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業宮變

卻說諸葛恪自兵敗回朝,託病居家,心神恍惚。只命心腹張約、朱異把守好御林軍。嚴密監視百官。一日,諸葛恪偶出中堂,忽見一人穿麻掛孝而入。諸葛恪叱問之,其人大驚,手足無措。諸葛恪令拿下拷問,其人招道:“小人因新喪父親,入城請僧追薦;初見是寺院而入,卻不想是太傅之府。卻怎生來到此處也?”諸葛恪大怒,又召守門軍士查問。軍士告道:“我們等數十人,皆荷戈把門,未嘗暫離,並不見一人入來。”諸葛恪大怒,命令連擅闖之人和守門衛士盡數斬之。是夜,諸葛恪睡臥不安,忽聽得正堂中聲響如霹靂。諸葛恪自出察看,見中樑折爲兩段。牆上一個血寫的大大的“峻”字。

諸葛恪驚歸寢室,忽然一陣陰風起處,見所殺披麻人與守門軍士數十人,都成了無頭屍體,各提頭索命。諸葛恪驚倒在地,良久方蘇。次早醒來,只道是惡夢,命侍女端水洗面,卻聞水甚血臭。諸葛恪叱罵侍婢,連換數十盆,皆臭無異。諸葛恪又來到中堂,見房樑無事,但牆上的血寫的峻字仍在。才明白昨晚並非惡夢。

諸葛恪驚疑,宣楊儀和張約來問計,告知惡夢之事。原來諸葛恪打襄樊時留楊儀在建業監視百官。所以楊儀未曾從軍出征。楊儀聽了道:“主公向來聰敏天縱,故此又大災大幸都能提前得到夢兆。此夢絕對是兇兆不必說了,在下覺得這個徵兆當在孫峻身上。如今朝中能和主公對抗者,唯有此人,他是宗親,兄弟們手中又有兵權,主公未可小視。”諸葛恪聽罷沉吟道:“孫峻此人見我還算恭順,昔日多虧他在先帝這裡保舉我爲託孤之臣,中書令孫弘要害我,也是他暗中稟告了我。如今卻爲何要害我?”楊儀道:“主公如今命張約、朱異掌握禁軍,奪了孫峻兵權?他焉能不恨主公。何況主公自回建業後,處分了數十名朝臣,如今人心惶惶,孫峻未必不會聯合不滿之人對主公發難。”諸葛恪不以爲然道:“我是奪了他的兵權,但並沒有削掉他的官爵俸祿。他作爲孫氏宗親儘管享樂便是了。何恨我來?”

諸葛恪又問張約道:“你如何看?”張約道:“不好說,但安知不是恨主公的人施展的離間之計,讓主公和孫峻自相廝殺?依末將看,管他是誰,只要我們防備的緊,他們便無隙可入!”諸葛恪點頭,便命令張約增派府中守衛,並暗中盯著孫峻。

楊儀問道:“主公如今得罪人甚多,且天子年幼,必然驚疑。在下想問主公一句,身爲太傅,位極人臣。可願再進一步?”諸葛恪道:“我的父親是江東的忠臣,先帝對我也有知遇之恩,這兩年因主上年幼,故此我確實專擅了些,但等主上長大,國家無事。我還是要歸政的。我豈能效仿那曹賊和司馬氏,架空天子行篡逆之事?”楊儀點頭稱是退下。私下嘆道:“不忍進又不甘退,禍不遠也。”

建業城內酒家

化裝做平民的吳用笑對公孫勝說道:“道長連日做法,怕是諸葛恪無法醒悟。”原來今日諸葛恪的噩夢都是公孫勝做法所致。公孫勝嘆息道:“元遜向來聰敏,如何這般執迷不悟?”吳用笑道:“人若得志,便容易趾高氣昂乃至飛揚跋扈。人之常情。諸葛恪聰明可比孔明,但論修養心胸,天壤之別耳。諸葛恪經歷了襄樊之敗,損兵折將,上至朝廷下至黎民無不怨恨,他不但不反思己過,收攏人心。反而壓制朝臣,挾制天子。自以爲學孔明,還想北伐青州。只怕是禍在眼前了。我們這一番算是對得起他的知遇之恩了,趕緊回去和宋大哥商量,自作打算。”

孫峻府密室

孫峻對滕胤道:“近日我的府外有人盯梢,想必是諸葛恪懷疑到我身上。再不動手,你我的性命便不保了。”滕胤道:“只是如今禁軍被張約掌握,如何下手?”孫峻道:“我統帥禁軍多年,忠於我的舊部甚多。其中一個統領,出身軍官世家,使一條狼牙棒,有萬夫不當之勇,因爲性格急躁,聲若雷霆,綽號“霹靂火”。爲人正直仗義,我有恩惠於他,必能爲我所用。”二人計謀遂定。

這一日,諸葛恪接到吳主宣召,請太傅入宮飲酒商談國事。諸葛恪令安排車仗。出府路上,心腹將張約進車前密告曰;“今日宮中設宴,未知好歹,主公不可輕入。”諸葛恪聽罷,便令回車。行不到十餘步,孫峻、滕胤乘馬至車前曰:“太傅何故便回?”諸葛恪曰:“吾忽然腹痛,不可見天子。”滕胤道:“主上爲太傅軍回軍,已經半年不曾面敘,故特設宴相召,兼議大事。太傅雖感貴恙,還當勉強一行。”諸葛恪從其言,遂同孫峻、滕胤入宮,張約亦隨入。

諸葛恪見吳主孫亮,施禮畢,就席而坐。孫亮命進酒,諸葛恪心疑,辭曰:“病軀不勝杯酌。”孫峻曰:“太傅府中常服藥酒,可取飲乎?”諸葛恪曰:“可也。”遂令從人回府取自制藥酒,方纔放心飲之。酒至數巡,吳主孫亮託事先起。孫峻也下殿,脫了長服,著短衣,內披環甲,手提利刃,上殿大呼:“天子有詔誅逆賊!”諸葛恪大驚,擲杯於地,欲拔劍迎之,頭已落地。張約見峻斬恪,揮刀來迎。峻急閃過,刀尖傷其左指。孫峻轉身一刀,砍中張約右臂。秦明帶武士一齊擁出,砍倒張約,剁爲肉泥。孫峻一面令武士收諸葛恪家眷,一面令人將張約並諸葛恪屍首,用蘆蓆包裹,以小車載出,棄於城南門外石子崗亂冢坑內。

卻說諸葛恪之妻正在房中心神恍惚,動止不寧,忽一婢女入房。諸葛恪妻問曰:“汝遍身如何血臭?”其婢忽然反目切齒,飛身跳躍,頭撞屋樑,口中大叫:“吾乃諸葛恪也!被奸賊孫峻謀殺!”閤家老幼,驚惶號哭。不一時,孫峻軍馬至,圍住府第,將全家老幼,俱縛至市曹斬首。昔諸葛瑾存日,見恪聰明盡顯於外,嘆曰:“此子非保家之主也!”至此果中其言。卻說孫峻殺了諸葛恪,吳主孫亮封孫峻爲丞相、大將軍、富春侯,總督中外諸軍事。自此權柄盡歸孫峻。

第十三章 梓潼盜劍第八十九章 皇帝也是人第四十一章 不審勢則寬嚴皆誤第三十一章 楊儀叛逃第五十八章 行刺費禕第八十一章? 並行不悖的風格第一百一十一章 新式軍糧第八十六章 風滿樓第四十二章 四國演義?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雲暗伏第九十章 力挽狂瀾第九十一章 力挽狂瀾(下)第四十七章 遇刺第七十六章 第三帝國第一百三十章 諸葛瞻娶親第九十一章 飲鴆止渴第三十七章 是實行仁政的時候嗎?第一百一十三章 昏蟲曹爽第五十七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二十一章 三十萬漢軍教頭!第八十章 一生懸命第一百零五章 大戰宛城第七十章 勁敵鄧艾第一百零八章 大戰洛陽(上)第五十九章 黃權的兒子莊周劉禪歷史年表(一直更新)第三十二章 討伐西羌第二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九十二章 火燒綿竹第六十四章 提前到來的高平陵之變第六十七章 防人之心第三十一章 楊儀叛逃第三十九章 巡視東吳第九十七章 上天折鞭第四十三章 能幹的又不可靠第十九章 區區器械不足持?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子不如藏吏第一百零九章 大戰洛陽(下)第八十章 一生懸命第八十九章 皇帝也是人第五十八章 行刺費禕第三十六章 老神仙李意第七十四章 決戰長安(上)第二十九章 天下第一刺客第十三章 梓潼盜劍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子不如藏吏第九十四章 意外第十九章 區區器械不足持?第八十九章 皇帝也是人第五十四章 殺徐質第二十章 如何選擇?第七十章 勁敵鄧艾第九十一章 飲鴆止渴第九十七章 冢虎之死第七十六章 第三帝國莊周劉禪歷史年表(一直更新)第八十六章 風滿樓第一百一十九章 襄樊戰火起第九十五章 沙盤第七十一章 火燒棧道第一百一十五章 遇刺第二十八章 第一次殺敵第一百零一章 只爭朝夕第八十四章 七曲山遇襲第五十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三十九章 巡視東吳第一百零一章 只爭朝夕第九十二章 火燒綿竹第十八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四十三章 能幹的又不可靠第五章 關三小姐第十四章 羣英來歸第四十八章 小恩小信第三十二章 討伐西羌第一百二十四章 龍骨出世第八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九十六章 曹魏遷都第二十七章 開發南中第八十章 一生懸命第五十五章 召回韓龍第一百零四章 四面楚歌第四十六章 劉琰事件第九十七章 上天折鞭第一百二十三章 吳蜀反目第二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七十三章 籃球與勝敗第一百一十章 仁義是一種力量第五章 關三小姐第九章 神算子蔣敬亂入第二十八章 第一次殺敵第五章 關三小姐第九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九十四章 獅城夜色第四十六章 劉琰事件第十三章 梓潼盜劍第一百零三章 文鴦初戰第九十一章 力挽狂瀾(下)第七十一章 火燒棧道第四十二章 四國演義?第三十一章 楊儀叛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化县| 庐江县| 从江县| 桐乡市| 姚安县| 武胜县| 邢台市| 白城市| 乡宁县| 平湖市| 阿合奇县| 乌拉特前旗| 阳新县| 高陵县| 旬阳县| 辉县市| 临邑县| 常山县| 广丰县| 和田市| 涿州市| 佛教| 晴隆县| 南丰县| 基隆市| 巨鹿县| 彩票| 嘉义市| 苏尼特左旗| SHOW| 西城区| 类乌齐县| 织金县| 共和县| 巴彦淖尔市| 镇平县| 合江县| 左贡县| 阳曲县| 永济市| 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