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九章 襄樊戰(zhàn)火起

鍾會便問樊瑞道:“有何去不得?”樊瑞問道:“主公可聽說過蒯通勸韓信的故事。”鍾會笑道:“自然是知道,昔日楚漢相爭,蒯通勸韓信擁兵自立,對劉邦、項羽兩不相幫,待他們相持不下之際。聯(lián)合燕、趙兩國,出兵到空虛之地,控制劉項的後方,順應(yīng)民心,西向制止楚、漢間的爭鬥,收天下人心進(jìn)取社稷!但韓信不能聽,反而死在長樂宮中。先生是拿我當(dāng)韓信,自己做蒯通麼?”樊瑞道:“下臣可不願做蒯通,那韓信忠言逆耳,婦人之仁,空有兵法韜略卻不識權(quán)術(shù)險惡,不但自己屈死,還差點連累蒯通被烹。”鍾會聽了笑道:“先生不必拿話激勸,說得出道理我自然聽從。”

樊瑞便道:“將軍如今握有二十萬雄師,擁有兗州青州揚州之地,無論朝廷,燕王,西蜀,東吳都不敢輕易觸犯。但反之目前無論哪方將軍也不能輕易除掉。”鍾會聽了點頭。樊瑞道:“所以目前將軍不宜輕動,只需守住三州之地,幾方都不得罪,待它們彼此廝殺,力量消長再作道理。如今晉王四面樹敵,急著讓主公去滅亡曹宇,那曹宇身後蜀軍已經(jīng)到了,如何滅得?就算取得鄴城,後面也還要和蜀軍作戰(zhàn),還不提東吳又會襲取我後方,主公若真的一味聽從晉王調(diào)動,怕最後只落個鄧艾的結(jié)局。”鍾會聽罷沉吟道:“先生且說下去。”

樊瑞又道:“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方纔說的是遠(yuǎn)慮,可主公的近憂只怕到眼前了。晉王召主公去許昌相商,誰知此行兇吉?”鍾會道:“先生是說晉王會疑我麼?我這邊雖有曹宇、東吳屢次誘降,但我把書信都交付晉王看過,晉王疑心從何來?另外目前正是用人之際,他無故除掉我豈不自亂陣腳?”樊瑞冷笑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主公手握二十萬軍把據(jù)要地,位高震主了,便是罪過。何況自高平陵之變,主公追隨那司馬氏平逆,司馬氏向來多疑殘暴,所殺大多都是無罪株連之人,最近戰(zhàn)局不利,晉王的疑心加重可想而知,這許昌主公去得麼?”

鍾會臉色微變,道:“然而我已經(jīng)託使者轉(zhuǎn)告晉王,兩三日部署了軍事便去許昌。”胡烈聽罷在旁叫道:“這有何難?人吃五穀誰不生病?託病不去便是。”樊瑞笑道:“也別這般俗套,這事如此這般只在樊瑞身上。”鍾會等聽罷都大笑。

次日,鍾會和衆(zhòng)將爲(wèi)使者送行,正在互道珍重之際,忽然青天白日無故雷聲震響,衆(zhòng)人皆驚。須臾軍士飛報:“壽春城糧庫起火,城內(nèi)一片驚亂,有人暗暗拋出傳單,稱東吳請雷神下界破城,再若不降,雞犬不留。”鍾會看罷傳單大怒,又給使者看了,說道:“吳軍定是妖法惑人,誰來怕他,但本帥此刻去許昌,只怕人心不穩(wěn)。須在這裡停留一月半月,退了吳軍便來許昌。”使者只得回去覆命。

鍾會送走使者,回來在府中和心腹衆(zhòng)將擺宴,那雷自然是樊瑞放出的,鍾會把酒相謝,並問善後之計。樊瑞道:“今日之事確實只能敷衍一時,不才有兩策,或進(jìn)一步,或退一步,明公都可以免禍。”鍾會笑道:“退一步怎麼講?”樊瑞道:“今公大勳已就,威震其主,何不交出兵權(quán),泛舟絕跡,登峨嵋之嶺,而從赤松子遊乎?晉王見公無害,必不再去加害。”鍾會笑曰:“先生言差矣。吾年未三旬,方思進(jìn)取,豈能便效此退閒之事?且說進(jìn)一步如何?”樊瑞道:“若不退閒,當(dāng)早圖良策。此則明公智力所能,無煩在下之言矣。我等願拼一死,追隨明公。但只怕明公心有顧慮,反覆不定,自取那昭伯之禍!”鍾會大笑,摘下身上玉玨,擲地粉碎道:“進(jìn)則奪取天下,退則稱霸一方。會若有反覆,有如此玦!”胡烈、樊瑞等皆下拜誓言追隨。鍾會大喜。遂命各將緊守邊界,無令不得出擊。

許昌司馬昭得知鍾會留在壽春,不由大驚,忙與賈充計議曰:“鍾會恃兵自重,任意行事,反形露矣。如之奈何?”賈充曰:“主公先封鍾會以安其心。”昭從其議,遣使齎詔封會爲(wèi)司徒,就令衛(wèi)瓘監(jiān)督壽春軍馬,以手書付瓘,使其伺察鍾會,以防其變。

諸葛恪聞聽此事,便找來楊儀商議道:“司馬和鍾會雖然互相猜忌,但還未自相殘殺。”楊儀道:“不用等他們自相殘殺,我們?nèi)缃裰恍杓写筌姽ゴ蛳宸缃裆嫌乖谑郑宜妬讚?jù)上游,南郡大軍準(zhǔn)備充足,若能拿下襄樊,許昌震動,二賊必定猜忌更深。”諸葛恪聽了大喜。遂命上庸吳用、宛城宋江、南郡陸抗三路人馬夾攻襄樊。

守衛(wèi)襄樊的乃是荊豫都督王昶和荊州刺史王基,趁吳軍相持之時,尋大船數(shù)百,於襄江上架起浮橋鐵索穿聯(lián)溝通襄陽、樊城。廣積錢糧、軍械守備森嚴(yán)。二人聽說東吳起兵便在一起商議。王基道:“如此公守襄陽,我守樊城。今兵精糧足,我二人互相支援聯(lián)絡(luò),必保襄樊無憂。”王旭從之道:“我等堅守此地,時日一久晉王自當(dāng)派來援軍;那時東吳腹背受敵正是我建功之時。”於是二人分兵。

卻說宛城宋江收到諸葛恪出兵之命,讓自己和上庸吳用出擊襄樊。宋江於是去信給吳用問攻守之計,吳用回信道:“兄長只需牽制住許昌,襲擾他糧道即可;小弟帶上庸水師和陸抗將軍夾擊足矣。”宋江便依計而行。吳用則點起新的水軍頭目——阮氏三雄,正是三兄弟。三人漁民出身,水上功夫出衆(zhòng),膽氣過人;一個喚做立地太歲阮小二,一個喚做短命二郎阮小五,一個喚做活閻羅阮小七。駕起艨艟鉅艦,帆檣如雲(yún)浩浩蕩蕩直奔襄樊而來。

第四十八章 小恩小信第四十六章 劉琰事件第七十九章? 毀上庸第二十一章 三十萬漢軍教頭!第七十七章 棄子贏先機(jī)第九十章 天將降大任第四十章 丹陽遇奇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襄樊戰(zhàn)火起第四十四章 改元再興第十四章 羣英來歸第十七章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第五十九章 黃權(quán)的兒子第一百零一章 只爭朝夕第三十九章 巡視東吳第十章 人才搶救行動第十九章 區(qū)區(qū)器械不足持?第一百零六章 回馬一槍第二十五章 宮裡沒錢?第八十八章 棄寨第一百一十四章 鄧艾之死第十四章 羣英來歸第五十三章 興勢山之戰(zhàn)第三十六章 老神仙李意第三十三章 銀屏落崖第九十一章 飲鴆止渴第九十五章 沙盤第一百二十六章 狼筅克倭刀第七十七章 棄子贏先機(jī)第四十二章 四國演義?第六十六章 淮南三叛第九十六章 曹魏遷都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門之後羊祜第九十七章 上天折鞭第五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七十七章 棄子贏先機(jī)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業(yè)宮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雲(yún)暗伏第一百一十七章 日月星辰各有所歸第三十一章 楊儀叛逃第七十章 五丈原之戰(zhàn)第一百三十章 諸葛瞻娶親第五十六章 駱谷潰敗第五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六十章? 諸葛恪的感嘆第三十九章 巡視東吳第五十一章 所謂蝴蝶效應(yīng)第十五章 鳳雛之才!第三十八章 真能微服私訪嗎?第六十九章 關(guān)家仇人第八十一章? 並行不悖的風(fēng)格第七十五章 決戰(zhàn)長安(下)第九十四章 獅城夜色第八十六章 風(fēng)滿樓第一百零二章 兵臨武關(guān)第八章 那個李邈第五章 關(guān)三小姐第六十五章 朕不是袁紹第六十六章 淮南三叛第七十三章 籃球與勝敗第十八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七十章 五丈原之戰(zhàn)第四十六章 劉琰事件第三十三章 銀屏落崖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雲(yún)暗伏第一百一十六章 武松現(xiàn)身第二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六十章? 諸葛恪的感嘆第五十四章 殺徐質(zhì)第九十一章 力挽狂瀾(下)莊周劉禪歷史年表(一直更新)第三章 報考第三十八章 真能微服私訪嗎?第五十一章 所謂蝴蝶效應(yīng)第一百零五章 大戰(zhàn)宛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龍骨出世第四十九章 京觀第七十七章 棄子贏先機(jī)第二十章 如何選擇?第十三章 梓潼盜劍第三十六章 老神仙李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鄧艾之死第六十一章 有人者倭第九十章 力挽狂瀾第七十一章 火燒棧道第五十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九十一章 力挽狂瀾(下)第九十一章 力挽狂瀾(下)第二十九章 天下第一刺客第七章 御前會議第一百二十四章 龍骨出世第五十六章 駱谷潰敗第六十四章 提前到來的高平陵之變第八章 那個李邈第五十六章 駱谷潰敗第一百章 魏國內(nèi)亂第九十三章 鐵籠山第七十三章 籃球與勝敗第二十一章 三十萬漢軍教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和县| 阜城县| 太和县| 舟山市| 宜都市| 云浮市| 徐闻县| 兴仁县| 长顺县| 双牌县| 拉萨市| 普兰店市| 湘乡市| 夏津县| 德安县| 建瓯市| 宁德市| 洮南市| 洪洞县| 凤翔县| 习水县| 长岛县| 明光市| 河曲县| 商水县| 长泰县| 汽车| 台州市| 永仁县| 诏安县| 名山县| 南昌县| 潜江市| 合阳县| 连城县| 监利县| 洛扎县| 黄陵县| 融水| 增城市| 舞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