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 梅花引

微風吹起,有幾片花瓣飄下,落到臉上,涼涼的,帶著一許淡淡的清香。

羅錦言擡起頭來,她看到用青磚砌起的牆頭上,有幾枝梅花從牆外探進來,瑩白如雪。風吹過,花瓣徐徐而落,落到牆頭地上那未化的積雪上,也分不清是雪還是梅。

連續幾天大雪,今天剛剛放晴,她還是第一次走出屋子。坐在屋裡的迎窗大炕上,只能看到荒涼的院子,只有走出來才知道,原來牆頭上還有梅花。

這裡是梅花裡羅家長房最角落的院子,那種著梅花的應是隔壁的人家吧。

原來梅花裡真的有梅花,也不知那戶人家種了多少梅樹,莫非梅花裡便是由此得名的?

羅錦言七歲了,這些年她跟著父親在任上,從江西來到北直隸,還是第一次離得這麼近看到梅花。

她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撿起落在雪地上的花瓣。父親的書房裡有一幅詠梅圖,她常看到父親站在那幅畫前怔怔出神,父親應是喜歡梅花的吧,到了隴西,她在院子裡也種上幾株梅樹,父親就能在家裡賞梅了。

只是不知梅樹在隴西能長得好嗎?

前世羅錦言從沒有去過北直隸以外的地方。

她進宮的時候,仁宗皇帝已過五旬,沉迷女色和男寵,卻又想著長生不老,他早已不再是那位御駕親征的剽悍帝王,除了在萬壽山六十大壽慶典那次,羅錦言甚至沒有走出過紫禁城。

那時京城裡流傳著一首歌謠:生女當生羅家女,不見君王不開言。

她便是那位傳說中的羅家女,她是同德三十八年送進宮的,那時她只有十四歲,她原以爲會像那些白頭宮人一樣終老在那裡,可也不過只住了八年而已,她死後一年,仁宗皇帝才龍御殯天。

現在是同德二十一年,大周朝還沒有仁宗,他還是同德皇帝趙極,他剛剛奏凱回京,大周帝京處處彩旗飄揚,文人雅士做詩誦唱,歌頌著這位文治武功堪比秦皇漢武的偉大帝王。

羅錦言無法將這位同德皇帝和她記憶中的色老頭聯繫起來,並不是她的記憶偏差,這一世的趙極還是前世的趙極,只是前世她遇到他的時間不對,錯過了他生命中的輝煌,留給她的只有腐朽與殘暴。

這一世她依然是羅家女,但這個羅家卻和她前世的羅家沒有半點關係。

“你們看,那個啞巴在撿花瓣呢,她今天還沒走,該不會賴到咱們家裡了吧?“

“那怎麼行呢,要是讓人知道咱們家裡有個啞巴,一定會讓人笑話的,我去問娘,讓娘趕走她。”

女童的聲音漸行漸遠,可能是找她們的娘去了吧。

羅錦言沒有去看,她把幾片沒有沾上泥土的花瓣用帕子包起來,正要轉身回屋裡,就聽到有人“咦”了一聲。

這是男子的聲音。

或者還稱不上男子,聲音稚嫩,這還是孩子。

聲音離得很近,近到就像是在頭頂。

羅錦言忍不住擡起頭來,牆頭上不知何時探出一張臉,一個十歲左右的少年正在好奇地看著她。

“你撿花瓣是泡茶嗎?那要用梅蕊,你若是夠不到,我摘給你。”

少年的手臂撐著牆頭,積雪染在他的衣袖上,他一點兒也不在乎。

就在他的耳畔,便有梅枝伸過來,他說幫她摘梅蕊,應該不是說著玩的。

羅錦言微笑著搖搖頭。

“你不要嗎?真的不要嗎?我們秦家的梅蕊可是很多人搶著要呢。”少年追問。

羅錦言還是衝他搖搖頭,這一次她曲膝行了半禮,算是謝過。

少年有些意興瀾珊,訕訕道:“怎麼又是一個不愛說話的,大哥是這樣,遇到個小姑娘也是這樣,悶死了。”

原來他是悶得發慌,這才攀到牆頭上的。

這時又有一個聲音從牆外傳來:“五爺,您快下來,別摔著。”

聲音蒼老,應是位老僕吧。那少年不耐煩地說道:“又沒有好玩的,我纔不下去。”

那老僕便道:“大爺找您呢,讓您快過去。”

少年立刻興奮起來:“大哥真的找我了?好好,我這就下去。”

話音剛落,只聽哎喲一聲,想來是跳下去時扭到了腿。

這牆頭雖然不低,但應該也不會傷得太重,少年雖然抱怨,但聽說大哥找他,立刻想都不想就跳下牆頭,兄弟感情應是很好吧。

他說他們秦家的梅蕊有很多人搶著要,想來他們家的梅花真的很出名。

秦家?羅錦言仔細回想,首當其衝的便是秦玨秦玉章。

想到他,羅錦言的嘴角帶出一絲與年齡不相符的冷意。她死後,一縷幽魂不肯離去,凝於太子屋中那盆牡丹花上,看著紫禁城裡風雨變幻。

秦玨,這位仁宗晚年最器重的首鋪之臣,卻在仁宗駕崩不久,拋下年僅六歲的少主不顧,辭官而去。

羅錦言使勁搖搖頭,不要再去想了,她重生了,現在是同德二十一年,前世的這個時候,她還沒有出生,現在的她和前世的她,除了都姓羅,是沒有一點關係了。

迎面正撞上小丫鬟夏至,夏至手裡拿了件半新不舊的斗篷,看到羅錦言就把斗篷披在她身上,嘴裡嘟噥道:“爐裡沒有炭了,我剛纔去要,都說沒有,我就不信了,怎麼就連木炭都沒有呢,肯定是故意刁難。”

羅錦言笑著拍拍她的手,又衝她搖搖頭,暫居而已,明天就能走了,羅家待自己好與不好,都是無關緊要的。

夏至強忍著纔沒有告訴自家姑娘,羅家就連下人們口口聲聲都是“小啞巴”,她剛和一個丫鬟吵了幾句。

自家姑娘不是啞巴,她只是說話有些費勁而已。

她們暫居的這個院子裡沒有地龍,屋裡冰冰冷冷,羅錦言裹著斗篷上了炕,夏至用棉被把她的腿腳蓋上,笑著道:“老爺明天就來接您了,您歇一會兒,我去把行李收拾收拾。”

羅錦言點點頭,倚著窗子,拿起窗臺上的那本《大周景物志》。

算著日子,父親可不就是明天回來,如果不是因爲下雪,父親心疼她年幼體弱,她就跟著父親一起去昌平料理祖業了,也不用在羅家看人臉色。

梅花裡的羅家是長房,父親羅紹是三房,彼此是隔著房頭的從兄弟。父親羅紹任真定府行唐知縣時,長房大老爺羅紅常與父親書信,逢年過節,兩家人也是禮尚往來。

去年羅紹的恩師,吏部侍郎霍英因西南戰事選官不當被貶,身爲七品知縣的羅紹雖然沒有資格牽連其中,卻在三年任滿之後,調至隴西。雖然還是正七品的知縣,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羅紹再想在仕途上有所作爲難過登天。

或許就是因爲這個原因,羅錦言暫居梅花巷羅家的這幾日,羅家上上下下就沒人給她好臉色,她也只是在剛來的那天,當著父親的面,見過羅家大老爺,至於主持中饋的羅家大太太劉氏,她也只見過一面。

羅錦言沒有怨言,如果她住到客棧裡,父親肯定不放心,如今羅家給她一瓦遮頭,總好過讓父親在昌平還要記掛著她。說起來,羅家還是有恩於她。

活了兩世,她比任何人都明白,當人落難時,滴水之恩有多麼難得。

不過她還是每天都在數著父親回來的日子,重生一世,父親是她唯一的親人。

三年前的一場高燒,原本口齒伶俐的小姑娘便言語困難。父親遍尋名醫,但都沒有好轉,腦海裡的千言萬語,到了嘴邊也只能吐出一兩個字。

相比父親的傷心自責,羅錦言反而沒有介懷。

前世她在四歲時便被族叔選中,從此便被勒令不再說話,十四歲時,河間羅家有位傾國傾城的啞巴美人的消息傳到京城,仁宗身邊給他煉丹的道士便說此女爲天賜,如果他沒有掐算錯誤,此女只有見了帝王纔會開口講話。

不久,啞巴美人送到京城,仁宗布衣麻履出現在她面前,在座之人皆不知其身份,更有人驅趕轟之。忽見美人雙目含淚,盈盈拜倒,嬌呼萬歲。

羅錦言輕撫雙脣,前世從她四歲開始,每年都會有仁宗皇帝的畫像從京城秘密送來,她能在衆人之中一眼認出皇帝陛下不足爲奇。

前世四歲時她裝啞,今生四歲時她卻真的啞了,這是報應吧,只是不該報應在她的身上。

一一一一

新書弱質纖纖,急需你們的寵愛~~~曾給予我無限支持的你們,不要只是含情脈脈,把你們的推薦票任性地砸過來吧,我還挺得住!

第八八七章 那玉鎖第五六一章 折紅英第二三八章 不負卿第七二三章 衝冠怒第八一二章 手藝人第五八六章 張娘子第九零二章 族中事第五四一章 新嫁娘第七九四章 還帝京第二二四章 喜事近第三二七章 古調笑第四一三章 一笑吟第二二六章 惜分釵第四六九章 滿江紅第五九四章 第一美第五五九章 柳裳記第四七六章 霜葉飛第八二三章 生恩難第五三一章 凌霄花第六零七章 愁不解第一七八章 那杯茶第五八一章 小語兒第七二零章 鎮鬼符第八七五章 飛蛾舞第三六八章 離亭怨第三一四章 私房菜第六三二章 駐雲飛第六六零章 騰騎出第二五七章 留女住第三零八章 雙朝賀第三四三章 紅燭暖第七五一章 畫秦郎第五十章 賀新年第八五二章 有仙靈第一八三章 觀天象第二二九章 大門外(122555555和氏璧加更)第二七五章 小罈子第六二七章 海棠春第八八三章 瑞雲濃第一九二章 聞雁來第六三五章 問君心第六四七章 先有名第一四八章 傻孩兒第六零三章 綏德漢第四九五章 忘前塵第二三三章 探芳新(木偶的舞會和氏璧加更)第九一五章 五千人第三三五章 孝爲大第五三四章 秋蕊香第三八二章 一丈青第四六四章 秋意濃第五五八章 陌上郎第六五八章 嚴教子第一五一章 夜未眠第二零八章 願相隨第四零二章 黃泉路第三三四章 醉中天第二九零章 閒中好第五八三章 有客來第二零七章 孔明燈第五二八章 暗恨生第四五九章 翻紅浪第三九七章 敗家仔第七九七章 新生兒第一六三章 轉應曲第七八四章 蔣家婦第三二八章 六月六第七三三章 不知味第一七九章 小事情第五六五章 爬牀的第三零零章 催妝曲第八五三章 落仙坡第二一七章 官爲媒第六五七章 興帝業第二一一章 張氏女第二三三章 探芳新(木偶的舞會和氏璧加更)第二一一章 張氏女第三十六章 榴花豔第四六四章 秋意濃第四零零章 九迴腸第二七七章 暮花天第六六五章 思帝京第二一三章 穀風園第五八八章 籠中鳥第三六三章 香車行第三四三章 紅燭暖第五七三章 欸乃曲第一六九章 心如麻第九二零章 酒醋局第三四五章 溼羅衣第六八一章 人之初第八一六章 淚沾巾第二五七章 留女住第三一零章 俏冤家第四八一章 鳳棲地第四三二章 清波引第二十七章 廳前柳第二十三章 陽關引第四七三章 硬上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德市| 绥化市| 兰溪市| 清流县| 巩义市| 尖扎县| 阿坝| 都匀市| 建水县| 海晏县| 三都| 普兰县| 手机| 焉耆| 五台县| 和龙市| 静乐县| 望谟县| 汉寿县| 荃湾区| 酉阳| 江口县| 龙岩市| 翼城县| 英德市| 饶河县| 华阴市| 缙云县| 夏河县| 阿城市| 揭阳市| 多伦县| 红安县| 民和| 南昌市| 邛崃市| 静乐县| 遂昌县| 仪征市| 和平县| 两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