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童看著周圍同學們從星期五就開始激動興奮,宿舍室友居然還有因爲要回家了高興地睡不著覺的。
星期六這天蘇童看著同學們好像一夜之間都突然擺脫了以往半個月在校的焦慮、煩躁,個個都眉飛色舞、滿臉笑容的。從中午開始一直到下午,蘇童聽著周圍同學們三三兩兩地聊著回家後媽媽會準備什麼好吃的,回家時爸媽誰來接,回家後……。蘇童真羨慕啊。
即使前世蘇童在外的那些年逢年過節地也經常聽到周圍的人在聊家怎麼樣,即使已經聽了那麼多年了,現在每每聽到關於家的事,蘇童還是心裡在抽痛。
這麼多年了,家對於蘇童來說還是心裡最深處的痛。這個傷疤好像就一直癒合不了,對此也逐漸產生了條件反射,只要一聽到有關於家的,蘇童就很難受。
下午下課後,蘇童看著同學們一個個飛也似地竄出教室,都是半大小子了還激動地一蹦一跳的,蘇童那是真羨慕啊。
她多希望她也可以和同學們一樣期待回家,期待見到親愛的爸媽。
蘇童磨磨蹭蹭地走到連廊出口處,高樂、錢多多、顧嘉木幾個人已經等在了那裡。
蘇童看到她們才突然反應過來自己已經重生了,重回高三就是要找回自己失去的一切,更何況自己也算是重活兩世了,多了那麼多年的生活經驗,現在纔不會再怕他們了。想到這裡蘇童好像突然滿血復活了似的,心情愉快地跑到出口處,抱著高樂和錢多多手指前方大聲道“回家嘍。”
幾個人齊齊轉頭疑惑地看著蘇童。
“咦,蘇童,你居然期盼回家啦,怎麼回事兒,這周你給你爸媽打過電話?倆人再次拋妻棄子復婚了?”高樂滿臉疑惑地問道。
“沒有,怎麼可能啊,他倆現在誰也不會再拋妻棄子了。”蘇童感嘆道。
“那你怎麼跟轉了性似的,這次回家這麼激動?”
“這次回家我要準備狠狠地宰他們一筆,我當然高興了,想想我都激動。”蘇童笑道。
“行,從小到大這麼多年了,你好不容易有勇氣要懟他們了,想想我都替你高興。回家後,你一個人如果幹不過他們,記得去叫我們啊,我們去給你助力。他們以爲他們很厲害那咱們也不是吃素的啊。”高樂激動道。
錢多多也附和道,顧嘉木也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
出了校門,蘇童看著校門口那熟悉的小吃街——刀削麪、豌雜麪等各種麪食還有燒餅夾菜,大涼皮等美食,她有多長時間沒有回來吃過家鄉小吃了,真懷念啊。
這些年在外風風雨雨的漂泊著再也沒有回來吃上一口地道的家鄉菜了。
看著這些家鄉美食還有校門口來接學生的家長人來人往地,看著同學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看到此再想想過往,就更加堅定了蘇童回去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的決心,再看看身邊的朋友也給了蘇童更多的勇氣。
坐在車上,聽到有人說已經到於營村了下一站就該到父親家所在的新崗村了,馬上要到家了的蘇童反倒有種近鄉情怯的感覺。
到村口下車後,蘇童就和高樂、錢多多、顧嘉木三個揮手道別了,臨走的時候,高樂還提到如何有需要幫助一定要去找他們,他們隨叫隨到。聽到這句話的蘇童覺得更有力量回家去面對他們了,在心裡暗暗給自己打氣然後故作輕鬆地朝新村走去。
蘇童走進村裡看著那熟悉的街道還有街坊鄰居心中感慨萬千。
以前蘇童放學回家走在路上碰到路兩邊閒扯家長裡短的阿姨、婆婆們蘇童總是低著頭快速地從她們中間走過,或者就是大老遠看到了趕快掉頭從村口繞一圈回去。這次回來的蘇童可是“鈕鈷碌氏蘇童”了,走近和阿姨婆婆們閒扯了一會兒就直奔老家去了。
走到家門口看著那還是爸媽當初結婚時蓋的樓房還有新安裝的紅漆大門蘇童有一瞬間的恍惚,感覺好像還是爸媽沒離婚時的樣子,但是蘇童知道已經不一樣了,裡邊住的再也不是爸媽和自己了,而是換成了另一家人——爸爸、阿姨和弟弟。
已經有快10年沒有再回過這裡了,這次再回來蘇童還在猶豫要不要敲門,手還沒落下,大門突然就被打開了。蘇童看著那張記憶深刻的面容爽快地放下手改敲爲推,推開阿姨準備進去。
賈心梅看著蘇童怔愣了片刻,她沒想到蘇童她居然敢推她了。 賈心梅緩過神來脫口而出“你怎麼回來了?你回來跟蘇明州說了嗎?”
蘇童沒理會她直接準備進屋收拾東西一會兒還要去媽媽家。但是這一行爲在賈心梅看來完全是在囂張地挑釁她,她身爲村長夫人在村裡橫了這麼多年了,還有楊雅琴這個女兒在她這裡向來都是低眉順眼的,她幾時被人這樣衝過,想到這賈心梅的怒氣就直衝腦門。
“你回來跟誰說了?你進我的家門經過我同意了嗎?小丫頭現在囂張的很啊,你知不知道你這叫私闖民宅,我可是能拎著你直接到楊雅琴家去找她的。”賈心梅一把把蘇童拽到門口蠻橫地說道。
蘇童順勢藉助自己瘦小的優勢,擺出一副被後媽虐待弱小可憐的樣子。這樣的情形惹得門口路過的人頻頻側目。
這時剛剛在路邊和蘇童閒扯的阿姨婆婆們也要回家做飯了,正好三三兩兩地路過這裡,一個個地都停住腳步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邊看還邊比劃討論著。
“唉,這孩子小小年紀的就有了後媽,這些年過得不容易啊。”
“是啊,你看賈心梅她那膀大腰圓的,你再看看那孩子瘦的咧。”
“是啊,賈心梅平常仗著自己是支書媳婦兒,在村裡橫的很,這對一個孩子還這樣。蘇明州這些年到底是咋想的,看看把一個孩子給苦的。”
“唉,這孩子也是挺不容易的啊,剛剛在路上聽她說話靦靦腆腆、畏畏縮縮的。孩子星期天還沒到家咧就這樣,那平常日子怎會好過呀。”
討論聲逐漸大了起來,門口聚的人也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