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周易集解》對今本《周易·兌》卦內容的諸家易說
1、諸家易說
(兌下兌上)兌:亨,利貞。
wWW⊕ ttκΛ n⊕ co
虞翻曰:《大壯》五之三也。剛中而柔外,二失正,動應五承三,故“亨利貞”也。
初九:和兌,吉。
虞翻曰:得位,四變應已,故“和《兌》,吉”矣。
九三:孚兌,吉,悔亡。
虞翻曰:孚謂五也。四已變,五在《坎》中,稱孚。二動得位,應之,故“孚兌,吉,悔亡”矣。
六三:來兌,兇。
虞翻曰:從《大壯》來,失位,故“來兌,兇”矣。
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虞翻曰:《巽》爲近利市三倍,故稱“商兌”。變之《坎》,水性流。《震》爲行。謂二已變,體比象,故“未寧”與比“不寧方來”同義也?!犊病窢懠?,故“介疾”。得位承五,故“有喜”。
九五:孚於剝,有厲。
虞翻曰:孚,謂五也。二四變,體《剝》象故“孚於剝”。在《坎》未光,“有厲”也。
上六:引兌。
虞翻曰:無應乘陽。動而之《巽》,爲繩。《艮》爲手。應在三,三未之正。故“引兌”也。
2、易說批判
《周易集解》對今本《周易·兌》卦爻辭所編匯的只是虞翻一家的註釋內容。因只有虞翻的註釋,我們還是把虞翻對全文的註釋附下看一看是說的什麼。
“《大壯》五之三也。剛中而柔外,二失正,動應五承三,故“亨利貞”也。得位,四變應已,故“和《兌》,吉”矣。孚謂五也。四已變,五在《坎》中,稱孚。二動得位,應之,故“孚兌,吉,悔亡”矣。從《大壯》來,失位,故“來兌,兇”矣?!顿恪窢懡腥?,故稱“商兌”。變之《坎》,水性流。《震》爲行。謂二已變,體比象,故“未寧”與比“不寧方來”同義也?!犊病窢懠玻省敖榧病薄5梦怀形?,故“有喜”。孚,謂五也。二四變,體《剝》象故“孚於剝”。在《坎》未光,“有厲”也。無應乘陽。動而之《巽》,爲繩。《艮》爲手。應在三,三未之正。故"引兌"也。”
通看虞翻的註釋,不知所云是何意。
看虞翻對“兌:亨,利貞”的註釋?!坝莘唬骸洞髩选肺逯?。剛中而柔外,二失正,動應五承三,故"亨利貞"也”。
六十四卦學裡的《兌》卦符號(與《周易》本不是一回事,原創《周易》只是用了傳承下來的那套符號做爲排序而已,如同一、二、三、四、五排序而已。而《周易》後,並且《周易》有了名稱後,那套六十四個不相同的六聯體符號衍生爲卜筮上的工具——六十四卦符號。自此六十四卦符號與《周易》一書相混淆於一起,人們說起六十四卦就認爲是《周易》一書裡內容,《周易》也由此背上卜筮的黑鍋)的上下符號都是八卦裡的《兌》卦符號,從卦說上若從《兌》卦符號裡看還能看出兩個不同的三畫卦符號,即互卦《巽》卦與《離》卦。虞翻既不去從八卦裡的《兌》卦符號取象,也不去從互卦裡的八卦《巽》、《離》卦符號取象去穿鑿附會所謂的卦辭,卻竄出一個六十四卦裡的《大壯》來,這又是何說呢?這牽扯到“變卦”說,即由六十四卦符號裡某一卦符號相互錯綜,顛三倒四可排演出不相同另種卦符號,這種演義方法,如同遊戲,更屬無稽之談。這種卦符號的演排變化與《周易》沒有任何關係,可“象數派”卻把各種卦符號演排變化用於《周易》一書的註釋上各種說法。也正是因《周易》一書內容,變成了六十四卦內容,卦成了《周易》內容,卦符號上各種“卦變”之說,也成了註釋今本《周易》一書文辭的內容,由此“象數”裡的各種卦說成了今本《周易》不可分割的內容,由此卦說與今本《周易》攪的一塌糊塗。一部“易學”史就是個一塌糊塗史,再也沒有人能分清《周易》是什麼了,《周易》成了個千張面孔的妖精了。
如虞翻用各種卦說去穿鑿附會《周易·兌》裡的文辭。虞翻說的《大壯》卦,正是通過“卦變”說上的《兌》卦是來自《大壯》卦,是《大壯》卦的九三與六五交換了位置,變成了《兌》卦。這種卦符號變化之說,純屬“卦學”上的無稽之談,可虞翻用於對《周易》文辭的穿鑿附會。而虞翻接著說的“剛中而柔外,二失正,動應五承三”,則穿鑿附會於“象數”裡的爻數(位)之說。
總之,看虞翻對“兌:亨,利貞”的註釋“《大壯》五之三也。剛中而柔外,二失正,動應五承三,故"亨利貞"也”,純屬胡說八道。
看虞翻整個的註釋,一樣是胡說八道。《周易·兌》文講述了什麼政治哲學內容,我們看下面的《兌》文譯解便一目瞭然。
3、附錄:
(1)附錄《周易·兌》歷史上的三種不同文本
①《周易·兌》原創文本格式
( )兌:亨,利貞。
和兌,吉。 孚兌,吉,悔亡。 來兌,兇。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孚於剝,有厲。 引兌。
②《周易·兌》春秋文本格式
( )兌:亨,利貞。
()困:和兌,吉。
()隨:孚兌,吉,悔亡。
()夬:來兌,兇。
()節: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歸妹:孚於剝,有厲。
()履:引兌。
③今本《周易·兌》內容格式
()兌:亨,利貞。
初九:和兌,吉。
九二:孚兌,吉,悔亡。
六三:來兌,兇。
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九五:孚於剝,有厲。
上六:引兌。
(2)附錄《周易·兌》原創文章譯解
(原文)
( )兌:亨,利貞。
和兌,吉。 孚兌,吉,悔亡。 來兌,兇。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孚於剝,有厲。 引兌。
(譯文)
五十八、正確的言論,亨通,利於社會和諧發展。
和諧的言論,吉祥。愛民的言論,正確,沒有悔恨。道聽途說的言論,會有危險。商量斟酌的言論,沒有不安寧的,就連微小的毛病,也會轉變成吉慶的事情。一旦愛民的行爲剝離失去了,禍患危險就會發生。言論需要正確的引導。
(解說)
“兌”是何意呢?《彖傳》解釋:“兌說也。”《序卦》同樣認爲“兌者,說也。”《道德經》:“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塞其兌”是阻礙其傳播?!皟丁本褪强?,是傳播的大門。通過本篇內容來看“兌”,就是指言論,或如現在"傳播"的意思。
“兌、亨,利貞。”
這是本篇的題目,其意是“正確的言論,亨通,有利於社會的發展。”
“和兌,吉。”
“和”:音樂和諧,溫和等意。
本句的意思是“和諧的言論,正確?!?
“孚兌,吉,悔亡?!?
“孚兌”:愛民的言論。
本句的意思是:圍繞著愛民這一觀念去言論,自然是正確的,就沒有可悔恨的事情出現。這是強調政治輿論應建立在愛民的原則上。
“來兌,兇?!?
“來”:與往相對,(又)招來?!皝韮丁保簺]有根據的言論。
本句是說:言論要實事求是,不要道聽途說,否則就起壞的影響,後果就會有兇險。
“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商”:計算估量。“商兌”:即商酌度量的言論?!拔础保簺]有,表示疑問等意。“未寧”:不會不安寧。“介疾”:小毛病。
本句意思是“商量斟酌的言論,沒有不安寧的,就連微小的毛病,也會轉變成吉慶的事情?!?
“孚於剝,有厲?!?
“孚”:愛民如子之意?!皠儭保簞冸x,除去。本句依然是強調愛民,爲民,如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原則去行事,否則就是錯誤的,就會有禍患危險。
“引兌。”
“引”:引導?!耙齼丁钡囊馑际恰把哉摚蛘屋浾撘姓_性的引導。”
本篇是圍繞政治言論(政治輿論)而展開的論述,即使現代的社會裡,本篇也不失爲現實教育意義。本篇文章雖然文字非常簡略,全篇不過三十字,但含義卻不簡單,其思想內容深刻。作者闡述瞭如何言論,什麼言論應當,什麼言論有害。短短數言,可講出了深刻的政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