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 穿越源自遭雷劈

每個人都有夢想。

王興的夢想就是過一過田園生活。

王興是一個小公務員,生性懶散,卻又傲氣十足,雖工作兢兢業業,但沒有得到任何提拔。

業餘也想學別人做生意,卻是做一樁賠一樁,他總結自己失敗的原因,不是自己沒頭腦,也不是生意本身有問題,而是太懶——做生意是“勤”行,四肢不勤,卻又想掙大錢,無異於癡人說夢。

既改不了自己的性子,索性就熄了這個念頭。

眼看就要到知天命之年,想想一事無成,就起了回老家蓋房過田園生活的心思——養養花,種種菜,聽聽京劇,在鄉村明媚的陽光、新鮮的空氣、湛藍的天空下度過餘生,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老家的舊宅已經傳了數代,父母去世後,他們生前居住的房子還是60多年前蓋的土坯房,當然,由於長時間無人居住,早就倒塌,現在只剩斷壁殘垣。

他請村裡的建築隊把舊宅清理乾淨,準備重新起三間房。因爲自己愛好唱歌和京劇,就想蓋一間地下室,如果自己戲癮上來,可以到裡邊吼兩嗓子,不虞影響四鄰。

開挖地下室時,清理出一個黑色陶罐,打開一看,裡邊沒有金銀財寶,更沒有古書秘笈,只有一個像懷錶似的金屬盒子,王興也沒在意,就放到了懷裡。

房子蓋好以後,每到週五,王興下了班就回老家,週一再去縣城上班,過得倒也愜意。

……

又到了週五,王興下班以後,由於記掛著自己的花花草草,急急忙忙往老家趕。

回到家,給花、菜澆了水,回到房間休息,胸口忽然被硌了一下,這纔想起那個金屬盒子,心想:“這個盒子肯定有重要的意義,否則不可能被老祖宗深埋地裡。但祖上也沒有什麼遺言傳下來,應該也不是什麼傳世寶貝,那究竟是什麼呢,讓不知哪一位老祖宗如此珍而視之?”

想到這裡,王興連忙把盒子掏出來,想好好研究研究。

盒子入手很沉重,王興看了看,非金非石,卻不知是什麼材料做成的,盒面上依稀有一個“卍”字紋。

王興用手摸去,剛一接觸“卍”字紋,瞬間進入了一個旋轉黑洞,黑洞裡陰風悲號,電閃雷鳴,王興就覺身體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撕扯著,旋轉著,“咔嚓”一聲炸雷響起,他終於失去了意識……。

……

“醒了!醒了!”

“謝天謝地!”

“哎喲,我那苦命的兒喲!”……

王興悠悠醒轉,卻發現自己躺在一棵柳樹下,天上還下著大雨,四周全是身著古代裝飾的人,眼前蹲著兩人,一男一女。

男的三十六七歲左右的年紀,頭戴四方平定巾,上身穿交領夾衫,下身穿青布褲子,腳上穿著草鞋,滿臉雨水,也難掩惶急之色。

女的三十四五歲左右,上身是桃紅色夾衫,下著黑色布裙,雖然雨水在臉上淌著,但也能看出她的眼中不斷地有淚水涌出。

再看自己身上,衣服卻不是夾克衫、西褲、旅遊鞋了,跟周圍人不同的是,自己穿的是一件灰色長袍,卻是已經碎裂,露出了胸口肌膚,手裡還緊緊攥著那個害他穿越而來的盒子。

王興一時之間不知發生了什麼事,閉上眼,心想:“自己不是被雷劈了嗎?應該是在自家院子裡啊,這是哪裡?”

他睜開眼,問道:“我這是怎麼了?”

眼前婦人答道:“興兒,你被雷打了,剛纔都昏死過去了,可把娘嚇死了。”

興兒?我怎麼會有這麼年輕的娘?

“你是我娘?”

“當然是你娘,我是你爹,興兒,你不是被雷擊傻了吧?”那男子說道。

“是,我怎麼頭昏沉沉的,覺得一切都跟原來不一樣。”王興聽了男子的話,心說,我爹?我爹早死了!

“胡說!我兒子怎麼會傻呢?快,把興兒擡到家去,身上都溼透了。”那婦人說道。

“對對對。”男子答應一聲,和衆鄉親七手八腳把王興擡回家去。

……

一天之後,王興已經確切地相信,自己穿越了,穿越到了這個同樣叫王興的十四歲少年身上。

不過,等弄清楚穿越到的這個時代,王興完全沒有穿越的欣喜,卻是鬱悶非常。

現在是萬曆四十年,這個村子是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周家村。

對歷史不很精通的王興也知道,萬曆皇帝死後,明朝僅僅支撐了24年,這個龐大的帝國就轟然倒塌,現在距萬曆帝死還有8年,也就是說,再有32年,明朝就會滅亡。這期間,建奴入侵、農民軍起義,大災、大疫接連不斷。

自己怎麼穿越到了這麼一個倒黴的時代?

王興厭棄地看了一眼手中的盒子,再也不敢去觸碰它上面的“卍”字紋,找了一塊破布,小心包好放到懷裡。

暫時還不想扔了它,畢竟是跟自己一起穿越來的,而且這個盒子有點邪門,以後興許還能派上用場。

嘆息一陣,在重新盤點了自己穿越後的有利條件後,他又有一些欣喜。

第一,這個王興是童生身份,雖然沒有秀才、舉人的地位高,應該算是讀書人,在這個時代,社會地位不算太低,當然也算不上高,只有中了秀才和舉人,才能獲得一定的社會地位;

第二,記憶中好像蘇州在未來的戰爭中沒有受到波及,而大災大疫,也多集中在河南、山東,所以蘇州府正是一個世外桃園。而周家村位於吳山腳下,家裡有良田十畝,再努力掙點錢,多置田畝,正好可以過一過田園生活,彌補前世的遺憾。

既來之,則安之,既然穿越了,那就好好活吧,憑藉自己多了幾百年的見識,混個衣食豐足,應該不成問題吧。

那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呢?

周家村是一個有著五百多戶人家二千多口人的大村鎮,位於吳山南麓,村南是山塘河主河道,村裡河道縱橫,與山塘河主河道相勾連。

依山傍水,按風水學所說,卻是財旺人旺的好風水。

第一百四十四章 山東道上(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賑饑平亂(十八)第七十七章 女真第一美人第一百二十章 誰屙的屎誰擦第十六章 關於婚姻自由第九十章 又見牛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千里之外採花人第一百九十章 朱由楫之薨(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智者一言勝良藥第六十一章 京劇誕生第五十五章 杜鬆的表現很不正常第七十五章 中秋喋血(三)第四十章 杏榜名標(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東道上(三)第六十四章抗稅風波(二)第四十七章 認義子是爲佔其母?第五十一章 遇襲(二)第九章 主僕易嫁第一百零五章 身臨絕境第一百三十八章 什麼布的布袋?第九十六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二十八章 談判(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糖衣剝下炮彈打回第三十四章 狐貍精上身七十六章 自揭畫皮(六)第一百五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第七章 無節操的饕餮之徒第一百一十七章 儒與道的對話第十五章 周海棠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東道上(六)第八十四章 上班第一天第一百四十七章 山東道上(八)第六十五章 丫環漂亮小姐就一定漂亮?第八章 “穿越團伙”第二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升三級第二十六章 惶惶不可終日第八十章 和氣生財第一百二十章 誰屙的屎誰擦第十五章 周海棠第一百零三章 試金石第六十三章 抗稅風波(一)第七十二章 曲解王興第六十二章 剿匪會議八十八章 翰林院,我來過第七十一章 爲難韓敬第二十二章 孔雀開屏第九十一章 陰陽之論第一章 進京(一)第六十四章抗稅風波(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大老三命格有變第一百零一章 戰前動員第十九章 同年聚會(三)第四十二章 校場點兵(九)第十二章 主僕易牀(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倫之樂第一百五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第一百章 三必打第五章 不義之財第十三章 吃貨大會第一百三十八章 奉旨出京(七)第十五章 周海棠第一百零二章 兄友弟恭(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奉旨出京(三)第六十九章 王興被撤職第一百六十九章 賑饑平亂(十八)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奇心害死人第五十九章 病入膏肓難施救第四十四章 杏榜名標(五)第四章 英子的情商第三十一章 帝后同施恩第三十七章 打臉黃景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山東道上(十)第九十一章 感動劉招孫第二十一章 督帥真天人也第四十章 做好事不留名第四十三章 大舅子的考較(一)第二十六章 惶惶不可終日第十章 讀書只爲遮人眼第二十章 再遇邵儀第四十九章 京城置產第七十二章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四)第八十八章 熱臉貼了個冷屁股第一百七十九章 做兩手準備第四十三章 回民之亂第四十七章 短命皇帝第八十七章 東哥的心思(爲ha1846月票打賞加更)第八十三章 家書抵萬金第四十八章 大膽的丫頭第七十四章 中秋喋血(二)第五十一章 麻煩(二)第二十六章 潘莊冬訓(四)第七十二章 自揭畫皮(二)第十八章 同年聚會(二)第六十一章 廣佑寺內佛與炕第一百六十三章 賑饑平亂(十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奉旨出京(五)第五十九章 聰慧頑童第九十章 又見牛人第四十九章 連襟之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南县| 乐山市| 肥城市| 安达市| 平武县| 工布江达县| 金门县| 甘孜县| 西吉县| 涞水县| 宁河县| 长顺县| 鲁山县| 弥渡县| 酉阳| 五寨县| 新乡县| 慈溪市| 全椒县| 含山县| 贞丰县| 嘉祥县| 芜湖县| 木里| 慈利县| 洪泽县| 鄂尔多斯市| 介休市| 静安区| 奉新县| 奉贤区| 定州市| 阿鲁科尔沁旗| 荆门市| 徐州市| 旬阳县| 宣武区| 重庆市| 台中县| 广昌县| 屏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