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7章 頭香

初一的凌晨四點,寧波的空氣中帶著絲絲寒意。

林棟輕手輕腳地抱起已經疲憊不堪的蘇雨晴和麗娜,將她們安置在一輛豪華房車的後座上。

房車內溫暖舒適,蘇雨晴和麗娜在柔軟的牀上漸漸又沉入夢鄉,臉上仍帶著一絲疲憊卻滿足的微笑。

房車緩緩啓動,朝著奉化的方向駛去。

林棟坐在前排,凝視著窗外漸漸亮起的天色,心中充滿了期待。

每年初一,林棟家裡都要吃素,然後去寺廟裡參加至少三天的禪修。

與其他富豪不同的是,林棟家並不在初一的0點去寺廟上頭香,而是在凌晨四點出發前往奉化,只需趕上五點半的早會。

奉化的這座寺廟由林棟家全額佈施,修建花費至少3000萬,不對外開放,儘量減少世俗干擾,是專門供養純修行者的。

因此,林棟參加的五點半早會所上的香,便是頭香。

對外開放的寺院比較麻煩,需要在佛教協會登記,並且每年還有指標要求,如果是火爆的寺院,想辦一場法會都很難得到批準。

就比如杭州的靈隱寺,賬戶上躺著50億的現金,住持向上面申請我們要閉寺7天,辦一場法會,靜心修行一下,不好意思,不批準。

沒有靈隱寺,飛來峰的門票可就沒多少人願意掏錢了。

這次禪修,林宏偉和聞人淑儀並沒有參加,二人在上週剛剛參加完水陸法會,於是讓林棟代表家裡去。

車內靜謐而溫暖,只有輕微的引擎聲伴隨著車輪滾動的聲音。

林棟閉上眼睛,靜靜地享受著這一刻的寧靜。

他的思緒回到了過去,回到了小時候每年初一隨父母去寺廟的場景。

那時,他還不完全理解禪修的意義,只覺得寺廟裡的一切都充滿了神秘和莊嚴。

上一世美國留學回來後,心思太浮躁,再也沒有心思跟隨父母來禪修了。

而現在,他已經逐漸明白,禪修不僅是對身體和心靈的淨化,更是對人生智慧的追尋。

林禪寺位於奉化的一處山谷中,四周青山環繞,環境清幽。

房車在清晨的微光中駛入山門,遠處傳來清脆的鐘聲,似乎在歡迎林棟的到來。

5點半,寺廟的早會準時開始。

林棟帶著在房車裡收拾整齊的蘇雨晴和麗娜,穿上海青,來到大雄寶殿,殿內莊嚴肅穆,供奉著一尊威嚴的釋迦牟尼佛像,佛像靜靜地注視著每一個進入殿中的人。

住持法號“智德”,是個七十多歲的老僧,面容祥和,雙目清明。

智德住持站在佛像前,開始主持早會。

早會的第一部分是禮佛,林棟帶著蘇雨晴和麗娜一起跪拜禮佛。

禮佛的儀軌非常嚴格,需要先雙手合十,然後跪下,額頭輕觸地面(蒲團),雙手向前伸展,手心向上。

這個動作要重複三次,行三跪九叩禮,每次都要心存虔誠,心中默唸佛號。

禮拜完成後,需要將禮佛的功德迴向給一切衆生,願他們都能離苦得樂,早日成佛。

日常禮佛結束後,智德住持帶領衆人開始早課。

早課的內容包括誦經和打坐。

智德住持選擇了一段《心經》,他帶領衆人齊聲誦唸。

誦經時,需要全神貫注,心無雜念,聲音要低沉穩重,與心靈共鳴。

如果沒有辦法熟練背誦,也可以看著經書。

一旁的小師傅已經將三本《心經》準備好,遞給林棟三人。

林棟有過經驗,勉強能跟上師傅們的速度,而蘇雨晴根本看都看不過來。

麗娜就更別說了,沒幾個字認識的,只能學林棟跪在蒲團上,一言不發。

誦經結束後,衆人開始打坐。

打坐的時間大約半個小時,期間需要保持完全的靜默,專注於呼吸,感受每一次呼吸的進出。

蘇雨晴和麗娜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在林棟的指導下,成功進入了狀態,但又很快被身體的飢餓與睏意干擾。

早會中的打坐意義就是克服睏意與餓感,這樣才能進入禪定的第一境界。

林棟在忍者訓練後,對禪定的理解已經加深許多,沉浸到自己的心靈世界後,感覺沒過幾秒鐘,早會就結束了。

齋飯是寺廟每日的重要儀式,所有人都要懷著感恩的心情用餐。

用餐時,齋堂內一片靜默,只有碗筷輕輕碰觸的聲音。

每個人都專注於眼前的食物,細嚼慢嚥,品味每一口飯菜的滋味。

在用齋過程中,智德住持爲林棟三人講述了一個故事:“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禪師,他名叫百丈懷海,是唐代著名的禪宗大師。

百丈懷海禪師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修行原則,那就是“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他認爲,修行不僅僅是在禪堂內打坐、唸經,還要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勞動來鍛鍊身心。

百丈懷海禪師每天都會親自下地勞動,無論是種田、砍柴,還是做其他雜活,他都親力親爲,從不懈怠。

有一天,他的弟子們看到禪師年紀已高,便勸他休息,不要再親自勞動了。

但禪師堅定地說:“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意思是說,如果一天不勞動,就一天不吃飯。

弟子們無奈,只好遵從禪師的意願。

禪師的這一原則不僅影響了他的弟子們,也成爲後世禪修者的重要修行準則。

齋飯結束後,大家依次將餐具清洗乾淨,恢復原位。

這一切井然有序,彷彿是一場無聲的修行,培養了每個人的耐心和專注。

隨後,智德住持邀請林棟一家到他的禪房內喝茶。

禪房佈置簡樸,牆上掛著幾幅禪畫,幾案上擺放著幾本佛經。

林棟與智德住持對坐,蘇雨晴和麗娜則靜靜地坐在一旁聆聽。

“風起雲涌,心境如何?”智德住持微笑著問道。

“隨緣而動,心安無礙。”林棟恭敬地答道,“此次帶兩位朋友前來,也是希望她們能感受此處的清淨與智慧。”

“修行不在山水之間,而在心海之中。”智德住持點頭道,“你們能來到這裡,便是緣分所至。”

蘇雨晴忍不住問道:“住持,您說的修行究竟是什麼?”

這是她第一次接觸佛學文化,之前她一直認爲是迷信來著。

智德住持微微一笑,目光深邃,緩緩說道:“修行,乃是修正行爲,淨化心靈。佛法如海,智慧如燈,通過修行,我們可破迷開悟,超越塵勞,得大自在。”

林棟解釋道:“佛學的思想很深奧,很多歷史名人到最後都會研究神學,因爲這些經文其實是修行的方法和智慧的結晶。通過修行,我們可以看清事物的本質,超越煩惱,達到內心的平靜。”

“正是如此。佛法不在外求,而在內證。釋迦牟尼佛示現成道,乃是人間導師。我們當學其道,效其行,而非迷信其名,逐世俗之慾。”

麗娜在一旁聽得一頭霧水,悄悄地問蘇雨晴:“他們在說什麼?”

蘇雨晴雖然明白每個字的意思,但串起來她也感到困惑,搖了搖頭:“其實我也不太懂,但感覺很有深意。”

第20章 綁架第22章 G4S第35章 家辦第36章 動物園第43章 雷曼破產第71章 新年利是第30章 愛好第69章 擔保第42章 紐約第55章 寢取第21章 救援第54章 村落第11章 晚宴第55章 寢取第40章 高盛第56章 催眠第63章 家第15章 豪宅第55章 寢取第52章 日航第13章 回到校園第28章 面試第50章 復仇基金第45章 SSP第7章 贊助者第7章 贊助者第50章 復仇基金第34章 購物第15章 豪宅第45章 SSP第63章 家第63章 家第32章 開戶第21章 救援第3章 推手第73章 皇甫靜第26章 新加坡第34章 購物第10章 麗娜第72章 回憶第6章 蘇雨晴第4章 愛彼迎第33章 詩家董百貨第74章 杭城第40章 高盛第49章 暗網第15章 豪宅第67章 頭香第55章 寢取第51章 沖繩第66章 親戚第24章 6102P第5章 學姐第69章 擔保第44章 聖地亞哥第54章 村落第16章 談妥第6章 蘇雨晴第21章 救援第5章 學姐第61章 臨近春節第34章 購物第54章 村落第73章 皇甫靜第19章 邁阿密第60章 都市第56章 催眠第51章 沖繩第56章 催眠第22章 G4S第10章 麗娜第43章 雷曼破產第7章 贊助者第2章 標配第23章 高希霸第45章 SSP第36章 動物園第37章 收購第17章 簽署第22章 G4S第36章 動物園第12章 敲定第40章 高盛第28章 面試第70章 娃娃親第55章 寢取第36章 動物園第59章 名古屋第24章 6102P第43章 雷曼破產第13章 回到校園第66章 親戚第8章 忠誠第48章 早點報第30章 愛好第19章 邁阿密第39章 聖淘沙第53章 搜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醴陵市| 宁陵县| 当阳市| 买车| 来安县| 汝州市| 台山市| 叶城县| 哈巴河县| 靖远县| 司法| 巴青县| 建始县| 辉南县| 友谊县| 克山县| 托克托县| 陕西省| 永仁县| 灵宝市| 新乐市| 隆子县| 建始县| 精河县| 两当县| 长沙县| 府谷县| 丹东市| 常宁市| 台中县| 县级市| 来安县| 日照市| 阳东县| 响水县| 陆丰市| 泾川县| 石楼县| 烟台市| 阿拉善左旗| 闽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