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1章 ,陸軍部會議

當晚又是一個清閒的日子,不過這似乎是最後的悠然。

從第二天開始,一大早就有客人陸續前來拜訪,大部分是北京城的社會名流,也有一些軍政界的頭臉人物和報紙記者,拜訪的目的各有不同,有的是直接前來道賀,有的則是以探討時局爲理由,至於記者大都是來打探南方局勢的走向和對出兵蒙古的看法。

吳紹霆自己都感到奇怪,爲什麼前兩天一點動靜都沒有,反倒在加封勳位和將軍位之後卻一下子變得熱門起來。或許一個人增加了諸多頭銜之後,會顯得更加耀眼矚目。他沒有把這些訪者拒之門外,儘量與所有人見了一面。當然畢竟時間有限,到後來只好同時與多人一起見上一面。記者是安排在最後,直接在招待所開了一場小型記者招待會,簡明扼要的回答了各種問題。

這些記者的問題顯然不一而同,而吳紹霆恰恰兩天前剛剛在袁世凱面前表達了自己的態度,正好就此搬出來應付了下去。

下午按照行程要去一趟陸軍部,午飯過後他便休息了一會兒,不再接見任何客人。

兩點鐘剛過,陸軍部派來專車迎接,稍加整理之後他跟著專車再次去了一趟新華門。

段祺瑞與陸軍部諸位高官早已經嚴正以待,雖然約定的是三點鐘正式開會,不過既然人都到齊了,於是即刻進入會場開始研討。剛一開始,段祺瑞就用咄咄逼人的語氣講了一些陸軍部對廣東軍隊的分析,說話的態度就好像廣東軍隊千了陸軍部幾百萬大洋似的。

“根據廣東停戰協議,廣東軍隊三個師的編制必須全部更換**番號,至於什麼湖南團、城防團和海防團之類無正式軍籍的部隊一律撤銷。根據這段時間陸軍部的論證和商榷,以前廣東二十三鎮和二十四鎮的番號不適宜再用,二十四鎮番號現在已經調歸東北軍了。”

吳紹霆一邊看著手裡的文件,一邊聽著段祺瑞的講話,基本上沒有任何反應。

這倒讓段祺瑞感到有些納悶,吳紹霆這樣的態度似乎沒有討價還價的想法,而陸軍部這次正是要利用番號來加以限制粵軍的發展,以吳紹霆的強勢怎麼可能輕易就範?

“吳將軍,現在各省編制不一,系統較爲複雜,所以我們陸軍部已經奏報大總統,決定將廣東三個師的部隊編爲新番號,定位新三十七師、新三十八師和新三十九師。大總統已經正式簽字,番號所屬的旗幟、證件、官印和委任公文等等,都準備的差不多了,相信在吳都督返回廣東之前就能交付。”

新三十七到三十九師的番號,自然是續接在光緒年新編陸軍三十六鎮之後。三十六鎮新軍當年練兵處預計在全國訓練的數量,但真正編成的只有十六個鎮。這是因爲各省督練公所在成立新軍之後不久,經過裁撤和淘汰,番號各有下降。就如同當年廣州暫編二十四鎮,申請檢閱未能通過,被降格爲混成協。

陸軍部雖然知道**編制還沒有三十六個師,但因爲民國成立之處,原有的北洋六鎮不斷分兵自立門戶,諸如曹錕、李純等人皆是自立番號,以至於很多番號無故被佔用。中央政府無心也無力去統計這檔子事,索性在原有的系統後面追加三個新番號。

“真是有勞段總長了。”吳紹霆緩緩的點了點頭,很客氣的說了道。

“吳將軍,你還有什麼疑問嗎?”段祺瑞狐疑的盯著吳紹霆問道,他可不相信這麼簡單就瞭解此事了!

“三個師、十二個團的番號,合情合理,與我粵軍之前的出入也不大。不過在下倒還有一些不情之請,以團爲編制的作戰單位實在太過繁瑣,不知道陸軍部可否批一兩個旅部番號?”吳紹霆不疾不徐的說道。

“獨立旅還是師部下轄旅?”段祺瑞冷笑著問道。

“自然是師部下轄的旅,我打算仿習江西軍的編制,師部以旅和團混搭而成。”

“吳將軍如此熱衷提高師級作戰單位的指揮效率,難不成最近還有用兵的企圖?”

“段總長這是什麼話?我粵軍即將編入**,身爲**自然要以保家衛國爲己任。廣東是南疆重鎮,精煉軍政也是爲了更好應對突發事件。在下前日已經答應大總統,在北洋軍出師蒙古之際於南方遙相呼應,以策備宵小之徒作亂。怎麼,段總長就這麼對在下有偏見?”吳紹霆淡然自若的笑問道。

“我豈敢。”段祺瑞言不由衷的笑道,“只不過吳將軍應該知道,之前陸軍部已經拿出定案,現在又要附加修改的話,只怕程序上會很爲難。”

“要是照段總長這麼說的話,在下這次何必還要來陸軍部開這場會議?段總長只要把既定的命令派下去,豈不更省事?”

“話不能這麼說……”

“換句話說吧,既然今天在下受邀來陸軍部共同協商更改番號之事,理應有交換意見的餘地,如果段總長認爲爲難,那在下索性直接與大總統會商解決的辦法了。”吳紹霆一副無所謂的態度,將袁世凱搬出來應付。

“旅部的番號不是不給,關鍵是廣東戰事剛剛停息,吳將軍即刻整頓編制、擴充兵員,多多少少說些說不過吧。”段祺瑞不冷不熱的說道,心裡甚至還有些好笑,吳紹霆還真把自己當一回事,也不看看袁大總統是哪一方的人。

“段總長此話何解?”吳紹霆明知故問道。

“吳將軍你看看,三個師十二個團的編制是按照廣東軍隊目前的情況所訂製,若是再加上旅的番號,外界不知情的人豈不會把吳將軍當作宵小之徒來看待?依我的意思,吳將軍要一個旅不難,但總得按照既有的定製來辦事,旅和團總該有所取捨。”段祺瑞拋出了自己的意圖,好整以暇的說道。

“既然如此,那段總長您就直言,怎麼一個取捨法。”

“一個旅大約也是三個團的編制,吳將軍若需要一個旅的番號,自然而然得取消三個團的編制。”段祺瑞說道。

“原來如此……我還以爲什麼要緊事,實不相瞞在下一開始正是如此打算。要一個旅必然是要代替團的指揮系統,不可能把旅和團放在同一級上。段總長既然這麼說了,那索性就按照段總長的意思來辦。”吳紹霆露出一個笑容,幾乎沒有任何猶豫便答應了下來。

他並非是向段祺瑞妥協,只不過自己的心思要比段祺瑞放的更遠。在會議桌上的一套未必就是一定要執行的一套,**番號只不過是一個空頭銜,除了給一箇中央陸軍部的註冊軍籍和國家承認的編制之外,其他什麼都沒有,槍、餉、糧原來怎麼來現在還是怎麼來。

等回到廣東之後,他可以按照陸軍部給的番號整編部隊,但是在正式番號之外依然還能組編地方軍部隊,就好比現在的江西和湖南一樣,**和地方軍同足而立。段祺瑞以爲能靠番號來限制廣東的發展,這簡直是癡人說夢。今天他吳紹霆可以承認中央政府,但明天、後天未必如此,一切都要看利益的走向。就好比袁世凱死後的北洋派系,利益使然連北洋團體都可以分裂,更何況自己根本不是北洋系統。

段祺瑞微微皺了皺眉頭,心頭總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吳紹霆答應的實在太輕鬆,足以見得這傢伙私底下早有盤算。他不是傻子,但也不是萬能的人物,這次會議本來就只是一個形式,陸軍部能做到的極其有限,與其在這件事上慪氣,還不如想想日後怎麼制衡廣東。

他緩緩的吸了一口氣,平靜的說道:“吳將軍有如此的釋然,咱們陸軍部也就好辦事了。要說旅的番號,上個月山西閻百川剛好來京彙報省內軍務,把原來的第四十九旅的番號整頓了出來。若是不出差錯,這第四十九旅的番號是能撥給廣東的。”

吳紹霆知道這閻百川就是閻錫山,沒想到自己弄到手的番號竟然是出自此人!不過無妨,番號本來就沒有二手、三手之稱,正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此外,他還能從閻錫山的舉措中推論出幾點,閻錫山如今還不是日後的山西王,這段時間故意向北洋政府輸誠,正是爲了韜光養晦奠定自己日後的“王”位。

這個時代就是這樣,所有人都在陰謀著自己的鬼胎。這也是爲什麼歷朝歷代開國之君都會用鐵血強硬的手段清除隱患,正是因爲陰謀的人實在太多。相比之前,北洋政府還算是心慈手軟的了,這與北洋團體內部的實力大有關聯。

第754章 ,鞏固政府結構第899章 ,到福州第371章 ,進步黨的算盤第1150章 ,遞交投降書第684章 ,瀘州黔軍行營第1018章 ,戰場轉折點第346章 ,突然反攻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894章 ,三月日本第446章 ,一場密談第735章 ,梟雄病逝第1108章 ,繼續推進第1132章 ,轉折點之戰第2章 ,郵輪奇遇第653章 ,大言第974章 ,東亞經濟復甦計劃第320章 ,三省危機第524章 ,張小雅先見之明第524章 ,張小雅先見之明第1221章 ,彼此心理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453章 ,孫中山的考慮第952章 ,態勢第1185章 ,中美會談第910章 ,事先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1131章 ,開闢新戰場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273章 ,振軍第331章 ,張小雅的想法第401章 ,北上前第1018章 ,戰場轉折點第752章 ,中華革命黨第1106章 ,琉球第414章 ,青雲閣見蔡鍔第181章 ,廣東革命政府第682章 ,火海!火海!第1220章 ,野心家第350章 ,張小雅犒軍第17章 ,義無反顧第520章 ,南安縣苦戰第164章 ,廣州之戰第623章 ,黨政一談第751章 ,恩怨情仇第95章 ,調任營長第175章 ,周小虎之死第625章 ,北洋之內第960章 ,戰況第371章 ,進步黨的算盤第1094章 ,突破口第453章 ,孫中山的考慮第112章 ,打擊報復第811章 ,情勢急轉第454章 ,抓住嫌疑犯第236章 ,請出山第884章 ,閉幕第729章 ,宣武上將軍府第433章 ,廣東內部小派系第643章第308章 ,第二師迴歸第137章 ,無奈陣亡第719章 ,一天之內第28章 ,張家小姐第1085章 ,危急關頭第1160章 ,彼得格勒的動態第88章 ,貪污事件第1077章 ,朝鮮預警第242章 ,上海戒嚴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503章 ,梁啓超的拜訪第1144章 ,蒙古鐵路計劃第1章 ,歸國途中第831章 ,神尾光臣之死第297章 ,革命大旗第589章 ,西南密謀第917章 ,行刺第1006章 ,緊急會議第612章 ,空襲之後第144章 ,劃分勢力第314章 ,岑春渲的想法第273章 ,振軍第348章 ,莫擎宇負傷第146章 ,發展實業第770章 ,南京消息第164章 ,廣州之戰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461章 ,夜闖第77章 ,深入軍心第1129章 ,內幕第602章 ,在宜賓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86章 ,問題而來第130章 ,馮狗段豹第134章 ,南軍北軍第517章 ,德國對華政策第633章 ,大選之前第683章 ,西巡計劃第596章 ,佈局四川第406章 ,進京第722章 ,大勢已定
第754章 ,鞏固政府結構第899章 ,到福州第371章 ,進步黨的算盤第1150章 ,遞交投降書第684章 ,瀘州黔軍行營第1018章 ,戰場轉折點第346章 ,突然反攻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894章 ,三月日本第446章 ,一場密談第735章 ,梟雄病逝第1108章 ,繼續推進第1132章 ,轉折點之戰第2章 ,郵輪奇遇第653章 ,大言第974章 ,東亞經濟復甦計劃第320章 ,三省危機第524章 ,張小雅先見之明第524章 ,張小雅先見之明第1221章 ,彼此心理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453章 ,孫中山的考慮第952章 ,態勢第1185章 ,中美會談第910章 ,事先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1131章 ,開闢新戰場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273章 ,振軍第331章 ,張小雅的想法第401章 ,北上前第1018章 ,戰場轉折點第752章 ,中華革命黨第1106章 ,琉球第414章 ,青雲閣見蔡鍔第181章 ,廣東革命政府第682章 ,火海!火海!第1220章 ,野心家第350章 ,張小雅犒軍第17章 ,義無反顧第520章 ,南安縣苦戰第164章 ,廣州之戰第623章 ,黨政一談第751章 ,恩怨情仇第95章 ,調任營長第175章 ,周小虎之死第625章 ,北洋之內第960章 ,戰況第371章 ,進步黨的算盤第1094章 ,突破口第453章 ,孫中山的考慮第112章 ,打擊報復第811章 ,情勢急轉第454章 ,抓住嫌疑犯第236章 ,請出山第884章 ,閉幕第729章 ,宣武上將軍府第433章 ,廣東內部小派系第643章第308章 ,第二師迴歸第137章 ,無奈陣亡第719章 ,一天之內第28章 ,張家小姐第1085章 ,危急關頭第1160章 ,彼得格勒的動態第88章 ,貪污事件第1077章 ,朝鮮預警第242章 ,上海戒嚴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503章 ,梁啓超的拜訪第1144章 ,蒙古鐵路計劃第1章 ,歸國途中第831章 ,神尾光臣之死第297章 ,革命大旗第589章 ,西南密謀第917章 ,行刺第1006章 ,緊急會議第612章 ,空襲之後第144章 ,劃分勢力第314章 ,岑春渲的想法第273章 ,振軍第348章 ,莫擎宇負傷第146章 ,發展實業第770章 ,南京消息第164章 ,廣州之戰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461章 ,夜闖第77章 ,深入軍心第1129章 ,內幕第602章 ,在宜賓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86章 ,問題而來第130章 ,馮狗段豹第134章 ,南軍北軍第517章 ,德國對華政策第633章 ,大選之前第683章 ,西巡計劃第596章 ,佈局四川第406章 ,進京第722章 ,大勢已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洱| 宁化县| 太仆寺旗| 洛阳市| 崇礼县| 大冶市| 雅安市| 阳原县| 儋州市| 溧阳市| 莱州市| 嘉黎县| 永康市| 台中市| 赣榆县| 随州市| 新宁县| 拉萨市| 榕江县| 香格里拉县| 孝义市| 云霄县| 清丰县| 年辖:市辖区| 寻甸| 喀什市| 军事| 鹤峰县| 洪湖市| 浑源县| 德阳市| 颍上县| 赤峰市| 惠来县| 龙川县| 泰和县| 贵南县| 万年县| 阿坝| 衡山县| 和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