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梅伯勇闖後宮,犯下殺身之禍。商王召集滿朝文武上殿,欲讓他們親眼目睹俎醢梅伯,讓他們親口品嚐梅伯烤肉之美味,以威懾衆臣。
朝廷上,梅伯被綁於玉柱,刑役持刀,萬刀俎割梅伯,將割下的肉置於炮烙之上烤炙。烏煙臭氣頓時瀰漫朝廷。梅伯聲嘶怒罵,直到氣息奄奄。
千刀萬剮之後,梅伯僅餘白骨。還有那銅架上正在烤炙的片肉,滋滋作響,猶如黃泉路上,衆鬼狂舞,發出的冤屈訴聲。久而久之,悄無聲息,久而久之,催淚唏噓。大臣們痛心不已,咬牙切齒。商容雙腿發抖,猶如篩糠,而後癱倒如泥,難以自立。
整個大殿只有恐懼,沒有正義,只有殘暴,沒有法典。微子子啓、子衍,箕子子胥餘,少師比干皆立於庭上,垂淚痛心,怒視嬌童暴斂。王公貴族尚且分崩離析,更何況異姓大臣官吏。
梅伯因冒死直言,忠貞不屈而流芳千古。
紂王無道醢忠賢,酷慘揪心百官怨;
王公貴族心不睦,朝歌碧空罩妖煙。
分崩離析永難聚,卿士官吏不復言;
只待聖賢舉兵起,天下吏民換新顏。
梅伯死後,王公大臣費勁周折將枯骨運往亳邑,葬於東郊,今亳州蕉城西南。
商王仍不解恨,下詔廢除梅伯封地——梅邑,其後世子孫以封邑爲氏,稱爲梅姓。
武王姬發滅商後,纔再封梅伯後裔於黃梅,賜梅伯溢號——忠侯。梅邑古城遺址現今仍依稀可辨,城近正方,周約四里,東南有一高坡,高六尺有餘,爲梅伯古陵。
原本醉人的裡舞曲,在一個個重臣殘害的背景下,顯得格外刺耳。原本可以君臣共樂的舞蹈,如今聽起來格外悲涼。宛如黃泉路上的鬼哭狼嚎,魍魎翩躚。君之樂,臣不適,臣直諫,君不聽。君臣之間開始對立,忠臣要想生存,要麼沉默不語,要麼投奔他方。
再說三朝元老的商容,口食梅伯肉,全身骨頭酥軟,竟癱倒在地不能站立。在俾人的攙扶下,返回府中。他躺在牀上,閉上眼睛就會看到梅伯,梅伯舊事,幕幕尤新,不由得身心戰慄,徹夜難眠。想這代商王好不殘酷,對待子姓長輩尚且如此,更何況異姓呢?
他自覺年事已高,不能再侍奉商王,便尋機向商王告辭,欲解甲歸田。
次日上朝,商容俯伏於階下,誠懇奏稟商王:“臣啓陛下,天下大事已定,萬事康寧。老臣年事已高,衰朽不堪,時有顛倒。倘若一時不甚,得罪於大王,有失先王重託,臣難以承受。懇乞大王念及老臣侍君三世,望大王赦臣之年邁殘軀,放歸田裡。”
商王子受見商容辭官不居,瞅一眼寵臣費仲,而後,便慰勞道:“卿雖暮年,精神尚且矍鑠、身體健康。怎奈卿苦苦堅持辭官,卿已有數載殷勤,朕實在不忍再勸。”唉~~,商王嘆了口氣,繼續說道:“朕應允你告老還鄉。”且吩咐道:“傳朕旨意,點文官二員,依四表禮,送太師榮歸故里。叮囑地方官員,定時到訪慰問。”
商容謝恩告退。
離別前夕,微子子啓、子衍、太師箕子、南宮修、康侯等王子王叔殷商舊臣欲前往送行,他們都曾是商容好友。少師比干不認同商容的做法,拒不送行。太師箕子苦苦相勸:“看在商容盡心盡職輔佐兩世先帝的份上,請少師前往送行。”
少師雖然心中不悅,卻不再拒絕。黑著臉與箕子同去爲商容送行。
箕子與商容聊及往事,娓娓不倦。箕子笑商容執羽持籥,跟隨馬伕,實在滑稽。商容笑箕子恐怖象箸,小心小膽,可笑至極。笑著笑著,兩人都笑出了眼淚。商容轉向微子,笑微子奇藝奇臭無比,微子笑商容下棋耍賴,臨時修改自己制定的規則。
商容告訴衆位王叔王子,他雖然不留戀朝歌的歌舞,卻願意沿淇水逆流而上,與衆位博弈觀星、演算陰陽曆法。怎奈身爲臣子,不能只遊戲於數術。
萬語千言,終有一別。臨別時,商容面對沉默不語,心懷怨言的少師比干,他勸少師道:“少師雖然忠心不二,卻性情秉直,不會趨炎附勢。商容甚爲佩服,可是,當今形勢下,少師定要收斂性情,不可再直言相諫,保全性命爲上。商容不是讓少帥茍且偷生,而是王師還仰仗少師統領,保衛成湯江山,責任重大。少師在,則叛方只敢擾亂邊疆,不敢進犯中原,倘若少師有失,叛方便會入侵中原,後果不堪設想。”商容再三囑咐少師,定要保重自己,不可逞一時之勇,忘記身上所肩負的成湯江山。
少師比干再也按耐不住,他厭惡商容說的漂亮言辭,他把手一舉,打斷商容的勸告,他說道:“大夫何不留下來同守朝歌。今日你雖然榮歸故里,可作爲大商元老,棄江山社稷不顧,揚長而去,於心何安?”
少師出言如此,商容絲毫不怪,他也頗爲理解,殷商有難,臨陣脫逃,實在不算光彩。他捋捋蒼蒼鬚髯,意在告訴少師年邁力衰。
倏然間,鼻息哀酸,不覺雙目垂淚,話不成聲。商容遂以手示意,與衆王子王叔、往日舊臣揖揖作別。
商容此去,並沒有行走太遠,他只是隱居太行,與微國、箕國相距不遠。
商容走後,妲己舉薦,商王子受嘉封樂師涓爲太師,接管商容禮樂職責,嘉封費仲官居一等,接管商容理政之責。
凡是讚譽妲己者,商王皆封官進爵,提拔重用;凡是憎惡妲己者,皆被商王誅殺。朝中大臣對此皆無能爲力,只能怨恨,並把種種惡行歸罪於妲己身上。妲己也毫無怨言,只要殷商重臣一個個倒下,只要殷商王室分崩離析,她就算再遭屈辱,也甘心情願。
有的大臣開始產生二心,等待時機投奔他方。
忠臣良將姑且能忠心不二,卻也只能掩藏真心,強忍口舌,決不諫言。因爲他們心中明白,倘若某日堅持不住,開口說話,定會招致殺身之禍。
子受即位十四年九月,朝歌宮廷,有探馬來報,說東南人方再次叛亂,攻打大商邦所屬方國,侵佔他們領土。首領便是前人方方伯無敄之子——黴,他揚言要爲君父報仇,與商王決一死戰。商王子受不屑,大罵人方酋首:“大膽人方,朕手下敗將,還敢興風作浪,侵我領土。好,待朕安排好國事,定要親率王師前往對陣。”
欲知商王又做出了什麼殘暴的事,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