的好。”

“置之事外?”宋典怒道:“張公公,你的族兄要是被他皇甫岑無辜擅殺,你會有什麼反應,咱家不管他人,這皇甫岑敢殺我族兄,這事就沒完。”說完,一甩衣袖也不理會張讓轉身離去。十常侍向來以張讓、趙忠爲首,今日宋典同張讓說話語氣如此生硬,更加表明宋典治皇甫岑死地的想法很深。

……

假山後。

陽安長公主同陽翟公主在假意觀瞧著六藝學社的宿舍,見左右無人,兩人湊在一起。

“皇姐,你爲什麼要讓皇兄下旨?”陽翟公主摸著一朵小花,掩人耳目的說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他皇甫岑的脾氣,他認準的事情,估計很難回頭,而且他倔強的很,在遼東他都敢擅殺上官,就沒有把這些士人放在眼裡,指不定這些士人又在探報上是什麼壞,要是挑撥皇兄同他的關係,他皇甫岑說不定還會擅殺探報。”

“——呦!”陽安長公主打趣的笑道:“皇妹什麼時候這麼關心他了?”

“呃。”陽翟公主臉紅,說道:“怎麼說他也是我的救命恩人,我總不能看著他被人陷害吧!”

“呵呵。”陽安長公主搖頭無奈笑道:“行了,不開玩笑了。”

“皇姐,那你說。”

“我看這事情絕沒有這麼簡單,河東本是重鎮,皇弟借用皇甫岑這把刀整治河東,他皇甫岑大開殺戒,勢必得罪了很多人。眼下皇弟說來此是要給皇甫岑撐腰,其實有沒有想過,皇帝一動,這些人就更有理由,現在他們紛紛刁難皇甫岑,把皇甫岑被孤立起來,士人、宦官,看著他都不舒服。他皇甫岑現在已經危矣。”

“皇姐知道,當初還支持皇兄親臨河東。”

“你又不是不知道,皇弟好大喜功,他這個年紀卻被便被這些人壓制的死氣沉沉,不讓他看看河東新政,估計他的雄心壯志受挫。最重要的是,陛下這個人秉性好奇,不喜歡別人逼他做他不喜歡的事情。本宮也無能爲力。”

“唉!”

見陽翟幽嘆,陽安長公主安慰道:“我讓陛下下旨,是給皇甫岑機會,只要他回來,咱們幫著說幾句好話,這危機自然就過去了。”

“可是他要是不回來呢?”陽翟公主抓住陽安長公主的衣袖問道。

“他要是不回來。”陽安長公主爲難的瞧了瞧,最後搖搖頭不語。

“皇姐,你倒是快說啊。”

“唉,本宮擔心的正是此事啊,這皇甫岑生性桀驁,又重義氣,這河東府上下全去治水,絕對不會像陽球說的那麼輕鬆。當然也許皇甫岑也知道陽球的陰謀,可是他估計發現了什麼,想回也回不來,本宮現在唯恐這河東府真的要出什麼事。陛下可是在這裡啊!”

“皇姐,小妹也這樣認爲,這皇甫岑作勢雷厲風行,除了對兄弟情誼優柔寡斷,其他事情都是精明的很,尋常水患絕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除非……除非!”

兩人相視一眼,驚恐的對視一眼,然後驚慌道:“不會河東真的要出現什麼百年一遇的水災吧?”

“不行,本宮這就去同陛下去說。”陽翟公主急忙要走。

卻被一旁的陽安長公主拉住,搖搖頭,否定道:“不要,陛下現在可能也是騎虎難下,不得已而爲。本宮先在想,如果明日再有探馬來報皇甫岑不歸,那麼咱們要想什麼辦法來保他,而且,這羣士人也不會死心,還會下旨,這個時候……”說著陽安長公主瞧著陽翟。

“皇姐,你看著我幹嘛?”

“第三次聖旨你要親往,無論如何都要把皇甫岑給帶回來,即便是具屍體也要帶回來。”

……

聞喜縣。深夜。

“大人,把這段石料下完,估計後天就可以完工了。”王沈藉助火把,指向兩裡外的石灘上說:“沒想到,咱們一心,這護堤僅僅兩日就完工了一半。”

“是啊,沒想到,大人一番話,讓他們醍醐灌頂。”戲志才累的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我多少年沒有這麼幹過活了。”

“你這身子骨就需要鍛鍊。”皇甫岑笑著瞧著遠處仍然在努力幹活的河工,欣慰的嘆了口氣。

“沒有他們,就是沒有塌方的事故,我看就咱們自己,十天半月都完不成這麼大的工程。”王沈由衷的嘆道:“他們做的好!雖然有些時候挺讓人不恥的,可是這些河工的活計,絕對是一等一的好。”

皇甫岑點頭道:“都是被世道逼到一定份兒上了,否則我想他們也不會就這麼自甘墮落。”

“嗯。”王沈點頭,笑看皇甫岑道:“不過這下子好了,有大人在,他們就算是找到主心骨了。”

皇甫岑也沒有謙虛婉拒,也沒有隨口許諾,只是目光極遠,淡淡道:“伯達先生,你說我河東的水曹吏由你來擔當怎麼樣?”

“敢不效死命!”王沈挺了挺身子,嚴肅的回道。

“等這波洪水過去,我要重新整治兩條河河水的護堤,這些河工,伯達先生就留意一下,誰適合幹,就留下當真正的河兵!”皇甫岑許諾道。

“廢話。”戲志才白了眼皇甫岑令聲道:“這還用說,指定是那個小孩最適合,雷石也不錯,就是有些滑頭。”

“你纔沒有眼力。”一旁剛剛忙完,過來喝水的關羽掃了眼戲志才,道:“那個傢伙年紀只比仲嵐小三歲,武力照我看,一點都不比大人差,估計比大人還要厲害許多。”

“嗯?”王沈不明的看向皇甫岑,沒有想到皇甫岑竟然也是員悍將。

戲志才見過皇甫岑武功,知道皇甫岑絕非普通武將,冷吸口氣道:“這麼說來,白馬義從中只有顏良、文丑,還有你關雲長能敵得過這個孩子嘍?狄清也不行?”

“差不多吧!”關羽目光極遠,盯著那孩子。

幾人談話間,從夜色之中傳過來陣陣馬蹄。

“遭了,又是天子的探馬!”戲志才伏在皇甫岑耳邊說道。

“不像是。”皇甫岑看清楚後,搖搖頭,疾步走到近期才發現來馬正是絳縣小吏。

看到皇甫岑後,開口道:“大人快去絳縣。絳縣大片的護堤都已經坍塌,我們人手不夠,恐怕要治理不過來了。”那小吏急道。

皇甫岑聽清楚後,腦袋昏厥,神色幾度變了變,努力平息心氣,壓低聲道:“好,我這就去,別慌!別慌!”

他說別慌,其實大家都看出來,皇甫岑現在纔是最慌張的。

“大人這聞喜縣護堤構架都差不多好了,這兩百河工,留下一百就可以完工,大人帶著剩下的一百人去絳縣吧。”王沈道。

“也好,伯達先生的身體支撐不住,關羽你隨先生繼續在此護堤,讓那孩子挑一百人配上戰馬,戲志才,咱們走。”

衆人也聽到了絳縣的消息,都不敢耽擱,急忙跟著連夜向著絳縣出發。

衆人的腳步剛離去片刻,便從後又來一陣馬蹄聲,喝道:“河東太守何在,聖旨在此,快快接旨。”

王沈看了眼關羽,關羽上前道:“大人剛走。”

“走了?”那探馬神色大跌,驚呆的問道:“去哪了?”

“絳縣!”

第十四章 布衣太守第五十六章 你的答覆第十九章 利弊計較第十六章 常山之行第七十七章 草民告辭第十九章 關羽盜書第十六章 爭權奪利第四十五章 與會太尉第七十七章 草民告辭第八十九章 河東上下第六十六章 內外齊動第九十章 呂布奪權第二十二章 鼓聲如雷第七十一章 歸師勿掩第十二章 宦官決斷第二十章 真戲假做第五十五章 延後再說第八章 誤國士儒第八十九章 七年之癢第五十六章 益州歸降第三十九章 開礦造窯第十八章 白馬爲題第六十四章 天降暴雨第二十五章 羣起響應第二十五章 羣起響應第二十章 風暴前夜第七章 武夫龐德第十八章 箕關奪權第四十六章 朕要北上第五十七章 痛下殺手第八十二章 天要亡漢第四十九章 冤情難伸第三十五章 沒有活路第二十章 真戲假做第四十二章 誰懼怕誰第十一章 重騎破敵第十一章 巷口巧遇第四十九章 傻子纔信第二十六章 蝴蝶效應第三十章 消災解禍第五十一章 觀望遼東第四十九章 各處觀望第六章 何進心腹第九十七章 暗藏殺機第十六章 天子來使第五十三章 徘徊猶豫第八十九章 河東上下第四十章 甄甄賈賈第九十九章 兄弟談心第九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五十三章 治水方略第八十五章 河東六藝第九十六章 飛將無雙第四十二章 誰懼怕誰第三十九章 瘋狂壓進第四十七章 誰來贖罪第十六章 天子來使第六十六章 禍國殃民第六十八章 名士淳于第五十三章 治水方略第七十四章 各懷鬼胎第八章 螳螂捕蟬第五十九章 狡狐張溫第四十八章 新的時代第八十九章 河東上下第八十三章 殺父之仇第四十八章 好狠好絕第六十五章 決裂在即第二十一章 我的決心第三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十一章 刀山火海第二十二章 今非昔比第四十六章 朕要北上第十八章 箕關奪權第三十二章 初試牛刀第三十二章 初試牛刀第四十章 局中插曲第五十章 說服法正第二十八章 功敗垂成第二章 匈奴單于第二十五章 救與不救第五十六章 益州歸降第九十七章 天涯淪落第九十六章 飛將無雙第九十九章 準備就緒第十六章 成王敗寇第二十四章 癡人蔡邕第七十章 巔峰之戰第三十二章 借刀殺人第三十六章 舊友報恩第五十四章 死在此地第十九章 一再退讓第二十四章 騙局在後第二十五章 押送回京第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二十七章 陰險狡詐第三十三章 白馬義從第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十三章 朝堂議政第五十一章 賣主求榮
第十四章 布衣太守第五十六章 你的答覆第十九章 利弊計較第十六章 常山之行第七十七章 草民告辭第十九章 關羽盜書第十六章 爭權奪利第四十五章 與會太尉第七十七章 草民告辭第八十九章 河東上下第六十六章 內外齊動第九十章 呂布奪權第二十二章 鼓聲如雷第七十一章 歸師勿掩第十二章 宦官決斷第二十章 真戲假做第五十五章 延後再說第八章 誤國士儒第八十九章 七年之癢第五十六章 益州歸降第三十九章 開礦造窯第十八章 白馬爲題第六十四章 天降暴雨第二十五章 羣起響應第二十五章 羣起響應第二十章 風暴前夜第七章 武夫龐德第十八章 箕關奪權第四十六章 朕要北上第五十七章 痛下殺手第八十二章 天要亡漢第四十九章 冤情難伸第三十五章 沒有活路第二十章 真戲假做第四十二章 誰懼怕誰第十一章 重騎破敵第十一章 巷口巧遇第四十九章 傻子纔信第二十六章 蝴蝶效應第三十章 消災解禍第五十一章 觀望遼東第四十九章 各處觀望第六章 何進心腹第九十七章 暗藏殺機第十六章 天子來使第五十三章 徘徊猶豫第八十九章 河東上下第四十章 甄甄賈賈第九十九章 兄弟談心第九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五十三章 治水方略第八十五章 河東六藝第九十六章 飛將無雙第四十二章 誰懼怕誰第三十九章 瘋狂壓進第四十七章 誰來贖罪第十六章 天子來使第六十六章 禍國殃民第六十八章 名士淳于第五十三章 治水方略第七十四章 各懷鬼胎第八章 螳螂捕蟬第五十九章 狡狐張溫第四十八章 新的時代第八十九章 河東上下第八十三章 殺父之仇第四十八章 好狠好絕第六十五章 決裂在即第二十一章 我的決心第三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十一章 刀山火海第二十二章 今非昔比第四十六章 朕要北上第十八章 箕關奪權第三十二章 初試牛刀第三十二章 初試牛刀第四十章 局中插曲第五十章 說服法正第二十八章 功敗垂成第二章 匈奴單于第二十五章 救與不救第五十六章 益州歸降第九十七章 天涯淪落第九十六章 飛將無雙第九十九章 準備就緒第十六章 成王敗寇第二十四章 癡人蔡邕第七十章 巔峰之戰第三十二章 借刀殺人第三十六章 舊友報恩第五十四章 死在此地第十九章 一再退讓第二十四章 騙局在後第二十五章 押送回京第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二十七章 陰險狡詐第三十三章 白馬義從第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十三章 朝堂議政第五十一章 賣主求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左旗| 敦煌市| 望都县| 石家庄市| 鸡西市| 区。| 大姚县| 大埔县| 明光市| 漳平市| 桃园市| 富蕴县| 古交市| 佛山市| 庆城县| 四会市| 五峰| 阜南县| 泌阳县| 大城县| 贵定县| 咸宁市| 乌鲁木齐县| 深圳市| 兴化市| 铜陵市| 右玉县| 华蓥市| 云梦县| 广河县| 瑞安市| 许昌市| 英吉沙县| 交城县| 陵川县| 甘肃省| 新昌县| 建昌县| 循化| 阿克陶县| 淮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