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97章 ,裂痕漸起

張漢舉自然容不下心中這口噁心,王從文是拿著雞毛當令箭,張孝準是腰裡揣著死耗子冒出打獵的,縱然自己的兒子有千般萬般的不該,可讓自己去看看傷勢如何這又有什麼不合情理之處?回到北京大本營軍官處之後,他在辦公室裡發了一通脾氣,摔了兩個茶杯。只可惜無論自己有再大的怨氣,此時偏偏無計可施。

一旁的下屬、副官都只能哎聲嘆息,甚至連上前勸說都不敢,生怕張漢舉把怒火撒在自己頭上。再者,儘管他們都是軍官處的屬員,爲了仕途前景理所當然要向著自己的長官,可是憑心而論這次張家大少實在做的太過分了,北大門暴動事件還未平息,好不容易從監獄裡放出來應該安分守己、低調處事纔是,誰想到竟又闖出禍事來,只能說是死性不改。

“是誰動手打得我的兒子?”深深吸了一口氣之後,張漢舉突然轉過身來對自己副官問道。他詢問的時候語氣並不算憤怒,僅僅是一種陰沉。

“聽說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一名學員軍官,目前在南苑衛戍部隊擔任見習官。”一名副官忙不迭的說道。

張漢舉臉色漸漸陰沉起來,一股潛伏著的怒火正在熊熊燃燒。他現在不能拿王從文、張孝準怎麼樣,難道還不能對付一個無名小卒嗎?對方把自己的愛子打成重傷,這個仇若是不報,自己今後還有何威嚴可說?

先前那副官小心翼翼的問道:“大人,您要把他找出來嗎?”

張漢舉不假思索的說道:“馬上派人去南苑,把這個人的底細給我調查清楚!”

這時,另外一名屬員連忙說道:“大人,這麼做似乎有所不妥,我聽憲兵隊那邊說,張秘書長已經放出話來,如果那個保定軍校的軍官遇到什麼麻煩可以直接去找他。若是大人現在要下手,只怕最終還是會落在張秘書長那邊。”

張漢舉聽到這裡,雙手捏成了拳頭,憤恨不已的說道:“好一個張孝準,你還真是要跟我作對到底了!”

沒過多久,張漢舉的妻子聽說兒子出事,急匆匆的來到北京大本營找到他。當張漢舉的妻子聽說張孝準不準去探望兒子,甚至還讓兒子在監獄裡接受治療,當即發起了脾氣大鬧了一場,揚言要去找張孝準理論。張漢舉的妻子早年家境貧窮,一直生活的不如意,直到長兄倪映典在廣東發跡之後,舉家從安徽南遷才漸漸有所改善。與其他那些突然飛上枝頭變鳳凰的人們一樣,家境的好轉立刻讓其養成了一副嬌慣的性子,動輒就喜歡當老佛爺似的人物,一旦遇到一絲一毫不順心的事情再也不像以前那樣逆來順受。

張漢舉當然攔住了妻子,不讓其去找張孝準“理論”,婦道人家本來就不應該輕易出現在北京大本營這樣的軍事重地,不僅如此,他可不希望妻子的脾氣把事情搞得更加麻煩。

好不容易勸止下來,張漢舉的妻子又哭鬧著要把這件事告訴家兄,讓家兄替自己做主。

張漢舉正好想把這件事鬧到倪映典那裡去,儘管倪映典從官職上不能把張孝準怎麼樣,可畢竟是從廣州首義開始就跟著元首的元老,論資歷、論人脈關係絕對比張孝準這個青年人要更有優勢。總之,這次不僅僅是關乎兒子安危的問題,更是自己顏面的問題。

於是,他非但沒有在這一點上繼續勸說,反而鼓動自己的妻子向倪映典哭訴,甚至還出謀劃策編了一些藉口,說張孝準自從升任空軍陸戰隊總司令之後,一直在密謀結黨營私,在北京大本營內製造小派系鬥爭。還說讓妻子最好親自去一趟奉天,當著倪映典的面把這些話說出來,這樣更有說服力。

幾天之後,倪映典在奉天接見了自己的妹妹,並且再次聽說在北京發生的事情。之前他早已經聽說過北大門暴動事件,爲此還非常生氣的責備了張漢舉,讓其好好管教兒子,不過看來妹妹苦苦哀求的份上,最終還是動用了一些私人關係把這件事壓了下去。可是萬萬沒有想到,才過了一個月的時間,這個不成器的外甥有惹出麻煩。

只是倪映典的妹妹在訴說這件事時,並沒有說是兒子的過錯,僅僅說是兒子不小心把女學生撞了一下,還說當時正打算駕車把受傷的女學生及時送到醫院,結果車還沒啓動就被人抓下來打了一頓,現在生死未卜。北京大本營秘書長不準他們夫妻去探望兒子,她今天來這裡不爲別的,只想求倪映典讓自己見見兒子,瞭解一下傷勢情況罷了。

當然,張漢舉教唆的那些話,她同樣都說了出來,甚至還忍不住在其中添油加醋,把張孝準說成是北京大本營的獨裁者,整個北京就沒有人違背張孝準的意思,簡直活脫脫的一個地方土皇帝似的。

倪映典平日與張孝準並無多大的交情,他這個國防部後勤總部長與北京大本營完全不是一個系統,並且私情上面也只是泛泛之交,幾乎沒有任何瓜葛和過節。大家見面時常笑一笑問一聲好,單單從氣氛上還算是很和善。

正因爲如此,他對張孝準以及北京大本營瞭解不多,自己好歹是久經官場的宿老,誰都知道自己是最早跟著元首打天下的人,無論是誰多多少少都會給幾分面子。現在聽了妹妹聲淚俱下的哭訴,在他心中自然對張孝準的印象有所改變。

但是話又說回來,眼下張孝準爲元首所器重,這個時候貿然跟張孝準作對未必有好處,再者他不可能單憑自己妹妹的一家之言就斷定是非,畢竟外甥是有前科的。當即,他只允諾會過問此事,儘可能的讓張孝準給幾分面子,最起碼保證外甥的治療待遇。

然而,自此之後倪映典多多少少留下耿耿於懷的情緒,時常與國防部的官員們談話時,忍不住給北京大本營帶上幾句閒話。這只不過是他個人情愫發牢騷而已,實際上並沒有太多的怨念在其中。可是事情的變化發展總是難以預料,早在北京大本營成立之初,國防部內就有一些老派的官僚有所不滿,趁著他這段時間裡說的閒話,這些官僚也跟著大放厥詞起來。

國防部內部有不少席位皆是之前北洋政府時期軍事界的要緊人物,還包括一些南方執政府時期被架空的地方軍閥,儘管如今南京中央政府完成國家統一,但這些人舊有的處事性格依舊一成不變。北洋時期的官場鬥爭屢見不鮮,連袁世凱的中央系都內爭不止,更何況地方派系之間的成見?

誰都知道當初吳紹霆要開設北京大本營的意圖,往好的方面來說,是由於當時梧州執政府剛剛遷入南京不久,國內國際對南京中央政府的影響使其立足不穩。爲了鞏固南北之間的統治權,故而設立北京大本營督視北方軍閥,以示警戒。可是更深層的意思,還是因爲吳紹霆自己有獨裁的野心,爲了分化國家軍事大權,把軍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所以設置了另外一套軍事系統,北京大本營名義上元首在北京的行營,在職能上與國防部近乎一樣,在職權上卻甚至高於國防部。

因此,北京大本營成立已經影響國防部許多官僚階級的利益,尤其是那些骨子裡依舊不滿吳紹霆的人,總覺得北京大本營就是吳紹霆私有化的小集團,既然現在沒能力對付吳紹霆本人,那從諸如此類的小集團下手又有何不可?不僅能消弱吳紹霆的權力,還能鞏固個人利益,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北京大本營存在的矛盾由來已久,慶元會議事件時就已經有民主人士反對這種私有化的軍事系統,然而隨著慶元會議遭到封殺之後,這種反對聲漸漸被人們淡忘。如今北大門暴動事件與官僚子弟胡作非爲,僅僅是北京大本營矛盾的導火線,張漢舉、倪映典二人在其中扮演的不過是催化劑的角色。

隨著對北京大本營猜疑的流言蜚語在國防部各部門之間傳播,這種矛盾漸漸從沉默中復甦過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舊事重提,私底下紛紛議論著北京大本營的種種弊端。當然,議論北京大本營的人大部分都是爲了個人利益,也所以不會在乎北京大本營好的一面,反而一直揪住不好的一面大肆抨擊,甚至根本不在乎這些抨擊是否屬實。

在國防部針對北京大本營的風波當中,主要的官僚漸漸轉移到北洋中央系的舊部,比如之前在四川戰爭中戰敗被俘的伍祥楨、吳鳳嶺,以及被架空實權的傅良佐、唐天喜、盧永祥等人,其中還有地方軍閥派系,雲南的李鴻祥、貴州的劉顯世。這些人要麼是爲了個人利益,要麼是對吳紹霆懷有不滿,要麼是見風使舵、煽風點火之輩。

不過到目前爲止,所有在詆譭北京大本營的人都僅僅只是發牢騷,散播一種不利的輿論氛圍而已,並沒有形成一個凝聚在一起的政治意見團體。在他們看來,如今吳紹霆的勢力根深蒂固,沒必要跟對方正面作對,無非是藉助這次風波把心中的不滿找個機會發泄出來。g!~!。.。

第17章 ,義無反顧第249章 ,二次革命第522章 ,打下一半第282章 ,戰鬥表彰第811章 ,情勢急轉第485章 ,扶助農業第475章 ,生產線第213章 ,無理之下第166章 ,民軍自亂陣腳第739章 ,日本的誘說第1110章 ,擺架子第906章 ,“山貓”越野戰車第696章 ,一塵不變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1019章 ,增兵計劃第23章 ,虎頭蛇尾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61章 ,突來意外第479章 ,勞斯萊斯引擎第827章 ,白熱化第713章 ,朝鮮學員第1093章 ,歐洲新局勢第91章 ,鬧大事情第366章 ,威脅和反威脅第31章 ,一些水果第436章 ,刺殺案的新線索第797章 ,血色破曉第101章 ,得償所願第143章 ,趙聲妥協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35章 ,相互推卸第1190章 ,軍事博覽會第41章 ,援軍到來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應第790章 ,戰前調任第342章 ,何應欽執行任務第711章 ,共謀第27章 ,交通意外第473章 ,發展工業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305章 ,破襲戰第229章 ,粵漢鐵路第556章 ,北京行動第10章 ,空額規則第36章 ,識野追蹤第817章 ,海戰開始第441章 ,岑春渲家宴第374章 ,日本人初露第779章 ,典型英國主義第835章 ,向肥肉下手第214章 ,厚此薄彼第906章 ,“山貓”越野戰車第819章 ,誘敵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644章 ,陳宦之決第189章 ,鐵血進攻政策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264章 ,堅持下去第1164章 ,章太炎直闖總統府第762章 ,徐州戰事第828章 ,揚眉吐氣第853章 ,親信會議第497章 ,履帶裝甲車第282章 ,戰鬥表彰第368章 ,袁世凱的懷疑第638章 ,分割第567章 ,第二次會議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802章 ,第二師援軍第265章 ,退下來的防線第986章 ,市場花園行動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504章 ,吳紹霆會見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618章 ,醒來第834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297章 ,革命大旗第334章 ,韶關鏖戰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第223章 ,一隅之見第426章 ,索回粵北五縣第733章 ,洋人的態度第935章 ,條件第560章 ,恩恩怨怨第1006章 ,緊急會議第899章 ,到福州第82章 ,不期而遇第124章 ,冒死營救第1051章 ,龍戟級戰列艦第621章 ,收編第919章 ,真相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1108章 ,弗倫奇軍團撤退第325章 ,岑春渲效應第832章 ,內閣會議第248章 ,兩廣裂縫第410章 ,授勳儀式第116章 ,將軍家宴
第17章 ,義無反顧第249章 ,二次革命第522章 ,打下一半第282章 ,戰鬥表彰第811章 ,情勢急轉第485章 ,扶助農業第475章 ,生產線第213章 ,無理之下第166章 ,民軍自亂陣腳第739章 ,日本的誘說第1110章 ,擺架子第906章 ,“山貓”越野戰車第696章 ,一塵不變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1019章 ,增兵計劃第23章 ,虎頭蛇尾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61章 ,突來意外第479章 ,勞斯萊斯引擎第827章 ,白熱化第713章 ,朝鮮學員第1093章 ,歐洲新局勢第91章 ,鬧大事情第366章 ,威脅和反威脅第31章 ,一些水果第436章 ,刺殺案的新線索第797章 ,血色破曉第101章 ,得償所願第143章 ,趙聲妥協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35章 ,相互推卸第1190章 ,軍事博覽會第41章 ,援軍到來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應第790章 ,戰前調任第342章 ,何應欽執行任務第711章 ,共謀第27章 ,交通意外第473章 ,發展工業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305章 ,破襲戰第229章 ,粵漢鐵路第556章 ,北京行動第10章 ,空額規則第36章 ,識野追蹤第817章 ,海戰開始第441章 ,岑春渲家宴第374章 ,日本人初露第779章 ,典型英國主義第835章 ,向肥肉下手第214章 ,厚此薄彼第906章 ,“山貓”越野戰車第819章 ,誘敵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644章 ,陳宦之決第189章 ,鐵血進攻政策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264章 ,堅持下去第1164章 ,章太炎直闖總統府第762章 ,徐州戰事第828章 ,揚眉吐氣第853章 ,親信會議第497章 ,履帶裝甲車第282章 ,戰鬥表彰第368章 ,袁世凱的懷疑第638章 ,分割第567章 ,第二次會議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802章 ,第二師援軍第265章 ,退下來的防線第986章 ,市場花園行動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504章 ,吳紹霆會見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618章 ,醒來第834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297章 ,革命大旗第334章 ,韶關鏖戰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第223章 ,一隅之見第426章 ,索回粵北五縣第733章 ,洋人的態度第935章 ,條件第560章 ,恩恩怨怨第1006章 ,緊急會議第899章 ,到福州第82章 ,不期而遇第124章 ,冒死營救第1051章 ,龍戟級戰列艦第621章 ,收編第919章 ,真相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1108章 ,弗倫奇軍團撤退第325章 ,岑春渲效應第832章 ,內閣會議第248章 ,兩廣裂縫第410章 ,授勳儀式第116章 ,將軍家宴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宁省| 清流县| 田林县| 临沂市| 大渡口区| 萝北县| 武胜县| 长白| 本溪| 肇庆市| 永宁县| 伊宁市| 手游| 东城区| 武乡县| 静乐县| 西城区| 保亭| 仁怀市| 蒙阴县| 呼图壁县| 宁城县| 蓬溪县| 台前县| 都兰县| 德江县| 陈巴尔虎旗| 包头市| 麟游县| 汪清县| 织金县| 墨玉县| 东丽区| 泗阳县| 罗田县| 凤城市| 新昌县| 凤翔县| 龙江县| 旌德县| 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