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一十一章:喪心病狂

趁著數匹渾身浴血的大象橫衝直撞,給土耳其大軍陣型帶來一陣騷亂之際,尾隨大象而來的上萬帖木兒騎兵洶涌而來,猶如江河直下。

火光閃現中,一團團硝煙噴吐而出,成千上萬的火銃接連開火。

箭矢如雨潑灑而下,土耳其軍陣前登時倒下一片士卒。銃丸呼嘯激射而來,難以計數,策馬狂嚎著奔馳而來的帖木兒騎兵連人帶馬給打得血流如注,翻身栽倒後給身後滾滾而來的鐵蹄踏爲肉泥。

號角連綿之下,施放火銃後的土耳其士卒來不及重新裝填,便朝軍陣兩側散開。號角馬蹄翻飛之下,身披甲冑的土耳其蘇丹巴耶賽特策馬衝突而出,親率數千騎兵迎著對面敵軍,揮舞著手中戰刀迎擊而去。

小山坡上地勢略高之處,目光深邃陰沉的帖木兒遙望前方,遠處大軍左中右三路盡皆陷入如火如荼的激戰。

急驟的馬蹄聲中,一個帖木兒騎士策馬狂奔而來,翻身下馬後跪倒在地,向帖木兒稟報,戰事如火如荼之際,土耳其大軍右翼出現了陣陣騷動,不斷有士卒臨陣倒戈,拿起兵器調轉頭來,引起了越來越大的混亂。

原來這些臨陣倒戈的土耳其士卒不是巴耶賽特的族人與嫡系,而是被他征服的突厥後裔各部族武士。而率領帖木兒騎兵與他們對陣的,卻是被巴耶賽特驅逐後投奔帖木兒的突厥王公貴族。面對這些昔日高高在上的主人,這些突厥武士們竟是不約而同的臨陣倒戈,跟隨其後,開始衝擊身後的土耳其大軍陣型。

眼見自己收留的這些突厥貴族終於發揮了效用,帖木兒不禁目射寒光,揮了揮手沉聲傳下軍令。

號角聲激盪激盪開來,山坡下早已蓄勢待發,成千上萬的帖木兒騎兵漸漸加速,在一面面戰旗的引領下漸漸加速,對著土耳其大軍中最爲彪悍的塞爾維亞騎兵衝擊而去。

眼見自己陣營左翼中那些突厥士卒引起的反叛愈演愈烈,土耳其大軍統帥巴耶賽特不禁面色鐵青,舉起手中戰刀,怒喝著傳下軍令。在他身後,個個雙眼通紅的騎士們紛紛放下了遮護頭部的面具,揮舞著長劍策馬狂奔而出,猶如一道勢不可擋的鐵流,朝著帖木兒大軍衝擊而去,這些人馬盡皆披掛盔甲的便是來自歐洲的重甲騎兵和巴爾幹半島驃騎組成的僱用騎兵軍團,以及土耳其大軍中最爲兇猛的加尼沙裡軍團。面對兵力戰局優勢的帖木兒大軍,面對大軍交錯激戰的險惡局勢,他唯有率軍猛攻,希望能夠一舉擊潰敵軍中路,以挽回左翼叛亂所帶來的頹勢。

早已渾身浴血的塞爾維亞國王眼見大軍統帥,蘇丹巴耶賽特已然出動大軍主力猛攻,當即調轉馬頭,率領手下勇悍絕倫的塞爾維亞騎兵朝中路漸漸靠攏,希望和巴耶賽特合兵一處。

箭矢亂飛而來,戰刀劈砍而過,卻很難給這些人馬披甲,頭戴面罩的歐洲重甲騎兵以致命傷。重甲騎兵衝擊的威力在冷兵器時代的確是擋者披靡,那些僅僅身穿皮甲的帖木兒騎兵雖是亡命衝擊而來,卻紛紛在敵軍揮舞的鋒利長劍下鮮血飛濺,栽倒馬下。

勒馬駐足山坡高處的帖木兒遙見塞爾維亞騎兵竟是當頭擊潰自己的騎兵後已然和中路來的這些土耳其大軍主力騎兵合流。自己的中路大軍在敵軍衝殺下傷亡慘重,敵軍已然漸漸推進到距離自己僅有半里的遠近,面上卻絲毫不減慌亂的神情,反而流露出一絲無比殘酷的冷笑,因爲他乃是身經百戰,卻未曾一敗的騎兵統帥,深知重甲騎兵雖則防護甚佳,卻因爲騎士戰馬盡皆披甲,即使對於再強壯的駿馬來說,也難以持久保持高速,更何況周圍還有無數的惡狼般的帖木兒騎兵纏鬥而上,以自己卑微如草芥般的性命,放慢他們的速度。

烈日當空下,一個個勇猛似虎的歐洲重甲騎兵,塞爾維亞騎兵,加里沙裡騎兵面對四面八方不斷遊走纏鬥的帖木兒騎兵,終於渾身浴血,汗出如雨。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激戰,他們終於漸露疲態,漸成強弩之末之勢,卻依舊無法衝到山坡下。

震天的號角再次響起,帖木兒雙腿猛夾馬腹,戰馬疾馳而下。鐵蹄翻滾,萬馬漸漸奔騰開來,引起了大地陣陣輕顫,山坡下不遠處的三萬並未投入戰鬥的帖木兒後備隊騎兵終於在其統帥的親自率領下,向對手發起了最後,最爲致命的衝擊。

當先衝擊而來的上千帖木兒騎兵策馬狂奔之下,高速奔馳而來的戰馬將那些已然累得口吐白沫的戰馬紛紛撞到,踏碎。戰刀揮舞中,無情收割起敵軍的性命。一個個土耳其騎兵依仗身披的堅實甲冑,雖大多未曾喪生刀下,卻也難以抗拒潮水般源源不斷衝擊而來的敵軍手中的戰刀,長矛劈砍直刺的猛力,紛紛栽倒馬下,無力起身之餘便給千軍萬馬生生踐踏而過。

土耳其大軍之中,一個年輕的將領眼見左翼的叛亂猶如野火燎原,對面的帖木兒大軍衝擊之下,不少的土耳其騎兵掉頭奔逃,終於目現驚恐之色,慌忙間調轉馬頭,快馬加鞭的朝後逃竄而去。在他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土耳其騎兵終於鬥志漸去,恐懼大增,求生的本能也是紛紛開始逃跑。

披頭散髮的土耳其大軍統帥,蘇丹巴耶賽特遙見那個帶頭逃跑的青年將領依稀便是自己的長子蘇萊曼,不禁面露絕望之色,悲憤之中只得掉頭率軍後撤。

塞爾維亞軍團的國王斯提芬眼見部下傷亡慘重,威名赫赫的蘇丹父子先後後撤,終於再也無法保持最後一絲忠誠,率軍奪路而去。

兵敗如山倒的形勢之下,驕橫的帖木兒騎兵在其統帥率領下,大呼小叫的策馬追擊,將那些敵軍一個個接連砍於馬下,朝前追擊而去。

黃昏日落時分,數十里方圓內,早已是屍橫遍野。一日之內,帖木兒大軍付以傷亡慘重的代價,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大軍幾乎掃滅屠殺殆盡。

一個滿臉血污的人被繩捆索綁,押送到帖木兒馬前,赫然正是土耳其帝國蘇丹,大軍統帥巴耶賽特。

帖木兒冷冷凝視著巴耶賽特,面無表情的以冷酷無情的語調說道:“我不會殺你,我會讓你看著你治下的那些異教徒一個個死去。”

萎靡不堪的巴耶賽特聞得對方語氣的無限殺機,回想起帖木兒大軍在亞細亞所過之地暴虐不仁的屠殺手段,陡然奮起最後一股勇力,掙脫了摁住自己的帖木兒騎士的手臂,迎頭朝不遠處的帖木兒撞去,口中怒罵道:“你是一個魔鬼,一個永遠受到詛咒,喪心病狂的惡魔。”

帖木兒冷冷看著被部下打暈拖走的巴耶賽特,轉頭對身側一個騎士傳令道:“傳令後部大軍抓緊趕路,進軍布爾薩。”原來他此次進攻土耳其的大軍遠不止今日這十五萬騎兵,尚有大量步卒在後。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都城布爾薩城下,密密麻麻的帖木兒大軍陣型中,一個個士卒將黑色粘稠的火油傾倒在一個個以草屑,牛馬糞便搓成的球體上 。隨著攻擊的號角與戰鼓響動,士卒們紛紛以手中火把將巨大投石車上的黑球點燃。

投石車長長的力臂揮動之下,一個個熊熊燃燒,裹挾著黑煙的“炮彈”劃過天際,越過高大的城牆,飛入布爾薩城中,城頭,激起一片驚呼。燃燒的巨大火球撞擊在城中民居之上,紛紛碎裂開來,引起一片烈焰,濃煙滾滾而起,薰得一衆守禦城中的土耳其士卒涕淚交流。

與此同時,城下城下,上百門巨大的火炮相繼開火,炮彈呼嘯之下,撞擊在城頭,激起一片慘呼,碎石夾雜著血肉橫飛。

死守城頭的土耳其士卒們也不甘示弱,城頭防禦的火炮陣陣轟鳴下,一個個奪命的鐵球自城頭砸下,在密如蟻羣般蜂擁而來的帖木兒大軍陣型中滾出一條條血路。

一時間雙方大軍以火炮,投石車,弓弩展開了血腥無比的廝殺。

守軍雖則憑藉高城死守,無奈土耳其蘇丹巴耶賽特被俘,主力大軍損失殆盡,對於士氣打擊太大,不到半日時光,便難以抵禦帖木兒大軍優勢兵力下不計傷亡的輪番猛攻,城頭數處相繼失守。

遙見那些衝上城頭的帖木兒士卒揮舞彎刀四下砍殺,帖木兒眼中不禁流露出一絲狂熱,因爲他知道他的部下會忠實的執行他的命令,屠城。

隨著城門被衝車撞開,滿面猙獰之色,難以計數,猶如餓狼般的帖木兒士卒潮水般洶涌而入,見人就殺,無論是死命抵抗亦或是跪倒在地請降,無論是手持兵器的敵軍士卒,亦或是手無寸鐵的老弱婦孺,無一倖免。

公元1402年,帖木兒大軍繼攻克印度德里屠城,滅敘利亞,大馬士革屠城,攻克由漢尼拔設計的千年古都,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都城布爾薩後,再一次展開滅絕人性的屠城,僅有少量土耳其人依靠希臘船員的幫助,度過達達尼爾海峽海峽,得以倖免。

土耳其帝國奄奄一息,當歐洲人,土耳其人,埃及人在這帖木兒大軍的殘暴與善戰下膽戰心驚之際,帖木兒帝國大軍卻在其統帥的率領下踏上了回撤都城撒馬爾罕的遙遙歸途。殘暴嗜殺的帖木兒之所以突然撤兵,自然不會是因爲心存憐憫,因爲他早在和土耳其大戰之前,他已然得到了一個來自遙遠國度的消息,那個他曾經遣使造訪的名爲大明的國度,自開國君王,洪武皇帝朱元璋死後,不過數月便即爆發了一場爭奪皇位的大戰,歷經數年內戰,叔叔造反奪權,搶走了侄兒的皇位。帖木兒昔日之所以對大明皇帝朱元璋虛與委蛇,遣使稱臣,用意便是瞭解這個滅亡元朝的國度。時至今日,鐵木真及其子孫所建立的四大汗國中,元朝被朱元璋所滅,其餘三個察合臺汗國,伊爾汗國,金帳汗國已然相繼被他所征服,曾經如日中天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如今也被他打得只剩下一口氣,遍觀亞細亞呀之地,已然沒有國度和一支軍隊能與帖木兒大軍抗衡,對於自稱成吉思汗子孫的自己來說,便再也沒有必要和明朝繼續演戲。

帖木兒率領大軍緩緩後撤的歸途之中,連連傳下軍令,讓手下騎士快馬加鞭趕到察合臺,伊爾,金帳等三個汗國,傳下自己的命令,讓那些依舊在草原上號稱成吉思汗子孫,卻已然被自己征服,匍匐在自己腳下的大小可汗,蘇丹們前來撒馬爾罕。他決心召開一個“反明覆元”的大會,讓那些所有對明朝,中國有著刻骨仇恨的遊牧部族騎兵在自己的統帥下集結成一支前所未有的龐大的軍隊,效仿昔日的忽必烈揮軍攻宋一般,滅亡大明,滅亡中國。

從數年前派往大明的使者口中,帖木兒知道了這個國度幅員遼闊,人口多到難以計數,軍隊以百萬計。他們的城池不但極爲高大堅固,甚至有著人工挖掘的河流作爲城防設施,這個極其強大的的國度雖然經歷數年的內戰,只怕也不是土耳其所能相比。爲此,他要以成吉思汗後死子孫的名義集結起狼羣般肆虐草原,無堅不摧的部族大軍,想到這裡策馬而行的他回首遙望天際大明的方向,眼中充滿了可怕的狂熱。

時已深秋,南京城中依舊悶熱。紫禁城御書房中,寧王朱權謝過皇帝恩典,接過宮女奉上的冰鎮酸梅湯,一飲而盡。一派大快朵頤的樣子讓端坐書桌後怡然自得,享受酸梅湯永樂皇帝朱棣也不禁暗暗皺眉。

朱權渾不知覺自己已然君前失態,伸手抹了抹嘴脣,一雙大眼卻是聚精會神的看著不遠處的鄭和指揮幾個小宦官擺弄那個名爲“牽星板”的玩意兒。

第一百八十八章:爾虞我詐第二百三十一章:破釜沉舟第二百四十章:身先士卒第二百零二章:長纓在手第八十三章:性命相搏第一百九十七章:遮天蔽日第一百五十七章:撲朔迷離第三百一十五章:霧裡看花第八十章:脣槍舌劍第一百九十六章:天地之間第三百零一章:見機行事第一百七十九章:坐收漁利第二百九十三章:千金買骨第三百零二章:狐假虎威第一百二十七章:你來我往第一百二十六章:半渡而擊第一百五十二章:管中窺豹第一百三十一章:年少輕狂第三十五章:校場之約第二百一十四章:斬草除根第一百八十五章:寇來我往第一百八十三章:戎馬一生第一百四十八章:狼狽爲奸第三百零八章:似水柔情第四十章:項莊舞劍第二百七十八章:箭在弦上第二百三十三章:生米熟飯第三十四章:未雨綢繆第八十六章:無心爲敵第一百九十五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五十二章:管中窺豹第十六章:無孔不入第一百七十四章:危如懸卵第二百三十九章:躊躇滿志第二百四十九章:青蘋之末第一百九十五章:暗度陳倉第二百三十六章:斷人財路第二百八十六章:居高臨下第一百一十三章:二桃三士第二百六十三章:翩若驚鴻第三百零七章:滄海一粟第十章:紫禁城中第一章:以攻爲守第二百七十六章:投鞭斷江第二百六十一章:明哲保身第五十五章:置身事外第七十七章:左右爲難第三百零七章:滄海一粟第二百零三章:月黑風高第二十章:東宮伴讀第一百六十五章:傾蓋如故第二百零二章:長纓在手第二百八十七章:濁浪滔天第四十五章:欲擒故縱第二百四十五章:禮儀之邦第三百一十一章:喪心病狂第二百五十章:滿城風雨第二百零七章:數典忘祖第一百一十六章:邯鄲學步第一百四十二章:舌戰羣儒第三十章:受制於人第二百三十章:勢在必行第二百四十二章:一線生機第一百七十三章:脣亡齒寒第六十一章:雪夜突襲第一百六十章:水落石出第二百二十七章:君子之腹第九十二章:冤家路窄第二十二章:難兄難弟第一百六十四章:一見如故第三百章:朝令夕改第三百二十三章:一意孤行第二百六十五章:愛恨之間第二百一十四章:斬草除根第二百四十五章:禮儀之邦第二百八十九章:成王敗寇第一百零五章:虛實難測第一百三十六章:所見略同第一百二十九章:枉稱英雄第二百六十章:出奇制勝第一百八十八章:爾虞我詐第一百七十五章:含沙射影第一百七十八章:親疏有別第一百五十五章:弄巧成拙第八十六章:無心爲敵第二百三十二章:洞房花燭第一百零七章:兵禍滔天第一百零一章:鹿死誰手第二百二十一章:嚴刑峻法第二百四十一章:猝不及防第二百六十五章:愛恨之間第一百一十二章:僧多粥少第一百四十五章:伴君伴虎第一百九十一章:天時地利第二十九章:決不退縮第二百零八章:其心可誅第五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三十五章:校場之約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班戈县| 黑龙江省| 自贡市| 怀安县| 申扎县| 神木县| 镇江市| 灵璧县| 巴彦淖尔市| 沈阳市| 耿马| 青龙| 德阳市| 全南县| 武陟县| 万荣县| 清苑县| 大余县| 佛山市| 柯坪县| 汕尾市| 南郑县| 刚察县| 阿克陶县| 涟水县| 台山市| 松江区| 祁东县| 阿尔山市| 石首市| 柳河县| 翼城县| 横山县| 时尚| 阿拉尔市| 方正县| 屯留县| 哈密市| 鄂尔多斯市| 赤壁市| 恩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