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6章 ,戶籍制度

吳紹霆看了岑春渲一眼,他雖然知道岑春渲是舊官僚,可好在對方並不迂腐,而且一向有愛民護民的口碑,於是直接回答了道:“沒錯,以前制訂的一系列扶助農民的政策幾乎都沒有實際效果。返還稅款就連廣州都沒有完全施行,更別說其他縣鎮。索性不用再玩什麼花樣,直接減租好了。”

岑春渲微微嘆了一口氣,語重心長的說道:“霆帥體惜民情,這是我廣東人民的福氣。關於減租的事情,如果能處理的小心妥當,我是一百個心贊同。不過有一件事老頭子在這裡不得不先知先覺的提醒霆帥注意。”

吳紹霆不動聲色的問道:“你說說看。”

岑春渲調整了一下語氣,說道:“最近粵北五縣和梧州都傳來消息,從正月初十到正月十五這短短五天時間裡,廣西、福建、湖南、江西四省發現不少人口遷入廣東的情況。據估測差不多有一千多人。這個情況是昨天晚上民政部做統計時最新發現的情況。有記錄的是一千多人,只怕還有許多沒有記錄的。”

吳紹霆頓時明白了岑春渲的意思,雖然他認爲人口流入廣東省不是壞事,人力資源的充足保證廣東基礎實力的發展,同時也能增加預備丁員保證軍隊的補充。當然,有好就有壞,現在看來只有幾千人,以廣東目前大發展的階段完全可以容下這些外來人力。可是一旦自己宣佈減輕廣東省地租,這個利好消息肯定會引來更多外省農民涌入廣東,到時候可不是幾千人的事情,弄不好會形成一股無法控制的浪潮。

“雲公,你是如何認爲?”他知道岑春渲既然有這個先見之明,十之**也早就想好了應對之策,在這方面他寧可多聽聽岑春渲的建議。

“人口之事必然不可草率濫行,一定要最好先見之明把控。就目前廣東的情況來看,去年經過長達一年的戰爭,人口損失不小,戰事結束後又是一輪擴兵,接著又恰恰趕上廣東發展時期,工業、工業、商業都需要更多的人手,如今所以引進外省人力不失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們要的是我們需要的人才,不是什麼人跑到廣東都能謀事,我們廣東軍政府更不是慈善機關,管不了那麼多窮苦之人。”岑春渲振振有詞的說道。

“照這麼說,雲公你的意思是要加強戶籍制度管理了?”吳紹霆問道。

“加強戶籍管理是一個好辦法,但不是徹底的辦法,畢竟黑戶和欺詐造假的情況屢見不鮮,到時候還會演變成爲專門爲外省人辦理假戶籍的現象,著實不明智。歸根結底,我們不能把控的太死,要給外省人留下一個合法的路徑,鼓勵外省人通過合法路徑來粵謀生。”

“雲公說的對。”

“這是把控的一面,另外則是安置的一面。大批人口涌入廣東,如果不能妥善的安置,非但不能帶來人力資源的優勢,反而還會釀成禍患。外省人來粵無非是爲了謀生,求一份安穩的工作和更實惠的政策環境。尤其在霆帥你減輕地租之後,農民肯定會成爲流入廣東的主要人羣,廣東需要土地分配給這些農民耕種,不然農民就變成了流民。”岑春渲進一步說道。

“廣州首義之後,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丈量土地,可是又擔心觸及到地主階級的利益,引起他們的不滿。到如今丈量土地、重新劃分土地分配依然是懸而未決的事情。唉!”

吳紹霆嘆了一口氣,土地改革是一個重要的舉措,只要改革的口號打出去,必然會掀起一番軒然大波。太平天國用這個口號誆了一大批農民造反,共.產黨更是用這個口號誆了整個天下,倒頭實施起來卻是百般困難。因此,他也不敢輕易拿土地改革來嘗試,這可是不成功則成仁的雙刃劍!

岑春渲聽了吳紹霆的嘆息,呵呵的笑了一陣,說道:“霆帥,何必要拿地主的土地來丈量?豈不聞粵軍開荒屯田的土地從哪裡來?廣東一省土地多不勝數,只不過有的在崇山峻嶺,有的在荒郊野外,沒有經過開墾罷了。把這些野地分配出去,軍政府再給予一些扶助,讓農民們去開墾,早晚荒地變田地。老百姓兢兢業業忙自己的工作,不僅不會成爲社會負擔了,還爲廣東帶來效益,更不會得罪那些地主們,真正是三全其美。”

吳紹霆深深的點了點頭,嘆道:“好主意。我已經知道該怎麼做了。”

之後,他立刻讓民政部部員們做好記錄,從今日開始廣東省所有無主之地都收歸軍政府所有。正好軍屯運動開展時已經做了這方面的準備,早先地主階級整理了自家的地產名錄,避免現在再冒認和霸佔無主土地。爲了保險起見,但凡遇到有冒認和霸佔無主之地者,一律沒收所有地產,嚴懲不貸。

軍政府在月底之前組建新部門——土地資源部。政府所有的土地交給土地資源部管理,除了部分土地做爲預留地之外,其餘土地全部做爲出租地。雖然這樣一來政府成了最大的地主,不過吳紹霆卻沒有打算利用大地主的身份來坑老百姓,相反利用政府土地來推廣政府政策,促進全省進行減租。

土地資源部部長暫時空缺,由岑春渲這個最高顧問來負責臨時的領導。

吳紹霆之所以空缺這個部長,是不希望那些資產階級出身的貴族來負責,否則遲早還會淪爲魚肉百姓的黑手。等到時機成熟,他會再任命一個合適的人來掌管。

土地資源部成立之後,儘快對全省土地進行勘測和丈量,並且對土地進行評級劃分。

之後民政部協調各縣城的人口登記辦公室,制訂詳細的戶籍管理制度,一邊控制外來人流,一邊對已經加入廣東省戶籍的老百姓進行更新戶籍。

從1913年2月25開始,新的戶籍制度正是施行,之後限期一個月的時間補辦和更新戶籍,一個月之後沒有補辦和更新戶籍的人口,一律視爲外省人口,不得享受本省政策。同時新戶籍制度規定和規範了申請辦法,一共分爲三類。

第一類爲資產申請,但凡有十五萬以上身家的申請者,將十五萬存入廣東聯合銀行長達三個月,即可申請加入廣東戶籍。

第二類爲技術申請,任何身懷特種和先進技術的人才,得到廣東軍政府民政部鑑定認可之後,可立刻獲得廣東戶籍。

第三類爲工作申請,針對外來人口在廣東定居和工作兩年以上,可到縣政府申請獲得廣東戶籍。

配合第三類外來人口的安置措施,所有來到廣東卻沒有工作的外省人,可到縣政府申請政府用地開墾。申請通過者按照家庭人口分得一塊荒地,並且由縣政府配發農具、種子和生活補貼。前兩年爲免稅免租開墾,從第三年開始徵收十分之二比率的農稅,第四年開始徵收十分之二的地租。

軍政府擔保開墾之地可交給農戶耕種十二年以上,十二年以後軍政府方纔有權收回土地,未達到十二年而收回土地需補發一定數量的安置費。

除此之外,政府用地必須按照各縣政府的規定進行經營,不得用作他用。這麼做的目的防止土地盜用,同時政府可以通過宏觀手段分配社會資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政府用地的地租和農稅加起的比率佔四成,看起來比漢唐時期的“十一稅”要重的多,可是十一稅僅僅是稅,若是在算上苛捐和雜費,農民負擔往往高達百分之六十以上。民國成立之後,各地農田稅費不一,但大部分還是沿用前清的稅費,再算上各家地主的租子,一年到頭農民仍然所剩無幾,總比率很多時候都在百分之六十以上,有的地區甚至高達百分之八十(民國三十六年閩清稅記)。

廣東除了在戰爭時期徵用過民糧,但和平時期除了農稅之外再無其他雜費,農民所要負擔的只有地租和農稅兩種。而四成的農稅和租子幾乎可說是現在中國最低的負擔了。

第605章 ,後事之前奏第452章 ,北洋的反應第1076章 ,緊急行動第377章 ,特殊安排第746章 ,三個集團軍準備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92章 ,大校場上第764章 ,春夜第980章 ,夏季大雨第778章 ,迎風而向第1114章 ,預言第97章 ,陳芳提醒第44章 ,立功升官第862章 ,世界大戰的決心第947章 ,援助計劃第664章 ,怒火第285章 ,粵桂戰爭結束第351章 ,委屈第782章 ,國會大會第230章 ,德國人的交易第906章 ,“山貓”越野戰車第198章 ,返回廣州第492章 ,北方的動靜第75章 ,以德服人第837章 ,輿論攻勢第4章 ,陸軍衙門第141章 ,演習之後第776章 ,索要青島第858章 ,預示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勢第306章 ,簡約行爲第667章 ,通宵之會第639章 ,第五師團之解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408章 ,虛情假意第402章 ,新式武器第773章 ,吳紹霆強硬態度第463章 ,黃埔第四期第1069章 ,議和談判第472章 ,大發展之前第960章 ,戰況第560章 ,恩恩怨怨第284章 ,沈鴻英末路第694章 ,長江戰略第705章 ,閩軍之難第1000章 ,分拆計劃第942章 ,各派的主張第148章 ,合作菸廠第980章 ,夏季大雨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101章 ,得償所願第414章 ,青雲閣見蔡鍔第776章 ,索要青島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799章 ,再戰第944章 ,德國反應第690章 ,榮歸第1094章 ,沙俄反應第123章 ,謀而後動第754章 ,鞏固政府結構第16章 ,千總衝突第1026章 ,風滿樓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1055章 ,南亞殖民第37章 ,追擊行動第1060章 ,兩元老之言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783章 ,一記反擊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200章 ,宋教仁來訪第851章 ,真格第389章 ,南征軍內變第166章 ,民軍自亂陣腳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503章 ,梁啓超的拜訪第335章 ,製造聲勢第339章 ,秘密會議第1188章 ,美國參戰第371章 ,進步黨的算盤第449章 ,黃埔班的侄子第1131章 ,開闢新戰場第533章 ,朱成貴變節第1045章 ,德里會議第697章 ,國防之願第716章 ,杭州會戰第773章 ,吳紹霆強硬態度第427章 ,整編全軍第831章 ,神尾光臣之死第359章 ,北方和談之前第920章 ,處理第236章 ,請出山第698章 ,杭州軒波第1202章 ,大陸橋計劃第847章 ,病況第480章 ,舊事重提第89章 ,反腐行動第1094章 ,突破口第509章 ,戰之心第486章 ,戶籍制度第256章 ,賀州大捷
第605章 ,後事之前奏第452章 ,北洋的反應第1076章 ,緊急行動第377章 ,特殊安排第746章 ,三個集團軍準備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92章 ,大校場上第764章 ,春夜第980章 ,夏季大雨第778章 ,迎風而向第1114章 ,預言第97章 ,陳芳提醒第44章 ,立功升官第862章 ,世界大戰的決心第947章 ,援助計劃第664章 ,怒火第285章 ,粵桂戰爭結束第351章 ,委屈第782章 ,國會大會第230章 ,德國人的交易第906章 ,“山貓”越野戰車第198章 ,返回廣州第492章 ,北方的動靜第75章 ,以德服人第837章 ,輿論攻勢第4章 ,陸軍衙門第141章 ,演習之後第776章 ,索要青島第858章 ,預示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勢第306章 ,簡約行爲第667章 ,通宵之會第639章 ,第五師團之解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408章 ,虛情假意第402章 ,新式武器第773章 ,吳紹霆強硬態度第463章 ,黃埔第四期第1069章 ,議和談判第472章 ,大發展之前第960章 ,戰況第560章 ,恩恩怨怨第284章 ,沈鴻英末路第694章 ,長江戰略第705章 ,閩軍之難第1000章 ,分拆計劃第942章 ,各派的主張第148章 ,合作菸廠第980章 ,夏季大雨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101章 ,得償所願第414章 ,青雲閣見蔡鍔第776章 ,索要青島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799章 ,再戰第944章 ,德國反應第690章 ,榮歸第1094章 ,沙俄反應第123章 ,謀而後動第754章 ,鞏固政府結構第16章 ,千總衝突第1026章 ,風滿樓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1055章 ,南亞殖民第37章 ,追擊行動第1060章 ,兩元老之言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783章 ,一記反擊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200章 ,宋教仁來訪第851章 ,真格第389章 ,南征軍內變第166章 ,民軍自亂陣腳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503章 ,梁啓超的拜訪第335章 ,製造聲勢第339章 ,秘密會議第1188章 ,美國參戰第371章 ,進步黨的算盤第449章 ,黃埔班的侄子第1131章 ,開闢新戰場第533章 ,朱成貴變節第1045章 ,德里會議第697章 ,國防之願第716章 ,杭州會戰第773章 ,吳紹霆強硬態度第427章 ,整編全軍第831章 ,神尾光臣之死第359章 ,北方和談之前第920章 ,處理第236章 ,請出山第698章 ,杭州軒波第1202章 ,大陸橋計劃第847章 ,病況第480章 ,舊事重提第89章 ,反腐行動第1094章 ,突破口第509章 ,戰之心第486章 ,戶籍制度第256章 ,賀州大捷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阳市| 泽普县| 洮南市| 富裕县| 阿克| 宜兰县| 屏东市| 离岛区| 峨眉山市| 临朐县| 晋城| 白沙| 阜新市| 新安县| 松桃| 广州市| 柳林县| 民乐县| 施秉县| 修水县| 旅游| 东乡县| 石狮市| 南江县| 冀州市| 驻马店市| 莲花县| 甘孜县| 八宿县| 平罗县| 和林格尔县| 甘洛县| 定安县| 汝南县| 荆门市| 茌平县| 嘉鱼县| 成都市| 望谟县| 牟定县| 商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