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 中平四年

離開遼東許多年,燕北終於知道。

那些在天下大亂後以各式各樣姿態(tài)粉墨登場的人物,他們最後的結(jié)局有悲有歡,但在一切亂象初現(xiàn)倪端的時候,無論他們抱著是哪一種政治理想,武夫也好士人也罷,高閥亦或寒門,到底,頭腦裡想的皆是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zé)。

在燕北很小的時候,身上總用幽州的皮子裹得嚴(yán)嚴(yán)實實,騎在主人家的母羊背上,攥著長長的木棍追趕塞北草原上成羣結(jié)隊的野馬羣。

母親在世總說,要他記住那個在她並不悠長的歲月中最深刻的記憶,她說這些東西往往昭示著一個人未來的命運。

三年前,燕北以邊地盜馬賊的身份躋身於時代的大潮中,成爲(wèi)一名手握五十名士卒的叛軍屯長。

只是那個時候他還不知道,等待他的這個天下,在接下來的幾十年會發(fā)生怎樣的風(fēng)雲(yún)變幻。

因爲(wèi)那年是公元一百八十四,後漢中平元年。

史稱,黃巾之亂。

大賢良師在世時,總是告誡信徒,人生在世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

可當(dāng)他們的宗教成了軍隊,親善慈祥的大賢良師被人稱作天公將軍,當(dāng)他們助人不求回報的信徒成爲(wèi)戰(zhàn)士?

他們將這世上所有的壞事都做絕了。

人們堅信一件事,篤定到可以爲(wèi)此放棄希望。但到頭來發(fā)現(xiàn)事與願違……這世上再沒什麼比堅定的信仰崩塌更令人崩潰的事。

……

幽州,涿郡,范陽縣城外。

燕北將手裡的鋤頭遞給隨同的佃戶,取過奴僕奉上的麻巾擦拭了額頭的汗水,擡手遮住額頭望了望初春的太陽與周圍一望無際的農(nóng)田,走到田壟上翻身跨駿馬,隨著清脆的馬鑾鈴一路奔向莊園。

與幽州邊軍戰(zhàn)馬同等規(guī)格的駿馬四蹄生風(fēng),馬上的燕北黑亮的長髮隨意挽在肩頭,微張的鷹目下英挺的鼻樑與狹長單薄的嘴脣匯成一副耐看而野心勃勃的面孔,遠(yuǎn)遠(yuǎn)看去定會被人認(rèn)爲(wèi)是幽州大氏的公子,最不濟也是鄉(xiāng)紳豪強出身。

這一年燕北二十歲,如果他不說,再沒人會拿他當(dāng)成馬伕的兒子,儘管這個幽州偏遠(yuǎn)地帶的年輕豪族有著一手令人羨慕的相馬功夫。

但他從未瞧不起自己的出身,恰恰相反,他很感激有一個馬伕父親,使他明白生活的艱難。

他的老師張角在世時總說,人們要去做善事,然後努力生活,這也是他在擁有兩百畝良田之後仍舊偶爾下地與佃戶一同勞作的原因。

現(xiàn)在他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他用雙手換來的……哪怕手段並不乾淨(jìng)。

他的莊子坐落於范陽城西四十里,這裡遠(yuǎn)離城郭,與其說是莊園倒不如說是一座小型鄔堡。一丈高的圍牆四百步見方,牆上與四個拐角搭著八座瞭望塔,看上去與一般大戶人家無異。

自黃巾起義後,豪強大戶紛紛在自己所掌握的土地上建起鄔堡自守,這種小型防禦建築幾乎在兩年內(nèi)席捲了整個天下。當(dāng)他追隨大賢良師時,就曾參與攻破過兩座這樣的鄔堡……易守難攻,百十莊客提著獵弓便能防備千餘黃巾道徒的進攻,這種簡易的防禦設(shè)施令燕北印象深刻。

一騎白馬與兩個一路小跑隨從的身影在鄔堡外顯現(xiàn)出時,堡內(nèi)的從人早已打開大門,迎接他們的主人回還。

燕北翻身下馬,隨手將繮繩丟給從人,就著堡中的井水洗淨(jìng)身子換了身乾淨(jìng)的麻布衣,正從側(cè)室出來,便見到鄔堡的大門開啓,三匹幽州戰(zhàn)馬奔馳而入,健碩的遊俠兒裝扮的男人翻身下馬,帶著戾氣扔下馬鞭問明瞭他的去處,徑自邁著大步走來。

伴著走路帶出的風(fēng)聲,三人腰間的刀劍與皮甲相碰帶出悶響。

“二郎……”爲(wèi)首的是個豪邁的幽州男兒,長著滿下巴的蓬亂鬍鬚,此時卻英雄氣短地嘆了口氣,“從烏桓運來的馬,被幽州邊軍扣下了。”

燕北點頭,微閉了一下眼睛,擡手揉了揉額頭,揮手叫來一個從人說道:“備禮去縣府請縣尊,不……請陳主簿明晚前來赴宴,就說新得了二斤桃縣酒,請主簿來嚐嚐。”

范陽縣主簿姓陳,無他缺點,唯一貪酒,而冀州桃縣以衡水釀酒天下聞名,朝廷自漢和帝起多次禁酒的原因都是冀州釀酒賣得太好,對糧食消耗過大。

“我們先探一探縣中的口風(fēng)。”燕北帶著三人前往主廳落座,自有從人奉上溫湯,“阿義,你們一路奔馬而回,先歇歇,損些馬匹當(dāng)不得大事,不必因此心焦。”

被稱作阿義的豪邁青年名叫王義,是燕北幼時的鄰居,他的父親是個鐵匠,二人出身相仿,自幼便在一同玩耍,後來燕北的長輩害了瘟疫,也多虧王義父母照顧他們兄弟三人,這種情況一直到五年前燕北的兄長追隨太平道纔出現(xiàn)變化。

“三郎昨日託人傳來口信,也在今日回還,我們且等等他,再作打算。”

燕北弟兄三人,兄長燕南死在中平元年的冀州戰(zhàn)場上,他撿了條性命回來,三弟燕東則因年齡較小沒有參與那場波及天下的戰(zhàn)亂,如今掌管著燕北在幽州漁陽走私鹽鐵的生意。

燕氏鄔堡中養(yǎng)了二十多匹戰(zhàn)馬,十幾個奴僕,還有二十幾個當(dāng)年從冀州戰(zhàn)場上逃出來的黃巾老卒,單單這兩百畝良田是養(yǎng)活不了他們的……這些年燕北爲(wèi)了重建他們的生活,一夥人做過草原上的流寇,也當(dāng)過私鑄銅錢的亡命徒,最終依靠著走私烏桓與鮮卑的駿馬賣入中原與走私漁陽的鹽鐵獲利頗豐。

如今這兩個上不得檯面的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成了燕氏鄔堡的主要錢財來源。

“此次戰(zhàn)馬被扣,於我等不過損失小利罷了。”燕北好整以暇地像個士人一般跪坐在幾案之後,見王義連著牛飲兩碗溫湯仍舊將陶碗在幾案上磕得哐哐作響,笑著安慰道:“前些日子我聽人說涼州那邊羌蠻之亂愈演愈烈,朝廷可不會坐視不管,也就這兩年定會發(fā)兵討伐,到時戰(zhàn)事一定,戰(zhàn)馬的生意……嘿嘿,也就做到頭兒咯。”

燕北這幾年依靠著戰(zhàn)馬賺了不少錢,自是對這類信息極爲(wèi)掛心。戰(zhàn)馬本不過萬錢一匹,到了近幾年因各地動亂,糧價、鐵價、馬價跟著飛漲,當(dāng)朝皇帝昏庸,喜好將大好戰(zhàn)馬困於宮廷觀賞,致使前幾年一匹寶馬可達數(shù)十金乃至百金難求,燕北料定待到局勢穩(wěn)定,馬價必將回落。

此時抽身,也算大好時機!

就在此時,從人恭敬地叩響廳門說道:“小郎君回來了。”

燕氏鄔堡稱燕北爲(wèi)郎君或家主,他連婚都未成,自然也沒有兒子,所謂的小郎君便是他的弟弟,在漁陽郡疏通鹽鐵關(guān)係的三弟燕東。

“兄長,我回來了。”

伴著底氣不足的問好,一個面容與燕北有幾分相似卻健壯幾分的青年邁步入廳,見到王義也在,笑著向兩位兄長問好,隨後坐在幾案下摒去僕從,這才小聲地對二人說道:“兄長,漁陽的鹽鐵,怕是做不成了!”

“什麼?”如果說駿馬生意做不下去對燕北沒有絲毫影響的話,在這種情況下鹽鐵生意如果也做不下去,那無疑會對燕氏造成極大的打擊。“怎麼回事,漁陽那邊出了什麼問題?”

僅僅依靠二百畝良田,一年到頭產(chǎn)的粟米也就剛剛夠鄔堡人馬食用與來年的新糧,若想要日子蒸蒸日上,那豈不是又要走回頭路,做那亡命徒?

“兄長,不是漁陽,而是州府的事。”燕東長嘆口氣,滿臉的惋惜說道:“如今的幽州刺史名爲(wèi)陶謙,丹陽老兵出身,黃巾之亂時大放光彩,我聽人說他在馬上的武勳可要強過治政……兄長你也是知道他的吧?到任一年整飭官吏,將咱們在漁陽相熟的官吏全罷免了,如今又命州郡搜尋黃巾餘黨,我看我們這兩年就什麼都別做了……”

燕東的話沒有說完,雖然他沒參與過黃巾之亂,但他可知道黃巾餘黨意味著什麼……遠(yuǎn)的不說,就在燕氏鄔裡就有超過二十個黃巾餘黨,還都是他兄長從前的舊部,他們是當(dāng)年冀州戰(zhàn)場上的一夥逃卒,而他的兄長就是他們的首領(lǐng)!

而燕北的臉色,早在弟弟提起陶謙這個名字時便變了顏色,至於什麼罷免漁陽鹽鐵或是搜尋黃巾餘黨他都沒有記在心上。

多少個午夜夢迴,那些鋒利明亮的長矛像閃電般撕碎他的美夢,漢軍鐵騎踏碎他們陣線的恐怖始終緊緊跟隨著他,而他的兄長也死在那場戰(zhàn)鬥當(dāng)中,他當(dāng)然記得那羣來自丹陽的漢軍首領(lǐng)名字叫什麼!

你問他知不知道陶謙?

他當(dāng)然知道,冀州戰(zhàn)場上燕北與陶謙最接近時只有一桿長矛的距離,他兄長的屍首壓在他的身上,而陶謙穿過兄長身軀的長矛在他胸口留下一個可怕的疤痕!

兄長死於誰手,他從未對三弟說過,他曾以爲(wèi)自己會帶著這個仇恨走入墳?zāi)埂?

“住口!”燕北瞇起眼睛,充滿力量的手掌拍在幾案上嚇得燕東到嘴邊的話又憋了回去,燕北那雙好似鷹眸的眼睛掃過王義與燕東的臉,“你們記住,燕氏鄔堡都是正經(jīng)商賈,我們可以與販過戰(zhàn)馬,也可以走私鹽鐵,但是黃巾餘黨……絕無關(guān)係,明白嗎?”

他曾發(fā)誓要帶領(lǐng)舊部重建生活,遺忘掉那些揚刀攻略郡縣屠殺百姓的記憶,絕口不提曾經(jīng)血與火的中平元年。

但是遺忘過去,意味著也要連同過去的仇恨一起遺忘嗎?

燕北閃爍著兇光的眸子裡,帶著些許遲疑。\+本站官方手機最新閱讀器app上架了!每日更新新品海量小說內(nèi)容,體積小省流量,無廣告,查找小說更方便,快來關(guān)注微信公衆(zhòng)號jiakonglishi(按住三秒複製)下載手機客戶端】

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戰(zhàn) 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六十六章 袁紹出奔第九十章 兩部精騎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將軍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第一百六十五章 電光火石第七十五章 徙民遼東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二十七章 調(diào)離蒲陰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以武立命第五十五章 夜襲曹營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三百二十一章 瘧疾二十三章 仲卿養(yǎng)驢第七十二章 先怒後怕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設(shè)想第五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四十四章 討伐冀州第二百四十二章 傷寒第八十三章 遼水設(shè)伏第二百一十二章 昌豨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韜第十七章 張頜躍馬第一百六十五章 電光火石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三百章 大快人心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二百五十七章 伏波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封戰(zhàn)報第二百一十二章 昌豨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七十八章 張燕遣使第一百七十六章 真過癮第十八章 浮沉風(fēng)雨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guān)變第二百五十一章 跳上去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十三章 燒船奪旗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四十七章 興平元年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七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一百章 良山大勝第二百四十二章 傷寒第一百一十八章 飲若鳩酒第三百二十六章 氣死第一百八十四章 州人不能御第五十章 狼奔冢突第二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留餘力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澤第七十二章 何以解憂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zhàn)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九十三章 衝擊第四十二章 千萬生民第二十五章 聞風(fēng)色變第六十四章 兵災(zāi)疫病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一百零五章 林間伏擊第一百六十五章 電光火石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八十七章 無欲則剛第一百零二章 臘月成婚第十一章 東萊失守 國慶快樂!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五章 明珠蒙塵第七十七章 策應(yīng)友軍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月氏貴霜帝國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九十章 兩部精騎第七章 烏丸平叛第五十三章 遼西紕漏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將入相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吕梁市| 手游| 沿河| 和平区| 丹江口市| 共和县| 海安县| 徐州市| 宁远县| 浏阳市| 百色市| 厦门市| 白山市| 霍山县| 凤城市| 荣成市| 确山县| 德令哈市| 墨玉县| 江津市| 赤水市| 沙洋县| 凤阳县| 嘉义县| 汨罗市| 仪征市| 高邮市| 叙永县| 灵丘县| 大悟县| 依安县| 喜德县| 泰和县| 安龙县| 承德市| 芦山县| 博客| 莱州市| 广西| 鄂托克前旗| 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