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2章 故人相見

漢末亂世,王邑這樣的太守之流比比皆是。從一方面講,他們勉強維持了地方的太平,讓不少人免於戰火的吞噬。可從另一方面來說,他們受控於世家大族,在郡中的權力幾乎是讓這些大族給架空了,面對那些橫行不法的豪族大家,他們做到的只能是一步步的妥協、退讓。

在沒有進入河東之前,呂布聽聞過王邑在河東的一些政績,那時候也較爲認可王邑的這個河東太守。只是待到他進河東之後,看到了那些道路上的白骨、溝壑中的棄嬰、山間的賊匪、官府中的貪官惡吏之後,這才覺得那些所謂的政績,都只是徒有其名罷了,這也是呂布胸懷激憤的原因所在!

“公仁!”

呂布一口氣說出這麼多話語之後,側身看向董昭,“你立刻起草一份討伐王邑的檄文,然後將王邑的罪過一一排列清楚,然後讓下面將這檄文抄錄百遍,傳遍河東諸縣邑,我要讓河東的百姓都明白,我大軍並不是洪水猛獸,我征伐河東,也不是爲了一己之私利!”

“諾!”

董昭應道。

“還有諸位!”

呂布又掃視了一遍諸位將領,“軍紀軍法,極其之重!河東百姓爲何視我等爲洪水猛獸?那是王邑宣揚我軍會行劫掠之事,屠城之舉!諸位都應約束部曲,切不可違了軍法,若是讓我知曉我軍將士有擾民殘民之舉,觸犯我軍軍法的,我絕不容情!”

“諾!”

衆將盡皆肅色。

從呂布在河內明令軍法之後,所有人都明白呂布說的軍法無情,絕不是說說那麼簡單。

在嚴明軍令之後,呂布又將目光看向了荀攸,“公達,我知道征伐河東會有諸多豪強大族反抗,這也是無可厚非之事,我欲行度田之事,便應有如此預料。只是我還是想讓公達去遊說一下,我在河東只想度田,不想夷族……”

荀攸苦笑一聲,這度田和夷族又有什麼區別?這田地,可是他們的命根子!呂布才進河東,便是要行度田之事,他們怎麼會甘心和呂布合作呢。但是這也算是呂布給那些人的一些通告了,呂布的語氣中縱然沒有說想要夷族,但是荀攸絕對相信,呂布真的會做出夷族這樣的事情出來的,一念至此,荀攸應道,“攸定會將明公之意傳達給他們……”

“好!”

呂布大笑,“那便有勞公達了!”

潁川荀氏在世族中素有名望,荀攸更是荀氏子弟中最爲優秀的人。讓荀攸去說服那些豪強大族,或許還真的有可能讓一些人有合作的心思。畢竟和田地相比起來,一族的傳承更爲重要。河東可不是所有世家豪強都能夠如衛氏、裴氏那樣有底氣抵抗的。

……

落日的殘陽照耀在北屈的城頭上,火紅的漢旗依舊是屹立著,在漢旗的左右,又有著幾面小旗,上面寫著“徐”“破狄將軍”等旗號。

一柱香前,徐晃才攻克這座城池,在北屈長棄城而逃後,北屈尉組織城中的兵馬頑強地抵抗了徐晃大軍三日之後,在城中內應打開城門的情況下,北屈這才失陷。城破之時,北屈尉馬靖以身殉職,北屈城易主。

“賊子!”

恰在徐晃在戰後巡視城頭之際,一道怒喝聲卻陡然讓這位世之名將一驚!

“唰”“唰”“唰”

徐晃身側的幾個將校紛紛拔出帶血的劍刃,面向那道聲音的方向看去,不知是何人還敢如此大膽,竟然直呼他們的將軍爲賊子。只見怒喝之人,恰是幾個讓軍士押解的賊酋,眼見這賊酋口出狂言,那些押解的甲士也是驚出一身冷汗!

一什長慌忙請罪,“此人說是將軍故舊,所以……”

徐晃目光注視在那位被押解的男子身上,他的甲冑殘破,頭髮凌亂,面色污黑,充血的雙目直瞪著徐晃,猶如嗜血的猛獸。

“大虎!”

徐晃上前幾步,略帶震驚的語氣,“你怎會在此!”

“我乃是北屈兵曹徐虎!”

那人昂頭說道。

“楊縣一別,不知多少年未曾相見……哈哈哈……”

徐晃拔出長劍,一劍便將緊縛徐虎的繩索給砍斷,他一隻手拉住徐虎的胳膊,笑道,“上天讓你我在今日相見,定要暢飲一番……”

“徐公明!”

徐虎退後幾步,冷笑一聲,“我應該叫你破狄將軍吧!兩千石的破狄將軍?我區區百石小吏,豈能和你暢飲?”

“大虎?”

徐晃的動作一下子遲滯了。

“你我情義,從你投賊之時便沒有了!你說你昔日從賊,並非本意,實屬無奈。那今日呢?你貴爲兩千石的破狄將軍,卻引兵攻伐鄉土,這心中可有半分良知?”

“這……”

徐晃一時無語。

徐虎更加激憤了,“我聞呂布此賊,背信棄義之徒,兇狠好殺之輩,你今日助紂爲虐,欲要助那呂賊屠我鄉民嗎!你若是還念在往日情誼上,那便不要禍害這些鄉人,要殺要剮,衝我一人而已!”

“何以至此,我何時說過要屠戮鄉民?”

徐晃苦笑,“溫侯也絕非你所說的那種人,我引兵回河東,便是爲了鄉土,爲了鄉中子民!”

“大動刀戈,也是爲了鄉民?”

徐虎冷笑。

“以戰方能止戰!大虎,你可明白當初我爲河東郡吏,卻反而去從賊?”

“爲何?”

“還不是那些豪強大族橫行不法,貪官污吏殘害鄉民!這些年,多少人被逼無奈才落草爲寇,多少人死於饑荒?鄉中子民,十室九空,爲了活下去,只能成爲那些豪強大族的徒附,可即使如此,依舊是填不飽肚子,活不下去……到頭來,那些辛苦耕作的百姓,反而還不如落草爲寇!至少從賊不會受到那些豪強的欺辱,不會有那無休止地賦稅……世人皆知河東鼎鼎大名的白波賊,卻不知這白波賊中大多都是良善百姓……”

徐晃的語氣有些低沉。

只有經歷過,纔會懂得。他年少時何嘗不是有一腔熱血,滿懷抱負,欲要報效朝廷?可是這世道卻讓他不得不認清事實!

第428章 勸降第198章 打出一個太平!第422章 兵進太行第337章 扶風馬鈞第383章 何人不懼刀兵?第108章 斥候之血(求訂閱!)第282章 活擒郭圖第102章 月餅第223章 憑什麼,讓我們放下屠刀?第107章 寇亦往,我亦可往!(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三章 背叛第153章 敲詐世族一筆!第四百七十九章 興奮的袁術第245章 漢旗第277章 要糧不要馬第四百六十七章 忠孝難兩全第351章 紫氣曜日第141章 莫言將軍,與乞索爾何異?第58章 下一個白馬將軍第56章 得一良將!第386章第437章 徐州來使第416章 三進三出第四百五十二章 休走第368章 以勢壓人第39章 立軍法!第470章 何不早降?第362章 九原有故人第401章 那一箭的風采第122章 普富盧,死!第148章 戰略宏圖第四百六十七章 忠孝難兩全第397章 祭祖第80章 合四州之地,攬天下豪傑!第42章 司馬防第64章 張楊書信第一章 貂蟬不見了第60章 賈詡歸來!第111章 他,從未讓我失望!(求訂閱!)第338章 曲轅犁第384章 制敵第90章 殺無赦第95章 三老第255章 我養你們四千騎有何用?第254章 最後的不臣者第148章 戰略宏圖第146章 晉陽書院(爲第一個長老糖的加更!)第175章 遠交近攻第413章 破陣第151章 典郡書佐第153章 敲詐世族一筆!第342章 大肆封賞第70章 壺關攻防戰(一)第73章 中伏?第351章 紫氣曜日第180章 吾家千里駒爾!第2章 我的人你也敢動心思?第206章 破城!第10章 離開長安的契機到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10章 離開長安的契機到了第23章 溫侯遇襲?第222章 殺了我,你就是匈奴的單于第168章 程昱爲使第四百五十章 征討鄄城第437章 徐州來使第428章 勸降第34章 李儒獻計第70章 壺關攻防戰(一)第302章 此生,無憾!第10章 離開長安的契機到了第271章 小孝孝於庭闈,大孝孝於天下第225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155章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第29章 郿塢第15章 出師告捷第350章 青史何書?第414章 帥旗所至,義從所往第30章 以戰止戰第325章 誅文丑第137章 常勝將軍第79章 張楊讓幷州第246章 魁跋之死第四百五十章 征討鄄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趙寵之死第336章 改進鐵犁第297章 鞠義第四百七十九章 興奮的袁術第26章 暴怒的劉協第24章 李儒歸心第302章 此生,無憾!第362章 九原有故人第249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468章 送君一程第39章 立軍法!第158章 匈奴於扶羅第65章 嚴氏的變化第四百七十五章 李乾第192章 白日衣繡第316章 密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塔县| 汶川县| 景谷| 孝昌县| 黄陵县| 阿克陶县| 马公市| 正镶白旗| 运城市| 永宁县| 康定县| 呼玛县| 文昌市| 醴陵市| 勃利县| 永寿县| 高唐县| 大余县| 山西省| 威远县| 集贤县| 贞丰县| 怀仁县| 新蔡县| 青河县| 清丰县| 靖边县| 河西区| 长泰县| 普定县| 鄢陵县| 百色市| 勐海县| 疏勒县| 睢宁县| 呼和浩特市| 信宜市| 平利县| 巍山| 子洲县| 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