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我怎麼覺得師弟在給我們畫餅
掌聲停止過後,許青舟向大家點頭致意,開口:“各位同仁、同事們:大家好。今天,是我們京都材料研究所的第一次全體會議。我代表研究所向每一位加入的夥伴表示熱烈歡迎!”
“材料科學是國之重器,是高端製造業的基石。我們的目標很明確:打造世界級實驗室。.”
許青舟的發言簡潔,並沒有那麼多的官話套話,停頓了片刻,就開始說重點:“我們目前的研究將聚焦三大方向,鋰枝晶,穿梭效應和超導薄膜.”
除了鋰枝晶和穿梭效應,他已經把超導薄膜後續實驗的方案寫好,如果順利的話,也許能將超導薄膜的性能推向 Jc≥5×10 A/cm,並顯著增強抗輻照與機械穩定性。
這對於未來的核聚變實驗至關重要。
當然,核聚變也不是單憑超導薄膜一個東西能搞出來的,比如需要克服 1億攝氏度以上超高溫和高壓與高密度的極端物理條件。
這就是需要託卡馬克/激光器,超導磁體、高能激光陣列等等。
總之,極其困難,目前只能當成目標。
超導薄膜的方案做完,他也沒浪費時間,把方案丟給了李逸和一個叫“高文瑾”的京大女博士。
加上這個兩人小隊,研究所分成了三個研究領域。
至於他嘛,負責把控總體進度,就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就往哪裡搬。
他再強也只是一個人,不可能面面俱到,事事都親自動手,科學的突破需要集體的力量。
這其實也是學界的模式。
巨佬搞到了一個課題,再拆分成N個子課題給長江學者之類的小牛,如果子課題還是比較大,長江學者或許會分到傑青這樣的傑出人才手裡,最後,再到金字塔下面的底層牛馬。
“我們的壓力很大。”
許青舟頓了頓,望著一雙雙注視著自己的眼睛,繼續說道:“相信各位已經看過相關資料,國內國際競爭激烈,羣雄逐鹿。作爲剛成立的研究機構,想實現彎道超車,領跑全球”
鋰枝晶研究領域的國際頂尖實驗室,諸如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這些都已經取得了代表性成果。
而在穿梭效應研究領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德國馬普學會弗裡茨·哈伯研究所等等,也都有突破性進展。
當然,這些科研機構雖然都有成果,可都沒有解決本質問題。
散會過後,許青舟跟趙升文和鄭旭繼續開會,而其他研究員則是自由活動,等待領導佈置任務。
龔雲飛撓了撓腦袋,轉頭和王偉搭話:“核聚變我怎麼還是覺得,師弟在給我們畫餅。”
這麼玄乎的玩意兒真能搞出來?
“這是對科學的偉大追求,老龔,你的覺悟還得提高。”
王偉收起筆記本。
“.”
“偉哥,咱不是說不叫外號嗎?”
互相傷害是吧,來啊。
“.”
王偉嘴角抽了抽。
隔壁,洪雅瑜靜靜地收拾會議筆記本,對身旁兩個人的對話習以爲常。
王偉也不開玩笑了,沉聲說道:“我覺得有點懸,高參數激光核聚變裝置我們自己有,雖然性能差點,但將就能用,穩態燃燒等離子體實驗堆也在建設,可非託卡馬克路徑實驗裝置就沒辦法了,仿星器與反向場箍縮裝置連鬼影子都沒有。” “夏科大和西南交大其實都有類似的設計。”
洪雅瑜補充。
王偉點頭,說:“沒錯,我也關注過這個消息,但據我所知現在都還處於開發階段,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用得上。”
其實,研究所大部分人都覺得有點懸,核聚變這東西,距離大家真的有點遠,即便是舉世界之力建造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離真正的商用都還差著十萬八千里。
就在兩個青年感嘆的時候,洪雅瑜突然說了一句,“也許.能成。”
“貌似.沒毛病。”
王偉和龔雲飛相視一眼,這位曾經的許師弟創造了很多奇蹟。
8月28日。
零點科技責任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宋瑤擔任CEO,公司共計有27人。
宋瑤已經安排人和各大企業簽署了專利協議。
因爲並非像GE那邊一樣,國內授權的企業廣泛,因此就便宜很多,但至少也有10個億的收入。
研究所的資金上完全沒有壓力。
而在八月的最後一天,許青舟,趙升文,鄭旭三個人也來到會議室,對接實驗方案。
趙升文先說自己這組的安排:“A組將繼續按照你在MIT的方向進行實驗,依據現有的數學模型進行迭代,兩個月內可以進入薄膜設計階段,但數學方面可能還需要你出手。”
“沒問題。”
許青舟微微點頭,研究所目前共計有6位數學專家負責平時的計算支持。
至於他,就當殺手鐗吧。
“B組將依據A組數據,第一階段先進行硫正極改性,通過高導電硫載體限制多硫化物溶解,降低電解液副反應對鋰負極的腐蝕”
趙升文繼續彙報各個小組形成的完整實驗方案。
鋰枝晶實驗組分爲兩個小組,A組繼續許青舟的實驗,也就是鋰離子電池,技術相對成熟,可以驗證相應技術在高倍率、低溫下抑制析鋰的有效性。
B組負責鋰硫電池實驗。在整個實驗中,鋰硫電池的枝晶問題更本質且緊迫,但以目前的技術來說,製備難度相對較大,正負極,電解液,隔膜等等每個部分都有亟待解決的難題。
A組實驗的數據對於鋰硫電池組至關重要。
而鄭旭負責的穿梭效應實驗組,又分別將從材料改性、隔膜優化、電解液調控三方向協同進展。
鄭旭先大致把小組情況彙報了一遍。
許青舟用了四天時間把所有方案全部看完,對鄭旭說道:“你們A組,我認爲可以在TiON量子點基礎上,引入黑磷量子點(BPQDs)形成異質結。”
鄭旭把許青舟說的寫下來,沉思了片刻,露出佩服的神色,“嗯,技術上可行,協同催化使庫侖效率提升至>99.8%,我回去就讓他們進行修改。”
“另外,你們可以嘗試Ni摻雜FeO基體材料,將Ni@FeO納米顆粒嵌入MXene層間”
(本章完)