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東睜開眼,黑暗中火把通明,整個胃都是翻涌的,這纔看清他爬在一個黑熊一般雄壯的背上,顛簸的暈暈乎乎,他哇的一聲吐了。
“皇上怎麼了,皇上怎麼了!”身邊的美女驚聲尖叫,他茫然,叫誰呢!
呼嘯的寒風鑽入衣領,刺骨冰冷。
這是什麼地方,不是正在在頂樓偷偷看《屌途》(http://www.17k.com/book/708289.html)麼,正看到精彩的地方,美女偷情,白花花的美腿絲襪,經典刺激,怎麼到這裡來了,擡起頭,朦朧中看到河水滔滔,二十多個男女老少擠在一隻小船,對岸的耀眼火把中,鐵戟林立。
漸漸聽覺恢復,才聽見河水咆哮聲、哭喊聲、尖叫聲、恐嚇聲響作一片,未及思量是地獄還是天堂,不知從哪裡衝出一小股不甘的意識,兇猛地在腦海撕咬縱橫。
當即雙手抱頭,慘叫一聲,抵擋兇猛的進攻。
“皇上,皇上?”一個美女關心的不得了,李曉東意識中總覺有些眼熟,卻想不起是誰。
驚叫聲卻讓那一股不甘的意識略有停頓,李曉東得到機會,威勢大盛,頃刻反撲,不消片刻,已經將那一小股意識全部吞噬消化,融入意識本源。
滾滾信息像裹著千鈞泥沙的黃河入海一樣,衝進李曉東的腦袋。頓時嗡的一聲,董卓入關,兄長被殺,遷都西都,王允殺董、李槯亂政、逃離長安,一系列的千古奇悲,困苦危窘,如同走馬燈一般放映。
“原來是漢獻帝劉協!”
恢復過來的李曉**然發現自己穿越了,穿進了漢朝最後一個皇帝-----漢獻帝的身體!
穿越了,還是皇帝!
下一刻,李曉東大喜過望,有種淚奔的衝動,上一世天朝中,他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要不也不會連**都沒有去過,最後潦倒半生,勉強度日,如今天意讓他二世爲人,豈能白白浪費老天的一番好意。
徹底清醒過來,早已登舟換馬,隨意晃晃身體手腳,行動稍有磕絆,但意隨心動,大體無礙,假以時日便可身心合一,索性也不做聲,回憶史書上關於獻帝劉協在北渡黃河的一些細枝末節。
當其時諸侯割據已成,各郡擁兵自重。甚至不斷有野心家打著各種旗號,據地稱王,其中尤以袁術爲甚,憑著一個小小的玉璽,謀逆稱帝。其他人雖未稱帝,卻早生不臣之心,無視王庭。
從漢獻帝逃離長安達到洛陽,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其間沒有一個諸侯救駕,而“奉天子以正天下,挾天子以令不臣”等等藉口相繼而出。
各諸侯不但不救,甚至連後勤也不供給,可見王庭在諸侯心中早已沒有了以往的威儀。
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救出獻帝的,反而是曾經反對朝廷的黃巾餘賊!
一陣綴泣聲喚醒了沉思的李曉東。
旁邊的一匹馬上,伏皇后的目光從哥哥伏德背上看過來,淚如斷線,不知是感傷劉協還是感傷自身。
自吞噬了漢獻帝的殘存意識,李曉東心若明鏡,這個伏皇后,就是在船上關心自己的小娘子。
這一刻,腦海中涌出一股愛意,來去如風,旋即消失,......必是劉協爲愛妻最後一次反抗吧!李曉東感慨小兩口的感情,亂世見人心!
然而猛然發覺,說起來,伏皇后卻是自己來到這個時代的第一個恩人,若不是她的驚叫聲幫了自己的大忙,現在的這副身體,有可能還是劉協的!
不由對著伏皇后笑了一下。
“壽壽!謝謝!”看來對伏壽(伏皇后,名壽)還是要好一點的,李曉東如是想。
這一笑,與以往的滿腔悲慼自然不同,卻是神思淡然,還帶著一絲奸邪,因爲李曉東想到現代同音名字的一個明星人物,不忘YY了一番。
這一笑,驚的伏壽止住哭泣,卻看著皇帝發呆。
黃河的咆哮聲漸漸遠離,變成風穿山林的呼嘯聲。
李曉東清楚地記得,渡河逃生是漢獻帝最悲慘的時候,登上黃河北岸的只有二十多人,而在南岸,被掠奪的宮女、嬪妃、隨從、兵士近千人。
很快道路一分爲二,一條通河內郡,一條通河東郡。
“皇上,我們去哪裡啊?”董承扭頭問道,卻是一個高大的將官,手持一戟,兩眼如鷹。
“皇上,請恩準臣去河東郡召集舊部,爲皇上抵抗李郭聯軍?”李樂警惕地趕緊跑來,此刻皇帝是在自己軍中,他說去河東郡,諒這個光桿皇帝不敢不從。
而且河東郡是李樂軍的地盤,離開河東,李樂什麼也不是,當然不能去其他地方。
李曉東不覺沉思。
穿越就像是一道射出去的箭,從來有去無回。
再說了,自己身負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智慧,豈不能挽救大廈之將傾?揚國威於海內外?
既來之則安之。
豈止安之,要安天下!
“哈哈哈哈!”意氣風發的李曉東,不,劉協,登時一改深思,揚鞭大笑。既然如此,我便做一回漢獻帝,從今日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博笑美人,飲馬長川;做一個威嚴的王者,驅狼吞虎,醉枕江山。
此世再無李曉東,只有獻帝劉協!
“李將軍,徐晃何在?”登時雙目中射出威嚴,看向李樂。李樂到底是庶民出身,底蘊不足,立時後退一步,低頭不敢言語。
這一聲讓董承微微愣神,趕緊思索皇帝怎麼會知道徐晃。
徐晃正是楊奉的部下,雖然驍勇,卻僅是一名黃巾賊人,真正大顯身手是在歸降曹操後,而且徐晃正是後世所津津稱道的漢末大將,有勇有謀,堪比劉備的五虎上將。
劉協暗喜,穿越之初就能得到一個大將,焉能放過!
“許牙將正隨楊將軍抵擋李郭聯軍!”李樂縮了縮頭,不敢正視劉協的目光。
劉協微微失望,看來要設計一番才能得到這員大將。
不過此刻萬分危急,後有李郭追兵,身邊李樂要挾,唯一的前方又出現兩條路,任何一條路都有危險!
去河東郡?
正中李樂下懷,現在的李樂已經翹尾巴,歷史上的李樂到安邑後居功自傲,爲禍四方,甚至勾結李郭二將攔截獻帝,相比後期承衣帶詔的董承,其心可誅!
去河內郡?
張楊雖然怯弱,但在史書上倒是一條講義氣的漢子!不過李樂稍加留難,或者棄之不管,後果不堪設想。
試想河東、河內二郡,本是黃巾軍起兵的據點,被鎮壓後更是匪患遍地,如果沒有人保護,後果可想而知!
劉協糾結,怪不得歷史上的漢獻帝走到此處也是兩眼一抹黑!
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